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北京快速控疫提供「防疫模版」(2020.8)

發布日期:2020-08-27

☉文/荊硯

北京疫情出現反復,引起國內外關注。北京沉着應對,迅速施救,問責官員,一個月左右控制了疫情,創造出「北京模式」,大獲輿論稱讚。但事件背後,存在諸多隱患,確有一些教訓值得吸取。如何保證下一步不再出現疫情反復,責任重大,道路曲折,還需努力。

北京連續56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良好局面,在6月11日被1名曾去往新發地批發市場購買牛羊肉的「西城大爺」擊破。這一天,距離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回應級別從二級調為三級剛剛過去5天。

病例數在此次疫情反復中激增至300多人,且涉及範圍較廣,這令當時正努力從年初的疫情中走出來的北京當局相當擔憂,2000多萬北京市民又回到從前。北京街頭沒有了熙熙攘攘的景象,民眾又戴上口罩,胡同口的測溫棚、社區門口的圍欄設崗繼續使用。

所幸,從6月11日出現新增病例,到7月6日出現「零新增」,北京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跑贏」病毒。北京官方多次表態:首都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可防可控可預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部份功能已經恢復使用。

「重點」鎖定風險

進入5月份,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但中國大部份省份已連續多日無新增病例。雖然吉林舒蘭出現小規模社區聚集性疫情,在未找到明確感染源的情況下造成近50人感染,但後續的感染者皆與一名45歲的洗衣女工有關。相比之下,北京捲土重來的疫情有太多不確定性。

「這次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是早期病人就診,引起醫療系統的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首例確診患者主動求醫、主動報告,為控制疫情贏得了時間。

疫情發生後不到22個小時,北京判斷,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綜合交易大廳負一層為疫情的共同風險地。

新發地批發市場可謂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佔地1680畝,相當於157個足球場佔地。這裡是北京名副其實的「菜籃子」,全市70%的蔬菜、10%豬肉、3%的牛羊肉皆是來源於此。每天,大量來自各省的貨車出入市場,有近5萬次的顧客光顧。

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爆發疫情,範圍寬泛,情況複雜。北京果斷採取一系列措施:及時關停新發地批發市場,對市場周邊11個、40多棟公寓樓實行封閉式管理、新發地批發市場所在地——豐台區及時啟動「戰時機制」。

病例數量初期增加較快,北京沒有慌張到「病急亂投醫」,選擇從容、鎮定、理性地開展「重點式」防疫,包括積極圍繞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開展核酸檢測,迅速追蹤密切接觸者等,努力尋找潛在的病毒傳播者,以有效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

從6月11日至7月11日,整整一個月,北京累計新增確診病例335例。其中,以新發地批發市場為圓心,5公里範圍內有221例,佔66%;10公里範圍內有270例,佔80.6%;15公里範圍內有314例,佔93.7%。

北京6月11日報告首例病例,6月14日報告病例數達到高峰,此後每日報告病例數呈逐步下降趨勢。直至7月7日,北京首次報告無新增病例。

汲取教訓廣篩查

在公園空地、體育場等開闊且通風好的地方,北京一夜之間「冒出」數百個核酸檢測站,用於優先檢測新發地批發市場及周邊社區高風險人員。

截至6月14日凌晨,新發地批發市場內的8000多名經營、採購等人員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並轉運至集中觀察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隨後,北京通過張貼公告、上門詢問、電話微信聯繫等方式,排查5月30日以來曾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員近20萬,就近安排核酸檢測、進行居家觀察。

集貿市場、餐飲、商超、快遞、外賣等行業從業人員以及中高風險街道鄉鎮居民也陸續加入到核酸檢測的大軍中來。截至6月28日,北京按照「應檢盡檢」原則,檢測749.4萬人。但北京仍積極擴大核酸檢測範圍,滿足市民「願檢盡檢」需求。

到7月6日,北京核酸採樣、檢測人數均已超過1100萬,陽性率為十萬分之三點六左右。

美國《紐約時報》稱,「積極地測試和追蹤密切接觸者,這是中國政府成功控制疫情策略的關鍵。」

美國彭博社指出:「中國一天就能檢測380萬的樣本,是全世界最快的一個國家。」

北京官方表示,大規模的社會面檢測,進一步阻斷了疫情傳播的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市民的顧慮,穩定了社會情緒。

精準有效防疫

一個月的「戰時狀態」中,北京全力與病毒賽跑,疫情在「掌控」中未演變成不可控制的大規模爆發。

從6月16日起,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回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北京採取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的措施,爭分奪秒,全力以赴開展排查、檢測、流調、溯源等工作,做到應查盡查、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同時,宣布暫停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要求學生停課、禁止群體性聚餐、旅遊景點暫停開放等。

為嚴防疫情風險向京外擴散,北京提出進一步嚴格出京管理的措施和要求。這一度讓北京「封城」的傳言甚囂塵上。

6月18日,官方明確表態:「不封城」。不同於今年初武漢疫情爆發時所採取的全面封鎖策略,北京這次有針對性地封鎖高風險區域,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最小限度影響民眾生活生產秩序。

北京把300多個街鄉鎮依據確診病例數、是否有聚集性疫情等,劃定為疫情高、中、地風險地區,針對不同風險、不同人群、不同場所採取相應的防控策略、措施。

封閉管理的社區也有例外。根據規定,因病就醫等特殊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且結果呈陰性後,經向社區(村)登記備案,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允許進出社區。

「風險」有升有降,針對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場所的防疫措施也隨之改變。

動態中的差異化、重點式防疫,體現了戰「疫」的精準化、科學化、人性化,獲得多方點贊。外媒感歎:「中國已有能力施行外科手術式定點抗疫」,「這樣的應對方法如果成功,那麼這種新方法可能會成為中國應對未來疫情的風向標。」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北京實施精準防控不停擺的做法非常智慧、堪稱防控模版。吳尊友也表示,北京的應對為中國其他地方和全球提供了非常好的榜樣。彭博社報道稱,北京的這個做法目前在被其他國家參考,比如澳洲的墨爾本市就在採取類似的本土化防禦措施,要求特定的街道和社區的人留在家中並保持社交距離,但城市其他地區則可以繼續開放。

病毒為何粘着「市場」

與最早爆發於武漢的疫情一樣,北京這次疫情的病毒溯源仍是迷。

在此次疫情發生之初,北京之外的許多人並不熟悉「新發地」這個地名,以至於網上對這個名字出現「新發病例之地」這樣的誤解。

但當瞭解到這裡是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後,人們在疑惑之時也驚歎:為何冬天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夏天是新發地批發市場!

「市場」與病毒之間有何聯繫?

作為流行病學專家的吳尊友解釋,研究人員日常在採集帶有病毒的生物樣本時,通常都是在低溫下保存。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很多海產品是冷凍儲存,這樣的環境下,病毒能夠存活很長時間,傳染人的幾率也更大。此外,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天都有大量人員進出,只要有一個人攜帶病毒,若未能被發現而進入市場,就可能會造成疫情的擴散。

他認為,依據既往的知識和經驗初步判斷,北京突然出現本土新冠疫情,初步的調查結果顯示,肯定不是在北京的原發地發生的。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分析,引起北京此次疫情的毒株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導致本次疫情的可能。

那麼,病毒進入市場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外來商品攜帶,一種是外來人口輸入。

第一種可能,批發市場裡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海產品或肉類是源頭,這包括外地輸入或海外進口。這些被污染的產品運到北京的批發市場後,工作人員在操作時,手會接觸這些產品,一旦擦鼻子揉眼睛,就會被感染。開始時症狀輕微,如果沒有意識到,在工作中可能會造成人傳人。

第二種可能,出入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是傳染源。比如,他/她可能是一個從其他疫源地過來的人,被感染之後症狀很輕,但對新發地批發市場造成了污染,導致了疫情的集聚。

無論是物還是人把病毒帶進了市場,都是新發地批發市場管理者不願看到的。

始料未及的休市與問責

從6月13日3時起,新發地批發市場宣布暫時休市,並進行全面環境消殺,這是已邁入古稀之年的掌門人張玉璽始料未及的。

根據市場官網介紹,市場位於北京市南四環與京開高速交界處的新發地村,成立於1988年5月16日。建設初期僅是一個佔地15畝、管理人員15名、啟動資金15萬元,連圍牆都是用鐵絲網圍起來的小型農貿市場。經過32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首都北京乃至亞洲交易規模最大的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批發市場共有15道大門,不知是否為了紀念當年的三個「15」。

人們知道的是,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就曾是新發地村的村書記。後來,張玉璽的兒子張月琳逐漸成為市場二代掌門人,張玉璽的外甥張偉則成為村子的掌門人。

這次疫情發生後,北京市委常委會迅速召開會議,研究關於對豐台區有關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職失責問題初步調查和處理的事項。

經查,豐台區副區長周宇清、豐台區花鄉黨委書記王華、新發地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責任」不到位、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要求不力、消殺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均被免職。

時隔十天後,豐台區又有3人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職失責而被問責,受到黨紀政務處分,包括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賈琦、豐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曹蓯、豐台區花鄉副鄉長楊繼軍。

市場「失守」何去何從

目前,新發地批發市場已完成終末消毒,達到無害化的狀態。作為疫情共同風險地的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綜合交易大廳因溯源的原因,仍要關閉一段時間,但市場其他區域可以恢復常態。

新發地批發市場何時重啟,目前尚未確定。張月琳的繼任者——張連明,這位15名「元老創始人」之一的新掌門人,在宣布任命後也尚未公開露面。

有關「北京新發地市場是否要外遷」的話題,再次「浮出水面」。

事實上,2015年,北京計劃外遷動物園批發市場、大紅門批發市場的消息傳出後,新發地市場是否搬遷就呈眾說紛紜狀態。2016年,時任北京市人大代表的張玉璽接受採訪時表示,新發地確定不會外遷,將就地升級改造。

根據當時的計劃,新發地批發市場將通過「內升外擴」的方式,變成公園式交易場所。目前,願景尚未實現,但近年來,新發地批發市場不斷進行自我疏解。比如,將分揀加工及部份倉儲物流功能轉移到津冀等產地市場和種植基地,只保留與農產品交易有關的經營業態,間接減小體量、控制規模;在河北保定開設「分店」等。

北京的規劃是:城市西南、東南、西北、東北方向建4個一級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將告別以新發地為核心的「單核時代」,走向雙核乃至多核。其中,西南方向,保留新發地主交易通道的地位,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優化集約布局,統籌調整、協同發展新發地地區新發地市場、北水嘉倫市場和中央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高流通效率;在東南方向建設600畝左右的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東北方向,在順義區規劃一處一級批發市場,用地800 畝左右;西北方向,在昌平區南口地區(南口農場)新規劃建設一個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目前,這些規劃尚未落實。而這次疫情發生後,有市民通過網絡向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建言「將新發地批發市場外遷。如實在無法規劃外遷,建議將新發地市場封閉式管理,批發市場不再面向普通零售消費者開放。」

這一建言得到豐台區花鄉回覆:新發地市場是否搬遷新發地村無權決定,需疫情過後政府按政策安排。無論新發地批發市場外遷與否,疫情讓「市場」備受關注。

有媒體撰文指出,北京疫情暴露了農副產品流通設施體系滯後問題,批發市場亟需推進現代化建設。

疫情風險尚存

官方初步判斷,此次北京新發地市場相關的聚集性疫情是通過污染環境、物品、人員接觸等多種暴露方式導致的一起較大規模的爆發疫情。疫情迅速擴散到北京市11個區和河北、遼寧、四川、天津、浙江、河南等6個省份,並在有關市場、家庭、單位等發生了29起新發地相關聚集性疫情。北京等地協同施策、綜合防控,效果已經顯現。

疾控部門指出,自6月13日關閉新發地批發市場以來,經過兩個最長潛伏期,相關暴露人員繼續發病風險已基本消除。高風險環境、人群均已有效識別發現、處置並納入管控範圍。截至7月12日,北京已連續6天無新增病例,北京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吳尊友認為,從目前北京的防控形勢來看,即使後續出現零星病例,性質就是疫情結束前的零星病例,與疫情初期的新增病例完全不同,

眼下,北京已進入常態化防控新階段。官方多次強調,疫情傳播風險尚在。吳尊友也提出,越是接近勝利,越要咬緊牙關,不得鬆懈,各項防治措施要一如既往地加強,甚至比以前更加仔細。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這可能是人類前所未有遇到的一種嚴重的急性傳染病,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打贏這場戰爭。

作為流行病學專家的吳尊友強調,北京疫情給了人們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提示,即在中國,除了武漢、北京,還會不會有第三個、第四個在市場發現的疫情。

北京已開始為防範秋冬疫情準備,防患於未然。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