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國民黨當何去何從(2016.5)

發布日期:2016-06-01

從北京的角度看,東海、南海情勢已然緊繃,加上民進黨的不確定性,台海局勢大抵也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一旦蔡英文於「九二共識」上繼續態度含混,便大大提高兩岸發生衝擊、衝突的可能。因此,國民黨縱使在野,但在維護兩岸穩定的作用上,仍然是個不可替代的角色。

☉文/江素惠 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

政黨遭逢挫敗,最常聽到的聲音離不開政黨改革。國民黨經歷前年地方選舉,一下子丟失了大半縣市的管治權,年初的大選及「立委」選舉,又一下子丟掉了政權和「立法院」的掌控權,在政治層面來說,等於在一年之間從完全執政變成完全在野。做不了一個稱職的執政黨,接下來便要思考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在野黨,一樣是離不開政黨改革。

從馬英九倡言改革到大敗選

事實上,馬英九執政八年,早已一路倡言政黨改革,可改革層次甚高,目標不只改革國民黨,更有改變台灣政黨作風之意,期望藉着國民黨的成功改造,能帶動民進黨的一併改進。像內閣任命,寧提拔學者,也不願重用在政壇打滾多年的政治人才,九合一前的四任閣揆,其中劉兆玄、陳冲、江宜樺都是學者出身,除了政策,更想要的就是政治作風的改革。開始時確曾有一新耳目之感,可惜結果是台灣的政黨作風沒有大改,而國民黨的黨內和諧和民間聲望卻逐漸沉淪。因此,國民黨如今再說改革,便不會是馬式改革,而是政黨自我掙扎圖強的改革。

想從哪裏爬起,便要知道從哪裡跌倒!選舉失利,檢討選舉敗因,便知道政黨有何需要改革。國民黨在大選中最讓人爭議的地方,當然是中途「換柱」,箇中意義不是誰比誰出選更好,而是反映整個國民黨方寸大亂。執政八年,居然提不出有些許勝算的候選人來,就算有黨內初選機制,大家一樣不知是誰出選更好。想選的被低估了民望,最後出選的又高估了自身的支持度,歸根究底,便是黨內政治人才凋零。而缺乏人才,又不只出現在大選,前年的九合一選舉早已水深火熱,資深的政治人才一直困守地方,而上一代被卡在地方,新生代選將自然苦無出路,情況若此,叫黨員如何向心?如何團結?

一是缺乏政治專才的培育,導致人才斷層,二是真有人才也未必有出路,人才不會來,兩者互為因果。因此,改革除了要深耕青年工作,更重要的適時重用政治人才,讓新生代得以冒起;不是轟轟烈烈的高喊世代交替,而是讓政治人才自然地進行新陳代謝。

最受質疑的是政黨路線問題

除了政治人才,選舉連番大敗,最受人質疑的便是政黨路線問題,就像四年前蔡英文選輸了,最讓人討論的也是政黨轉型。但民進黨沒轉型,如今一樣能翻身!輪到國民黨輸了,有必要再來談轉型嗎?甚麼本土、非本土的爭議,說白了就是要不要迎合選民。但客觀看所謂兩黨路線,不就是台灣現狀中人民的兩個選項,國民黨真向民進黨路線靠攏,可以取代民進黨嗎?答案顯而易見。一旦國民黨模仿民進黨,失去的怕只會是原來的支持者,而被取代的也只會是國民黨,親民黨將會承時崛起。

國民黨真要檢討的不是路線問題,而是如何論述路線的能力問題,沒搞清楚是政策和論述的能力未能打動人民,還是黨的路線跟人民的主張脫節。兩岸交流可以帶來台海穩定,人民反感的究竟是兩岸交流,還是交流所帶來的利益未被公平分配,而只局限於少數人壟斷?國民黨要揚棄的不是自己的路線,而是確保交流所得的利益能讓人民有感,從而讓多數人獲益。九二共識之後,國共合作不斷加強,國民黨透過執政讓兩岸建立起互信基礎,也令雙方建立適當的溝通管道,化解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種問題。這些都是民進黨在短期內難以具備的,國民黨執政下的兩岸交流,人民或許會不信任,但人民更不相信民進黨能做好兩岸工作。國民黨輕言放棄這條路線,而跟着輿論倡議甚麼本土轉型,所傷害的可能不僅僅是政黨自身利益,而是台灣人民未來的整體利益。

「黨可以不要我,但我不可以拋棄黨。」是「換柱」時洪秀柱說過的話,後來換上朱立倫出選,結果顯然未必比柱柱姐好,重要的是柱柱姐最終仍然當選了國民黨主席。於路線轉型上,目前的國民黨是否也有魄力說「選民可以不認同我,但我不可以拋棄黨的原則」,同樣邏輯,若是由洪秀柱來實行,顯然最有說服力,因此洪秀柱的當選主席不是偶然,實際反映支持國民黨原來路線的仍大有人在。

兩岸關係將無可避免不穩定

執政的換上民進黨,兩岸關係將無可避免地進入不穩定階段,民進黨的組織結構,派系鬥爭實際更甚於國民黨,於阿扁掌政時期,人民早已見識,蔡英文之所以呈現出向心力,不過因為長期在野得以掩蓋紛爭的結果,一旦執政,照樣會受此等問題牽制;就算蔡英文願意釋出善意,甚至是強調「中華民國憲法」,但民共之間始終欠缺互信基礎。

換在北京的角度看,東海、南海情勢已然緊繃,加上民進黨的不確定性,台海局勢大抵也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一旦蔡英文於「九二共識」上繼續態度含混,便大大提高兩岸發生衝擊、衝突的可能。因此,國民黨縱使在野,但在維護兩岸穩定的作用上,仍然是個不可替代的角色。彼岸既然已經釋出尊重對方「憲法」的善意,台灣內部就更應有一股力量去堅守「中華民國憲法」。民主政治,不外是執政主導,在野制衡,國民黨從新任黨主席而下,便都該以擔任一個稱職的制衡者角色為己任。

政黨在選舉中贏得執政權,當然是代表政黨的主張在當時得到較多選民的認同。但所謂多黨、兩黨政治,卻絕非一黨獲勝,其他政黨便該一窩蜂地跟隨調整路線,整天價響的喊嚷政黨轉型,而讓一時的民意,甚至是非理性的民意成為一元獨大的聲音。一直以來得到人民支持的政黨原則,豈能在一兩次選舉失利之後便輕言放棄;顯然,為了黨,為了台灣福祉,國民黨都應有所堅持。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