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兩岸關係:「冷和」?「磨合」?(2017.01)

發布日期:2017-01-23

──寫在《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2016-2020》出版之時

☉文/邵宗海 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作品主要比較重點放在蔡英文就職前與就職後的政策宣示,看得出是有言辭與用詞上的轉變,但是看到最後,作者的結論,也是發現「蔡英文無意建立兩岸和諧及穩定政策的痕跡,她只是想運用些『策略運用』,讓外界以為新政府都在努力改善兩岸關係」。

《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2016-2020》這本書,前後花了大約六個月的時間完成寫作,將由台灣五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1月下旬出書。全書共有12章,共計超過21萬字。

蔡在內容與方向上的改變

這本書既然是定名為《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2016-2020》,就說明了必須敘述以及分析在蔡英文任內的兩岸關係的發展狀況。但是,到本書截稿2016年12月31日之時,距離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任之後的期間,也不過只有短短的七個多月時間。那麼短的範圍內,要想寫出一段很完整而且有條理的兩岸關係,理論上,這應該是項不太容易完成的任務;而在實際上,也發現每章在完成要收筆之時,總有些新的事務或進展會逐一的出現,需要再花時間去做內容或分析的補充。但是,透過這樣的寫作方法,當它不可能會是一種很全面或很有系統的觀察之後心得,更多的像是把零碎的資訊找出,再去找出適合需要的章節把它補白上去。常常,經過內容補充之後的章節,得每次再三的重復閱讀,希望能讀出有節奏、有次序、而且不會有突兀的讀後感覺。儘管在三校之前,這樣讀後的感覺是持續存在的,但是作者還是要坦白承認:蔡英文這一屆共有四年的任期,在我的新書一版,最多只能觀察到她任內最早半年的表現,當然整個描述以及分析結果,一定有它不完整的地方,如果將來出版後這樣的情況是屬實,這應該是作者一個很大的遺憾。

當然,每本書如果有補救機會,還可以尋求二版,或接續的再版,可讓整本書中的內容,繼續進一步來更新及補充,並且希望能逐漸的切合到書名已經點出的時間2016-2020年,以及書中各個章節的主題。

作者對這本書最早的設計,是希望因應蔡英文的頭四年任期,能有個下列這樣內容的安排:

首先,是對她的「兩岸政策」作個初步評估。基本上,在蔡英文上任之後到本書截稿之時的半年之內,她的一些重大講話內容以及文件發布,再加上接受境內外重要媒體的報道,已經能夠勾劃出她「兩岸政策」的輪廓,譬如說,對兩岸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做到「維持現狀」,就是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努力維持在現有的機制。所以蔡英文說:「我們的承諾不會改變,我們的善意不會改變,我們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這是我們對『維持現狀』的基本態度」;對於「九二共識」,蔡英文一直沒有表達認同或接受,但她以「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來代替,同時也企求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對「兩岸事務」的處理,則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

但是光觀察這半年的政策宣布,除了北京不會接受,蔡英文自己的承諾難以兌現,兩岸陷入僵局之外,作者其實還觀察到,蔡英文一直沒有好好去整理,從2012年第一次參與「總統」競選,她在「兩岸政策」內容與方向上追求的改變,有道非常清晰的軌跡,或許她自己親自的表達,對國際社會及兩岸,甚至於對台灣內部,都極具說服力。可惜她沒有如此傾向去做。

用詞的轉變或為「策略運用」

作者在這本書中則代她做了些釐清及比較的工作,這也是第二項要列出的提醒。實際上,書裡的第二章,就是再回頭過去剖析蔡英文在2012年的大選前後,她對「兩岸政策」所持的立場。憑心而論,那段期間蔡英文並沒有想用「兩岸政策」一詞,而正式推出台前的則是叫「中國政策」,源出於她的「十年政綱」。在那個時候政治氣氛下,光是那個名稱,就知道她最多只能聚集民進黨傳統的支持,但很難、也不會在兩岸關係推動中可以獲得加分。蔡英文當時的「中國政策」,基本上她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這句「口號」,意在突顯台灣與大陸在各方面制度與社會型態的差異,但同時也願意與大陸保持和平而穩定的互動關係;「概括承擔」是說如果2012年民進黨贏得大選,將會考慮延續前朝(指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大陸政策;認為「九二共識是有沒有存在的東西」,台灣應建立一個「台灣共識」去解決兩岸之間的歧見與衝突,並且多次聲明「民主」是台灣人民共識的基礎,不存在的「九二共識」不能逼民進黨接受;最令人震驚的,是與中國的關係,要用台灣共識去凝聚力量說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這段話,認為台灣不只是個地理名詞,而是經過許多年民主洗禮跟「總統」直選後,這個「中華民國」的政府事實上已經變成是台灣人的政府。

當然在2011-2012年,蔡英文只提「台灣意識」,絕口不提「九二共識」,包括她自己在內的很多選後評估,是她沒有走完「最後一哩路」的關鍵。但實際上,蔡英文的敗選,應該還有很多因素,作者也在書中的分析裡提及。但看到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裡,蔡英文在失敗中努力爬起,改變她自己,改變民進黨,當然更是把「中國政策」改成「兩岸政策」,把「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這段話,改成「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也必須承認蔡英文是有過努力,尋求一個突破。只是,更多人包括對岸對她仍持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她在大陸政策上的改變,能跨出更大的一步,但在本書截稿之時,並沒有看到她想要跨越的傾向。這也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到了即將結束2016年的時間點後,似乎兩岸關係並沒有進展到像蔡英文原先的預期:會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所以,有些觀察的結果,就傾向去懷疑「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的推動,到底是政策推動,還是策略推動?」或者說,「蔡英文兩岸政策,語意上是着重在善意輸出,但策略上卻是要雙方相互付出」,甚至於還有種感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的推動,實在有太多策略的構想在其內」。這是作者書中第三項的布局,特別在第五章中,作者因感受到蔡英文在不願認同「九二共識」,兩岸政策的推動又「時左時右」的情況下,開始回頭過來重新檢視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思考它將會產生多大的「兩岸關係效應」?主要的比較重點就放在就職前與就職後的政策宣示,看得出是有言辭與用詞上的轉變,但是看到最後,作者的結論,也是發現「蔡英文無意建立兩岸和諧及穩定政策的痕跡,她只是想運用些『策略運用』,讓外界以為新政府都在努力改善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的「冷和現象」

緊跟而來的分析,算是書中的第四個重點分析,在次序上,是先是把自蔡英文就職前後,中共對台政策的展開作一評估,再來則是對兩岸關係發展出的「冷和現象」,作全面性的描述。在評估「中共現階段的對台政策」,應是建立在政黨輪替後的新政府兩岸政策基礎上,所以蔡英文在就職之前或之後,她對中國大陸所採行的政策談話、或政策推行,都會影響到北京對台北看法的調整。其中最重要的部份是看蔡英文「在就任前」北京已持的政策走向,與蔡英文「在就任後」的北京提出對台政策實質內涵,到底有多大的不同?或者再嚴格的來檢視,北京對蔡英文當局的政策處理,今後是否與台灣民間的交流有所區隔?這就是書中第六章探討的重點所在。

至於兩岸關係的「冷和現象」,是包括兩岸政治、經濟、與社會之間互動的情況,但也有涵蓋兩岸官方與民間的往來。說「冷」一字來形容蔡英就任之後的兩岸關係,並不為過,譬如說:兩岸官方接觸管道全面中斷、兩岸本來在國際社會中「和解休兵」的現象也是越來越退化、陸客來台數字急速下降、大陸民意強烈反彈波及到台灣社會,都是隨手可拾的例子。說兩岸有「和」的現象,也不是刻意塑造,譬如說,北京即使是對台北施出了「冷凍」手段,但一句對蔡英文曾說出的「未答完的考卷」,而不是一份「不及格的考卷」,還是留下了很多「北京不想完全攤牌」的想像空間;而蔡英文說出「我們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也顯示出她不完全要走兩岸對抗路線,某些方面是在尋求緩和的調節。

作者也發現到:北京心中雖有不滿,但尚有期待,或許說,還願意給台北空間來尋求它的改變。另方面,今後沒有「九二共識」的兩岸關係,台北的確難求有積極面的發展,但是否有尋求不再倒退消極面的措施,至少可維持表象的「現狀」,也是可以觀察的。因此,是否這段期間的「冷和」,也可加上「磨合」一詞,可來形容這段期間的「兩岸關係的發展」?

最後,對書裡的架構安排,是設定了幾個重要變數,來預測未來三年半內,兩岸關係最可能變化的走向。這個做法,主要是在彌補「只用蔡英文半年任期就來評估兩岸關係觀察」的不足。作者總共設定了五個變數,來說明它的轉變可能會影響到蔡英文時代兩岸關係的走向:一是「中共對台政策持續與否的因素」、二是「『九二共識』擴大解讀空間的因素」、三是「中國國力及國際影響升起的因素」、四是「川普尋求兩岸、對台戰略思考的因素」、五是「『台灣意識』在台灣繼續升高的因素」。其中,有關「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尋求亞洲、兩岸以及對台的戰略因素」,由於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在11月9日才告揭曉,在距離本書截稿時間相當急促的前提下,資料收集既不是很足夠,加上川普尚未就職,因此,想要有一份很詳細內容的分析,的確有其之難。但考慮再三,仍把這個主題列入,就是因為美國一向在兩岸關係演進中扮演重要角色,真的沒有一位作者,會去冒險的去捨棄對這個因素的分析。

謝謝香港《鏡報月刊》願意闢出篇幅,將這段簡短介紹披露在版面上。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