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520前可看到的蔡英文兩岸政策傾向(2016.5)

發布日期:2016-06-01

蔡英文選擇林全擔任閣揆,突顯民進黨解決台灣經濟面臨關鍵問題。面對中國大陸頻頻拋出「承認九二共識歷史事實」,蔡英文與民進黨所採取的策略就是:不正面回應。並且刻意端出「財經優先」的人事布局,藉此降低兩岸關係的敏感性議題。

☉文/邵宗海 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等到2016520日,蔡英文在贏得「總統」大選四個月之後,將正式登上執政之台,並要發表一篇在現階段裡應具「極大政治意義」的就職演說。不過有意思的是,整個國際社會以及中國大陸,好像並不驚嘆台灣終於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女領導人,反而把目光聚焦在她是否能處理好今後的兩岸關係。

早在520就職之前,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最重要的一次談話,應是2016116日在她贏得「總統」大選後,面對來自世界各地記者的「國際記者會」中,談到有關兩岸關係的一段說法。蔡說:她曾多次承諾,將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在2016520日新政府執政之後,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

116日之後,經過了大約四個月的時間,似乎兩岸關係並沒有進展到像蔡英文原先的預期:會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大家所聽到的,也是最嚴重來自北京的一次警告,就是在今年3月「兩會」期間,北京還是相當堅持,認為只有「九二共識」或「兩岸同屬一中」的才能是兩岸政治互信以及今後交往的基礎,可是蔡英文迄今就是沒有正面回應過。而同時間,我們也發現:陸客赴台人數一直在減少之中,蔡英文陣營也喊出了「南向政策」來取代兩岸的經貿,加上在非洲的岡比亞適時的與北京建交,打破了兩岸多年來「外交休兵」的迷思。終在這個時候,許多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人士,開始回頭過來重新檢視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思考它將會產生多大的「兩岸關係效應」?在本文裡,作者設法從蔡英文自315日起迄今的一些談話與措施來解析,看她的兩岸政策到底會是什麼傾向。

一、今年315日之後,檢視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或兩岸關係的談話

1、針對中國大陸與岡比亞建交的看法 首先是針對中國大陸與岡比亞建交,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318日轉述了蔡主席的相關談話:第一、區域和平穩定,兩岸關係的健全發展,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兩岸間不需要在國際上去做針對性的競爭,不需要去做出會傷害兩岸人民情感的事,這些其實無益於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希望這ㄧ次與岡比亞的建交,不是針對性的作為。第二、民進黨的對外政策很清楚,就是與各國間維持和平、穩定與繁榮。在這個基礎上,台灣願意積極的對國際社會作出各種貢獻,無論在經濟、醫療健康乃至於人道救難等等,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台灣能在國際社會中獲得支持與認同。第三、外交沒有藍綠,當前台灣的外交情勢並不輕鬆,需要全體國人團結面對,一致維護我們的國際空間,確保台灣的民主與自由。

基本上,蔡英文的反應並沒有承襲民進黨過去一貫對北京馬上攤牌的作風。言語中只呈顯出她對這樣外交上「你爭我奪」的憂慮。所以,她才建議「兩岸間不需要在國際上去做針對性的競爭,不需要去做出會傷害兩岸人民情感的事,這些其實無益於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不見得動聽,但還算是中肯。

2、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希望兩岸雙方盡量表達善意 接着蔡英文在320日接受中國時報的專訪,針對記者提問:選舉已經結束2個月,這段期間她是否感受到大陸的善意?蔡英文不願正面回答,只說,到520還有2個月,「我倒覺得這一段時間,應該是雙方互相展示善意的時間,同時也希望透過相互表達善意,可以累積信賴」。並認為,如果雙方盡量表達善意、累積信賴,「對將來兩岸關係的處理會有比較大的空間。」

同時,她也重申,「這個階段,我會很謹慎地來處理這個問題,各方面的聲音我也都聽到了,有些聲音是被擴大了、有些聲音沒有被完全表達,但我要再一次強調,這段期間,確實是雙方要表現善意的時間,同時希望透過表達善意,來累積信賴的基礎」。她進一步說明,善意與否不是一時的判讀,要看整段時間、整體情勢,但這段時間還沒走完,到520還是會持續觀察,「在做最後決定前,我不會被任何一個特定的想法所主導」。

對於中國時報提問,若蔡英文最後仍不願表達「兩岸同屬一中」,甚至不願依大法官解釋,明說「兩岸非國與國關係」,這究竟是穩定還是改變現狀?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價值,是否也為美方所認同?蔡英文表示,她無法給明確回答,因為這些問題都是衍生自陸方近來的說法,但陸方說法有很多不同的詮釋,這些詮釋會影響我們的判讀,在520之前她不打算過早回應。蔡英文進一步強調,520之前要說什麼,或520當天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事,說得不好、不對,後面在處理兩岸問題上會有一些困難,所以她「期待大陸方面可以運用這個機會,再展現一些善意」。她還說,「這些善意倒也不是展現給我看,是給台灣人民看,因為台灣畢竟是『民主』社會,人民的意見是最重要的」。

值得提醒的重點是:蔡英文是說「雙方盡量表達善意」,倒是沒有單方面只要求大陸表達善意。

3、接見美國智庫專家時,蔡英文對於兩岸關係表達看法 46日,蔡英文接見美國智庫專家時對於區域情勢發展表示,未來新政府將加強與中國政府交流與溝通,致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這將是新政府的重要任務。在國際事務方面,蔡英文認為,未來台灣可以就人道協助、氣候變遷等重要國際實質議題與美國共同合作,進而貢獻於國際社會。未來台灣將努力成為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

二、蔡英文任用林全為行政院長的背後意義,特別在兩岸方面

林全的祖籍是江蘇省淮安縣人,身份上,為典型的外省籍第二代,同時也是台灣知名財經學者,在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可是他的政治傾向,雖一直偏向綠營,卻始終保持着無黨籍身份。不過,他的公職生涯應該與民進黨分不開關係:最早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任內,他就是市政府財政局局長;等到陳水扁贏得2000年大選,林全又去「行政院」主計處(現在是「行政院」主計總處)出任主計長、稍後則轉任財政部部長。在蔡英文2012年大選失敗後,林全臨危受命來擔綱「新境界基金會」的執行長,這是蔡英文專屬的智庫,它不同於民進黨的政策會,在林全主導下,擬訂了很多像是影子內閣的政策。林全同時也是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所以與蔡英文的關係是非常的接近。20163月,林全成為候任「總統」蔡英文任命的「政權交接小組」召集人之一,不久前又被蔡英文提命為候任的「行政院院長」。

1、民進黨需要內政及熟悉兩岸產業發展人才來領軍 林全是蔡英文打選戰最核心及機要幕僚,綠營人士形容,這是一種「同心圓」的概念。蔡最信任、最倚賴的功臣,先放在最核心的內圈,接着伸出觸角慢慢擴散到外圈,一步一步從各領域掌握整個政府機器。蔡英文出席第十六屆第一次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曾表示:除了社會跟政治改革是台灣人最關心的議題,新政府如何提振經濟。民進黨將專注於提升台灣產業,讓企業的營收和受僱者的薪資同步改善。未來民進黨將致力社會、經濟及社會的永續發展。從林全的學經歷背景來看,林全在經濟、財政上的背景相當豐富,另外林全也是兩岸政策方面相較較為開放的學者。

同時,在蔡英文當選後,她再次開展「產業之旅」,也積極推動「五大創新產業」。對蔡英文來說,知識經濟的議題作為優先考量,是蔡英文選擇林全擔任閣揆的其中一個因素,以林全的背景打造一個專業「財經內閣」,突顯民進黨解決台灣經濟面臨關鍵問題。面對中國大陸頻頻拋出「承認九二共識歷史事實」、「認同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蔡英文與民進黨所採取的策略就是:不正面回應。並且刻意端出「財經優先」的人事布局,藉此降低兩岸關係的敏感性議題。

2、林全的兩岸觀點較為開放且對陸較為善意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表示,林全先前針對兩岸經貿議題的理性論述可以發現,林全有別過去民進黨意識型態的官員,處事相當理性。林全擔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支持開放台積電到中國南京成立12吋晶圓廠,面對「紅色供應鏈」,林全曾說到,「就是讓台灣供應鏈更有競爭力」,我們都要往前走,讓台灣產業競爭力提升最重要。

林全曾表示,「我無時無刻想向大陸釋出善意,只要有機會,我當然就會釋出善意」,媒體追問兩岸貨品貿易協議會繼續談嗎?他表示,因為貨貿還沒談完,「我們就繼續談」。林全指出,兩岸關係一定要從創造雙贏角度來看,要努力的盡量找到社會大眾支持的政策,未來兩岸政策一定要能夠以台灣社會大眾支持的立場來思考。從相關法案的推動來看,林全也表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是可行的,其中兩岸協議的監督設計分為談判前、談判中、談判後等三階段,協議草案與協議文本審查逾期未完成者,將送院會議決,確定沒有自動生效設計。

3、任命「國防」、「外交」、「陸委會」主管人選,顯示與北京的交往政策不會有劇烈改變 蔡英文415日親自公布「國安」人事,「總統府」秘書長由政大外交系教授、前「總統」李登輝時代的「總統府」與「國安會」副秘書長林碧炤出任;「國安會」秘書長則由黨秘書長吳釗燮出任。林全同時間也發布第三波人事:「國防部長」則內定前漢翔董事長馮世寬;「外交部長」則是由現任駐澳洲代表李大維出任;「陸委會主委」係由外交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張小月出任。

這些人事的安排,看起來仍然是從國民黨借將,顯示與北京的交往政策將不會有劇烈改變。

三、童振源被任命為「行政院」發言人的另一層的兩岸意義

準「行政院長」林全47日與媒體茶敘時,公布了第一波內閣人事,其中新政府發言人由政大國發所教授童振源來出任,相當引發外界注意。童振源被注意的最主要原因,是他過去的言論,特別是在支持前「陸委會主委」蘇起發起的「大一中框架」活動,以及建議以「中華民國決議文」來取代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在民進黨內部眾多言論表達上,他的看法是比較獨樹一格。

不過,仔細檢驗童振源的兩岸政策,他曾說過:上限是「憲法一中」,下限是「台灣前途決議文」。他並沒有直接提出民進黨是否應該接受「九二共識」,所以他與民進黨內居多數的人看法是一樣的,認為「九二共識」是不能接受的「口號」。

另外,童振源雖然認為,為根本性解決兩岸主權及政治衝突,民進黨須思考建立與大陸互動的機制,逐步建立互信。推出「中華民國決議文」,透過它,民進黨不再以推動更改「國號」或建立「台灣共和國」作為政黨目標,藉此創造兩岸交往的政治基礎。但「中華民國決議文」主要內涵,鎖定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這本來只是個戰術做思考,不是兩岸政治定位結構性可行的建構,台灣內部會有不同看法,而且北京根本不會接受。

加上林全已經說過:他期待兩岸良性互動,也期待未來政府和對岸維持改善關係的態度,這是基於雙方的善意,從行政院來看,兩岸良性互動對雙方是互贏的、是好的,「但是童先生的工作和這個沒有關係」。

童振源接受任命之後也說,他將扮演好行政院發言人的角色,他的工作是全心全力向社會大眾說明「行政院」的政策與立場。無論過去他對新政府有任何政策建議,這些政策建議都與他即將工作的職務內容沒有相關;未來一切政策說明皆以「行政院」的政策與立場為準。

看來,任命有創新,但本質不會改變。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