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反對派搶攻立會 香港恐陷憲制危機(2020.5)

發布日期:2020-08-11

☉文/文軒

一場修例風波令反對派有了「35+」的底氣,其核心變化在於民心向背。通過煽動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而獲得「民意」加持,反對派在建制派制定的遊戲規則內公然奪權。

疫情未過,立法會硝煙再起。港澳辦和中聯辦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的合力炮轟,將香港社會的注意力從疫情轉移至立法會,同時也令不到半年就要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提前進入公眾視野。事實上,反對派最近已大張旗鼓地提出「35+」計劃,即獲得立法會至少半數議席,掌握議會的主導權,從而左右政府施政。如果反對派這一謀劃成為現實,香港或將陷入史無前例的憲制危機。

郭榮鏗癱瘓內會 兩辦齊譴責

413日,港澳辦和中聯辦罕有地同日炮轟反對派濫用權力,令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內會)歷經六個月、14次會議都無法選出正、副主席,造成內會停擺。這是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和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今年新上任以來,首次如此集中火力地向反對派出招。

自去年10月立法會復會以來,內會在公民黨郭榮鏗的主持下不斷被「拉布」,過去只需不到半小時的選舉正、副主席程序始終未能完成。但當時先是暴亂,每週大街小巷都戰火連天、喧囂狼藉;暴亂之後,緊接着又是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這才導致人們幾乎忘記今屆立法會會期過半,重要性僅次於大會的內會仍處於癱瘓狀態。

內會癱瘓有何後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明確指出,目前有約30條法案受此影響而未能通過,當中涉及到延長侍產假、賓館業監管、消防安全、商標、補稅等各個方面,就連多年才有一次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委任也會因此受阻。

儘管郭榮鏗等反對派議員把持議會、枉顧公眾利益是明擺着的事實,但在現有制度下,似乎沒有什麼法律條文能奈何得了他們。對於郭榮鏗等人的行為或因有違宣誓誓言而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特區政府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檢控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現在是「政治問題多過刑事罪行」。

這次內會事件再次暴露了香港議會制度的缺陷:民主本應是少數服從多數,如今卻是多數被少數牽着鼻子走。過去這樣的情況也並不罕見,例如反對派在立法會「拉布」成癮,對財政預算案進行「拉布」已成為每年的例牌動作;又如2016年,人稱「怪醫」的時任醫學界議員梁家騮不顧建制派和反對派的齊聲反對,竟以一人之力,「拉布」長達十多個小時,將關於醫委會改革的修訂草案活活「拉死」。雖然近年在建制派的主導下,對《議事規則》進行了修改,但無孔不入的反對派依然可以找到遊戲規則中的漏洞。

立法會淪掣肘政府的工具

更令人擔憂的是,反對派以議會掣肘政府的意圖更加明顯。無論在回歸前後,行政主導一直是香港行之有效的政治體制。但回歸以後,反對派卻始終不承認特區政府行政主導的地位,尤其是近年一步步將立法機關變成制衡,乃至阻礙、癱瘓行政機關的工具,而這一謀劃將集中體現在今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上。

最近反對派在私底下達成了共識,不同政黨都呼喊着要實現所謂的「35+」,即在下屆立法會選舉中取得至少35個議席,違法「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更毫不掩飾地將其新牽頭成立的組織稱作「立會過半」。根據反對派的計劃,地區直選方面要實現「66443」,即新東新西各取6席,九西港島各取4席,以及九東取得3席,合共23席,與上屆的「64432」相比,至少三區都須增加進賬。若在一般正常情況下,反對派要取得這種全面碾壓般的勝利非常困難,但現在香港社會高度政治化,如果大部份市民在選舉投票時都以政治立場作為第一考量,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在功能組別方面,反對派在教育界、法律界、會計界、醫學界、衛生服務界、社會福利界和資訊科技界的7席,以及超級區議會的3席,這10席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數。去年由於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上的慘敗,區議會(第一)的一個議席也將成為反對派的囊中之物。另外,飲食界、工程界、批發及零售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5個界別都是反對派的主攻對象,反對派去年暴亂之時便已蓄謀下手。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曾公開在網上教唆,如何在多個功能界別取巧登記成為選民。正協調反對派立法會選舉工程的區諾軒亦教人如何「搵到窿路」登記成為功能組別選民,例如他本來與出版界毫無關係,但因擁有一間註冊公司,再憑着一本名為《區諾軒的離別感言》的宣傳冊,以及把公司業務性質改為「出版」,就有機會成為出版界選民。

不過,最容易失守的還是飲食界議席。此界別包含團體票和個人票,只需要是食物業牌照持有人(包括餐廳牌、食堂牌、食物工場牌),或加入現代管理專業協會、餐務管理協會、香港飲食業總商會或香港飲食業聯合商會做成員,就可登記成為飲食界選民。根據資料,現時香港有約3.8萬間食肆,當中有很多在過往根本未有投票。自去年6月反修例風暴之後,不少「黃店」迅速冒起成為一股「黃色經濟圈」熱潮,要是這些「黃店」持牌人傾巢而出投反對派一票,就極有可能搶灘成功。現任飲食界代表、自由黨的張宇人的議席也會岌岌可危。反對派在功能組別若取得12席,加上地區直選的23席,便堪堪達到35之數。

35+」計劃逼特首辭職 引憲制危機

如果反對派取得35席將有何後果?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說得很清楚,一旦實現議會過半,就會要求林鄭月娥在今年10月的《施政報告》中回應「五大訴求」,否則就會一概否決政府提出的所有法案,當中自然也包括《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施政報告》通不通過倒是無所謂,因為這僅僅是一個致謝議案,回歸以來也僅僅通過了幾次,不通過也無傷大雅。但《財政預算案》若是不能通過,所有的公共服務都將停頓,政府將陷入徹底癱瘓。那時政府唯一的辦法就是解散立法會,但這也同樣在反對派的算計之中。楊岳橋明確提出,這一舉動的目的就是要逼特首解散立法會,因為這是有副作用的,根據《基本法》,重新選出來的立法會如果繼續拒絕通過原議案,特首就必須辭職。這種情況下,無論誰當特首都難以避免這一結局,一旦陷入這無可救藥的「死胡同」,必將引發巨大的憲制危機。

有人或許會說,實在不行,答應「五大訴求」不就完了?這裏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大多數人都無法一一細說出的「五大訴求」究竟是什麼,這裏面包括了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暴動」定性;撤銷所有修例風波中被捕暴徒的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底追究「警隊濫權」情況;以及立即實行「真雙普選」。

筆者之前也分析過,這五項訴求有的做得到,有的做不到,例如撤回修例在去年9月就已完成,但撤銷暴徒控罪和實行「雙普選」,卻是目前的特區政府無論如何做不到的。就法治而言,香港素來司法獨立,目前因修例風波被捕的人數超過7700人,逾1200人被檢控,如此大規模地撤銷控罪,不異於封建時代的大赦天下。再者,是不是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也能這麼討價還價?那麼香港未來法治何存?在政治層面,歷來政改都需要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不是特區政府一家能夠說了算的。而要中央政府受香港反對派這些宵小脅迫,豈非癡人說夢?

上面說的這些,反對派心裏都一清二楚,但仍然把「五大訴求」進行「綑綁買賣」,意圖便再明顯不過:五大訴求不過是個幌子,好讓反對派癱瘓特區政府、脅迫中央出師有名罷了。

撥亂反正 扭轉民意

回想修例風波之前,反對派在幾次立法會補選中接連敗北,僅餘24席,「本土激進勢力」一蹶不振;《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自回歸以來,首次連續兩年不經修正,獲得立法會通過,特區政府形勢一片大好。然而,一場修例風波令反對派有了「35+」的底氣,其核心變化在於民心向背。通過煽動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而獲得「民意」加持,反對派在建制派制定的遊戲規則內公然奪權。

要解決這一問題,要不修改遊戲規則,要不扭轉民意,否則即便建制派能在這次立法會選舉中保住主導權不失,待到下一屆形勢只會更加惡劣。不過,如果要修改遊戲規則,需要極高超的政治技巧,才能避免讓人留下「玩不過就搬龍門」的印象,難度相對較大。而扭轉民意也不是容易之事,首要任務是撥亂反正,短期而言,令違法暴徒受到法律制裁,付出應有的代價;長遠而言,特區政府需要正視司法、教育、傳媒等過去一直逃避的問題,以大刀闊斧的手段從根本上糾正香港社會的不正歪風,這也是保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必要之舉。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