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2017:中國政經大變局(2017.2)

發布日期:2017-02-23

☉文/漓水清

專家們普遍認為,控制風險是2017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只要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就能按照計劃深化供給側改革。在中央「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的指引下,中國經濟會相對穩定,預計結構改革和中美關係乃今年中國經濟的兩大看點,樓市會趨於穩定,股市看升,人民幣匯率趨於穩中走貶。

剛剛過去的2016年,一隻又一隻「黑天鵝」不期而遇,演繹了多部撩動世界神經的黑色幽默劇,人們不禁設想:2017年又會有多少懸念,多少意外,多少不確定發生呢?

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而言,2017年都將是大變局的轉折之年,中國的一舉一動,不僅將會影響中國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的政經走向,對世界也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十九大的召開及其釋放的信息,將是研判中國內政外交和預判經濟走勢的風向標,讀懂這些信息背後的含義,也就讀懂了中國的政經密碼。

中國政局:十九大前高層人事「舊貌換新顏」

今年秋天,中共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今年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年最具標誌性、全域性的一件大事。

根據中共章程,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為黨的最高領導機關,負責「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中共將釐定國家未來510年的發展藍圖。另一個重點是,會議亦將處理有關中共領導集體的人事更迭,包括最高層政治局常委去留,對未來政局影響深遠。

因此,今年大也可視為中國政局的轉折之年。從年齡上看,目前的中央政治局七常委中,除了習近平和李克強,其他的都到了「七上八下」的年齡,因此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十九大之後將絕大部分是新面孔,預計起碼將在未來五年影響中國政壇。

過去20年裡,中國的高層人事洗牌經歷了非常穩定的權力轉移。這是因為引入了不成文的「七上八下」規則,政治局常委和委員到一定的年齡要退休。但在201610月,黨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鄧茂生表示所謂「退休年齡」只是「坊間說法」、「一種習慣」,並非規定。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猜測,例如坊間就有讓反貪打虎中立下頭功的王岐山留任政治局常委的呼聲。

在省部級這一層級,中共早開展相關的準備。2016年一年中國就在頻繁的人事調整中度過,截至目前地方大換帥已經致中國超過「半壁江山」易主。據統計,全年共有23個省市區出現書記、省長一級的重大人事調整。其中12個省份省委書記、省長雙雙變動,2地調整了省委書記,9地有新省長(代省長)走馬上任。

這份長長的名單包括:天津書記李鴻忠、市長王東峰,山西書記駱惠寧、省長樓陽生,河南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內蒙古書記李紀恒、主席布小林,江蘇書記李強,安徽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江西書記鹿心社、省長劉奇,湖北省長王曉東,湖南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貴州省長孫志剛,雲南書記陳豪,西藏書記吳英傑,陝西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新疆書記陳全國,甘肅省長林鐸,浙江省長車俊,青海書記王國生,四川省長尹力,北京市代市長蔡奇等。

在這些省級官員中,有不少仕途被看好。例如西藏前書記陳全國調任新疆書記,被看作十九屆政治局委員的熱門人選,同樣被看好的還有由湖北書記調至直轄市天津任書記的李鴻忠。

預計在十九大前,還將有更多地方黨政主官發生變動。屆時,地方保持十八大後原貌的省市將所剩無幾,中國的地方政局也將徹底「舊貌換新顏」。中共將在劇烈的政治人事變動中,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更讓人關注的是,哪些人將有機會進入25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些人當中,中共第六代領導人的潛在人選或將浮出水面,並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外界一般把中國的領導人以「代」劃分。從毛澤東打天下的第一代開始,胡錦濤、溫家寶為第四代,習近平、李克強等人為第五代。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而言,今年都是中國政局轉折的關鍵之年,它很可能影響未來至少十五年中國的政經走勢。

中國經濟:複雜危險而不確定的一年

經濟分析師、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陶冬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同面臨的風險有以下幾個重要新特徵:

第一,2017年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換屆之年。在政治交接之際,維穩大過天,除非意外的大事件發生,政策上不主動作大的調整一般是慣例。換屆,可能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風險管理模式均帶來影響。

第二,貨幣流動性收縮已經開始。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利率沒有出現變化,但是從任何意義上講,貨幣環境已經開始趨緊,這與國際大環境是同步的,也符合控制過度金融投機的國內政策需要。資金市場流動性緊繃、債市融資暫時斷流的情況不會全年持續下去,但是貨幣政策悄然收緊卻是一個新趨勢。

第三,財政政策處於兩難狀況。2016年下半年起,政策性銀行主動出擊,公共開支力度明顯加強,基建設備訂單上升,原材料價格反彈,這是經濟企穩的主要原因。但是企業稅負沉重,民企不願投資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財政刺激全是政府花錢,與減輕企業負擔有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感。

第四,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住房政策思路上的一次重大改變。這些年來住房被視為拉動經濟的增長引擎,住宅的金融屬性超過居住屬性,成為資金入市的主要原因。天量的流動性和缺少其他投資管道,助長了房市的炒作,並形成惡性循環。讓住宅回歸居住屬性,意味着政策上不再暗地助長房市炒作,對過熱城市實施必要限制趨向常態化。

第五,人民幣貶值預期構成政策掣肘。20158月開始的幾次貶值,徹底改變了國人對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的預期,資金出走成為2016年中國經濟的一大故事。資金外流不僅迅速消耗外匯儲備,更吞噬了貨幣政策的運作空間,還進一步降低了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對2017年的經濟狀況有直接的影響。

最後,中美關係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特朗普在競選中揚言對中國產品施以懲罰性關稅,並標籤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言行及在經濟部門首腦的選擇上顯示,他的確有將競選承諾付諸實施的打算,只是暫時不清楚會走多遠。美國是中國最大的交易夥伴,特朗普對華政策對中國經濟有直接重要的影響。

經濟學家馬光遠也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在2016年錄得6.7%左右的增長,但這絕不意味着中國經濟已經見底。一些學者對於「6.7%」這個數字已經表現出了極大的樂觀,但中國經濟所謂的「L」型,絕不是經濟增長數字停止下滑,而是通過供給側改革,完成結構調整和動能的轉換,也就是,完成發動機的轉換。

馬光遠指出,從中國經濟的大週期而言,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事實上已經進入到和過去迥然不同的「無人區」,必須轉換思維思考中國經濟。馬光遠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一是強調「穩」是大局,二是特別強調風險思維。會議多次提到風險,比如「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着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在特朗普上台後,中美之間也許不一定發生貿易戰,但貿易摩擦的加劇是必然的,等等,這絕非無的放矢。

專家們普遍認為,控制風險是2017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只要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就能按照計劃深化供給側改革。多數專家預計,在中央「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的指引下,中國經濟在2017年應會相對穩定,預計結構改革和中美關係乃今年中國經濟的兩大看點,樓市會趨於穩定,股市看升,人民幣匯率趨於穩中走貶。

中國外交:「硬得更硬,軟得更軟」

當前世界經濟寒風凜冽,反全球化、反建制、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波濤洶湧。美歐面臨多重危機,如英國脫歐、經濟不振、右翼抬頭、難民擁入、恐襲增加、特朗普衝擊波等,亞洲國家中,南海爭端雖有所緩解,但因美國等域外國家的介入,仍然暗流潛湧。這一系列因素都會對中國造成一定影響,2017年注定將是中國外交的不平凡之年。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2017年的中國外交將有以下幾個看點值得關注:

看點一:兩場主場外交將成為重頭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2017年主場外交的一場重頭戲,是十八屆六中全會後中國舉辦的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也是「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後舉辦的最高規格的相關主題論壇活動。

在廈門舉辦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是今年中國另一場主場外交大戲,這是繼成功主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等重大國際會議後,中國開展的又一場重要主場多邊外交行動,也是金磚國家領導人時隔6年再次在華舉行正式會晤。

對於「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此次論壇將是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進行階段性總結、評估、規劃的合適時機,也是同有關方深化互信合作、推動更多項目落地的有利平台。對於中國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外交學院教授高飛說,此次會晤着眼於在複雜環境中提振金磚國家信心,尋求共同應對之道,使金磚國家繼續當好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

通過這兩場主場外交,中國將繼續向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並展現大國外交的風采。

看點二: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特朗普將成為最大變數。 2017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有可能會對中美關係形成新的挑戰。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其旁若無人、我行我素的風格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對中美關係造成一定衝擊。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明顯以言語對中國挑釁,先是與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後有挑戰「一個中國」的出格言語,處處語出驚人,擺出一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勢。

因此,外界也把特朗普視為中美關係的最大變數。隨着特朗普1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將結束奧巴馬執政時期,開啟特朗普政府元年。專家認為,這一年的中美關係將「不確定」與「確定」並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王秉乾指出,需要看到,中美兩國的關係發展一直在平穩中不乏磕磕碰碰,但中國日益強大的國力與提高的國際地位並不允許特朗普隨心所欲。特朗普以往的慣常風格就是不按規矩出牌,處處語出驚人,迎合民眾口味。應當說,這種風格很可能是一種政治姿態,意圖在未上任之前擺出一副傲慢架勢而又不負責任地示好各種政治派別。

王秉乾指出,國家間實力的此消彼長才是國際政治的決定性因素,中美長期以來互惠的經貿格局、數千億美元的貿易與投資不可能讓一個誇誇其談的政客輕易破壞。對此,當然要警惕不良動向,但對短期內的各種試探與政治姿態也沒有必要過度敏感。

特朗普當選後,中方明確表示,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特朗普必須實現從商人到領袖的轉變、從「政治素人」到執政者的轉變。也就是說,美國新政府應當充分認識到,中美合作會給美國帶來重大利益,從而採取穩健成熟的對華政策。

看點三:中國周邊局勢將如何演變?南海和朝鮮半島仍存風險點。 2017年中國外交將繼續關注周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為國內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其間,最令人關注的仍是南海和東北亞問題。

「在南海問題上,小的摩擦還可能會有。畢竟爭議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解決的,但難有大的風浪。」外交學院教授高飛說,過去一年的形勢變化,特別是中菲關係轉圜等,讓越來越多的域內外國家認識到,只有和平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周邊的變局中,美國成為一些不確定性的重要推手,而中美關係的發展也成為影響周邊局勢的一大因素。特朗普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的指責,也讓人擔憂他會否高調介入南海問題,甚至有觀察家預測中美今年在南海或有一戰。

在東北亞,目前,朝核問題給東北亞局勢帶來的挑戰依然嚴峻;美國強推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停手;韓國總統因親信干政被國會彈劾,國內局勢尚不明朗;日本急切鞏固日美同盟,繼續謀求軍事空間;美國促成的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或將加劇半島對立對抗……這些因素都給地區局勢帶來變數。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指出,2017年,為維護家門口的和平安寧,對朝鮮可能採取的魯莽舉動,中國要繼續推動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對「薩德」部署等問題,反對決心不變,並推出反制組合拳;對日本修憲野心以及擴軍動作,中國在政治、外交、經貿等領域有相應的應對手段。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這些立場和主張都贏得國際社會廣泛支援。

對於中國外交面臨的諸多危機,專家建議,中國應該「硬的更硬,軟的更軟」。例如在涉及一些核心利益問題上,「硬的要更硬」,而在處理一些其他的非核心利益的問題時,則可以更靈活一些,「軟的要更軟」,以平息「中國威脅論」。

例如,在南海問題上,在核心問題上不應退讓,但處理的方法可以更技巧一些。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王逸舟指出,作為一個海洋強國,中國除了要有航母、遠洋艦隊,有大規模走向深海的貨輪、郵輪,有各種建制、比如三沙市警備區等投入,還得有海洋智慧,即解決複雜問題的手段、創造性的思維、提供各種談判方案的斡旋能力,以及在法理上去設計能夠成為先例的法律條文。我們不僅要學會實際控制,即所謂「硬的更硬」;而且要學會法理,也就是「軟的更軟」。

王逸舟指,在解決重大主權爭端問題上,可以借鑒當年鄧小平對香港問題的做法即採取多層次的主權政策,進行靈活多樣的安排:有些可以擱置,有些可以合作,有些則需要國際上的介入。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秋中共將召開十九大,學者表示,十九大將對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成績和經驗作出總結,進一步豐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並對未來一個時期的中國外交作出部署。屆時,中國未來五年的外交的脈絡和「軟硬度」將更加清晰。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