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統一的「北平模式」正在進行時(2017.2)

發布日期:2017-02-23

☉文/劉瀾昌

解決台灣問題,總的說無非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兩種樣式,但不是絕對的。歷史上也有兵臨城下,最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北平模式」。兵不血刃,以戰迫和,為歷代軍事家所推崇。筆者認為,「北平模式」是北京武統的最高境界,也是當下解放軍的最高要求。

兩岸及國際間不少策士仍在就「和平統一的條件是否已經或者正在失去」進行辯論,筆者認為,對「和統」和「武統」兩者兼而有之「北平模式」,已經是進行時。解放軍將十多個甲種師改變為陸戰旅,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和轟炸機編組繞台灣島巡航演習,便可視為「北平模式」的實施行動。

結論:和統機會小 武統機會大

事實上,台灣已經感受到壓力。「陸委會」稱,中國大陸以針對性的軍事作為及任何威嚇方式面對台灣,對兩岸關係發展及區域情勢穩定沒有任何正面幫助,我們也絕不會屈服於壓力。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中國大陸也有責任,對岸應與我們共同致力於維護台海及區域的穩定。「陸委會」呼籲中國大陸,唯有穩健與耐心互動,不走分化、打壓、對抗、挑釁的惡性循環老路,才能理性冷靜處理當前兩岸難題,共同發展兩岸互動的新模式與新機會。

應該說,從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和台灣總統蔡英文打破幾十年的禁忌通電話,而特朗普還聲稱可能改變一個中國政策之後,兩岸形勢驟然生變。由於蔡英文上台以來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中包含的一個中國原則,兩岸由原來的和平發展階段轉為「冷和」狀態。而特朗普上台後若打「台灣牌」,蔡英文誤以為有機可乘,兩岸則可能走到「冷對抗」狀態,以至更加白熱化的局面。事實上,在特朗普和蔡英文通話後不久,北京「武統」聲音湧上枱面。1217日《環球時報》舉行的2017年年會上,包括軍界人士和國台辦前高官在內的多位嘉賓直言,大陸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已經喪失或者越來越小,2020年前後台海必有一戰!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中將王洪光稱,對台海當前的局勢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特朗普還沒有當選的時候已經是兩岸的衝突在不斷的積累,危機在不斷的加深,已經到了一個臨近的爆發點。特朗普上台以後,將給這個爆發的臨近點點了一根火柴。我的判斷是,2020年前軍事衝突是肯定的,2020年前後要爆發台海戰爭,很可能一舉奪取台灣。

令人驚訝的是曾任國台辦副主任的王在希也「基本認同」王洪光的言論,指「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喪失,慢慢的逐步的接近完全喪失。」他說,「台獨」分裂勢力在台灣已經做大,現在台灣島已經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夠遏制住「台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台灣「台獨」分裂可能已經走上不歸路。因為我們的反分裂國家法已有非常明確的宣示,我們將依法對台採取行動。

記得,20098月時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的王在希接受記者專訪表示,在對台政策上他是個務實派,大陸政府內就算「武統」的聲音一直不曾斷過,但鷹派也並非主流,「採取武力」更非主流意見。王在希當時樂觀表示,「兩岸關係有望進入長久的和平發展時期,鷹派人物更為罕見」。而當下,已很難說這個曾任對台高層的人士不是鷹派了。

「武統」派懂得依法辦事。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列明在三種情況下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三種情況分別是,一、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二、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不過,王在希的說法還留有餘地,他說的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失去」。而「正在失去」和「已經完全失去」 不是可以完全等同的概念。「完全失去」就是已經完全沒有和平統一的可能了,那麼,為了祖國統一,那就只有武力統一的這一條路了。而「正在失去」則表示的是進行時,是正在消失,正在減少,而不是完全消失,那麼,換言之,就是還用和平統一的可能,武統不是剩下的唯一手段了。

那麼,未來的趨勢是如何?有趣的是,當下兩岸的當權者都說,時間在自己一邊。北京的主流觀點認為,隨着時間的遷移,大陸方面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將不斷提高,並與台灣的差距越拉越大;還有國際環境,也因為中國的越來越強大而越來越有利於統一。但是,台灣執政的民進黨也認為時間在自己一邊,因為無論是過去二三十年還是當下還是未來趨勢,台灣認同是中國人以至贊成統一的越來越少。

筆者認為,兩種「時間論」,正是台海統獨博弈的表象,其論據都是事實,其推論的結果也合邏輯。只不過,得出的最終結論是,和平統一的機會越來越小,武統的機會越來越大。當北京實力越來越絕對壓倒台灣,統一的意慾必然越來越強大。當下,武統抬頭,也是因為大陸軍力超越台軍而產生的急躁情緒。王洪光在南京戰區曾主管對台作戰,他多次說過,可以在短時間拿下台灣。

「北平模式」是武統最高境界

然而,北京的和平統一方針,是處於「國策」的地位,是對兩岸情勢和國際大環境,以及實現中國夢的宏大理想的綜合判斷的結果,北京也明瞭兩岸輕啟戰端帶來親痛仇快的惡果和長期的後遺症,因而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即使當下,北京也還沒有改變兩岸處於和平發展階段的說法,還給蔡英文留有轉圜的餘地。只不過,和統的機會的確越來越少。在島內,十年前是55%不承認是中國人,現在十年之後,2016年是75%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再過一代,現在承認中國人的五六十歲以上的中國人沒有了以後,全島沒有誰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因此,解放軍的確是在做武統的準備,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新一輪軍改的重點是將若干個陸軍甲級王牌師改為海軍陸戰隊,使陸戰隊由原來只有兩個旅增加至二十萬兵力以上。這充分顯示,解放軍未來作戰的戰場就是放在台海。

值得一提的是,王在希還說,解決台灣問題,總的說無非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兩種樣式,但不是絕對的。歷史上也有兵臨城下,最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北平模式」。習近平新年伊始,引用了《孫子兵法》「謀攻篇」裏的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王在希則引用了「謀攻篇」裏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篇裏還講道:「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兵不血刃,以戰迫和,為歷代軍事家所推崇。筆者認為,「北平模式」是北京武統的最高境界,也是當下解放軍的最高要求。

如所週知,當年平津戰役,天津模式是武力攻城,而「北平模式」則是大軍壓境而國軍被逼和平解決。筆者認為,未來統一台灣,即使是和平統一,也必然是大陸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高度超越台灣,台灣為勢所逼,走上和平統一之路。而武統的「北平模式」所不同的是,大軍圍島,圍而不戰,而台灣也最終被迫選擇不戰而降。於是,雙方能避免「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惡果,更加是避免雙方流血傷亡。以最高境界稱之,還不為過。

客觀評估,「北平模式」是進行時,指的是解放軍爭分奪秒加速發展軍備,爭分奪秒加緊備戰台海,並沒有定下若干年內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相反,在2020年之前,習近平的目標明確而堅定,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最近的就是2020年實現人均GDP2010年翻一番,所以只會對「台獨」保持高壓而不至於走到實施解決這一步。

「一國兩制」和邦聯及聯邦

無論如何,兩岸的「大腦」都不要急,還是有空冷靜坐下來,想想未來不可迴避的問題。筆者想,台灣統一後如何實施「一國兩制」,正是北京要研究透的問題,不要像香港那樣做了問題多多,連港人的定義都要事後釋法解決。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北京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維持香港原有制度不變,除了保持香港原有的繁榮穩定,更為重要的是,率先垂範台灣。毋庸置疑,這是鄧小平的遺願,北京對港澳台政策的初心。但是,時移勢轉,今日香港的「一國兩制」已與認為香港是本難讀的書的姜恩柱時代,已經大為不同;台灣若然實行「北平模式」,在兵臨城下簽訂城下之盟,那麼還會有「一國兩制」,還會保留軍隊並有外交權嗎?

一種觀點認為,既然是「武統」不是「和統」,就不需要搞「一國兩制」了。但是,「武統」後就長期「軍管」嗎?然後就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變台灣為社會主義的台灣嗎?恐怕,不排除有人這樣設計,但是這只能是一種左的意見。中國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部長王衛星少將最近在他的《「一國兩制」與國家結構新模式》文章裡,還是認為「一國兩制」是台灣統一後的最佳模式。也許,軍方這樣說,也代表了「武統」,尤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後,還是實行「一國兩制」為上。

當下,台灣完全拒絕「一國兩制」,無論是藍綠都表示不可能接受。自然,兩岸和談都談不上,何來談統一,更遑論統一的模式。台灣將保持現狀拒統放在第一位,在此構築第一道防線;等到實在守不住第一道防線,再去構築第二、第三道防線,直到實在不能不談統一時,再去思考也來得及。只不過,從香港的經驗看,「一國兩制」是一個變量,大的框架之下具體的條件是可以增刪的。即使是香港制定了基本法,實際的執行也可以變化,中央釋法就是改變的尚方寶劍。可以肯定的是,台灣方面越早和北京談「一國兩制」,得到的條件會越優渥,越晚談條件必定越差;倘若兵臨城下,則只有「吞苦果」了。

客觀的看,現在北京開出的台灣「一國兩制」的條件,不但較香港優渥無比,而且也超出世界歷史以來的單一制國家和以聯邦模式的複合制國家的條件,重點在於香港完全沒有的外事權和國防權而台灣將擁有。固然,台灣若以此「一國兩制」模式統一,台灣所享有的權利不如以邦聯制模式統一。邦聯制,基本整個「中華民國」保留下來了,但是,北京絕對不會接受邦聯制,因為,邦聯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保留了獨立主權的國家,為了實現某種共同的利益而建立的一種鬆散的國家聯盟,其成員國根據相互簽訂協約,明確表示讓與或委託邦聯機構某些權力。其成員國各自仍保留對內、對外的主權,保留本國政府機關的一切職能,並有權自由退出邦聯。邦聯沒有統一的憲法,沒有統一的最高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體系,沒有凌駕於各成員國之上的中央政府,沒有統一的軍隊、稅制、預算、國籍等。成員國之間權力相互平等,沒有隸屬和制約關係。邦聯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是一個鬆散的國家聯合體,如今天的東盟、歐盟等。所以,邦聯實際做不到統一,反而是「兩個中國」法律化、固定化。

聯邦制國家呢,對外是一個國際法主體,在全國範圍內有行之有效的聯邦憲法。一般來說,聯邦國家的外交、軍事、財政、立法等事務,均由聯邦中央政府管轄。美國、德國等國,都是當今的聯邦制國家。因此,可以說,如果台灣以「一國兩制」模式統一,所具有的權利比聯邦還優渥,應該是北京可能答應的最好的條件了。

吸取港經驗及早研究細節問題

只不過,從香港的經驗看,台灣若實行「一國兩制」,首先要確定的是台灣的管治權的權力來源。北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單一制國家,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全面管治權。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高度自治權的限度在於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就享有多少權力,不存在「剩餘權力」。那麼,台灣「一國兩制」後的自治權來源何方呢?相信,台灣會為此而爭:這是來自「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和統」,台灣可以力爭不休;「武統」之後,就是只有北京說了算。

接着下去,台灣享有的外事權,也必然存在寬度和深度的問題。自然,作為單一制為本質特徵的國家,北京會要求統一後的中國的外交權歸中央政府,台灣不享有外交權。相信,北京也不會允許台灣在聯合國有單獨的席位,而所享有的外事權,只能是作為中國台北或中國台灣,單獨處理國際間經濟文化、教育、體育、宗教交流活動等事務。這,實際上和當下的香港差不多。無疑,這將是一個極度敏感的問題,搞不好還是會有「兩個中國」甚或「台獨」的問題。

至於台灣保留軍隊,那就更加複雜。在一個主權國家內部,保留並擁有兩支軍隊,世界無先例。鄧小平說,兩岸統一後,我們不會派軍隊去,台灣可以根據抵禦外來侵略和正常防務訓練的需要,購買一些武器,專責保衛台灣地區不遭受外國勢力的侵犯。那麼,這支軍隊還是叫「國軍」?其戰爭權來自何方?解放軍對其也完全不聞不問?筆者相信,這絕不是鄧小平說得那樣。如果北京預先對台灣保留的武裝力量,沒有一點制約的權力和能力,那恐怕就是埋下了「定時炸彈」。一支不受任何約束的軍隊,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幹出來的。

還有,香港回歸了,原來的中央駐港機構新華社更名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那麼,未來台灣是否也會有個中聯辦?其實,根據香港回歸20年的經驗,北京當下所擬的統一台灣的「一國兩制」模式,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沒有解決。既然,「北平模式」已是進行時,如何管理統一之後的台灣需要吸取香港的經驗及早研究。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