鏡報45周年專輯

首頁 > 最新文章 > 鏡報45周年專輯

英國脫歐的國際密碼(2016.4)

發布日期:2016-04-27

 


 

半個世紀來,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是若即若離,充滿矛盾和爭議,儘管不是勤勤懇懇和死心塌地參與,也經歷過各有所獲的互相滿意的時光,如今英國脫歐公投又將是另一場異常精彩的悲喜劇的演出。

 

☉文/鄭德力博士 (德國)

 

合則興,分則亡,這個古老名訓仍然適用於今天的世界,也適用於被夾在美俄之間的歐盟的28個國家的經濟貨幣聯盟,但是幾十年來,幾進幾出,高興就進來,不高興就離開,本身充滿政治經濟矛盾的英國的入歐與脫歐的悲喜劇仍然不斷上演,時不時在挑戰和考驗上述古老的合興分亡的名訓。歐盟人多口雜,眾口難調,內部爭議不斷,每次峰會開起會來通宵達旦,發展道路曲折,然而模式堪稱新穎,穩步開拓,逐步成為國際政治經濟的一股重要力量,也難免引來外部勢力的覬覦。

 

為英國脫歐而哭泣

 

除了英國之外,歐盟至今還沒有一個成員國家吵鬧要退出,反而還有不少國家排隊要爭取進來的,包括土耳其這個人口較多的伊斯蘭國家,近年來非常積極爭取入會,但是困難多多。烏克蘭也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潛在加盟國,由於要靠攏歐盟或靠攏俄國的內部意見衝突而不幸引爆內戰。創風氣之先的英國在不久的將來卻可能不進則退,舉行脫歐公投,也算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的一件大事,將給世界最大的經濟共同體的歐盟的深化發展帶來陰影,給英國的命運帶來未知數,給國際政治經濟舞台帶來一些撲朔迷離的驚奇和難以解開的密碼,自然也會給一些其實一心期待歐盟分崩離析的個別國家帶來一點興奮。

 

英國批評歐盟的官僚制度權力太大又無效率,英國交的會費太多,因此公開提出,我們要把我們的錢要回來。最近經過與歐盟的通宵艱辛談判,英國再取得歐盟的相當讓步和再獲得特殊待遇承諾,包括允許英國可不馬上提供其他歐盟國家公民移居英國的國民待遇和社會福利。

 

然而英國首相卡梅倫並沒有放棄上台前提出的要在2017年之前舉行脫歐公投的主張,果然於今年2月中旬毅然宣布舉行脫歐的公投日子。雖然卡梅倫決定和公布了舉行公投日期,他本身對外公開宣稱的綱領主張卻是不贊成脫歐,似乎對歐盟仍有眷戀之情,但是也略嫌缺乏章法和充滿難以理解的矛盾,一方面「恐嚇」歐盟,英國要退出,一方面卻向英國選民宣示,公投應反對脫歐和支持繼續留歐盟。以卡梅倫作為黨主席的保守黨內的一些重要部長公開對抗,反而去和主張脫歐的其他英國政黨站在同一條戰壕,支持公投脫歐,與其黨主席公開唱對台戲,實屬怪現象。英國掌政的保守黨黨主席的留歐主張可以在內部被踐踏,這是絕對民主自由還是兒戲,歐洲大陸的媒體也不慍不火地點評,點到為止。如果公投結果是脫歐,主張不脫歐的英國首相是否自然要辭職?

 

英國政治行為具有相當大特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經歷過幾十年的同床異夢的反復折騰,歐盟絕大多數國家恐怕也已經習慣於英國政治藝術行為和相當體諒英國的獨樹一格的政治算盤。法國總統批評英國不該任性自立規則,意思大概是說,高爾夫球俱樂部也有共同遵守的章程。德國財長說他將英國的脫歐而哭泣,歐盟其他國家對英國將舉行的脫歐公投表示遺憾者多,從頭開始並無表露太大恐慌反應,觀望的平靜態度大於英國本身內部的激烈爭議。

 

歐盟現在的其他27國總人口相當於英國的9倍,英國人口為歐盟的8%,英國GDP佔歐盟的約七分之一,國土面積為歐盟的十七分之一,不小也不大。只要法德軸心不分裂,英國脫歐雖然是傷筋動骨之事,但危機也應可控。目前看歐盟內部其他國家也還沒有受到英國症候的感染而出現骨牌效應。法德之間存異求同的合作戰略仍將持續相當長時間,歐盟大概有信心應付個別國家的跳船事件。無論如何,在當前危機四伏和動盪不安的世界政治局勢中,623日的英國公投結果仍將十分引人關注,公投日子距今還有約3個月,英國也完全可能再發生預料不到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而影響公投。充滿神秘的公投似乎給英國帶來躊躇顧慮的無比複雜心情。

 

英國入歐與脫歐的歷史足跡

 

半個多世紀來的歐盟發展需要眾多歐洲國家有一個牢靠的合作基礎,這個基礎主要是建立在法德的相對和諧的「二人轉」。由於英國再也當不了歐洲的第一小提琴手,又不甘屈居於最佳配角地位,二戰之後慘勝的英國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英國作為主要戰勝國難重整帝國風采,陷入新的陷阱,也被戰爭折磨得筋疲力盡進退兩難。戰後英國失去了許多殖民地,失去重新恢復在歐洲的領導地位的力量,一個輝煌百年的外向型國家幾乎轉變為內向型國家,主要原因恰恰是來自大西洋彼岸後起之秀的美國崛起。然而如果沒有美國在二戰的晚期參戰,打敗德國希特勒的希望也並不大。

 

同為兩大戰勝國的美英之間的關係在二戰後是血濃於水,但也錯綜複雜。英國商品生產的製造業倒退,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國力明顯衰退和失去超級大國資格,邱吉爾不得不接受前來收拾歐洲戰場殘局的羅斯福和杜魯門的壓倒性的劃分大洋山河的安排,包括接受由美國帶頭成立的西方陣營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國際貨幣體制,美元從此在國際金融市場徹底取代英鎊,一躍成為世界貨幣。著名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提出類似「特別提款權」(SDR)的國際貨幣體制方案,包含比較綜合折衷內容和爭取保留多一點英鎊地位,但是英國國力虛脫,財不大氣不粗,人輕言微,凱恩斯的國際貨幣單位「班柯」(Banco)不如美元的實在和好用,凱恩斯方案被穩操方向的美國當作耳邊風,不可能被採納。

 

二戰的歐洲戰場剛一結束,當日本還沒有在19458月挨兩個原子彈懲罰之前,1944年美國已經主持大局,與有關國家開會籌劃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457月即刻迅速簽署成立IMF194510月才成立聯合國。美國在二戰後的版圖部署中,成立IMF的重要性應不低於成立聯合國。代表華爾街利益的美國政府看到金融立國的重要,擁有足夠遠見和閃電搶佔國際貨幣領導地位的魄力。然而,不是省油的燈的蘇聯搶在1949年試炸原子彈成功,一舉打破了美國在地球上曾經僅有過的4年的光輝短暫的軍事戰略壟斷時代,也攪亂了美國在二戰後的全球經濟版圖設計。由於蘇聯核武的突破,美國深入歐洲腹地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版圖設計必須開始全方位重寫和規劃,否則美國面對也一樣擁有了核武的蘇聯的強大地面部隊的第二次西進的逼宮,並且英法協防的力量有限,美國在歐戰成果可能保不住,因此戰敗的德國必須再扶起來。美國顧不上英國的利益和長遠交情,可能主動要求美英法在德國西部的三面開花的佔領區必須統一起來,主要由美國支持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於是在19495月建立,美國在戰略規劃上通過新的冷戰和蘇聯及東歐繼續抗衡,穩住其在歐洲地位。蘇聯也跟着在194910月在蘇佔區支持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戰敗的德國結束被4國劃分佔領的狀態,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焉知非福,直到1990年又重新統一。

 

另一方面,西歐眾多國家從1949年開始面臨蘇聯擁核的衝擊危險,多少產生積極的抱團精神和被美國鬆綁的好處,相對於美國的強大逼人的主權覆蓋,西歐國家也有了搞內部經濟聯盟的動能,以及擁有較大主權交叉的國際政治活動空間。經過60多年的經濟聯盟的努力發展,儘管在防衛方面整個歐盟仍然是軍事侏儒,仍然必須聽命北約和美國,然而屢經擴大的歐盟5億人口的統一市場運作有效,整體民用經濟實力已經可以和只有3億人口的美國平起平坐,這給美國的全球經濟版圖設計既帶來支撐力,也帶來越來越大的槓桿壓力。當前英國脫歐危機是緊接着希臘危機而爆發,除了有內因作用因素,也難免有歐美之間的國際政治經濟槓桿在發力。

 

在歐盟早期的積極發展過程中,英國保持靠邊站的局外身份,後來似乎被形勢所逼,不得不在1973年追趕跳上列車。1973年前後的世界局勢是這樣,美國在越南戰爭的敗局已定,世界爆發油價大漲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和新的美元危機給歐洲經濟帶來很大壓力,中美的封鎖和被封鎖關係解凍,西方世界進入結構布局的調整重組動盪時期,英國選擇了從歐洲經濟聯盟的圈外人變成圈內人。英國雖然至今沒有參加1999年成立的歐元核心組織,但是在歐盟大家庭裡也已經活躍了43年。歐盟需要英國,英國也需要歐盟,英國脫歐也意味着歐盟脫英。脫歐在技術上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重新談判英國與歐盟內部各種數不勝數的條約和簽訂新的國際條約,調整難度不小,成本驚人,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進來不易,出去也必將是傷筋動骨,英國和歐盟皆難免元氣大損。

 

1992年英鎊脫歐傳奇

 

英國入歐猶豫,在牆外想進來,進入牆內又想出去,脫歐之舉也並非是全無經驗的首次嘗試。1992年在亞洲發生的大事是美國不得不放棄對中國經濟的小封鎖和制裁,在歐洲是英鎊脫離歐洲貨幣體系(EMS),引起狂風大浪,英鎊大跌,造就了索羅斯理財超級成功的傳奇。索羅斯管理的基金當時英明行動,提前巨額賣空英鎊,英鎊如期脫離了只參加了兩年的匯率相對固定的EMS,之後匯價暴跌,索羅斯在外匯市場來回賣買,獲得了數十億美元利潤,被形容為打敗英國中央銀行的壯舉。名聲大噪的這次國際金融突襲輝煌戰果的真實背景相對複雜,對沖基金的投資者來自五湖四海,基金的大投資者不乏達官貴要和皇親國戚,匿名性很強。

 

歐洲貨幣體系是1979在法德的倡議下,由歐洲經濟共同體的8個成員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組成,各國貨幣的匯率保持內部相對固定,只允許互相上下波動2.25%,共同對美元浮動,以避免歐洲共同體內部貿易和投資交叉受到美元頻繁和非理性的激烈上下波動的干擾,是完全合理的自保之道,但也自然經常經受美元無常升貶的衝擊,而造成德國馬克必須多次對其他內部貨幣進行調整升值的折騰。英國是在1990年參加EMS,兩年後就知難而退,但歐盟的貨幣聯盟並沒有停頓而是繼續發展。在1999年從EMS轉型升級為歐元統一貨幣,英國繼續是牆外的局外人,但是因為倫敦金融業國際化歷史悠久,經驗人才豐富,擁有英語的國際工作語言的優勢,也為歐元的國際業務提供成熟金融服務,歐央行提供英國央行歐元清算流動資金,英國分享到歐元發展的利益。

 

1992年英鎊脫歐和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的意義各有千秋,既有歐盟家庭內部糾紛的表現,或許也有「外星人」帶來的強大的可怕的拆散壓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英國認為交出太多主權和會費來換取大市場經濟利益是不合算,然而只擁有6千萬人口的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老牌帝國在今天風起雲湧的險惡世界裡,要孤立地潔身自保也將相當艱難。

 

28個國家組成的歐盟穩步發展,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市場一體化和內部邊界全部打開,有危機挑戰也充滿活力,給美國帶來的民用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壓力不低於中國和日本的經濟崛起。美國本來設計了一個左右逢源世界版圖,但美國東西兩岸也逐漸承受來自兩大洋遠處的巨大挑戰。

 

英國曾經擁有精打細算的治理帝國的豐富經驗,對於參加歐盟的原則不外是,要好處,不要承擔太多義務。不參加歐元,免受希臘危機牽累,還能獲得歐洲大陸資金外流的利益。不參加內部開放邊界的申根公約,可以不承擔敘利亞百萬難民逃歐的道義壓力。由於精心籌劃,保持特殊會員身份的英國也曾經找到過符合英國自己利益的最優的立足點,取得了成績。例如歐元誕生以來,英鎊的獨立身份是幸運地找到理想戰略要地。從2001911慘劇發生之後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一段時期裡,英國和倫敦金融城享有一段經濟黃金時代。英鎊匯價相對堅挺,經濟增長率較高,因為歐盟的東歐新成員國的優質勞動力,包括波蘭的醫生,向英國大批流動。英國經濟老樹逢春,蓬勃向上,在歐盟裡的排位坐三望二,GDP幾乎超過法國。這個若即若離的相對完美的狀態帶來可觀成果,其實再保持30年不變也符合英國利益。自從英國首相卡梅倫在2月中旬宣布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匯價開始動搖貶值,兌換歐元和美元的匯價皆呈現很大疲軟,市場表現出對脫歐後的英國沒信心。

 

半個世紀來,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是若即若離,充滿矛盾和爭議,儘管不是勤勤懇懇和死心塌地參與,也經歷過各有所獲的互相滿意的時光,如今英國脫歐公投又將是另一場異常精彩的悲喜劇的演出。儘管英國和西方主流媒體公開的評論分析非常廣泛,滔滔不絕,未必完全透明,但也不需要特別的解碼。公投結果也不是特別重要,反而是再次展示出一個活生生的現實,歷史事件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作者為中國銀行法蘭克福分行前副行長,德國WERC國際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閩南理工學院特聘教授,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