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民進黨為何升高「台獨」聲浪 (2020.6)

發布日期:2020-08-10

☉文/郝沛然

今年以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呈現明顯倒退跡象,不但在「反中抗中」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多次拋出「台獨」主張、頻頻採取相關動作,不斷試探大陸對台政策底線;或「舊調重彈」,再掀「文化台獨」「去中國化」的惡潮;或「沉渣泛起」,大打「法理台獨」的擦邊球。其中,既充滿了民進黨企圖攫取更大利益的政治算計,也暴露了該黨最終實現「獨立建國」的根本追求。

一、對台灣民意的重新認識,致使民進黨打破以往兩岸政策調整規律

台灣地區「民主化」以來,兩岸關係始終備受關注,並對歷次「大選」結果和平時治理績效產生重要影響。民進黨雖從未放棄「台獨黨綱」這張「神主牌」,但在歷次「大選」以及兩次執政期間,往往會根據實際情勢調整兩岸政策,以獲得最大政治收益。總體而言,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規律是:順利時,走淡化「台獨」的溫和路線,以爭取中間選民;困難時,走強調「台獨」的極端路線,以鞏固「深綠」基本盤。

1999年民進黨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拋出的「未來一個中國」「統合論」,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推動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2011年、2015年蔡英文分別提出的「台灣共識」「維持現狀說」,等等,均是民進黨在較有可能贏得「大選」或施政順利的情形下,對兩岸政策朝溫和方向進行的策略性調整。相反,2003年陳水扁發動的「防禦性公投」、炮製的「台獨時間表」,2007年陳水扁謀求推動的「法理台獨」、民進黨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2019年民進黨提出的「抗中保台」競選主軸,等等,均是民進黨在較有可能失去政權或政績不彰的情形下,對兩岸政策朝極端方向進行的習慣性調整。

今年1月,民進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兩項選舉,延續了「行政、立法全拿」的有利態勢。民進黨似應及時緩和兩岸關係,淡化「台獨」色彩,降低兩岸對立;然而,在蔡英文開啟第二任期前後,民進黨卻執意惡化兩岸氛圍,強化「台獨」主張,升高兩岸對抗。之所以出現既有規律被打破的重要改變,是因為蔡英文已獲得「史上最高票」,民進黨已兩度「全面執政」,大部份青年似已拋棄了國民黨。總之,狂勝後的民進黨已認為台灣整體民意發生了有利於該黨的結構性變化——「反中」成為主流、「拒統」成為共識、認同「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民眾成為多數。在民進黨看來,它成為「台灣民意的化身」和「公眾意志的代表」,在面對大陸時底氣可更足、音調可更高;同時,它也急需「趁熱打鐵」,利用聲望「如日中天」的勢頭,加緊邁出朝向「台獨」的步伐,加緊培育傾「獨」民意,加緊厚實「台獨」社會基礎。

二、對轉移民眾注意力的考量,致使民進黨在勝選後依舊強打「反中牌」「台獨牌」

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首度「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卻未給多數民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兩岸關係上,「維持現狀」承諾破功,台海局勢複雜緊張;和平紅利不斷流失,相關產業受損嚴重。對外關係上,一味討好列強卻未換來相應回報,美國豬肉意欲入台,日本核食頻頻扣關;「邦交國」紛紛轉向,國際活動空間持續縮小。內部治理上,問題更是層出不窮:經濟低迷不振,民生問題凸顯;「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同婚合法化」「無核家園」等重要政策引發強烈反彈,抗議示威頻發;施政能力低下,政策反復多變,民眾無所適從;黨政機構醜聞不斷,酬庸現象嚴重,用人出現較大爭議等。這些也成為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慘敗,以及在2019年選情一度吃緊的主要原因。

進入2019年,民進黨和蔡英文利用香港修例風波,趁機醜化「一國兩制」,製造「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氣氛;修訂「國安五法」,制定「反滲透法」,對民眾渲染大陸「威脅」,販售「戰爭恐懼」;限制、阻撓兩岸正常交流交往,詆毀大陸惠台政策舉措;「抹紅」國民黨及其候選人韓國瑜,攻擊「九二共識」;最終扭轉蔡支持度不如韓的不利態勢,實現台灣地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的「雙豐收」。然而,蔡英文在行將邁入第二個任期之際,上述兩岸、「外交」、「內政」等各方面的危機並未消解,相反,它們還在疫情爆發的大背景下更形加劇。此外,近幾個月來,蔡英文當局雖基本控制住疫情,卻釀成「口罩之亂」「搶購風潮」「紓困之亂」「軍艦染疫」等一系列波及面廣、民怨較大的公共事件。在此情形下,將疫情擴散的原因「甩鍋」給大陸、將無法參加世衛大會的根源歸咎於「中國打壓」、樹立民進黨「護台灣、守主權」的形象、推動「去中國化」以彰顯「台灣與中國不同」等,自然成為民進黨轉移焦點、降低民眾不滿的廉價而有效的選擇。換言之,民進黨以「打江山」的方式來解決「坐江山」的困境。

三、對「深綠」勢力的政治需求,致使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嚴重受阻

成立以來,民進黨內圍繞兩岸政策的鬥爭從未停止:1991年通過「台獨黨綱」前後,林正傑、朱高正、費希平等創黨元老退黨;1996年「大選」失敗後,以許信良為代表的「務實派」和以蔡同榮為代表的「激進派」相互指責,雙方矛盾加深,部份「激進派」後來出走成立「建國黨」;1998年在兩次選舉中先後受挫,黨內出現是否修改「台獨黨綱」的激烈爭辯,最終決定雖不予修改、但以決議文的形式對其加以解讀和包裝;1999年通過「策略性接受中華民國」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這一時期黨內「台獨優先」還是「執政優先」的爭論基本得以解決。然而,黨內有識之士意圖凍結、廢止「台獨黨綱」的動作並未就此停止,從2000年起,陳昭南、柯建銘、吳子嘉等多次在黨員代表大會、「華山會議」等場合提出相關建言和議案,均遭到「深綠」勢力的阻撓和攻擊;有「急獨」人士甚至威脅,如敢拋棄「台獨黨綱」,他們便拋棄民進黨。因此,歷任民進黨主席多對「台獨黨綱」的存廢採取「冷處理」方式,避免黨內產生重大分裂。更重要的是,民進黨內外交困時也往往向「深綠」勢力靠攏取暖,對後者有着深深的依賴。

蔡英文入主「大位」後,一度為「深綠」勢力所不滿。蔡秉持「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論述,任用一批「老藍男」擔任「外交」、「國防」、兩岸等部門負責人;此外,「行政院長」也是無黨籍人士,不少「閣員」為專業技術官員,以致體現不出「是民進黨在執政」。然而,不久之後,蔡英文便逐漸走上與「深綠」勢力合流的道路:第一個階段,20179月,「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組閣」;20182月,綠營政客取代「老藍男」分別出任「外交部長」、陸委會主委。第二個階段,20191月,「台獨」色彩濃厚的蘇貞昌「組閣」;同年5月,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初選中勝出,放下身段、多次安撫、積極溝通、化解不滿,最終獲得多數「深綠」人士的諒解和支持。

今年以來,「深綠」勢力在民進黨拉高「台獨」調門的過程中,扮演了「急先鋒」甚至是「主推手」的角色。無論是主張更改「中華民國」及其「護照」的英文譯名、要求「華航」飛機增加「台灣標誌」,還是開展「制憲意向公投」連署、提案刪除「法律」中「國家統一」字樣等,均能看到「深綠」勢力的身影。總之,民進黨兩岸政策被「深綠」勢力綁架的態勢愈加明顯,向「非獨」方向的轉型遙遙無期。

四、對美國「仗義挺台」的期待過高,致使民進黨在面對大陸時有恃無恐

隨着中美戰略競逐加劇,美國加大對華打「台灣牌」的力度,挺台動作頻繁,深化美台關係,謀求「以台制華」。另一方面,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奉行「遠中、離中、反中」的政策,也契合了美國制衡中國的戰略需求。2019年選舉期間,美國索性撕下「中立」偽裝,鼓勵議員頻頻訪台,數次宣布對台軍售,制定多項涉台法案,安排雙方高官會面,營造蔡英文「過境」升級為「準訪問」的氛圍,附和蔡英文「中國干涉選舉」的言論,幫助台灣維繫「邦交」等,刻意釋放「美國挺蔡不挺韓」的信號,利用台灣多數民眾「親美畏美」的心理,達到影響台灣「大選」的意圖。蔡英文也借力使力,對內打「美國牌」,誇耀在民進黨執政下雙方關係「好得很」。

疫情爆發後,美台雙方借機拉近彼此關係,加強連結互動。美國不但在參與國際組織上力挺台灣,而且與台灣發布「具官方色彩」的「防疫聯合聲明」,甚至表示支持台灣「正名」運動等。有美國做靠山,民進黨遂在推動「台獨」時自覺腰桿更硬,更敢於與大陸抗衡。然而,美國挺台多停留在「口惠實不至」的階段:對於台灣參與世衛大會,認為「不合適」由美方提案;對於「台美建交」,表示「反對片面更改現狀」;對於簽署台美自貿協定,要求先討論美豬開放問題。正如馬英九所指,美國相關動作「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