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緊握時分秒 傳承香港工業薪火(2016.9)

發布日期:2016-09-27

──訪運年集團執行董事劉燊濤

 

創立鐘錶集團基業的爸爸突然離世,生前留下兩句說話,指引着擁有實幹特質和魄力、對香港工業發展有不少前瞻想法的劉燊濤,為香港工業未來奉獻力量。

 

☉文/張卓立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劉燊濤(Gary)把這句話放在父親劉展灝悼念冊。大學畢業後正式加入父親1983年創立的鐘錶企業運年集團,至今九年,剎那間的巨變並沒有打擊劉燊濤,他收拾心情,接手工作,用積極態度感染上下員工,繼續推動公司發展。

 

劉展灝的離世,對香港社會來說都是突然。他是香港工業界的知名人物,投身多個社會組織,近月標準工時立法話題沸沸揚揚,他積極代表僱主一方發聲,611日週六晚上的電視新聞還報道他出席標準工時委員會的公眾諮詢會,不料數小時後的週日晨早新聞已是悼念消息。

 

劉展灝擔任多項重要公職,包括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標準工時委員會委員等,也是香港工業總會的資深成員,曾出任主席一職,至2015年卸任,轉任榮譽會長。

 

劉展灝的朋友放在他身上的形容詞是:「高瞻遠矚」、「理性務實」、「全力以赴」、「良師摯友」、「最佳拍檔」,在家人眼中,就是一位Superman(超人)

 

在劉燊濤印象中,比起對夥計,父親不會慷慨於直接開口讚許他,相反會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他的欣賞:「有次他看到我和客戶接觸,回到家中向我說,下次可以怎樣做就會更加好,嘴上沒有說,但我心底已意識到他很滿意我的表現,想我下次能夠再上一層樓。」

 

追求專業:「一次就做好」

 

劉展灝有許多座右銘,有兩句是劉燊濤覺得受影響最深:

 

「檢討過去,努力現在,寄望將來。」這是父親在他小學畢業紀念冊上寫的。「這句話時常提醒我要從過往的經驗取得總結,在今天努力求進,希望將來表現得更好。」

 

「做事要一次做好。」這一句督促着他做事要專業。「每次以為做好一件事,結果都是有錯處,反反復復修改才完成,別人就會覺得你不認真,專業程度就會受質疑。」回答這問題時眉頭深鎖,說話似是根深蒂固植入劉燊濤內心。

 

投身鐘錶 走在前線

 

在英國留學,每年暑期都會回香港在運年擔任不同的基層崗位,嘗試接觸各種細節,又隨同公司到各地參加展覽會,熟悉公司運作和市場概況。劉燊濤自小就知道自己是「吃着鐘錶的飯長大」,家中對他志向發展持開放態度,但他最終選擇鐘錶工業。

 

鐘錶為何使他着迷?

 

劉燊濤爽快回應:「它們的精密結構。」「一個錶殼底下有幾百個細小零件,推動它運行,每種零件大小的誤差不能超過一條頭髮的寬度,當中就有許多趣味。小時我已經喜歡把一塊錶拆開看個究竟,但往往呢,都還原不了,但在這經驗裡慢慢就明白製造一隻錶,涉及到許多精緻的工藝,更加吸引我花工夫去鑽研。」

 

不只對鐘錶製作感興趣,對銷售和品牌推廣也如是。許多人會認為,「太子爺」多是留在辦公室,跟着父親與前輩運籌帷幄,管大事,前線的工作都是交給前線的同事打理。自言與父親一樣喜愛與人分享經驗的他,被問到最感到自豪的經驗,他的答案是賣錶給顧客,言語中顯出他對銷售工作的熱情和投入,當說服一位顧客願意掏腰包買產品,是最令他感到滿足。

 

走了又回店買東西的顧客讓他印象深刻:「我努力地向顧客介紹了許久,講解那件貨品有什麼特點,他聽了之後離開店舖,心想他走了應該不會回來,怎知過了一陣,又見到他回來,我即刻感到他會買我的錶,因為客人走了又回來,中間應該是到過其他店舖比較過,始終發覺我們的產品最合心意,我再說服他一下,最終打動到他買我的錶。」

 

走進學校推動香港工業傳承

 

劉燊濤現在擔任運年集團的執行董事外,百忙之中還投身業界公職,包括香港錶廠商會副會長、香港貿易發展局鐘錶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鐘錶展籌委會主席、香港工業總會鐘錶工業協會副主席、香港工業總會青年委員會主席。作為香港工業界年輕一代,他也經常到本地中學分享,一來鼓勵學生投身工業,另方面啟發青年創業、創新。

 

「工業本身是一個創造產業,把東西從零開始做起變成一件貨品可以銷售出去,會得到許多滿足感。」「我很高興有些學生在聚會之後走過來跟我說,希望將來創業,製造產品,我看到其實也有青年新一代對工業懷有熱誠,願意嘗試自己的力量。」

 

工業新時代怎麼走?

 

近年內地和香港都提倡創新產業,也主張傳統工業升級創新。在劉燊濤眼中:「從無到有」、「從傳統轉型」這兩大創新哲理路線,需要幾項元素實行。首先是大膽的思維,另外就是要有適當的配合:「你要想你的創新意念怎樣可以切實執行,工廠可以怎樣支持你。你又不能預計試行一次就成功,你要預計試行多少次才可把計劃實行。」「你還要計算成本效益, 例如我半年前左右擔任一個青年創業比賽評委,我請一位學生參賽者介紹一下他的鐘錶作品,意念是很好,但當我問他,產品價錢預算多少,他不太肯定地說:『三、四萬左右吧。』但三、四萬元的價錢,人家就覺得不如買名牌子的產品。」

 

近月「捕捉寵物小精靈」的手機遊戲更是風靡全球,許多年輕創業者以製作手機應用程式為「創業夢」的開端,但劉燊濤說,創業者不能想到別人獲多少利潤,自己跟着去做差不多的事情,就順理成章賺到許多錢。「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我們要知道,創造中間是有一個過程,外間的人未必了解,每個創造者的想法、創造期間的經歷都是獨特的,是不同機遇的累積而成,別人走上成功的路,你不能完全走得一模一樣。」

 

那麼應怎樣走好創新的路?「要有鑽研的心,不能急於預計目標很快進入視野。而且要對各種細節非常了解,然後再思考如何把傳統產品帶進新紀元、新時代。」

 

出身傳統工業,劉燊濤也經常思考到在創新年代,工業的發展路向。他補充,智能化是工業產品的大勢所趨,但是否每樣產品都要智能化才可生存?劉燊濤認為不一定,應該思考的是,某部份的產品智能化,可以帶動新一代人用新的概念消費傳統的產品。「現在出現智能化手錶,除了看時間還有許多額外功能,但不代表傳統鐘錶不合時宜。正因為智能手錶出現,讓帶手錶的潮流重新出現,更多年輕人配帶。傳統鐘錶的角色,對年輕人來說可以變成一種首飾。這也是一種創新。」

 

「檢討過去,努力現在,寄望將來。」劉燊濤言談間表現出秉持父親的教誨,對傳統,他努力研究,對未來,他有一副清晰的願景,實幹工業家的特質在他身上呈現。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