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哪些古董值得收藏?世界百大收藏家之一曹興誠分享鑒賞入門術(2016.6)

發布日期:2016-06-22

──

 

「科學可以對辨別古董真偽有一定的幫助,但要鑒賞一樣古董價值,以玉石為例,科學不能辨出它的價值,始終都要用到眼力和審美觀評定。」曹興誠的概念中,鑒賞能力是靠「多看」積累。創作者的名氣是次要,藏品之間要比較,多看公認是「好」的東西,忌只專注某一藏品,避免對自己造成局限。

 

☉文/張卓立

 

曹興誠,是國際知名晶圓代工企業台灣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1970年代加入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他的事業也與高科技研發與生產脫不了關係。他在1980年代因為朋友的影響,古董蘊含的文明價值與美感,感動了他跳出「框框」投身在古董的領域作探索。2007年被國際知名拍賣行蘇富比列為「1945年後全球知名百大收藏家」之一。

 

香港的收藏家組織「求知雅集」是1986年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收藏家成立的組織,每月都在尖沙咀一家酒樓舉行聚會,也舉辦畫展、古董展,又出版書籍向大眾介紹古董鑒賞的趣味。曹興誠四月底受該會邀請到聚會中與會員分享心得。

 

一切要靠「看」入門

 

曹興誠聚會中,不論接受記者訪問還是與嘉賓分享都經常強調要「看」。

 

他認為「看」要分兩種,一種是辨別真偽,建議鑒賞新手要從參觀公立博物館的藏品開始培植素養,「因為公立的博物館藏品一定是真的,你要多看真品,留意它的介紹、製作背景,了解到真東西,就容易辨認甚麼是假貨。」

 

第二種「看」就是要觀察藏品的美感,「欣賞藝術品,我們要留意作者,他透過這個作品,有傳達他的感情,傳達他的信仰,他的苦心在哪邊。如果他能夠凸顯到,這作品才稱得上是藝術品,不然的話那就只能稱為工藝品,工藝品是比較缺乏生命的,藝術品跟它們擺放在一起沒辦法協調。」

 

現今科技發達,理工科出身的曹興誠認同,科技對文物古董藝術品的鑒賞辨真有幫助,但強調這不能看出東西的美感。他拿起當日分享給大家觀賞的玉石說,「玉石的材質本身就是天然的,科技很難分哪年代被製作成品,而且好看不好看,還是要靠我們的眼力,可以的話觸摸一下,體會它們的美感。」

 

作者名氣不是唯一衡量標準

 

「對許多藝術家來說,對八成自己創作的作品,都不滿意,沒有想過會被人買去和收藏。」縱橫古董拍賣會多年的曹興誠,表示不會以作者的名氣作為唯一購買古董、藝術品的標準。最重要是對它有愛惜之心,「收藏是講緣份的,緣份不到的話,想要都沒用。緣份到的時候,原本那件是很貴的,你能用便宜的價錢買下,你就很開心了。」

 

現在越來越流行網上交易平台,各式各樣,包括藝術品和古董也在其中之列,但曹興誠認為在網上作古董交易不可靠:「光看照片,不能看到它的真偽,更遑論美感,一定要親身看過,感受過它們才購藏。」接受媒體訪問,他經常以「談戀愛」比喻自己收藏興趣,「收藏有感情才有意思,反對在意它們的價錢滑上滑下。」

 

「我這個人比較感性,見到喜愛的就去買,好像談戀愛一樣,見到喜愛的才追求。有時候在拍賣會投不到古董,就可以當省下了錢,儲好彈藥,下一次投一個更好的。」

 

比起作者名氣、作品年份,他更注重於藝術性,講求藏品之間的搭配,即使是把文物擺放在當代藝術品旁,只要搭配也是收藏品之佳選:「拿個例子,日本當代藝術大師千住博的『瀑布系列』畫作,映襯在月光下的瀑布,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如果旁邊放一個藝術性佛像,就很搭配。但放一個明、清時期的佛像,那就缺乏藝術性。佛像製作是北齊到隋唐是一個高峰,唐以後佛像製作慢慢衰退,除非到西藏、尼泊爾,因為信仰還在,作品還是有一些藝術性,明朝以後基本上中國本土製作的佛像基本已沒落,缺乏藝術性,放在千住博的作品旁就明顯地不協調了。」

 

要用「承傳」「尊重」心態作為收藏目標

 

曹興誠堂號是「樂從堂」,就是「樂於從命」的意思,「老天要我保管甚麼東西,我就去保管。」他的收藏哲理是,自己只是曾經保管過某件物品的人,他隨手舉起另一塊玉器,「這件玉器多少年歷史,它還可以存在多久?就算我們走了三、四千年,只要別亂動它,它還是存在的。」

 

本來很希望自己的收藏將來可以捐到博物館去,是因為證明收藏品是有價值的,不是垃圾。但曹與誠看到博物館的狀況,馬上轉念:「它們只把收藏好東西作為重任,對古董沒有感情的,有些地方燈光調得很暗,只希望展出的東西離到訪的人越遠越好。展出的東西就一直放在同一地方在展,其他藏品就擺在庫房裡,永遠不見天日。」

 

「與其是這樣,古董和藝術品不如在市場流通,交給收藏家,用心來保管,用愛來保管。」

 

他強調尊重文物:「我有個經驗,就是日本京都的美術館舉辦展覽,我借出藏品給他們展覽。我的藏品本身有一個盒子,他們用一個更大的盒子,裡面有海綿之類保護。他們空運到當地,不是用托運,而是買一個商務艙的位置放下,繫上安全帶,由專人陪同運送。他們的尊重和愛護讓我很欣賞。」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有國寶在國外,就要馬上收回來。我們要知道許多所謂的『國寶』以前是被當成垃圾,甚至視為朝敵。有部份流落到國外,才被視為寶貝,外國人為它們出版書籍、展覽,保存到今天。中國現在富裕了,能掏出金錢買回國寶,但真心愛國寶的人,相比外國的同好,其實不多。所以我建議中國的收藏家和博物館,不只聚焦在回收國寶,反而應該買外國的東西來看看,比如買畢卡索的作品,我覺得很好。」

 

「唐代有許多很好的藝術品,一直傳承到今天中國的沒有,相反日本就有。日本有一個正倉院,裡面就有傳承了唐代的漆器、古琴,一直保留到今天。中國唐代的東西都只是靠出土的,流傳的東西都在歷代被破壞,由此看到中國以往是不尊重文物和藝術,這是需要檢討的。」

 

古董也是活的 要懂得甚麼是Life

 

在他看來,收藏的目標和質量似乎與教育有關,他把收藏心得推演到這點上:「有些人做博物館工作的,他專業是瓷器,他只在瓷器方面鑽研,其他的看也不看,眼光就變得局限。換轉是外國人的話,會這個看看,那個看看,感覺會很強烈。我覺得中國的美術教育,甚至推演到儒家教育,都是太功利,學要致用,西方的教育會比較寬廣,讓你知道甚麼是Life(生活),懂得欣賞藝術。」

 

「西方教育有一個好處,就是教曉你這樣也看看,那樣也欣賞一下,看東西也比較寬廣,這種思路值得我們參考。」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