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來風

首頁 > 最新文章 > 八閩來風

共和國旗幟上的歸僑風采──謹以此為《共和國歸僑(福建卷)》序 (2020.9)

發布日期:2020-09-15




王亞君


        我生長在中國最著名的僑鄉之一——福建省泉州市,是聽着華僑故事長大的人,南僑機工的壯舉、印尼歸僑41位護旗小英雄的義行至今難以忘懷。工作之後,我的領導和同事中不少即是歸僑,通過他們我知道了許多足以讓我銘記終生的歸僑故事,為他們著述之心正是在無數次感動中植下的。後來,長期做僑務工作,這種因敬重而生的為共和國歸僑修傳心願,成長為一種責任、一種今生必須踐行的使命。


《共和國歸僑(福建卷)》封面


        在擔任福建省僑聯主席、中國僑聯副主席期間,我曾主持完成了《福建華僑抗日名傑列傳》、《光輝的身影——陳嘉庚與南僑機工》等一些為閩僑修史立傳類的圖書。隨着一些老歸僑身影的漸行漸遠,有一種痛時刻在提醒着我:必須盡快地、盡可能地為那些捨棄了繁華、舒適、財富和盛名,選擇歸來,為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鞠躬盡瘁的歸僑英雄們立傳。不僅僅因為他們為共和國的建立、發展和壯大建立了豐功偉績,更因為他們身上所蘊含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品質、優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是我們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多年前,因為工作關係,曾聽一位外國外交官說:「非常羡慕你們中國有華僑這支偉大的力量!」他說這話時,我心裡的那份自豪和感動,至今回味起來,依然很溫暖。彰顯歸僑的歷史功績,不僅可以告慰那些終身淡泊名利的英雄,還可煆造和呼喚後來人。因為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海內外中國人前赴後繼持續艱苦奮鬥,需要我們永遠珍惜和發揮華僑這支寶貴的力量。五年前,着手策劃《共和國歸僑(福建卷)》,又想起那位說起華僑故事亦時常眼含淚花的資深記者劉琳,她早在1980年即開始在泉州文史專家陳泗東的指導下採訪閩籍華僑,積累了不少資料。四年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攜手完成了145萬字之巨的《福建華僑抗日名傑列傳》,填補了福建華僑史研究的空白。


        兩年前,在福建省僑聯和福建省華僑公益基金聯合啟動的對福建籍共和國歸僑的採訪、著述時,在現任福建省僑聯領導和福建省華僑服務中心的關心、支援下,我們再度攜手,歷時兩年完成了近百萬字的《共和國歸僑(福建卷)》,付梓印刷之際,期翼我能作序,因為對共和國歸僑的一腔敬仰叫我欲罷不能,心潮逐浪,於是欣然命筆。



陳嘉庚



毛澤東主席為陳嘉庚題詞


        福建籍歸僑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有福建籍歸僑艱難跋涉,浴血湘江,突破臘子口,激戰直羅鎮,歸僑衝鋒陷陣的身影定格在中國工農紅軍戰旗上;龍海籍歸僑蘇靜將軍即是中央紅軍開路先鋒,漳州籍歸僑張國堅即是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保衛部部長……十一年抗擊日寇,平型關大戰、中條山肉搏,保武漢,戰長沙……哪裡有日軍逞兇,哪裡就有福建歸僑揮灑熱血,江南抗敵的新四軍健兒中有石獅籍歸僑李子芳、永春籍歸僑梁靈光,戰鬥在太行山上的八路軍英雄中有廈門籍歸僑林有聲,激戰昆侖關的有安溪籍歸僑莊炎林……還有為打擊侵略者壯烈犧牲的龍海籍歸僑李林、晉江市歸僑沈爾七、南安籍歸僑梁添成、廈門籍歸僑陳鎮和等無數氣壯山河的閩籍歸僑英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南攻海南,北戰新疆,挺進西南,進軍東北,千里揮戈隊伍中都有福建歸僑的身影,進疆路上血戰戈壁的有廈門籍歸僑馬寒冰,解放海南島功臣中有惠安籍華僑陳青山,東北剿匪令座山雕們膽戰心驚的有閩侯籍歸僑張哲,征戰西南的有南靖籍歸僑黎韋。在福建,開闢閩東紅色根據地的有一代儒將、南安籍歸僑葉飛,創立閩西紅色根據地的有龍岩籍歸僑魏金水、曹菊如們,建功安南永德蘇區的有晉江籍歸僑許立、泉州籍歸僑粘文華、南安籍歸僑洪雪立們,長期戰鬥在閩中遊擊區的有福清籍歸僑陳金來……他們都是革命的播火者、他們都是八閩大地的紅色舉旗人。


        福建歸僑是新中國創立之初突破帝國主義封鎖、參加建設新中國的堅強脊樑。他們中有惠安籍歸僑黃長水、龍岩籍歸僑黃復康、泉州籍歸僑張楚琨、廈門籍歸僑高雲覽、安溪籍歸僑林降祥、永春籍歸僑尤揚祖、古田籍歸僑雷賢鐘……,他們毀家支援祖國,不懼帝國主義坐牢、殺頭威脅,為國不吝財不惜命。國家急需橡膠,帝國主義嚴密封鎖,雷賢鐘賣掉在馬來西亞拼搏32年所有家當,購買優良橡膠種子100多斤、芽條200多米、芽接樁300餘株,冒着舉家被殺之險,歷盡艱辛回國,紮根海南,建起了共和國第一個培育橡膠良種的基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了他,高興地說:「你帶橡膠種子回國比帶金子還寶貴,金子中國有,橡膠優良品種就少得很啊。」「你在國家最困難時期帶膠苗回國,是很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福建籍歸僑是共和國的建設的重要力量,丹心報國,天地可鑒。他們中既成長出共和國領導人陳嘉庚、葉飛、莊希泉、盧嘉錫、王漢斌、羅豪才等,以及一大批如梁靈光、胡明、黎韋這樣的省部級領導和長期擔任中國僑聯主席的林軍等一批僑界領導人,還湧現了冰心、林徽因、周碧初、湯曉丹、洪潘、羅浪、高雲覽、司馬文森、馬寒冰、馬寧、白刃、王嘯平等一批文學家、劇作家、音樂家、美術家、電影家;更誕生了包括「兩彈一星」功臣、核潛艦艇元勳、火箭軍奠基人、石油催生者、三峽大壩攻關中堅等一批科技英豪,他們中不少是中國科技、教育、工業、文化領域的開拓者、奠基人,為中國經濟發展、國防強大、文化昌盛、社會進步填補空白,作出巨大貢獻。中國重化工業奠基人侯德榜、中國膠體科學奠基人傅鷹、中國現代天文學奠基人張鈺哲、中國催化動力學奠基人蔡鎦生、中國寄生蟲學奠基人陳心陶、中國森林病理學奠基人鄧叔群、中國免疫化學奠基人劉思職、中國動物地理學奠基人鄭作新、中國海藻學奠基人曾呈奎、中國現代生物化學奠基人王應睞、中國食品藥品檢驗學奠基人林修灝、中國固體地球物理科學奠基人傅承義、中國醫學病毒學奠基人黃禎祥、中國海洋生物遺傳學和育種學奠基人方宗熙、中國催化科學研究與配位催化理論奠基人蔡啟瑞、中國核醫學奠基人王世真、中國半導體物理學和表面物理奠基人謝希德、中國實驗空氣動力學奠基人林同驥、中國氟化學奠基人黃維垣、中國土流變學和岩石流變學奠基人陳宗基、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和射電天文學奠基人王綬琯、中國電子顯微鏡學奠基人郭可信、中國等離子體物理學開創人俞昌旋……等等,燦若星辰,數不勝數,皆為八閩歸僑,他們用一生詮釋了何為精忠報國何為肝膽兩昆侖!


        《共和國歸僑(福建卷)》,是國內第一部以人物列傳形式全面記錄一個省(市、自治區)歸僑為共和國創立、發展、壯大做歷史貢獻的專著,是劉琳繼2015年7月著述、出版《福建華僑抗日名傑列傳》之後,完成的又一部用數年心血鑄就的關於福建華僑的力作。《共和國歸僑(福建卷)》,以紮實的採訪、詳盡的考證,為截止1966年歸國的200餘位閩僑優秀分子立傳,期間講述了許多歸僑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揭開了一些歷史之謎,在努力確保史實準確性的同時,兼具通俗性、故事性、史料性,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共和國歸僑(福建卷)》,不僅僅是華僑斷代史的精彩篇章,也是中國政治史、軍事史、科技史、工業史、衛生史、教育史、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電影史不可或缺的一頁,具有較高的存史價值,填補了福建華僑史研究的空白,也豐富了中國專門史研究。福建自古就是中國最著名的僑鄉之一。對於福建華僑研究來說,還有許多未有答案的課題亟待求索,還有許多不曾瞭解的真相需要探尋,還有許多尚是殘缺的歷史等候填補,希望更多的人能像劉琳一樣腳踏實地做調查、做研究。對於為優秀歸僑前輩作傳,更要有爭分奪秒的精神,由於自然規律,一批極有精彩故事的歸僑已是耄耋老人,搶救性採訪已到了刻不容緩時刻,他們帶着後人尚未知曉歷史離去,哪怕僅僅是片斷,都是社會的一種損失,我也總把這當成是自己人生的憾事。我不想帶着更多憾事離去,所以我要努力,也希望更多人協力同行。


        作為史料搶救性的急就章——《共和國歸僑(福建卷)》,可能會有許多疏漏和不足,有疏漏可以補,有不足可以完善,有錯誤可以改正,怕的是當我們都準備好、萬事俱備時,我們的採訪對象已經遠走,許多歷史成了難解的謎,許多英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被他的鄉親們所追憶,他們的正能量將難以更快地傳遞給更多的人,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所以,我們必須只爭朝夕。


作者王亞君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曾任中共福建省安溪縣委副書記,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政府區長、區委書記,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共泉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福建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中國僑聯副主席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