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聚焦

首頁 > 最新文章 > 國際聚焦

「八一」大晉銜 釋治軍信號(2016.9)

發布日期:2016-09-26

☉文/稼韌

從解放軍人事體制來看,職務晉升和軍銜晉升都是將領獲得重用的一個重要信號。先升職後升銜有之,先升銜後升職亦有之。其中不僅體現出對軍事人才培養選用的導向,也是持續推進軍改、提振全軍士氣的關鍵一招。

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後,解放軍陸、海、空軍、火箭軍和武警部隊陸續完成了軍銜、警銜晉銜儀式。此輪大晉銜是「軍改」後首輪例行授銜。截至8月中旬的已公開信息統計,有2人晉升上將軍銜,20人晉升中將軍銜,還有近60人晉升少將軍銜和警銜。今年5月,各軍兵種已「破例」舉行過一次集中授銜。當時有近50名軍官晉升少將。

這兩輪晉銜潮,是在軍改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現代指揮架構初步成型的背景下進行的,可視作軍改人事工作的後續補強,亦對外釋放了治軍信號。

新晉兩上將分布更均勢

「八一」前晉升上將是解放軍的傳統,今年有兩位「新科」上將獲得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頒發的任命狀,分別是現任西部戰區政治委員朱福熙、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乙曉光。

朱、乙二人曾在空軍短暫共事。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朱福熙是空軍政治部主任,乙曉光是空軍副參謀長。

朱福熙出生於1955年,19歲參軍,歷任戰士、文書、班長、排長,後主職做政治工作。2003年底上調至總政治部,2004年晉升為少將。2009月底,交流至空軍任政治部主任,從而成為副大軍區職將領。兩年後,朱晉升為中將,2012年10月轉任正大軍區級的成都軍區政委。今年1月,出任西部戰區政委。

朱福熙經歷過兩次跨軍兵種交流,其軍事履歷堪稱完整,從中也能一窺部隊戰士到上將的成長路徑。

近段時期以來,跨軍兵種交流代職、跨專業換崗任職已成為解放軍將官培養的常態,師團一級的崗位輪換力度持續加大,其目的是鍛造複合型優秀指揮人才。晉升上將的「複合型」軍事人才也在相應增多。例如去年「八一」前晉升的海軍政治委員苗華,既有專業軍事院校的技術背景,也有軍政主官的經驗。多數情況下,中將晉升上將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擔任正大軍區職務滿兩年;二是晉升中將軍銜四年以上。有分析認為,朱福熙作為資深的軍隊政治工作者,不僅文宣、政教、組織人事、黨團建設等方面有豐富經驗,且政治素質過硬,立場堅定。

去年1月,朱福熙給成都軍區黨委機關做黨課輔導時,曾對徐才厚、谷俊山等軍內「大老虎」的貪腐行為作過總結,剖析問題根源是在基本問題上喪失了正確立場——「忘記了『執政根基從哪裡來』」。他同時認為,要着力校正為官從政的價值異化,解決好不擔當不作為問題。

與朱福熙同時晉銜的乙曉光,現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被評論稱為「將星中的將星」。

2012年是乙曉光軍旅生涯的關鍵一年。是年7月,他晉升中將,成為當時解放軍最年輕的現役中將,在數月後舉行的中共十八大上,他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隨後出任總參謀長助理。2014年7月,乙曉光升任副總參謀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正大軍區級將領,該紀錄後由軍事科學院原院長高津打破。

此次晉升上將,58歲的乙曉光又成為最年輕的現役上將。4年內三破紀錄,在軍改中又肩大任,其前途或可更上層樓。

乙曉光任職的軍委聯合參謀部,主要履行作戰籌劃、指揮控制和作戰指揮保障,研究擬制軍事戰略和軍事需求,組織作戰能力評估,組織指導聯合訓練、戰備建設和日常戰備工作等職能。

本輪軍改的重大任務是構建聯合作戰指揮體系,聯合參謀部可說是其中的「關鍵中樞」。雖然乙曉光的履歷以在空軍為主,但其「聯合作戰的軍事素養極高」。作為特級飛行員,乙曉光飛過國內外多種先進機型,是全天候飛行教員、飛行指揮員;曾在成都、廣州、南京等軍區服役,任職經歷涵蓋了作戰、訓練、教學、指揮等工作;多次受到軍內記功嘉獎,參加過「和平使命-2005」等演習;主編過《空軍飛行員常用漢英小詞典》《隱形飛機及其剋星》等書籍,是理論與實踐皆有造詣的人才。

中共十八大以來,已舉行過5次上將晉銜儀式,共有23名中將獲得晉升。若以晉銜人數論,今年是最少的一次,或與軍隊組織精簡及軍改前集中補位有關。

軍事觀察人士認為,經過連番調整之後,上將所在軍種和軍區分布趨於平均,崗位基本穩定,有利於未來進行聯合作戰的指揮。此前,上將的晉銜者以解放軍總部和各大軍區佔比較多。

中將新面孔 軍改肩重任

截至8月中旬,官方已陸續披露了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武警部隊的晉銜情況。在晉升中將的名單中,陸軍8人、海軍5人、空軍2人、火箭軍2人、武警1人。此外,國防動員部的兩位主官也經地方新聞聯播確認晉升中將。

軍隊系統比黨政機關更講究「逐級晉升」。一般而言,副大軍區將領中的資深者,方能晉升中將。軍改大幕拉開後,新成立的軍種和戰區中,一批年富力強的將領擔任副大軍區要職。他們中的佼佼者在本輪晉銜中已經脫穎而出。例如陸軍參謀長劉振立、武警部隊參謀長秦天、火箭軍政治工作部主任方向等,即是其中典型。

1964年出生的劉振立,是陸軍首任領導機構中的「小字輩」。11名領導成員中,有兩名「60後」,其中又以劉振立最為年輕。

十八大以後,劉振立的職務和軍銜在兩年內數易,走上了軍事生涯的快車道:2014年2月由65軍軍長轉任「王牌軍」38軍軍長;2015年7月升任武警部隊參謀長;軍改之後,今年2月進入陸軍領導班子並順利晉銜,這也意味着他同時成為最年輕的現役中將。劉振立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榮立一等戰功。和平年代中,劉振立曾以中方陸軍戰鬥群副指揮兼參謀長身份出席2010年在哈薩克境內舉行的上合聯演。在4年後舉行的上合「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軍事演習中,劉振立又擔任聯演中方集群指揮員、五方實兵聯合指揮所指揮長。可以說,劉的身上集中體現了「能打仗、打勝仗」的軍事要求。

身為「將門虎子」的秦天同樣具有實戰經驗。現年59歲的秦天,入伍後一路從基層幹起,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等職,之後轉到軍隊院校任職。擔任團長期間,秦天曾率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秦天之父是國防部原部長、上將秦基偉,其胞兄秦衛江現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2015年7月,秦天出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半年後,他再度履新武警部隊參謀長一職。轉向戰略研究後,秦天曾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和軍隊級重大研究課題,這也為他贏得了「學者型領導」之譽。

秦天對軍改一直頗為關注,在媒體上也有較高的曝光度。他提出過對中國軍事能力建設的思考,要「從基於現實威脅向基於長遠能力轉變」。而當前,「應以特殊能力建設打破困局,以總體能力建設固本強基,以跨越突破的思路謀取新一代戰爭的『入場券』」,打破主要戰略對手對戰爭能力優勢的壟斷,爭取相對的戰略平衡,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同樣可歸作「軍改一代」的,還有火箭軍政治工作部主任方向。

去年底成立的解放軍火箭軍,首任領導班子成員共有11人。其中10人是原二炮領導班子成員,當時身為少將的方向是唯一從外單位調入的將領。公開資料顯示,方向在2010年任總政治部辦公廳副秘書長,同年晉升少將軍銜;2013年任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2015年夏季將領例行調整中,升任武警部隊政治部主任,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之列。

任火箭軍政治工作部主任,是方向在十八大之後的第三次職務變動。在新一輪軍改中,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成立,被認為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是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向全軍印發的《習近平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摘編》中,對火箭軍的定位是,「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作為軍改理念的貫徹者,軍政主官可謂身肩重任。在4月央媒播發的一則《國防和軍改戰略研討班側記》中,紀錄了方向所發表的觀點。他認為,要強化「四個意識」,一是強化看齊意識,二是強化主建意識,三是強化大考意識,四是強化嚴實意識,「要紮實做好用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最新成果武裝官兵的工作,靠真抓實幹把改革強軍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8月12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登了一篇《火箭軍組織旅團政治部(處)主任全員集訓》的文章,對「強根固本,人才先行」的模式進行了報道。

文中提到,針對部分旅團政治部(處)主任「創新意識不強、能力素質不夠」等問題,火箭軍近期舉辦了3期旅團政治部(處)主任培訓班,「從源頭入手培養政治工作的帶頭人、明白人,樹立抓基層打基礎必須加強一線指揮部建設的鮮明導向」。報道稱,7月底,數十名參訓人員出了培訓場就直接奔赴實彈發射、跨區駐訓、紅藍對抗等演訓一線。這種堅持問題牽引的方式,實際是為破解訓練中政治工作難題而探路問計。

統計顯示,目前晉銜的20位中將,過半在軍改後出任新職。

海軍頻「演練」實戰與聯合

值得注意的是,海軍新晉的5名中將中,3名出身南海艦隊,分別是海軍副司令王海,南海艦隊司令沈金龍和政委劉明利。另兩人為海軍政治工作部主任楊世光和北海艦隊政委康非。

其中,海軍副司令員王海曾長期在南海艦隊工作。2012年9月,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時為少將的王海出任遼寧艦航母編隊首任司令員。2014年,王海在海軍高層大換班中出任北海艦隊參謀長。去年7月,王海履新海軍副司令員一職,並躋身副大軍區級軍官之列。他就任海軍副司令員以後的「首秀」,是擔綱同年8月舉行的「海上聯合—2015(Ⅱ)」中俄聯合軍演的中方總導演。在今年6月的「藍色突擊-2016」中泰海軍陸戰隊聯合訓練中,王海亦作為中方代表團團長對訓練進行了總結。

與王海一樣,沈金龍也長期在南海艦隊服役,並在近期的軍事演習中有活躍表現。2014年8月,沈金龍擔任編隊指揮員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夏威夷參加環太平洋軍演,這是歷史上中方首次參加該演習。今年7月上旬,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了一次「戰役級規模」的實彈演習,參演兵力來自海軍三大艦隊四大兵種,涵蓋航空兵、潛艇、水面艦艇和岸防部隊等各類作戰平台。沈金龍出任演習指揮員,另有四名上將同時坐鎮。該次演習是全軍實戰化訓練座談會後海軍組織的首次重大實兵實彈演訓活動,被認為反映了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成果,體現了海軍設計戰爭、設計訓練的練兵思維。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演練中,各級指揮員從始至終都把焦點放到了「實戰」二字上。沈金龍在演練小結會上表示,「一切圍繞實戰、一切為了實戰、一切準備實戰」是該次南海演兵的顯著特徵。

軍報刊登的文章從另外角度觀察到,該次演練的指揮員特別把心思花在了「聯合」這個關鍵字上。「無論信息融合還是體系構建,無論是聯合打擊還是綜合防禦,無論是軍種內聯合還是諸軍兵種聯合,整個演練從頭到尾都貫穿了聯合作戰的思想,每個課題都融入了聯合的理念,每個細節都啟動了聯合的因素。」

官媒報道中暗透玄機的還有在演練中多次出現的「複雜電磁環境」,以及電磁干擾和反干擾對抗等。軍事研究人士認為,演習中設置的電子戰環節,突出了實戰場景,並有一定的目標針對性。

對於海軍的本輪晉銜,媒體刊登的分析文章認為,「南海是當下全球最為關注的區域之一,拱衛南海海防責任重大」。9月,中俄兩國海軍將在南海相關海空域舉行代號為「海上聯合—2016」的聯合軍事演習,據俄媒報道,南海艦隊非常有可能是中方的主導部隊。屆時,「兩位新晉中將沈金龍、劉明利,又將在南海的萬里波濤中繼續建功立業」。

除晉銜外,南海艦隊航空兵部隊的領導班子在7月底前也完成了調整。此前擔任海軍參謀長助理的崔玉忠出任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南航司令員。他的新搭檔范紅斌曾擔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副政委兼訓練艦支隊政委,此次以大校軍銜就任南航政治部主任一職。

在這支精銳部隊的領導班子配齊之時,實戰演習也在同步進行。

據中國海軍網和新華社的報道,7月中下旬期間,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在南海某海域劃定演習區域組織打擊演練,共出動殲擊機數十架次,發射雷彈數百枚。幾乎同時,海軍航空兵部隊還在黃渤海海域組織12個機型、41架戰機展開對抗演習。有分析認為,在黃渤海和南海同步展開海軍航空兵演習,表明中國海軍「已經做好同時在多個海區同時展開大規模作戰行動的準備」。

從解放軍人事體制來看,職務晉升和軍銜晉升都是將領獲得重用的一個重要信號。先升職後升銜有之,先升銜後升職亦有之。其中不僅體現出對軍事人才培養選用的導向,也是持續推進軍改、提振全軍士氣的關鍵一招。

《解放軍報》在「八一」前夕刊登動員文章稱,「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帶頭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幹家,自覺在大局下定位、思考、行動,把對黨忠誠、聽黨指揮、向黨看齊體現到落實改革任務上。」

《人民日報》的「八一」評論文章則認為,《下階段軍改觸及利益更深改革陣痛更強》。文章提出,如果說前一階段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是動「上頭」,接下來的軍隊規模結構和作戰力量體系改革則是動「大頭」;前一階段是動「棋盤」,接下來則是動「棋子」。

從軍改的大棋局來看,軍銜及相伴的軍職調整,都是以「動子」的方式,促進實現強軍目標,使得「領導指揮體制更加高效,權力運行體系更加嚴密,力量規模結構更加優化,軍事人力資源更具活力,軍民融合發展更加深入。」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