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台當局對蕭美琴任命的政治動機(2020.8)

發布日期:2020-08-27

☉文/郝沛然

蕭美琴具有「台灣意識」強烈、血緣及文化背景多元、與美關係密切的身份特質,而這與「台獨」勢力對台灣「新國家」的想像和構建有共通之處。在他們眼裡,台灣應擺脫現行「憲政體制」,成為一個本土色彩濃厚、文化多元多源、價值理念連接大洋彼岸的「新國家」;換言之,台灣也是個多元一體的「命運共同體」。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想像着這個「新國家」的基本樣貌,而且還利用民進黨兩次執政之機,加以竭力的構建。

蔡英文開啟第二任期後,任命蕭美琴為台「駐美代表」。有分析指出,由於蔡、蕭二人關係極佳,未來台對美工作可「直達天聽」,蕭還被賦予「促成特朗普與蔡英文會面」「推動台美建交」「實現台駐美機構『去中國化』」等三大任務。姑且不論蕭美琴能否替台當局達成上述目標,但她的身世背景及人生經歷已讓這一人事任命受到較為廣泛的關注。

蕭美琴的複雜身世

蕭美琴於1971年生於日本神戶。父親蕭清芬,出生於台南,曾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母親邱碧玉,美國人,有蘇格蘭、英格蘭、荷蘭等血統,也曾任教於台南神學院。蕭清芬和邱碧玉育有二女一子,除蕭美琴外,還有妹妹蕭美瑟、弟弟蕭啟仁。

蕭清芬曾這樣介紹蕭美琴,「多種族、多文化在她生命脈絡中暢流不息」。蕭美琴未滿周歲就隨父母繞了地球一圈,五歲隨父親到英國小住,並在那裡上幼兒學校。回到台南後,蕭美琴的鄰居、玩伴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她的生長環境使其成為「多語言」的人:在家與母親講英語,跟奶奶及外面小朋友說閩南語,上學說「國語」,到美國唸書又學日語及其他語言。蕭清芬稱,蕭美琴是混血兒,但她的「台灣意識」卻不比「純台灣人」弱,其英文名字堅持用「美琴」的閩南語發音「Bi-khim」。

蕭美琴在台南讀完小學和初中,後隨父母移居美國,並在美完成高中、大學和研究生學業。研究生期間,她結識了在美留學的陳文茜,並在後者推薦下幫助民進黨開展工作,由此走上從政之路。

「台獨」勢力對「新國家」的想像與構建

從上文得知,蕭美琴具有「台灣意識」強烈、血緣及文化背景多元、與美關係密切的身份特質,而這與「台獨」勢力對台灣「新國家」的想像和構建有共通之處。在他們眼裡,台灣應擺脫現行「憲政體制」,成為一個本土色彩濃厚、文化多元多源、價值理念連接大洋彼岸的「新國家」;換言之,台灣也是個多元一體的「命運共同體」。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想像着這個「新國家」的基本樣貌,而且還利用民進黨兩次執政之機,加以竭力的構建。

(一)本土色彩濃厚

在「台獨」勢力的想像中,台灣應是一個彰顯「本土」而非由「外來」主導、完全立足於這片土地而非站在「大中國」立場、僅服務島內民眾而非心繫大陸人民的「國家」;換言之,台灣具有獨立的「主體地位」,而非從屬於中國的「附庸地位」。為實現這一理想,「台獨」勢力先後拋出「公投自決」「獨立建國」「去中國化」「台灣民族」等一系列政治主張。

在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台獨」勢力借助這些主張,表達反對「外來政權」以「反攻復國」為由鉗制民主的訴求,爭權利、要自由的特徵較為明顯。蕭清芬所在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就是當時公然抨擊國民黨、明確主張「台獨」的一支重要本土勢力。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國民黨改革政治體制、放棄威權統治之後,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台獨」勢力便開始真正踐行上述主張,尤其是通過各類選舉逐步進入體制,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多個領域加緊構建具有顯著本土色彩的新「國家」;此外,李登輝等一批國民黨「本土派」也與民進黨裡應外合,共同解構舊有政治框架,逐步建立起足夠體現本土特色的政治體制。

經過30多年的努力,「台獨」勢力的「新國家」構建工程已取得階段性進展:「憲法」及「法律」已與台當局僅管轄台澎金馬的事實相適應,2300萬民眾可依據「公投法」直接決定重大政策,公營機構及軍隊的「正名」基本完成,灌輸「一邊一國」思想的教科書大行其道,「國統綱領」被實質廢除,「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我是台灣人」「拒統容獨」等觀念成為主流民意等等。概言之,「中華民國」已然「台灣化」,無論是陳水扁「中華民國(台灣)」稱謂還是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說法,都是這一客觀事實的反映。

(二)文化多元多源

若以民進黨大肆推動「文化台獨」而認為「台獨」勢力要徹底拋棄中華文化,不免失之偏頗。正如很多人所指,除非民進黨有能耐另立語言與文字、另造神明,否則不可能完全「去中國化」。從蕭清芬對「美琴」「美瑟」「啟仁」的起名可看出,這些本土知識分子對中華傳統文化相當熟悉。事實上,「台獨」勢力也不至於蠢到要從根本上「去中國化」,但要害在於他們無視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主幹,無視「台灣文化」只是中華文化在中國地域上的一個分支。他們的顛倒黑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中華文化在「台灣文化」中的主導地位降為普通地位,即認為西班牙文化、荷蘭文化、日本文化、美國文化與中華文化一道,共同形塑了「台灣文化」。二是稱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一個分支,而非相反。從這點看,血緣及文化背景涵蓋數國的蕭美琴完全符合他們對「台灣人」的想像。

為更有效地構建他們定義的「台灣文化」,「台獨」勢力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原點」,從而證明「台灣文化」獨樹一幟、自成一脈,內涵外延大不同於中華文化。自李登輝起,「台獨」勢力已在逐步構建台灣的「歷史文化原點」,並以此為起點構建「台灣文化」和「新國家」:先是賦予少數民族「原住民」身份,後來加碼承認其是「原住民族」,再後來通過推動「原住民轉型正義」、赴南太平洋「尋親」、修改教科書等手段謀求「去華夏化」,斬斷兩岸歷史文化連接。

在「台灣文化」內部,「台獨」勢力將其細分為閩南文化、大陸各省市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等四部份,力求打造多元一體、眾川合流的文化體系。與此相應,按照他們的設想,台灣是一個由閩南人、大陸人、客家人、「原住民」等「四大族群」共同組成的「新國家」。尤其是蔡英文上臺以來,一定程度上揚棄了以往民進黨帶有的「閩南沙文主義」傾向,將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均定為「國語」,既動搖了普通話作為單一「國語」的地位,也有利於構建「台灣命運共同體」。

(三)價值理念連接大洋彼岸

70年來,台當局始終依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保護,無論政黨如何輪替、領導人如何變換,這一點從未改變,整個社會由此形成崇美媚美的氛圍。在「台獨」勢力對「新國家」的想像與構建中,美國自然是他們可指望的唯一有力外援。故這個「新國家」必將親美,處處有美國的烙印,並以美國價值為準繩。

事實上,自南京國民政府實施「憲政」以來,其政治理念便開始為美國所引領。在長達38年的「戒嚴」期間,台當局仍自詡為「自由民主陣營」的一員。1987年「解嚴」尤其是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後,台當局壓制民眾權利與自由的藉口——「反攻復國」再也站不住腳。台灣遂徹底採取西方政治體制,一步步走上以「公民直選」為主要表徵的民主化道路。

蔡英文上臺後,全面倒向美國的態勢愈加顯現,並在台灣社會發展上施行了與美西方趨同的政策。當前,台灣已實現「普選」,環境保護、勞工維權、食品安全、性別平等等各種議題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2017年5月,台「大法官會議」宣布「民法」未能保障同性婚姻而「違憲」;兩年後,民進黨當局主導通過「同婚合法化」法案,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的地區。2020年5月,台「大法官會議」宣布「刑法」「刑事訴訟法」部份條文「違憲」,島內熱議多年的「通姦除罪化」塵埃落定。有學者擔憂,未來台灣還可能實現大麻等輕毒品「合法化」,以向美西方看齊。不難看出,民進黨當局已在逐漸丟棄中國人固有的價值和理念,甚至有些改變帶有「根本轉型」的性質。在蔡英文領導下,台灣越來越具備一些非華人社會所應有的特徵。

人事任命映射台當局政策導向

從「台獨」勢力對「新國家」的想像與構建看,派遣如此身份背景的蕭美琴駐美無疑是「選對了人」。蕭美琴也表示,「在國際家庭中成長的經驗,讓我有着積極扮演台灣與國際連結橋樑的使命」。客觀而言,這確實有利於台當局加強對美溝通,在中美戰略競逐的背景下大幅提升台美實質關係,甚至謀求進一步深化官方互動,最終取得拓展國際空間的效果。

其實,對於蔡英文究竟採取什麼樣的兩岸政策和對外政策,「聽其言」是無法準確判斷的,還得「觀其行」,而人事任命便是一個很好的指標。早在2016年5月前後,當部份兩岸觀察家還在討論蔡英文就職演說是否對大陸「釋放善意」時,蔡英文的幾項人事任命某種程度上已說明一切:由「台獨基本教義派」潘文忠、鄭麗君分別為「教育部長」「文化部長」,擅長研究台灣史的吳密察為「國史館長」。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