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論壇

首頁 > 最新文章 > 青年論壇

「一國兩制」仍是香港最大優勢(2016.7)

發布日期:2016-07-26

☉文/陳啟業 菁英會會員

十八大換屆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構思,總結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發展經驗,並提出重要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的核心就是希望通過深化區域性合作,有效縮窄外貿順差、處理產業產能過剩等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讓內資「走出去」,也把外資「引進來」。

去年底,行政長官赴京述職期間,李克強總理曾精闢地提出,香港作謀劃時應考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以抓緊國家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套用市場學中的強弱危機分析(SWOT analysis),國家所需的「走出去、引進來」就是香港的大好機會(opportunities),我們應如何發揮所長(strengths),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起重要角色呢?

融資及共同投資中心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大規模的融資及投資活動,根據發改委的文件,「一帶一路」由五條主要線路組成,沿線覆蓋超過60個國家,佔了全球約四成的土地面積及超過六成的人口,既蘊含大量的天然資源亦形成龐大的市場。就此,國家牽頭成立了亞投行和絲路基金,旨在向有關項目貸款和直接投資。然而,由於「一帶一路」的建設規模估計可達8萬億美元,這不可能單由亞投行一力承擔,當中相當大的部份將必需在市場籌集而來。

作為「一帶一路」區內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具備國際一流融資平台的所有條件(法治完善、人才充裕、自由開放、廉潔高效、訊息流通),據研究顯示,2013年,香港是全球第五大外匯市場。由於「一帶一路」建設將涉及大量不同規模的融資活動,倘若這些項目日後選擇在港進行,香港的金融板塊定當進一步擴張。當下,特區政府應積極爭取亞投行、絲路基金、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等重要金融組織在港設立區域性總部,鞏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融資中心的基礎。

此外,香港屬於高度外向型經濟社會,除了與世界各地建立了長期、緊密的經貿關係,香港也是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2014年佔外資項目的44.5%)。香港固然具備成為「超級聯繫人」(super-connector)的條件,協助內地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建立更深的伙伴關係。然而,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區內的經貿樞紐,除了可扮演超級聯繫人外,更可進一步成為雙向「引路人」(pathfinder),積極打造理想的融資平台,協助中外企業尋找潛在的商機。

專業服務中心

香港是專業服務的人才庫,法律、會計、金融、工程等領域均設有嚴格的、與海外標準接軌的監管機制,通曉兩文三語的人才亦具備國際視野,融匯中西文化,受到中外機構的高度信賴。資料顯示,2015年的服務貿易輸出額便超過1萬億港元,服務貿易順差約為5700億元。

受惠區內互聯互通所帶來的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將涉及海量的商業活動,商務諮詢、協約、糾紛調解、投融資等都需要專業服務配套以作保障。香港的專業服務享有極佳的信譽,特區政府及專業團體應就此向外多推廣,並不斷檢視各專業服務領域的監管水平,投放資源培訓人才,用心經營這香港品牌。

「一國兩制」是最佳保障

發展經濟是香港安身立命之處,這一切亦需要受到制度性保護。5月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來港進行視察,除了就香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作出闡述外,亦就「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情況轉達了中央政府的正面訊息。

委員長訪港期間不下一次提及「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情況,更表達中央政府對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堅持。自特區成立以來,《基本法》是香港這一制的憲制基礎,是特區現行制度的一切所據。然而,所謂「港獨」、「自決」等言論,明顯衝擊着「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張德江委員長在公開發言中批評「港獨」是「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並警示若拋棄「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香港必爛無疑」。

本土之情,人皆有之,但我們必須警惕「本土」當中的分離主義。誠然,「一國兩制」就是對「本土」的最佳保障,《基本法》允許香港實行與內地省市截然不同的體制,這是最符合國家和香港利益的。從消費的角度說,這就是多元性(variety)。體制、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試問中央政府又怎會輕易放棄這種多元性呢?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