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中國啟動「非常戰役」力防「經濟瘟疫」 (2020.3)

發布日期:2020-08-10

☉文/漁樵夫

SARS之後,中國開啟了發展的「黃金十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SARS觸發的革舊弊、探新徑,進而提升了整個社會的資源運轉效率。對於17年後的今日中國而言,欲驅散眼下這場由新型肺炎疫情連鎖引發的「經濟瘟疫」,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市場治理、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為題中之義。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收官之年,亦是經濟十年翻一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但開年伊始,一股波及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新型肺炎疫情,將原本已經「虛弱」的中國經濟再度「冰封」。

百業急凍迎「至暗時刻」

2003年的SARS相比,新冠肺炎傳播能力更強,短短時間已連續突破多個重要關口,「殺傷力」亦更巨,百業急凍,面臨「至暗時刻」。

一、服務業全線熄火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轉向主要由內需拉動,第三產業對經濟貢獻增大。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佔比7.1%39%53.9%,其中第一二產業分別較2003年分別下降5.36.6%,第三產業提高11.9%,分別拉動GDP增長0.22.23.6%。第三產業對中國經濟拉動權重不斷提高。

此次疫情肆虐,第三產業所遭遇的負面衝擊首當其衝。

以電影行業為例,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僅181萬,而2019年同期票房高達14.58億。123日,7部春節檔主要影片宣布撤檔,大型院線亦選擇暫停營業,電影行業迎來寒冬。

為避免人群聚集,春節各類聚餐和婚宴等幾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廳飯館停止營業,備菜存貨拿出來低價甩賣。

中國著名餐飲企業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表示,西貝全國60多個城市400多家西貝蓧面村堂食業務基本都已暫停,春節前後的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目前賬上現金加上貸款最多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

有觀點指,覆巢之下無完卵,如疫情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恢復正常生產,中國大多數餐飲企業或撐不過兩個月。

旅遊行業春節黃金周亦風光不再。春節是中國除「十一」和「五一」之外的重要旅遊黃金周。但受疫情和封城衝擊,民眾紛紛終止出行計劃,各主要景點關門大吉,大小文娛活動取消。

由於部份城市封城封路,交運物流不暢,旅客出行需求減少,交運行業亦全線熄火,出行人次銳減約七成。

有經濟專家測算,根據2020年春節情況,短短7天,直接經濟損失或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 21.8萬億的4.6%

二、樓市急凍

春節前後原本是中國民眾「返鄉置業」需求釋放高峰期。但在疫情蔓延下,中國房地產行業暫停銷售活動。此外,疫情之下,全國各大工地普遍停工,今年第一季度供應被波及已是無可避免。

由於中國樓市本身已處於調整通道,短期在疫情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疊加售樓處關閉、仲介機構暫停營業等,購房需求動力將急劇減弱,房地產市場交易規模短期出現回落已是大概率事件,行業大規模下行將更多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

未來一段時間,隨着房地產土地購置顯著下行,建安投資亦將逐步下行。資金回籠受限對原本已「壓力山大」的房企影響不言而喻,全行業運行風險亦有增無減。市場預判到2020年一季度末,房地產投資增速或下行至7%左右。

三、製造業寒冬

疫情肆虐,中國各地均推遲節後復工時間。受勞動力限制,諸多行業短期內處於停工狀態或「零用工狀態」。

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以及整個湖北省進入「封城」時刻。由於武漢是中國製造產業鏈上關鍵一環,在電子、汽車、醫藥等領域擁有成規模產業集群,「封城」引發的武漢生產和物流停止,直接造成產業鏈下游企業或面臨斷供停產問題。

短期來看,雖疫情對製造業衝擊具有時間性,但由於產業鏈傳導擴散,湖北周邊的河南、重慶、湖南以及流動人口較多的浙江、廣東等省份延遲復工的影響將被進一步放大。

疫情席捲全國,所觸發的阻滯需求、抑制消費、拖累服務業亦會最終波及到製造業。

一些傳統製造業行業,如鋼鐵、冶金、汽車零部件等過剩產能,可能因為運輸和汽車銷售下降而遭遇危機加碼,在長期結構性調整和短期疫情夾擊下,相關企業或陷入倒閉危機。

隨着疫情升級,全球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亦在進一步審視其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產業轉移將在部份行業出現。跨國公司在中國製造業比重較大,疊加中美貿易摩擦,中國製造業將遭遇雙寒流夾擊。

四、外貿承壓

17年的SARS相比,當前中國出口行業所面臨挑戰更大。

2003SARS期間,正處於貿易全球化高漲期。2001年中國加入WTO,作為全球貿易主戰場,中國正享受着全球化紅利。而此次,疫情發生在美國的逆全球化、全球保守主義盛行期,外部環境迥異。

17年前,全球化紅利曾力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由此成為「世界工廠」。而如今隨着環境變化,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已遭遇多重挑戰。

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均值達到21.1%2003年全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同比增長了37.1%。而2011年以來的九年內,中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均值已回落至5.3%

此輪疫情被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更令中國外貿「雪上加霜」。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如確定PHEIC正在發生,WHO總幹事應發布臨時建議。臨時建議可包括遭遇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締約國或其他締約國對人員、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和(或)郵包應該採取的衛生措施。

受限於PHEIC,較長時間的人口流動約束和生產壓制無疑將影響出口表現,國內廠商無法開工或延期開工將會影響出口訂單。其他國家亦會增加對出口貨物的安全性檢測,加之各國大面積對華航班停運,中國出口企業壓力更增。

此外,疫情本身對於中國交通、物流方面的影響,致使諸多外商無法來到中國,亦會間接影響外貿進出口。

「致命挑戰」或甚於SARS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最關鍵一年,需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一番」目標。按此測算,2020年中國經濟最低增長率應保持在5.6%以上。「黑天鵝」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中國經濟將造成明顯擾動,推遲中國經濟弱復蘇進程。

綜合觀之,三大因素或造成本次疫情衝擊程度大於SARS2020年全年經濟6%左右的增長目標實現難度將再度加碼。此外,來之不易的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對經濟的積極成果,將遭遇疫情負面挑戰。

一、 人口流動

儘管此次新型肺炎疫情死亡率相對較低,但由於傳染能力更強,人員感染規模龐大,確診人數已超七萬,死亡人數破二千,遠遠超過SARS。加之當前中國城市化程度高於SARS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2年中國外出務工人員規模為9400多萬人,到2018年農民工總量為17266萬人,為20022倍。更大規模人口流動對疫情防控無疑增加了難度和不確定性。

二、病毒變異

由於春節復工人口流動、氣溫較低利於病毒傳播,以及地方政府防控漏洞,疫情可能延續至二季度。考慮到病毒前期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以及未來變異可能性、復工之後再次擴散和傳播,不排除疫情持續時間和感染規模會超出預期。

三、內外夾擊

2003年中國經濟處於剛加入WTO後的貿易井噴期,同時亦迎來了投資主導發展模式和人口紅利視窗期,經濟上行動能強勁。而本次疫情發生於經濟下行週期,無疑會放大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此次新型肺炎疫情,恰發生在中國經濟「寒季」。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已下探至6%,加之中美貿易戰亦僅是暫時休戰,內外諸多不確定性夾擊中國。

有分析認為,如此次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將從生產端、需求端兩個方面影響中國經濟。如出現極端的二次感染或二次爆發的悲觀情景,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可能造成13%以上負面拖累。

疫情「衝擊波」 三大「重災區」

當前中國經濟所處階段,決定了經濟增長與風險防控面臨的壓力要顯著高於2003SARS時期。強大疫情「衝擊波」下,三大「重災區」值得重點關注。

一、 消費領域

當前消費是中國經濟「壓艙石」,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31.2%,而在2003年,二者的貢獻分別為35.4%70%。因此,從總需求水平影響看,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衝擊將顯著大於SARS疫情。

春節期間本來是中國一年中最旺消費季,諸多地區依賴於旅遊、餐飲等拉動地區經濟增長。但從今年疫情發展而言,由於限制了人口流動,對購物中心、傳統商場、批發市場、酒店等零售業影響無疑「致命一擊」。物價方面,由於疫情導致消費品生產不足,部份物流中斷,疊加恐慌性搶購,導致物價上漲明顯。這些均將對中國倚重的內需市場,帶來利空影響。

二、中小企業

中小微企業為中國創造了龐大就業崗位,對經濟貢獻舉足輕重。但最近一段時間來,原本就處於艱難時期的諸多民營中小企業,疊加疫情衝擊,可謂腹背受敵。

處於各類產業鏈末端的小微企業和中小企業,由於經濟抗風險抵抗能力弱,在銷售下滑,人工成本上升,預期高度不確定情勢下,正進一步加劇經營困難。

「現在已經九死一生,特別是這個年關難過,真的難。若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將會有不少中小企業倒下。」一名負責農村能源電動車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透露,去年底中國啟動空氣污染預警,企業連續停產2個月。本期望在2020年實現效益增長,但疫情導致產品交付延期,客戶取消訂單,運轉資金斷裂,可謂「雪上加霜」。

由於融資環境艱難,背負租金、工資等諸多負擔的中小企業,如持續經歷停產停工,收入和現金流中斷,而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剛性支付無法減免,無疑將面臨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破產風險,由此帶來大量民生和經濟問題。而風險還可能沿着供應鏈和擔保鏈上下及橫向傳導,觸發局部性危機。

三、就業領域

由於第三產業和中小企業對就業吸納能力最強,在二者皆遭遇重創情勢下,疫情對就業影響正急劇增大。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隔離防控。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企業停工減產,製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加之企業可能出現較大面積倒閉,就業形勢無疑將隨之惡化。

有預計認為,今年上半年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估計高於2019年各月保持所的5.0%5.3%區間,對5.5%的控制線將構成顯著壓力。

非常時期 非常戰役

由於當前中國經濟處於三期疊加下行期和三大攻堅戰決勝年,加之外部環境不確定,2020年經濟形勢本身已較為艱難。加之新型肺炎疫情的「黑天鵝」擾動,中國經濟增加了新外生變數,令本已「壓力山大」的中國經濟變得更為艱難複雜。

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將是中國經濟變局更為深刻的一年,新冠疫情短期內將打亂中國經濟增長軌跡,「保六」攻堅戰面臨巨大考驗。國內宏觀經濟政策須及時調整回應,啟動「非常戰役」。

在經濟政策層面,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衝擊,需重新調整2020年既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假若該次疫情對GDP增速帶來的拖累達1%,約需增加5000億左右投資和消費予以對沖,方能起到穩增長效果。因此,今年中國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提高中央財政赤字率,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

財政政策在逆週期調節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同時,應堅持財政可持續,在增量投資方面要求項目投資回報機制明確、收益可靠、風險可控,在資金籌措方面提高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槓桿作用。

貨幣政策方面,當前資本邊際回報率日趨下降,通過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舊時代業已過去。但面對洶湧疫情,貨幣當局對金融市場進行必要流動性補充操作尤為必要,不應因金融市場參與者短期集體惶恐而使得市場失去流動性,避免信用劇烈收縮狀況出現。

有觀點指,在需求進一步弱化對通脹形成進一步負面拖累,失業率存在顯著上行風險時刻,央行可通過降準降息,為商業銀行向實體經濟提供低息貸款提供空間,以維繫經濟體系正常運轉,降低企業還本付息滾動債務成本,維持企業現金流不枯竭,避免企業大規模倒閉現象出現,進而穩定居民收入與就業。

對於政府層面,建議汲取武漢乃至湖北對疫情反映遲緩教訓,盡早重新調整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作出特殊時期政策安排。高度重視此次疫情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經營和就業影響,避免「運動式」「一刀切」過度干預而額外增加企業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不應重啟樓市「發動機」,但為避免加劇短期經濟波動,過度收緊不應持續成為樓市「主題詞」。

SARS之後,中國開啟了發展的「黃金十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SARS觸發的革舊弊、探新徑,進而提升了整個社會的資源運轉效率。對於17年後的今日中國而言,欲驅散眼下這場可能由新型肺炎疫情連鎖引發的「經濟瘟疫」,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市場治理、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為題中之義。惟有以此次疫情危機為契機,全力推進「非常戰役」,力谷真改革,強改革,才能打贏「保六攻堅戰」,中國經濟才能真正「轉危為安」,從而開啟下一個健康增長週期。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