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戰略誤判(2020.10)

發布日期:2020-11-02

(內容取自各大新聞媒體)

☉編輯/莫利亞 鏡報紐約分社社長

第一、紐約時報

特朗普政府自2018年發起貿易戰以來,從經濟、金融、科技、人文交流、人權、香港台灣和南海等領域對中國全方位碾壓的程度可謂前所未有,尤其近期對TikTok、微信的打壓、關閉中方領事館以及衞生部長訪台和對中港兩地高官的制裁等行為,讓人對中美關係的前景無法不悲觀;接下來在美國大選前,美中恐怕還要迎來一輪暴風驟雨。華盛頓的意圖其實很清晰,在白宮5月發布的對華戰略報告和7月24日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尼克遜圖書館的「新鐵幕演說」裡,中國被美國貼上頭號戰略對手的標籤;並指出美國必須組建新的民主聯盟,在全球遏制中共的暴政和擴張。在美國鷹派看來,中共是繼蘇聯之後對全球特別是西方國家最具威脅性的極權政權;習近平是斯大林那類要在世界輸出共產主義,建立中國霸權的冷酷無情的極權領導人。

特朗普政府新的對華戰略和政策在過去兩年有一個發展和完善,但本質和核心的東西沒變,這就是要動用美國及盟友的力量,對中國實行競爭、遏制和圍堵,華盛頓把這一新的對華遏制政策,稱之為「原則現實主義」(principled realism),包括疫情以來特朗普政府不斷把抗疫不力之責轉嫁中國。

然而,該遏制政策所建立的幾個前提和假設是否真如華盛頓鷹派認為的那樣,卻是值得探討的。若它們事實有誤,那麼,華盛頓對中國實行該遏制戰略,長遠而言,(能否打贏這場新冷戰,)是否有利美國繼續偉大,就須冷靜評估。

1.特朗普政府對當代中國/中共的第一個戰略誤判,是認為接觸政策失敗,美國沒有改變中國。這一誤判是特朗普政府建立新的對華政策的關鍵。

美國兩黨政治決定了現任總統經常輕易否定前任的外交成績,但接觸政策失敗論否認的不單是前任的外交政策,而是自尼克遜以來美國幾任總統歷時近50年的對華外交遺產。這樣做至少是不嚴謹的。客觀評估中國40餘年的發展狀況,美國自雙方建交以來不僅相當程度上改造了中國,通過經濟貿易等各方面的交流促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且差點取得改變政權的成功,此即「六四」。

即使從現狀看,中國沒有變成一個西方期待的自由民主國家,而且在習近平治下,離自由民主似乎越來越遠;但也應看到,接觸政策已經在中國培育了幾代老百姓對言論自由、平等權利和法制等普世價值的基本認可,甚至培育了一支反共力量。儘管他們人數在中國的人口比例中還不是很多,利益訴求各異,然而,打出的共同旗號是自由民主。在這支中共的反對派中,還出現了一群以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為使命,兼具立場與勇氣的堅定活躍分子,他們也許還是未來中國民主化的堅強力量。

不僅如此,在開放和同西方的接觸交流中,中國也建立起了初步的市場規則和機制,儘管西方不承認中國乃市場經濟國家,但不能否認市場經濟的規則意識從無到有生長起,否則就無法解釋中國作為世界最大貿易體是怎麼得到的。

重要的還有,40多年的開放,西風東漸,在中國民眾特別是中產階級包括執政黨內部,播下了自由民主的種子,並且這個種子已經發芽、生長。中國目前單單留美學生就有36萬左右。這72萬家長為甚麼要把子女送往美國留學?表明他們認可和接受美國這套價值制度。

有人會說,這36萬留美學生及他們的家長並非全是自由主義者或信奉自由民主,即使具有自由民主理念,出於現實等各種考量,他們也不敢公開出來批評中共,更不用講從事反共活動,他們多為騎牆派或偏向維護中國。但這也正是這幾年美中交惡的結果之一。很多自由主義者不再視美國為燈塔,尤其這次疫情讓許多中國人包括一些自由主義者在內,對美國深感失望,以致對美式民主發生了某種程度的懷疑乃至動搖。可即便如此,只要他們懷抱基本的民主價值觀,由極權而帶來的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個人的艱難發展,遲早會使他們從旁觀者而成為中國民主化的力量。

其實,對中國這樣有着悠久皇權專制歷史包袱和超大體量的國家,指望40餘年就能讓社會制度和政權發生根本性改變,目標本身顯得不切實際,或過於急功近利。它的變革總是很慢的,故眼光要放長遠點,在耐心中等待和尋找突破時機。

2.特朗普政府的第二個誤判,過高估計了中國的實力及對美國的挑戰威脅。

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無論經濟總量、科技水平和軍事力量,確實都有長足進步。在高科技和先進製造業方面,中國在某些方面也快速趕上美國,解放軍借助雄厚的經濟實力,武器裝備也早已升級換代,作戰能力大大提高。然而也要看到中國龐大體量的「虛胖」成分,它並非像表面顯示的那麼強大。專制體制特別是習近平這種一人專權體制的特點是,報喜不報憂,哄騙領袖,以致中國的各種統計數據連它的總理都不相信。李克強在5月召開的「兩會」上透露,中國還有6億人每月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幣,這足以說明,中國真實的富裕程度絕非如官方統計數據呈現的那樣。儘管貧富差距在每一個國家都不能避免,但中國的絕對額都是很大的,中國政府就需要投入比現在多幾倍的資源和財政收入用於減貧事業。

因此,中國即使有實力開始挑戰美國利益,也缺乏持續性。要和美國在全球競爭,就必須把更多資源和國民收入投入到軍工以及對外援助等方面,用於減貧和公共服務的資源就更要相應減少,一旦經濟形勢惡化,由貧困帶來的底層民眾的不滿有可能隨時爆發。這也是習近平為甚麼特別重視脫貧的原因。總之,貧困問題如果不能維持在合理範圍內,就會成為中共對外戰略的一大羈絆。何況,中共在文化價值觀、同盟體系等軟實力基本為零。要挑戰美國,單有經濟和軍事實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讓人服膺的軟實力。

中國現在被誇大實力,是否再給10年和平發展就能超越美國?根據經濟學者的預測,GDP趕上美國的可能性不排除,然而更大可能性是,10年裡累積的錯誤有可能在習之後帶來非常大的麻煩,甚至在習的統治末期就爆發。比如從經濟結構看,習為支撐他的紅色江山對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的偏愛,勢必會擠佔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儘管他和中共也在強調國有民營都要,但實際很難做到平衡發展。民營經濟的萎縮,將非常不利中國的就業、分配和減貧,長遠而言,難以支撐習近平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雄心。

3.第三個誤判,中共並非是一個擴張性政權,它的「戰狼」外交本質上以進為退。在特朗普政府看來,中國是一個修正主義者,要推翻至少要改造目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北京則否認這點,它只是認為現有國際體系對中國不公,自己本應該取得更多國際體系治理權的。

華盛頓之所以認為中共有此目標,除了後者過往表現出的不遵守國際規則的行為,也跟它認為中共政權本質上是一個擴張性的政體,要在世界傳播共產主義有直接關係。對這樣一個政權,不能給它更多的權力,否則,會刺激它更大的野心,統治世界。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一個廣告牌上寫着「感謝您習大哥」。貝爾格萊德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派醫療隊幫助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外國城市之一。

不錯,習近平這些年來在對外關係上實行可稱為「進攻性現實主義」的政策(民間則以「戰狼」稱之),重塑中國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但這是服務於其確保紅色江山不變色的目的,因為自共產共義破產後,要贏得大眾支持,中共就必須給民眾灌輸只有它才能帶領中國復興的信條,訴諸民眾的民族主義。而恰好在習近平時期,中國的國力有比較大的上升,習近平認為他有能力帶領中國獲取更多利益。

但這並不表明中共政權本質上就是一個好戰的、擴張的政權,要向世界輸出共產主義。中共在組織體系上雖然是一個列寧式的政黨,但在思想和意識形態上早已沒有了要用共產主義一統天下的「雄心」,它連同盟都沒有,怎麼去一統?雖然黨的一些理論家把習近平思想吹捧成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不斷宣稱要用「中國方案」治理全球,然與其說這已經或者將要變成外交戰略,不如說為了服務內政,是中共的輿論宣傳泡沫更恰當。

事實上,自鄧小平開啟改革後,中共本質上是一個防禦性政黨,它要防止西方對中國的和平演變,防止政權被顛覆,沒有向外擴張和侵略的野心。蘇聯和社會主義集團的崩潰,讓中共耿耿於懷,總是擔心西方和平演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因此要防備。以前國力有限,只能被動應招,但習近平時代,隨着國力增強,認為現在有實力反擊西方的和平演變,把本來中國就應得的利益拿回來,這其實是一種「以進為退」的對外策略。也就是將中國的利益邊界往外推,用這個利益邊界來夯實鞏固中共的統治。利益邊界的半徑擴大,西方再要和平演變中國,就不那麼容易。

4.第四個誤判,沒有區分地理意義上的民族中國和意識形態意義上的共產中國,對後者裏挾前者認識不清,同時一鍋端打擊中共。

特朗普政府的「原則現實主義」特意區分中共和中國,聲稱打擊的中共,對中國和中國人民,則持擁抱態度,這使得相當一批中國人支持美國的遏制政策。然而華盛頓採取的諸多對抗措施,或許它的主觀意圖是要削弱中共對中國的統治,可它的打擊手段明確針對中國而非僅僅中共,致使它要切割的中國人民成為主要受害者。

比如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名義對私營科技公司和在美上市公司的限制、對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收緊簽證、甚至對於微信的制裁,它的直接承受者是私營企業、普通民眾而不是中共。其他如美軍在南海的行為,在香港台灣等問題上的做法,雖然後者帶有人權性質,然而針對的對象都是中國的主權利益,容易激起中國民眾的愛國情緒。

所以現實中,民族中國和共產中國這兩者很難區分甚至沒法區分,但在理念上,至少要對中國作為民族國家應該具有合法利益表示理解。現在,華盛頓意圖在中國人民那兒佔據道德高地,但當實際的打擊行為主要由普通中國企業和民眾承擔時,華盛頓意圖製造的中國人民和中共對立,就難以實現,會削弱美國的道德形象。同樣,將中共整體作為打擊對象而不是打擊其中對美國利益有危害的權勢集團,讓廣大普通黨員為黨內權貴埋單,也反映了華盛頓遏制政策的粗疏。

特朗普政府無底線對中國的打擊,已經將中共和多數中國民眾驚醒,中共一方面把它治理的失敗歸咎於美國的遏制和圍堵;另一方面,有時間去修補威脅其統治的戰略漏洞,如用新舉國體制攻克芯片短板,在香港頒行國安法。加上美國疫情的泛濫,特朗普政府的遏制政策在現實中不僅沒有達到讓中國人民疏離中共之目的,還導致美國的同盟軍──中共黨內的改革派和社會的自由派,在眼下美國最需要他們發聲的時候而失聲,甚至他們的部份人開始改變對美國的看法。可以說,由於前述四點的誤判,華盛頓對中國打擊得越狠,也就把更多中國人推向中共一邊,至少目前看來如此。

所以,如何對付中共,必須有更精準的對策。美國若真的還希望改變中國,就不能簡單宣稱接觸政策失敗,需要把中國國內已經處於休眠狀態的民主自由力量激活,並吸引更多的中國民眾進來,而非採一味打壓中國的姿態──雖然名義上披着反共外衣。

第二、世貿組織稱美對華價值2千億商品關稅違規

美聯社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TO 9月15日公布裁決,指特朗普政府對華累計超過2千億美元商品加徵的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這是世貿組織首次對特朗普政府針對他國加徵的懲罰性關稅作出裁決。此前特朗普政府曾反復批評WTO對待美國不公平。在裁決中,WTO認定特朗普政府的主張是沒有根據的。後者曾表示中國的貿易行為傷害了美國的利益,包括知識產權盜竊、技術轉讓等方面;其依據是1974年美國貿易法中的301條款。裁決針對的美國關稅包括兩部份。一部份是2018年9月宣布的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的關稅。2019年,這一關稅的稅率進一步調漲為25%。另一部份是2018年6月宣布的對中國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

裁決指出,美國的措施違反了長期以來的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它只針對來自中國的商品,而美方也沒有證明這些被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從「不公平的貿易手段」中直接獲益。

理論上,這一裁決允許中國向美國同等數量的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根據程序,美國政府也可以向WTO的爭端解決機構提起上訴;不過由於此前華盛頓不斷否決新法官的任命,該機構實質上已陷入癱瘓。

對於WTO的裁決,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9月15日表示,中方對專家組作出的客觀、公正裁決表示讚賞。該發言人稱,中方將美方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錯誤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需要,也彰顯了中方尊重世貿組織規則、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權威性的堅定決心。該發言人稱,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國際貿易的基石。中方始終堅定支持和維護這一基石,尊重世貿組織規則和裁決。中方也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專家組的裁決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採取實際行動,與中方和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表示,WTO的這一裁決顯示其「對阻止中國在涉及技術方面的行為毫無作為」。其還表示,裁決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沒有影響」。

第三、著名科學雜誌打破175年傳統,首次背書總統候選人

《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國歷史最悠久、持續出版時間最長的月刊。該雜誌打破175年來的傳統,於9月15日首次發表總統背書聲明,支持前副總統拜登。《科學美國人》刊載的聲明稱:「證據和科學表明,唐納德.特朗普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及其民眾的利益,因為他拒絕證據和科學。最具毀滅性的例子是他對新冠大流行的不誠實和無能的反應。截止到9月中旬,這場疫情導致19萬多美國人喪生。」這篇文章列出特朗普對科學和環境的攻擊;同時指出拜登依靠基於事實的政策來保護美國。文章中,該刊的編輯們聚焦於特朗普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應,抨擊他「拒絕證據和公共衞生措施是『美國的災難』」。文章中不僅詳述了總統對疫情處理不當的細節;還指出拜登已經準備了有關病毒和如何對抗病毒的詳細計劃;還讚賞他將「改善醫療保健,減少碳排放,恢復真正的科學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該文補充說:「儘管特朗普和他的盟友試圖製造障礙,阻止人們在11月安全地投票,無論是通過郵件還是親自投票,但我們克服這些障礙並投票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是讓特朗普下臺,讓拜登當選的時候了,拜登有跟踪數據、以科學為指導的記錄。」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