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三大華語電影節的尷尬(2017.1)

發布日期:2017-01-24


 

☉文/小寒

 

53屆台灣金馬獎201611月底揭曉,中國內地電影和電影人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男女主角四項大獎,而台灣電影在全部22個獎項中只收穫了五項,台灣媒體哀鴻遍野;甚至有部份台灣網民將其形容為「侵門踏戶」,叫囂着要「取消金馬獎」。這種狹隘的「本土意識」當然不值一駁,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華語影壇三大獎(台灣金馬獎、中國內地金雞獎、香港金像獎)的每次頒發都會引來質疑聲一片,這種現象無疑成為了中國電影業票房高企、「蓬勃發展」大潮中的一個有點刺耳的音符。個中原因,頗需要探討。

 

台灣金馬獎:被業內罵最多,但最有份量

 

華語影壇三大獎誰被電影業內人士罵得最多?面對這個問題,台灣金馬獎恐怕是很多人的答案。2014年,鞏俐落選第51屆最佳女主角後直言金馬獎「太業餘」,以後將不再參加——將金馬獎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遭鞏俐炮轟後,金馬獎官方回應稱,獎項評審過程與結果向來獨立公正,今年影后競爭相當激烈,前兩輪17名專業評委皆未選出一名過半數者(獲獎者),第三輪投票時陳湘琪才憑藉《回光奏鳴曲》勝出。

 

這位「搶了」鞏俐影后之位的台灣演員陳湘琪雖然知名度稍遜,但並非泛泛之輩,她是金馬與國際影展常客,2014年《回光奏鳴曲》是第三度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而得獎。

 

對於鞏俐的炮轟,台灣評論家黃智賢表示,金馬獎一直以威尼斯金獅獎等國際著名獎項為榜樣,追求讓好電影得獎,而不是讓主辦地影片得獎的公平理念。今年台灣影片僅獲得四個獎項,正說明評審委員會遵循了這一初衷。

 

的確,台灣金馬獎是三大華語電影節中最具包容性的一個。這個誕生於1962年的電影節在2003年調低了參賽影片語言門檻,規定片中只要有「華人地區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就可參賽;2010年,更是規定片中只要含有5名華人主創,即使主要語言不是華語也能角逐獎項。

 

不過,從1980年代起,「參賽環境最寬鬆」的金馬獎就在台灣島內遭到質疑。當時輿論認為,金馬獎青睞的都是「藝術色彩濃厚」之作,無法反映市場風向,獲獎電影往往叫好不叫座。2008年,周杰倫曾猛批金馬獎評委「就是要看不懂的片子(獲獎)」。

 

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在2010年金馬獎上鎩羽而歸,該片女主角徐帆未能摘取影后,馮小剛當時在微博上「諷刺」金馬獎說:「《唐山大地震》大賣已鑄成今天的結果,賣了6.6億還把獎給你?恨你還來不及呢,她是路線鬥爭犧牲品。」「好脾氣」的香港導演吳宇森也曾因《赤壁2》在2009年金馬獎「零入圍」憤怒,稱「不懂評委審片標準」,他也因此未出席當年的頒獎禮。

 

商業片導演對金馬獎不滿,藝術片導演好像也不大摸得着金馬獎的脾氣。2006年,台灣導演蔡明亮的《黑眼圈》僅入圍金馬獎最佳音效與最佳女配角兩個獎項,讓這位以藝術片聞名的憤然宣布「永別金馬」。不過,他卻在2014年「食言」了,憑藉《郊遊》獲得最佳導演獎,雖然獲獎感言是—— 「我和金馬獎互相不喜歡」。有趣的是,那一年他還幫金馬獎回應了鞏俐的「不滿」:「金馬獎非常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所以客觀而言,金馬獎近年來似乎略有頹勢,但相比起今年因為表演類獎項備受吐槽的金雞百花和愈發「自娛自樂」的香港金像獎,在許多電影人心中,台灣金馬獎已經是華語電影界節中較具權威性、包容性的電影節了。

 

金雞百花電影節:遭遇公信力危機

 

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三個月前被金雞百花電影節刷屏了。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924日在河北唐山閉幕。儘管星光依舊燦爛,但因幾個重要獎項都頒給了年輕偶像而引來「山崩式」吐槽。

 

爭議最大的是在最佳男配角的爭奪中,「小鮮肉」李易峰竟憑藉在《老炮兒》中的表演擊敗了出演《親愛的》張譯、《烈日灼心》中的段奕宏,以及《尋龍訣》中的夏雨——一時間,「百花獎打敗了演技」、「面癱式演技登頂」等議論刷爆了網路。《老炮兒》上映時,李易峰曾被吐槽飾演一個北京胡同長大的「小炮兒」,卻連兒化音都沒學會。業內人士的反應和網友相差無幾,內地編劇汪海林就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大量使用文替,自己台詞過不了關使用配音的演員也能入選,就非常不嚴肅。」相比之下,其他獎頓時都顯得讓人平和許多:最佳女配角給了出演《尋龍訣》的楊穎(Angelababy),最佳男主角則頒給了《狼圖騰》中的馮紹峰。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評獎制度或許能給出一部份答案。

 

金雞百花電影節是金雞獎和百花獎輪流頒發,金雞獎由專業評審組成,被視為專業態度;百花獎由觀眾評審組成,被視為觀眾選擇獎。因此,年輕偶像獲得百花獎,被一些媒體解讀為人氣的勝利。然而,兩天後,一篇名為《直擊百花獎黑幕》的微博長文章卻讓大眾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爆料人稱,最佳男女配角得主是評委們首輪就直接淘汰不考慮的,現場投票時也沒幾個人投他們,但螢幕卻顯示二人大比分領先……這篇微博在一天後被刪除。

 

有媒體分析了其被刪的兩個可能:一是爆料內容不實,二是爆料者迫於某種壓力刪微博。無論哪種,籠罩在百花獎上方的疑雲都揮之不去,遭遇公信力的巨大質疑。此事甚至驚動了《檢察日報》,其刊發了《電影百花獎,真有那麼大「黑幕」嗎》一文,呼籲「這事必須查下去,而不能到此為止。」然而,三個月後直至今天,「評選黑幕」尚未被調查,中國影協對此的回應只是蒼白無力的一句——「所謂揭黑基本不是事實」。

 

事實上,就算沒有「黑幕事件」,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影響力也已日薄西山。

 

作為華語影壇三大獎之一,金雞百花電影節讓業內覺得最不專業的莫過於其「流動式」頒獎:每年在中國不同的城市舉辦,引來各中小城市政府的競爭,有媒體報道說,湖南某市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向中國影協繳納了不菲的費用。

 

另一個被業內人士詬病的問題是金雞獎和百花獎的評選週期是兩年,常讓人有「炒冷飯」、「跟電影市場太遠」之感。在2005年以前,金雞獎和百花獎都是每年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分別頒發的;2005年起,內地整頓獎項評比,電影節為了保住兩個獎項,就改成了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頒發,導致兩獎項的提名影片要涵蓋過去兩年的作品。

 

「百花獎既不從真正的市場出發,也不從電影文化出發,在未來肯定是含金量越來越低。」這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法或許道出了很多人對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心聲。

 

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人自娛自樂大派對

 

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一樣,今年的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同樣爆了一個大冷門——獲得「最佳電影」的《十年》,題材「劍走偏鋒」,內容敏感,且不被業內看好,但卻意外獲「最佳」。這部電影不僅在最佳男、女主角及攝影等其他20個設項均未獲得提名,就連電影團隊自己都在台上承認專業、藝術及技術不足。「我為香港電影金像獎默哀。」有網友這樣評價。

 

出現如此不能服眾的評選結果是評審團不夠專業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審,是由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等13個金像獎屬會會員組成的「金像獎選民」和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專業評審團」,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評選機制足夠專業。那麼,如此強大的評審團為什麼會頒出一個不能服眾的獎呢?這屆金像獎主席爾冬升一語中的:「評審用情緒投票,這樣的情況已不是第一次了。」細數近幾年舉行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審們「鬧情緒」的次數可真不少。除了2014年第33屆金像獎《一代宗師》橫掃各獎實至名歸以外,其他幾屆幾乎屆屆有爭議。

 

除了評獎專業性的問題,隨着香港電影人紛紛北上、香港本土電影日漸式微,不少人也認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響力一年不如一年,漸漸變成香港電影人自娛自樂的一個大派對。金像獎設立之初,是希望效仿奧斯卡,創建一個更為多層次的華語電影獎項,從而推動華語電影特別是香港電影的發展。從最初獲獎的《父子情》、《英雄本色》,到近年的《寒戰》、《一代宗師》,金像獎見證了香港電影的無數高光時刻。但金像獎漸漸開始窄化,開始走所謂的「地域化路線」,香港的「地域性」在金像獎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從第六屆起,香港金像獎就已經開始邀請兩岸三地重要電影人參與其中,但30年間,香港金像獎仍然跳不開「本土」視野,拋向合拍片甚至是純內地片、台灣片的橄欖枝少之又少,「最佳兩岸三地華語電影」這一獎項也是從第31屆金像獎才開始設立。

 

2014年,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陳嘉上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回應「金像獎影響力越來越小」的質疑時稱:「我不能把香港金像獎做成涵蓋整個華語電影的大平台獎項,因為它的本質就是一個服務香港電影工業的小獎而已。」

 

20157月香港導演爾冬升接替主席職位。他認為改變金像獎這些年來的格局是他的使命。在上任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之初,爾冬升就坦言,他們當下所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金像獎「將來的走向是應該為『香港的電影金像獎』還是『香港電影的金像獎』」。「以前我們是香港電影的金像獎,將來可能會由於市場轉移,我們會把它變成香港的電影金像獎,就是劃分的不同。」爾冬升說。可以說,香港電影的變化就是香港的一個寫照,金像獎若想保持其在華語影壇的影響力,改變不僅勢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