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王俊霖:「紅色預警」中搭建「運輸線」(2020.6)

發布日期:2020-08-27

☉文/曾鼐

33歲的王俊霖已在韓國生活10多年,求學、創業,韓國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今年新冠疫情以來,王俊霖創辦的奮韓網在中韓之間搭建了一條特殊的防疫物資「運輸線」。

5月10日,王俊霖和同事們正連夜清點一批口罩,將於次日免費發給在韓的留學生。

王俊霖是韓國奮韓網創始人,該平臺擁有260萬註冊會員,日活躍用戶數約10萬。在韓國疫情紅色預警期間,奮韓網搭建了一條特殊的防疫物資「運輸線」。

「疫情不結束,免費發口罩活動就繼續」

今年1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中國時,王俊霖正在青島,本計劃和家人在國內度過春節假期後,2月再返回韓國。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計劃。

「當時很多國內企業需要醫療物資。」王俊霖1月底改期機票返韓,迅速組織當地華僑華人、留學生各方籌措防疫物資,募集上萬件防護服等物資發回國內。

2月中旬,大邱新天地教會集體感染引爆韓國疫情。一週內韓國激增病例700多個,至2月底單日峰值增長近千例。回憶起當時情景,王俊霖連稱「很驚訝」「沒想到」。

隨後,韓國政府向全國發布最高級「嚴重」預警,禁止舉行大型聚會,採取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商場、餐廳掀起「閉店潮」,一個個白色帳篷搭建的病毒篩查所逐漸遍布各地。

疫情讓韓國迅速陷入「口罩荒」。超市、便利店等各類防疫物資緊缺,價格飆升。大邱、首爾等地,出現了民眾排隊數小時購買口罩的「盛況」。在疫情最嚴重時,韓國政府頒布新規,要求以出生年月尾號為準實行口罩「限購」,加入國民健康保險的民眾每週可購買兩個政府提供的平價口罩。

但王俊霖和同事經過對當地僑胞的調查發現,很多中國留學生自行購買商業保險等,未加入韓國國民健康保險,無法購買平價口罩。數據顯示,在韓讀書的中國留學生有近7萬人,疫情期間近一半人仍留在韓國。

如何解決留學生的口罩難?奮韓網團隊迅速成立了應急小組,並於3月初發布一份倡議,呼籲中國企業等在有餘力的前提下,給海外留學生捐助部份口罩。

這份倡議很快得到一批愛心企業的回應。王俊霖記得第一個聯繫自己的是韓國韻達快遞公司,不僅承諾免費運送物資,還願意捐贈1.2萬個口罩。「覺得非常感動。」王俊霖說。

申請者的留言更讓王俊霖和團隊感到「累得值」。一位母親留言說,自己的寶寶幾個月大、無法出門排隊購買口罩,而收到奮韓網的口罩後,更安心地在家照顧孩子。在王俊霖看來:「每句話都是用戶的心聲」,海外僑胞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抗疫。

在韓國疫情嚴重後,為確保員工安全,奮韓網遵守當地防疫政策,採取靈活上班時間,定時對辦公室進行消毒,公司一直無感染風險。根據韓國中國商會消息,在韓中企整體經營穩定,均主動加強防控,截至目前,韓國中國商會及會員單位零感染。

3月中旬,中國政府向韓方捐贈的110萬個口罩等物資逐步到位,一份份「健康包」也開始向海外學子發出。據王俊霖介紹,為了有效發放物資,組建了24小時運作的團隊;截至4月底,累計向超過2萬人,發放逾53萬個口罩,其中奮韓網自籌近13萬個,其餘均為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的「健康包」。

最耗費精力的是信息採集工作。「很多人的電話、位址,經常會填錯。」核對申請人信息、聯繫國際通關、清點物資……忙到深夜是王俊霖的常態,自2月起,團隊幾乎從未休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抗疫的工作。」

每次出門前,王俊霖都感到「對家人很愧疚」,但從妻子支持的眼神中又「感到一種精神鼓勵」。

很快,在奮韓網應用程式以及微博上,「感謝祖國健康包」的留言刷屏網絡,諸多在韓國的留學生、僑胞曬出「健康包」。每每看到這些「花式」感謝,王俊霖覺得「不止是感動,更是震撼」,他說,在「這些感謝背後是有祖國作後盾,身在海外,心裡有一種踏實的自豪感。」

5月6日,韓國結束45天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轉入生活防疫階段,但仍維持紅色預警。王俊霖和他的團隊也準備好了新一批的防疫物資。「只要疫情不結束,我們免費發口罩的活動就會繼續。」

疫情重創經濟 「倒逼」企業轉型

今年33歲的王俊霖已在韓國生活10多年。2006年3月,他從老家山東赴韓留學,讀大學期間和朋友創辦了奮韓網。談起創業初衷,他笑言「是個意外」。

由於信息不暢,王俊霖在韓國讀書期間屢受挫折,甚至上當受騙。於是,他和好友合作成立了一個網絡論壇,讓留學生們分享經驗,還可發布租房、購書等信息。這便是奮韓網的雛形。

藉着互聯網發展的春風,奮韓網迅速壯大,幾年內便成為集旅遊、信息等為一體的綜合網站,還開發了韓游網、海鷗地圖等多領域的平臺。目前,奮韓網在韓國的用戶數突破260萬,日均活躍約10.2萬人,旗下所有新媒體粉絲量達到1100多萬人,成為當地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信息病毒」蔓延。面對健康傳播,公眾和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信息真空,滋生眾多謠言、流言。韓國同樣飽受虛假信息之困。在一家教堂內,甚至出現牧師輕信「嘴中噴水可消毒」等謠言,採取錯誤防疫方式,造成嚴重交叉感染。對於旅韓僑胞,信息獲取更存在困境。

為了打通信息傳遞「最後一公里」,奮韓網專門增設了抗擊新冠肺炎的特別板塊,梳理韓國政府信息和報告,製作了中文版的韓國疫情報告書。據王俊霖介紹,除了翻譯和整理媒體報道,還通過調查問卷、現場調研等形式,及時掌握華僑華人的狀況,在網站中有針對性地增加了大量涉華信息,回應僑胞關切。

隨着疫情蔓延,對世界經濟造成重創,也嚴重「拖累」了以出口導向型為主的韓國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出現負增長,4月貿易收支時隔8年多首次出現逆差。韓國政府已舉行五次緊急經濟會議,向國會提交兩期補充預算案,設立40萬億韓元基金支持支柱企業,為低收入者、中小企業提供現金補助等。韓國總統文在寅稱,當前經濟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負增長。

餐飲、旅遊業等首當其衝。在疫情最嚴重時,奮韓網從2月中旬進入休業停業狀態,採取錯峰出行等辦公制度。王俊霖坦言,公司的旅遊板塊業務幾乎全部停止。但疫情也讓他有了新思考。他說,疫情也是「倒逼轉型」的機會,目前公司正在嘗試向新媒體、直播等領域發展,這將是未來發展的「風口」。回顧創業路,遇到的困難不一而足。王俊霖稱,隨着公司規模擴大、人員增多,責任越來越大。「困難一定會有,但是不怕,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他建議海外創業者「做事情前要先想清楚」。王俊霖說,國外法規制度不同,在當地經營要符合所在國用工法規等,公司要盡量成立法律顧問團隊,遇到風險及時諮詢當地律師。「要時刻有本土化思維和法律意識。」

「後疫情時代」的中韓合作更緊密

5月,韓國疫情態勢趨緩,從「社交距離嚴守期」轉入「生活防疫階段」。歷經幾個月艱難的「阻擊戰」,中韓合力抗疫成就了一段國際合作的佳話。王俊霖注意到:「中韓政府在各領域抗疫交流很多。」他認為,此次韓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與加強國際合作有關。

今年1月中國疫情的「至暗時刻」,韓國各界對中國抗疫給予鼓勵。韓國總統文在寅稱「助鄰即助己」。在首爾市廳廣場大螢幕和多個地鐵站內,迴圈播放「支援中國抗疫」短片。首爾市長朴元淳錄製視頻「要報恩」,宣布向中國12個省市捐6億韓元物資,因為5年前韓國飽受MERS之苦,北京曾「力挺」首爾。

韓國疫情嚴重後,中國又向韓國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兩國領導人通電話,就深化雙邊關係交換意見。雙方在全球率先成立了由外交部門牽頭、多部門參與的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多次舉行視頻會議,就防疫物資供給等進行磋商。近來,中韓開通便捷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保障雙方重要商務、物流、生產和技術服務等人員,在履行必要手續後縮短隔離期,助力復工復產。

王俊霖「看好未來中韓經濟合作」。他認為,疫情期間兩國守望相助增進了友誼和瞭解,「在很多領域都會有新的突破。」多年來,中韓合作交流密切,中國是韓國第一大交易夥伴國,每年雙方人員往來超千萬人次。2018年中韓貿易額超過3134億美元。

「中韓經濟會聯繫得越來越密切。」王俊霖說,中韓互為近鄰、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合作越多,越有利於兩國自身發展,創造雙贏。

近年來,王俊霖也一直關心中國發展。去年,他作為海外僑胞代表之一,受邀觀禮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

王俊霖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尤為關注,稱此舉勢在必行。作為在韓國運營公司的一員,他期待「更多韓資企業能融入『一帶一路』」。

他說,疫情體現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一帶一路」能更好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不僅有益於韓國經濟,也能實現共同發展。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