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從對台大政方針看ECFA存廢(2020.7)

發布日期:2020-08-10

☉文/郝沛然

ECFA的繼續運作,將給擔心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悲觀看待兩岸經濟合作前景的兩岸同胞吃下「定心丸」,也有助於台灣同胞更加看清誰在真正為他們謀幸福,誰在以他們為籌碼謀私利。

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份最初「三不提」,備受兩岸關注。按照學者觀點,這是由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力求「實幹為要」,篇幅有所壓縮,且「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一句已包含各項要點。那麼,「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究竟包括哪些內容?釐清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加深對兩岸關係熱點問題的理解與認識。

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主要內容

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根本任務是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之所以被稱為「大政方針」,是因為它具備以下特點:延續時間長,貫穿於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之中;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均有所闡述,處於不斷豐富與發展之中;明確回答宏觀面向的一些基本問題,如兩岸關係性質、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依靠的主要力量、推進祖國統一的路徑等。

按照這個標準,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至少包括:(一)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通過協商談判實現統一。(三)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實現「三通四流」。(四)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爭取台灣民心。(五)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六)在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台灣問題。換言之,它既有「硬」的一面,強調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又有「軟」的一面,訴諸通過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增進同胞感情,最終實現和平統一。

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並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以來,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的同時,均高度重視「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並加以闡述和創新,使之逐漸發展完善。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一是強調兩岸交流合作。《告台灣同胞書》倡議,推動自由往來,實現「三通」,開展經濟文化交流。19819月,葉劍英提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的主張。19836月,鄧小平談到,「要多接觸,增進瞭解」。19951月,江澤民提出「要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完全應當採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直接『三通』」。簡言之,從上世紀7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兩岸逐步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這反映到對台工作大政方針上,則呈現出呼籲實現「三通」、希望擴大交流的特點。

二是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隨着兩岸交流合作蓬勃開展,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與時俱進,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其形成的主要標誌是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胡錦濤說,要「把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由此,對台工作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兩岸同胞開啟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兩岸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晤。

三是強調兩岸融合發展。隨着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20163月,習近平首次提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概念。20191月,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5項重大政策主張,其中一項便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並提出「新四通」與「小四通」。同年3月,習近平提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兩岸交流合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融合發展之間並不存在後者完全取代前者的關係,只是由於兩岸關係發展階段不同、兩岸交流合作程度不同,這三者所強調的重點也隨之不同。歸根到底,它們均旨在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奠定經濟、文化、社會基礎,都是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重要組成部份。

從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角度看ECFA存廢

20109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生效,迄今已近10年。之所以會在「10年」這個節點探討ECFA何去何從,是因為它被視為兩岸邁向全面自由貿易的過渡性安排,而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規定,有效期一般不超過10年。由此,ECFA的存廢已成為當前兩岸關係的一個熱點。

雖然WTO規定不具強制性,但在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情勢下,ECFA存廢的議題就顯得特別突出。近期,一些涉台學者和島內政治人物提出,應在ECFA屆滿10年之際加以終止。綜觀其理由,大致有:(一)ECFA也是政治問題,不能容許民進黨一面主張「一邊一國」,一面繼續獲得ECFA好處。(二)即使兩岸經濟聯繫十分緊密,也不必然促成國家統一。(三)大陸對台「讓利」的對象應是反「獨」促統的同胞,而讓給「台獨」勢力無異於「資敵」。(四)終止ECFA運作,是反制民進黨「台獨」分裂活動的有力措施,將有助於台灣民眾體認到「台獨」危害。

這些觀點雖有一定道理,但處理ECFA存廢這樣的重大涉台問題,應從更高的角度和更寬的視野來謀篇布局,而這就需要從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角度來看。

首先,ECFA是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的重要成果,來之相當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是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實現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是對它的發展、創新和昇華,已成為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應有之義。

20054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提出:「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200810月,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提議,兩岸應商簽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同年12月,胡錦濤提出,「兩岸可以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正是在兩岸有識之士的推動下,ECFA應運而生,成為60年來兩岸所簽署的最重要的一項協議。它的簽署實施,推動了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進程,明確了兩岸貿易自由化目標,構建了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平臺,將兩岸經濟合作推向新階段。在ECFA的有效促進下,兩岸貿易額於2011年、2018年先後突破15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於2019年更達到2280億美元。

其次,一定程度上「政經分離」,有助於更好地發揮經貿在兩岸關係中的「壓艙石」作用。30多年來,台灣政局風雲變幻,執政權在國民黨、民進黨手中輪轉。眾所週知,兩黨兩岸政策有較大差異,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難免受到台灣當局政策變化的影響,但始終保持向上發展的勢頭。陳水扁雖然以「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政策限制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但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卻持續攀升並突破40%。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仍無法從根本上削弱兩岸經濟聯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蔡趁機謀求與大陸「脫鈎」,但2020年第一季度台灣出口大陸及香港的金額同比增6.7%,對大陸投資額同比增63.9%,核准大陸投資額同比增221.7%

這雖有經濟發展自身規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始終堅持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對台工作大政方針,一如既往地鼓勵、支持和擴大兩岸經貿往來;甚至台灣當局大陸政策愈不友善,大陸愈加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正如習近平所說:「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因此,維繫ECFA不中斷,將有助於經貿扮演好兩岸關係「穩定器」的角色。此外,經濟一體化雖不一定導向政治一體化,但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和兩岸共同市場的形成,無疑增大了「台獨」的成本和代價,迫使「台獨」勢力及其支持者從「不敢獨」進一步走向「不願獨」。

再次,ECFA成效顯著,嘉惠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甚多。10年來,ECFA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投資保護與促進、產業合作、海關合作、中小企業合作等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貨物貿易領域,大陸對台累計減免關稅遠超大陸對台出口享受的減免關稅。服務貿易領域,大陸對台灣開放的部門數也大於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部門數。從2010年到2018年,早期收穫計劃中台灣對大陸出口農產品增長兩倍,大陸已成為台灣農產品外銷的第一大市場。

或謂民進黨是台灣地區執政黨,大陸通過ECFA釋放的紅利將被「台獨」分子拿去。這種說法恐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算小賬而忘總賬」之嫌。台灣當局固然可從兩岸經貿合作中抽取稅費,甚至將大陸對台貿易逆差用來增加「以武拒統」的實力,但我們更應看到,包括ECFA在內的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好處。如果說這其中有大陸的「讓利」,那麼受益對象自然是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地域的廣大台灣同胞。如果僅因台灣當局撈取好處便終止ECFA、主動限縮兩岸交流合作,無異於「把孩子與髒水一併倒掉」。其實,民進黨當局對ECFA的態度頗為複雜:既想繼續從中獲益,又想厲行「脫中、遠中」的政策。此時,如果大陸終止ECFA,正中民進黨下懷,落入他們圖謀兩岸「脫鈎」的圈套,不但無法對「台獨」勢力造成沉重打擊,反而會傷及希望分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的台灣民眾,不利於爭取民心。

第四,民進黨越是體現出對ECFA的「工具化」態度,大陸越應體現出始終如一為同胞謀福祉的堅定立場。某種程度上,ECFA在台生效、實施的過程就是民進黨的一部「黑歷史」。它如一面「照妖鏡」,折射出民進黨在ECFA議題上的反復多變。

兩岸尚在協商之際,民進黨便將ECFA稱為「糖衣毒藥」,刻意凸顯它對台灣帶來的「風險和衝擊」,揚言如2012年重新執政,將發動「公投」廢止ECFA20107月至8月,台立法機構審議ECFA時,民進黨籍「立委」多次使出暴力手段。然而,隨着ECFA成效漸顯,蔡英文出於參加2012年「大選」需要,表示「會遵循民主程序與國際規範處理」。選舉落敗後,民進黨又馬上變臉,拖延、阻撓ECFA後續協議——服貿協議的審議程序,慫恿、支持「太陽花學運」。之後,為在2016年「大選」中爭取中間選票,蔡英文表示「概括承受ECFA」。近年來,台經濟部門和陸委會均稱,「ECFA對雙方均有利,不樂見片面停止」。這說明,民進黨在ECFA議題上充滿了功利色彩,贊成與否完全視政治和選舉利益而定。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從未改變,近年來更推出一系列給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政策舉措。「歲寒方始見松筠」,台海局勢越是複雜嚴峻,大陸越應展現出照顧、關愛台灣同胞的不變初心。ECFA的繼續運作,將給擔心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悲觀看待兩岸經濟合作前景的兩岸同胞吃下「定心丸」,也有助於台灣同胞更加看清誰在真正為他們謀幸福,誰在以他們為籌碼謀私利。

最後,即使要「教育」台灣民眾、促使他們深刻認識「台獨」的嚴重危害,也暫勿終止ECFA,以免被民進黨逆勢操作。其實,對ECFA真正有急迫感的是以馬英九、江丙坤為代表的台灣人士。這是因為,陳水扁對加強兩岸經貿合作抱持疑懼態度,連帶導致台灣難以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尤其是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有被邊緣化之虞。馬、江等人意在反其道而行之,「借助大陸走向世界」,希望以ECFA為契機拓展台灣對外經貿合作。然而,ECFA只是一個框架協議,只有完成服貿協議、貨貿協議,才能真正實現兩岸貿易自由化,才能實現馬、江等人的設想。而在民進黨及「台獨」勢力激烈反對下,服貿協議被束之高閣,貨貿協議遙遙無期。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整合進程明顯加快,對台灣有着直接影響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也有望在2020年生效。在兩岸貿易自由化進程被延宕、中斷的時間裡,台灣的競爭力和優勢不斷喪失,兩岸綜合實力差距也在逐年拉大。這對台灣民眾難道不是很好的「教育」?2020年「大選」的激情已在消退,新冠肺炎疫情也終將過去,回歸到日常治理的民進黨還能再掩蓋有惡化傾向的經濟民生問題,還能再成功轉移民眾對其政績不彰的注意力?大陸不妨靜觀其變,只要民進黨尚未公然走向「法理台獨」,尚未碰觸《反分裂國家法》劃定的紅線,先別急於出手,避免民進黨煽動「中國打壓」的悲情,避免給民進黨留下「甩鍋」的口實。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