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南海變局中的扭轉乾坤(2016.7)

發布日期:2016-07-26

☉文/漓水清

南海仲裁案若對中方不利,中國仍應穩住陣腳。對於中國解決南海問題最大的障礙——美國的強力干預,應認識到,美國因為南海問題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很可能長期化,中國方面應當穩定情緒,堅定信心,用「五不怕」來坦然應對。

隨着南海仲裁案將作出裁決,外界普遍認為,仲裁結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將偏向菲律賓。一旦作出對華不利的結果,而中國已表明仍堅持「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四不」方針,南海將迎來空前緊張的局勢。

美國將可能祭起維護「國際法」的大旗,在南海周邊以及域外召集「新八國聯軍」,公開圍堵、施壓中國,迫使中國接受並執行南海仲裁結果,以達到瓜分中國神聖海疆,掠奪我油氣資源,實際控制中國南海航運水道,從海洋上徹底封鎖並全面遏制中華崛起之目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南海問題的本質,已經遠遠超越了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執,變成了兩種歷史性力量的碰撞。這兩種歷史性力量,一是美國從二戰結束以來在西太平洋長久享有的、不受挑戰的海空優勢;二是中國立志成為「海洋強國」的戰略進程。南海問題,現在已經很清晰地變成了這兩種歷史性力量交匯和碰撞的爆發點。

南海仲裁不利中國會怎樣?

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宣布了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不參與、不接受」的立場,從官方態度來說,裁決結果無論如何,中國政府都不會主動將仲裁決定適用於中國的南海權益主張,也不會因此改變中國的南海主權聲索立場。仲裁案的裁決結果雖然約束力有限,但仍然值得重視和參考。

仲裁案不會直接對中國的南海維權行動形成太大的實質性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南海仲裁案若不利中國,在外交、輿論上就會給中國造成較大的困擾和影響,加之美國等部份大國乘機起哄,中國不參與、不執行仲裁案似乎成了不守規矩的「壞孩子」。

對於世界其他國家而言,他們大多不會關心仲裁的結果,而會關心該案的過程是否合理、正當、合法,因為這關係到整個海洋秩序的發展。如果大部份國家都認可菲律賓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或沒有什麼國家反對這種方式,那麼此案形成的判例或慣例將貽害無窮。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教授認為,仲裁庭的裁決雖然還沒有出來,但很可能在實體事項裁決中作出不利於中國的判決,這將對中國的南海權益和維權行動帶來衝擊。

第一、「南海斷續線」和歷史性權利主張的合法性將遭到空前挑戰。中國一直主張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南沙大部份島礁被他國長期非法侵佔,導致中國始終難以宣布南沙群島的領土領水的基點基線,南海斷續線在捍衛我國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旦仲裁庭裁定中國僅僅能夠獲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主張的海洋權益,或者,中國的南海歷史性主權與海洋權益要求必須與《公約》相一致,就等於基本否定了中國在南沙群島的島礁主權與附近海域的海洋權益主張。

第二、中國在南海的維權執法和島礁建設行動的合法性將面臨嚴峻形勢。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是改善守島戰士和群眾生活的必要措施,也是中國增強南海海洋權益保障的重要舉措。更重要的是,擴大後的南海島礁可以為區域內各國共同的生態、環境保護、減災防災、南海科考、人道主義救援等諸多問題提供公共產品。而且,菲律賓、越南等國在近20年的時間內,一直沒有停止過在南海非法佔領島礁上的填海造島工程。菲律賓此次訴中國的仲裁案中,就將美濟礁和仁愛礁列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範圍內的低潮高地,要求判定中國在美濟礁的島礁建設和對仁愛礁的主權訴求「非法」。菲律賓也要求仲裁庭判定中國在黃岩島的合理護漁行動是損害了菲律賓按照《公約》應享有的海洋利益。

南海爭議今天最複雜的一面,就是已經從單純的南海主權聲索國之間的海洋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議,因為大國的插手和干預,已經蛻變成為了亞太地區最為緊張的地緣戰略博弈的焦點地區。

第三、仲裁案的裁決若不利中國,將會被南海主權爭議國和西方國家大肆用來鼓吹所謂各國應該遵守的「國際規則」。西方國家會利用仲裁判決指責中國「不遵守、或違背」國際規則,乘機在南海問題上「妖魔化」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利用南海主權爭議,鞏固軍事同盟體系,擴大對東盟國家的援助與安全夥伴合作,打壓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地緣經濟影響力,營造有利於美日等國的南海問題上的地緣政治「陣營化」趨勢,試圖大舉限制和削弱中國在南海及周邊地區的外交與戰略存在。

國際問題分析人士邵晶晶也認為,仲裁案可能帶給中國四大傷害。一是仲裁過程中的每次裁決都對中國的國際形象與聲譽造成損害。在仲裁庭每個階段性裁決結果宣布後,國際社會都注意到中國表示不會承認或接受仲裁結果,東盟與西方媒體也借機指責中國不遵守國際法。甚至有國際法學者指出,世界上95%的國家都接受國際仲裁,如果中國不接受,就必然造成中國不尊重國際法、沒有很好融入國際秩序的印象。這對中國與東盟未來的合作,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都有不利影響。

二是美、菲等國可能在裁決結果的所謂法理支持下,進一步加大在相關海域宣示其所謂航行自由的軍事活動力度,加強軍事準備,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

三是如果菲方最後勝訴,其他南海聲索國可能紛紛效仿,向國際法庭起訴中國,使南海問題進一步司法化、國際法。將來甚至有可能出現南海聲索國聯合起訴中國的情況,使中國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

四是仲裁庭宣布中國敗訴,由此帶來的外溢效應有可能影響中國周邊戰略布局。若中國不接受仲裁庭的裁決,在南海堅持實行原有政策,而其它聲索國堅持以裁決結果為所謂法理依據採取進一步行動(如在九段線內大肆開採石油資源等),中國與這些國家難免由此產生更尖銳的矛盾,甚至可能導致雙邊關係惡化,影響我發展社會經濟的和平外部環境,破壞周邊戰略布局。

中國「五不怕」坦然應對仲裁

仲裁結果作出之後,儘管短期內會引發緊張局勢,但長期來看仍然可控。值得引起重視的是日本,日本解禁「自衛權」後對美國的「南海巡航計劃」表明擁護立場,又在「南海仲裁」問題上對中國指手劃腳,在東海油氣田問題上提出將該議題提交國際爭端解決的意願和動作不斷。

總之,短期內南海局勢可控,南海相關聲索方對我採取類似「仲裁」的可能性不大,但局勢激化時相關聲索方採取法律手段的情況並不能排除,因此,中國外交和相關部門以及國際法、國際關係和歷史學界應充分做好南海法律戰的法理、歷史證據、危機管控的研究和應對準備。

即便仲裁結果對中方不利,中國仍應穩住陣腳。對於中國解決南海問題最大的障礙——美國的強力干預,中國政府應認識到,美國因為南海問題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很可能長期化,中國方面應當進一步穩定情緒,堅定信心,我們應用「五不怕」來坦然應對。

首先,不怕美國派軍艦飛機繼續前來挑釁。中國應根據新的形勢適當加快向島礁做必要的軍事部署,形成在南沙維持較大常備軍事力量的能力,化解、抵銷美國的軍事威脅,保持該地區的軍事平衡,確保我方一定程度的主動。

第二,要不怕美國在南海搞對付中國的所謂「同盟」。這個所謂「同盟」是想像出來的,形不成有效集體遏制力,域內有的國家在中美之間「打擺子」,日本則是域外國家,其能夠介入南海問題的深度有限。美國現在貿然衝到前台,就是因為它的盟友資源在南海不管用,使不上勁。

第三,不怕個別國家借國際場合搞「小動作」。我們反對國際多邊會議談南海領土糾紛,但對個別國家找茬說這件事也用不着傷腦筋。「嘴」的事情往往不確定性最多,哪一方都難長期完勝,美國不可能把國際場合搞成對中國的聲討大會,中國也難做到在國際會議的所有具體場合裡都把南海問題清理得乾乾淨淨。我們既要有嚴肅的外交態度和立場,別人誰耍個小伎倆也休想把我們怎麼樣。

第四,對個別國家把南海糾紛訴諸國際仲裁法庭,同樣用不着怕。無論有什麼結果,全世界都知道裁決對中國沒有約束力。海牙介入對中國國內沒有政治風險,也影響不了中國在國際上的權益,它頂多給西方輿論非難中國提供一個新噱頭,炒作一陣就過去了。

第五,對西方輿論經常就南海問題發出不利中國的聲音,我們尤其用不着怕。那些西方媒體不喜歡中國,它們總要找我們麻煩,這件事不罵我們,就要找出另一件事來。這是現階段中國註定了的輿論處境,我們適應了它就不是事。

中國該如何扭轉乾坤?

面對南海變局,中國究竟該如何扭轉乾坤?在「後南海仲裁」時代,中國應如何應對和反制?

朱鋒教授認為,中國應對南海仲裁案,要打好「外交戰」、「法理戰」和「輿論戰」。從外交戰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團結和動員支援和理解中國南海政策的國家向國際社會表明我們的主張。中國在解決南海爭議問題上力主雙邊對話與磋商的方式,並不孤立、更不「自閉」,我們的觀點和主張擁有足夠多的國際支持的聲音。

「法理戰」則更需要中國動員自己的政府機構、智庫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團體,在南海仲裁案問題上條分縷析,提出我們自己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如何適用南海主權爭議的科學、嚴肅和客觀的立場。

南海仲裁案的應對同時又是一場必要的國際「輿論戰」。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機構和人民對南海主權爭議的歷史由來並不清楚,對於中國南海權益主張更是一知半解。中國應當用各國容易理解的語言闡述中方在南海問題立場上的法理依據。可通過各類對外傳播媒體,闡述中方不到庭在國際法上的正當性,以及在南海權利主張的法理依據,力求改善因仲裁案而造成的中國不尊重國際法的形象。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海洋法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丹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是強調堅持法理鬥爭、強化主權主張。與國際法院等國際司法機構具有在法官選任的多元化和代表世界各大法系的優勢不同,所謂的「南海仲裁」為應菲律賓單方面要求所舉行的「臨時仲裁」,並且從設立之初就存在較大的偏見和程序問題,其裁決的法律權威性、專業性和公正性因而大打折扣。

菲律賓將其包裝後的訴求提交「仲裁」,掩蓋了南海爭端的實質是島礁領土主權和海域劃界問題,中國應充分利用歷史、證據法和國際法依據,剖析裁決的法律缺陷,質疑及挑戰仲裁裁決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二是針對「南海仲裁」裁決最可能針對中國南海海域和島礁擴建環保問題的不利判決,應制定南沙島礁相關海域的自然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還可通過輿論對外明確我在南沙島礁擴建後承擔的環保與和平使命任務,如海洋環境保護基地、國際海上搜救基地、航海保障基地、國際旅遊觀光基地等。

三是堅持「後南海仲裁時代」的島礁建設、與東盟在非傳統領域合作、繼續提供南海國際公共產品。首先,中國鞏固現有島礁建設時,在不謀求島礁軍事化的同時也絕不會不設防;其次,就日益「回暖」的東南亞海盜問題和馬航飛機失事等議題,向東盟提議聯合打擊海盜、聯合搜救、聯合巡航,從非傳統安全的領域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再次,通過向國際社會提供南海官方海圖、航路指南、島礁助航設施等航海安全保障,通過提供國際公共服務產品,樹立我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這不僅可以打破對我破壞航行自由的污蔑,也利於逐步加強對南沙島礁及其附近海域空域的持續有效管控。

四是加大島礁管控,可以考慮設置防空識別區、劃定南沙基點基線。仲裁庭一旦罔顧事實,作出對我不公正的裁判,我一方面可加大島礁戰略支撐功能建設力度,盡快形成實際管控和震懾,另一方面針對美國逐步升級的對我南沙及管控島礁的「航行自由」行動,甚至不排除以設置防空識別區作為反制措施。此外,落實南沙基點基線的劃定工作,也是回應美國「航行自由計劃」和「南海仲裁」裁決不可或缺的另一反制舉措。

五是加強海域司法實際管轄。沿着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全國人大會議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強我國管轄海域「司法管轄權」的思路,三沙的法院和海警系統應加強對南海我管控島礁周邊海域的管轄權,尤其是對涉外案件進行執法、司法,這不僅有利於南海海域的海洋維權,更可加強我對南海島礁和平與持續的「有效統治」效果。

從策略方面,有專家提出,毛主席的「五戰法」可以破中國的南海困局。

一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打不贏的戰就不打。以前,中國沒有島礁支撐,在南海沒有海空優勢,打起來就吃虧。因此,就不能打。吃虧的仗為什麼要打?中國不上國際法庭,是基於法庭明顯的偏袒菲律賓,中國難以有打贏的把握,何況中國也有不參與仲裁的充分法理依據。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直接開戰,也並不是無所作為,島礁填海,實際上就是備戰,你越挑釁,我填海的速度越快。這也是戰爭。你的軍艦飛機來了,還得要走。而我要在這裡駐紮下來。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正如王毅部長在今年「兩會」期間所言,歷史終將證明,誰是南海的匆匆過客,誰才真正的主人。

三是,建立根據地。建設南海島礁,就是建立根據地。進能攻,退能守。根據地連成片,一個個島礁連起來,就是一大片根據地。根據地大了就有迴旋的空間,可以互相支援,多點打擊。而把根據地建到敵人的眼皮子底下,還可以找準機會出擊,向你發起進攻。而美軍如果敢來侵犯,就只能在大海上漂着挨打。

四是,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毛澤東不但遊擊戰打得高明,而且運動戰打得高超。在運動中調動敵人,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看起來在海上的戰場難以調動和迴旋,可習近平就是挪騰出了中國的優勢,利用建成的這些島礁,再根據戰時情況,調動敵人,就能把敵人包圍起來,以絕對優勢予以殲滅。當下,我們不能擴大目標,而應集中針對菲律賓,予以迎頭痛擊。

五是,大格局。毛澤東從不把眼光盯在一個戰役,盯在一處戰場,而是放眼戰爭和戰場大格局。與俄羅斯的聯盟,在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外交合作,都對中國南海創造了優勢。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