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教育毒瘤不除 香港談何未來 (2020.6)

發布日期:2020-08-11

☉文/文軒

從前在教育上的失誤,導致香港社會已逐漸形成一顆巨大的教育毒瘤,不少年輕人認賊作父,動輒跪求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被洗腦,習非成是,以醜為美,最終走上黑暴違法之路。

在香港,叫囂「港獨」,排斥內地,在年輕人當中並不罕見。過去一年,因涉及修例風波而被捕的逾8300人中,超過四成是年輕人,又有三人是年僅12歲的小學生。回歸23年來,究竟是什麼令教育被蠶食得如此體無完膚?最近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中的一道試題再度令全社會陷入了反思。

514日,「『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今年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的這一道試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震驚了全體國人。如果這是一道是非題,那也就罷了,因為答案很簡單,甚至比「中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更容易回答。但不巧的是,這是一道歷史資料題,題目中明確給出兩段資料,一段為取材自1905年出版,由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所寫的文章,大意是他答應了清官范源謙的請求,幫助清廷加快培育法政學科人才。另一段則是關於1912年日本財閥借貸支持革命軍的內容。

出題者指鹿為馬

據熟悉DSE出卷及評分的人士分析,做這類題若想拿高分,一定要用到試題給出的資料,而兩段材料的內容都屬於日本向中國提供幫助,所以也就是說,順着出題者的引導才能拿到高分。這不禁令人想起最近網絡上很火的一個諷刺視頻:一顧客到店裡買榴蓮,老闆卻說:「你拿的是西瓜。」顧客堅持:「這是榴蓮!」老闆說:「西瓜2元一斤,榴蓮20元一斤。」顧客臉露笑容,馬上轉了口風:「對,這就是西瓜。」這是現實版的「指鹿為馬」,在利益面前,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誘惑?這次考評局的出題者何嘗不是想用分數,引導考生給出「利多於弊」的結論?

儘管考評局一再解釋,歷史科設有「審題委員會」,當中有試卷主席、擬題員、審題員及考評局評核發展經理等多名成員,出題按既定機制,有層層把關。但就在這次考試的前一日,「審題委員會」中的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被傳媒揭露疑在Facebook上爆出「沒有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的荒謬言論,與試題中美化日本侵華的論調驚人地相似。楊穎宇亦曾公開發表文章稱,《南京條約》並非不平等條約,以美化英國對香港的殖民史。如果說這些都是巧合,可能嗎?

據知情人士分析,考評局雖然每科設有「審題委員會」,但評核發展部經理為當然成員,對選擇什麼人加入該委員會有最終決定權,故看似做到程序公義的委員會,實則可以由評核發展部經理一手操控。除了楊穎宇外,掌控通識科的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盧家耀亦被傳媒踢爆,多年來一直在考評局中安插「黃師」,包括讓教協理事張銳輝擔任獨立專題探究監督一職疑超過六年,又將「仇警教師」賴得鐘委任為考評局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主席;而張銳輝今年更獲任負責評卷的試卷主席。

考評局不受監管 猶如「獨立王國」

這麼一個看似中立,當中卻充滿貓膩的考評局,居然還是不受任何政府部門監管的「獨立王國」。教育局在試題風波後,形容「事關重大」,着令考評局嚴肅跟進,但同時也表示,會否向有關人士作出處分,由考評局決定,這就暗示了教育局無權處置。事實上,除了特首有權指示之外,考評局根本不受教育局的監管,教育局只負責與考評局商討財政資助方案,令後者可獲得不定期的公帑資助。考評局亦不受審計署審查,財政狀況多次惹起爭議,例如在2013年時任立法會議員的張國柱就質疑考評局一方面以可能出現虧蝕為由,多次提高本地考生考試費;但另一方面,在2012/2013財政年度向員工發放達700萬「特別績效獎勵」。很難想象,一個主宰着全港考生命運的考評局,竟是一人之下,無人能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的教育亂象由來已久,這次考評局事件不過是其中一個縮影,考評局外的教育問題亦屢見不鮮。

「黃師」當道與「教協」不無關係

「黃師」當道的情況在近年尤為突出,隨着修例風波的爆發,教師隊伍中的蛀蟲原形畢露。當中有咒罵警察的,如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助理校長、歷史及通識科教師戴健暉,詛咒警員的子女「過唔到七歲」,七歲以上子女「20歲前會死於非命」;有帶頭縱暴的,如英華女學校教師蘇瑋善在暴亂場合因涉嫌「非法禁錮他人」,被警方拘捕。有散播「仇中」的,如港大專業進修學院講師梁文傑在網上教學期間稱「世紀疫情都是你(中國)搞出來的」,「自己作為中國人感到很羞恥」。早前有小學二年級常識課老師被揭利用網絡授課,誤導學童「英國人向清廷開戰,是為了幫助中國人戒掉鴉片癮」。有的教師更「以身作則」,帶着學生走上暴亂前線,違法堵路,參與衝擊,至今有逾80名教員被捕待審。

然而,上述提到的不過是眾多「黃師」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不是被警察拘捕,如果不是被傳媒揭露,相信他們現在仍然穩如泰山,繼續向學生灌輸歪理。有人或許會問:難道這種有違師德的行為學校不知道嗎?明顯不可能。他們之所以肆無忌憚,與教育界長期「泛黃」不無關係。

由香港大、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組成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組織,其領導機構長期被反對派勢力所把持,20168月,「教協」負責人葉建源公然表態支持中學生在校園內宣揚「港獨」。去年8月中旬,「教協」還主動發起遊行活動,更縱容亂港團體煽動學生罷課。有這樣一個後臺為「黃師」撐腰,自然是底氣十足。再加上教協成員遍布全港學校,當中不少人更是學校高層,不僅對有違專業的行為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會因政治立場接近而抱團取暖,令之步步高升,正如上面提到的戴健暉已做到助理校長,曾發布「黑警死全家」這種惡毒言論的賴得鐘,也獲校方推薦擔任了考評局通識教育科目委員會主席、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外務副主席等重要職務。

種種利益關係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教育黑網,所以當有學生參與暴亂被捕之時,幾乎絕大部份學校都表明會全力支援學生,更別提會否對涉事學生予以處分;即便出現師德淪喪的情況,也只是調職或輕微降職,仍然能夠留在教育界作威作福,這種輕描淡寫的處分在全世界都是極為罕見的。

教材不送審 戴耀廷做顧問

有「黃師」,自然還要配上「黃教材」。香港的通識科教材可謂一絕,通識教育自2009年始,各版本教材無須送審,也沒有教學大綱,內容只須符合教育局的指引就可以,學校可以自行選擇使用哪套。其中「教協」出版的教材請來「佔中」搞手戴耀廷為顧問,使用這本教材的學生可要自求多福了。

既然沒人監管,教材自然也就隨編撰者的喜好。元朗官校趙聿修紀念中學的通識教材使用所謂「西環治港」、「中央未履行承諾」阻礙所謂「真普選」等不符《基本法》的表述,又美化暴亂,稱參與暴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行動;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陳震夏中學的教材資料,把張愛玲的文章《打人》標題篡改為《警察打人》;一篇初中中國歷史科教科書課文,引用西方歷史學者的評價,批評林則徐「毫不考慮禁煙對中英關係的衝擊,輕率地單方面嚴禁鴉片,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並最終釀成戰爭」。另外,還有教材將多次入獄放任亂港分子黃之鋒稱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以及污衊警方「估計射頭、試圖謀殺示威者」等等。

整頓教育須收權

從教材的製作、老師的教學,再到考評局的考核,「一條龍」掌握在反對派手中,但源頭卻是教育當局自己所擺的「烏龍」。早在上世紀90年代,《基本法》頒布之時規定,特區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礎上,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當時便有人提出,由於當時普遍認為香港教育制度優於內地,所以教育方面放手給特區政府。但這一寬鬆的安排,直接導致崇尚西方、輕視中國的特區政府官員自把自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取消中史科作為獨立必修科的地位,反倒將通識科列為必修科,設立之後又不加規管,就像對孩子「養而不教」一般,硬生生給反對派留出大片發揮空間,令之能在課堂上光明正大地鼓吹政治,導致後來的國教風波中,才會出現黃之鋒等一批政治早熟的學生反對派。

從前在教育上的失誤,導致香港社會已逐漸形成一顆巨大的教育毒瘤,不少年輕人認賊作父,動輒跪求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被洗腦,習非成是,以醜為美,最終走上黑暴違法之路。可笑的是,當權者大權旁落卻不自知,林鄭月娥上臺後,大筆一揮,在教育方面豪撥50億港元經常性開支,無異於為反對派提供大批彈藥。及至考評局事件發生後,她才幡然醒悟:「重視教育不等於只投放資源,教育崩潰足以摧毀一個國家」。

該查的查,該管的管,過去放出去的權,是時候收回來了。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