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王于漸:疫情下的經濟衝擊與身心健康 (2020.11)

發布日期:2020-11-03




文/德恩
主辦/鏡報基金
主持/周伯展醫生(鏡報顧問)
訪談者/王于漸(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黃乾亨黃英豪基金教授(政治經濟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視頻播放/【鏡新聞YouTube頻道】、【Facebook】、【微博】、【華人頭條】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兼黃乾亨黃英豪基金教授(政治經濟學)王于漸,就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接受鏡新聞訪問。王于漸教授稱,在大灣區融合下的發展態勢中,香港長遠必須開發新的產業及服務業增長點和亮點。香港最有優勢的產業是金融業,另外就是在創新科技配合、教育產業發展、醫療創新、科學創新等方面的優勢。香港與深圳未來將強強聯手,創造大的作為。


左起:王于漸教授與周伯展醫生


周伯展:歡迎各位觀眾收看鏡新聞。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以現代語言來說──民以食為天,香港人最緊要是「搵食」,「搵食」最重要是「搵到食」,所以「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年諾貝爾和平獎也是頒給世界糧食計劃處,「食」提升到學術層次。「搵食」就是經濟,經邦濟國,經國濟民之所謂,經濟是人類賴以生存以及發展的基石,搞不好經濟,所有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都是空話,所以發展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世界知名經濟學家,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前院長,現首席副校長Richard接受訪談,多謝您。


王于漸:多謝周醫生。


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
周伯展:現在不只是香港經濟轉差,環球經濟也陷入衰退。我想先從2018年談起,當時美國發動了對中國的貿易戰,請您談談中美貿易戰是什麼來由,它會對香港、中國、美國乃至全世界產生什麼影響?


王于漸:中美貿易戰源於美國社會民粹主義的情緒,隨着全世界經濟板塊不斷變動,導致民粹意識高漲,特朗普成功把握機會當選總統後,承諾平衡中美貿易逆差。在這政策下,啟動貿易戰。當時特朗普找了工商界為他出了很多主意,不僅落實關稅措施,而且解決貿易平衡問題。特朗普希望中國能夠進一步擴大開放國內市場,迫使中國進一步讓步。貿易戰磋商了很久終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除了向世界進一步開放,其中之一是開放金融業外,還向美國增加大豆購買量,減少兩國貿易逆差。


周伯展: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有多大?


王于漸:貿易戰對香港實質影響不算很大,但隨之產生了許多不確定因素。截至目前為止,中美尚未確定啟動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日期,但兩國交惡情況大大增加,這為世界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


周伯展:去年香港的反修例風波,加上年底開始更不幸地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夾擊下,香港市面開始出現倒閉潮,旅遊、飲食業成為重災區,請問有何建議給予香港政府及市民呢?


中美貿易戰對香港實質影響不算很大,但隨之增添了許多不明朗因素。(中新社)


疫情防控是首要的條件
王于漸:本港經濟的發展未完全明朗化,事實上帶來的創傷比最初估計更嚴重。因為不解決好疫情,經濟是無法復甦。這次的經濟衝擊不是在經濟體制的問題,而是源於疫情的影響,所以疫情防控是首要的復甦條件。在全球化下,單控制香港疫情不足夠,要全世界恢復正常的經濟運作,香港的經濟才能跟着恢復起來。去年本港經濟增長為-1.7%,估計今年經濟增長將衰退8%,但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預計歐美經濟增長也會衰退8%。因為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與歐美經濟相連,若歐美經濟衰退,香港很難獨善其身,而內地可控制疫情,應是唯一一個有正增長的國家,預計明年香港將會重拾上升軌道。


周伯展:香港首要控制的是疫情,給境外包括內地居民有信心來我們這裡,無論是旅遊、工作、做生意、學習。那麼這應否學習內地?如果不學別人新的防疫招數。You don’t have to reinvent thewheel,別人做得這樣好,學習它就可。您認為香港是否應這樣做?以及可否做到呢?


把握大灣區的機遇經濟轉型
王于漸:疫情方面,我相信檢測及追溯是主要的工具,直到我們有更具體的醫療解決方法。只要在當前不再爆發,對個別國家及地區開放條件是明朗的,這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短期我們希望可以保企業,最終疫情過後不是全部企業都能保下來,我們需要的是轉型。若不能就業,首要便是保生計,保生計是短期方式,長期下去,一部份企業轉型是不可避免的,要把握大灣區的機遇,以及繼續與開放地區的往來。中美博弈要待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後,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如何發展,在這形勢下香港與大灣區要作出配合。


周伯展:我們知道王教授是大灣區經濟專家,日前習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多次提及大灣區,也提到香港,請問您認為香港應如何轉型呢?


王于漸:我相信有幾個方面,以前香港主要是進出口貿易的來源地,現在已慢慢淡出及被取代,因為這角色不是未來發展的主力,但這不代表香港在貿易進出口方面沒有其角色,只是不是傳統的那種,香港長遠必須開發新的產業及服務業增長點和亮點。香港最有優勢的是金融業,另外的就是創新科技配合、教育產業發展、醫療創新、科學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大灣區經濟勢頭發展很好,但畢竟產業結構比長三角地區較窄。雖然現有產業結構具基礎發展可成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但也要提升及擴闊其產業。


大灣區經濟勢頭發展很好,但也要提升及擴闊其產業。圖為深圳前海自貿區。


周伯展:大灣區有7000萬人口,5萬平方公里,比東京、三藩市、紐約等世界其他大灣區都要大,且有國家政策扶持,所以我們對大灣區發展充滿信心。關鍵是香港應如何融入大灣區,在「一國兩制」下發揮它的獨特優勢?我們的優勢是金融業,香港可能是全國700個城市中最重要及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您認為香港能否保持着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王于漸:我相信可保持着的。金融是大額買賣、跨產業及跨時間的貿易,其中最主要的是信用,信用的基礎是法治。香港行使普通法,金融業的歷史發展是在普通法體制下較為成功的,不同法制有不同的優越地方,但普通法對推動金融業更具優勢。


周伯展:請您再具體談談為何普通法比大陸法對推動金融業更具特別優勢。


王于漸:因為金融是大面額的買賣,而且是跨時間,當中涉及很多創新,按普通法先決假設是只要創新沒有破壞性,便可容許創新,所以不像大陸法是明文規定法,普通法在這方面有優勢。全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新加坡、香港是最大的,歐洲、大陸沒有大型的,日本有一個是本土的,所以香港在人民幣業務全面開放前,仍有貨幣及法制的優勢,在世界上仍具有競爭性。


周伯展:香港作為全國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想請問美國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美國以前是實行金本位制,但到美國尼克遜總統已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美國政府通過不斷印鈔票償還國債,債務快等於GDP130%至160%,不僅本金,連利息也無法償還。有人說法美元不只會貶值,而且恐陷入崩潰危機。請問您看法如何?


王于漸:貨幣強勢弱勢有很多貿易的因素,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的美元,很多人還是對美國總體實力具有信心,包括經濟、社會、軍事方面。此外,一個國家的貨幣是否流通量大取決於國家整體實力。


周伯展:那麼,人民幣呢?


王于漸:美國今年全年GDP增長率為-8%,中國按年增長率為2%,兩國差距有10%,再過多1至2年,差距會繼續擴大。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量決定國際對貨幣的認受性。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龐大市場可吸引資金流入,美國雖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但仍有不確定因素,中國貨幣開放政策具有很多正面作用。美國償還國債一定要加稅,不斷發行新的債務償還舊的債務只是短期解決方法。雖然美元的特殊地位可把責任推向全世界,但最後還是要國民去承擔。美國累積債務會拖慢經濟增長步伐,日本便是一個例子。儘管美國相比日本具有年輕人口結構的優勢,但償還債務會導致消費投資意欲轉弱,國債需要下一代人來償還,加稅令市民節衣縮食。


周伯展:萬一美國發動戰爭,可以write off ?王于漸:以前可以戰爭方式去摧毀他人,現在掠奪別人資源很難。未來戰爭可能使自己國家內亂,何苦去佔領及管理別人呢?


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量決定國際對貨幣的認受性,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龐大的市場可吸引資金流入。


高效率電子支付系統提高生產力
周伯展:談到貨幣與科技,數字經濟,經濟數字化,區塊鏈的電子技術貨幣應用已有數年,數碼錢包,乃至近日陳德霖成立的圓幣錢包公司可以解決跨境貿易難題,請問這些是什麼情況?


王于漸:數碼貨幣即方塊鏈只是方法,使每單買賣有記錄,資訊分散地儲存,這技術是支收系統,也是一種錢幣。中國成為全球首個發行電子貨幣的央行。數碼貨幣不能偽造,也不能欺騙,它結合其他如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電子支付系統,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的優點。外國遊客到中國可使用支付寶,同樣中國人到國外也可使用。中國的支付系統已達至便民化,但如何走向國際化是重點,中國擁有高效率電子支付系統將影響金融系統,可提高生產力,但能否達至國際化要視乎國際形勢發展。


周伯展:這是否必然趨勢?


王于漸:人人都會認為是好趨勢,中國本來數字貨幣相對滯後,但亦給予中國空間闖出來。相反在美國等地,傳統銀行的存在阻礙數字貨幣的發展。有時落後反可造成飛躍,例如臉書想推動數字貨幣,但遭到很多銀行巨頭反對,最後胎死腹中。


數碼貨幣不能偽造,也不能欺騙,結合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支付系統,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的優點。


建立一個內需的消費面

周伯展:剛才提到大灣區,提到大健康,我作為醫生特別關注這涉及數以萬億價值,您認為香港應如何融入及發展?請您給一些貼士。


王于漸:在發展方面,離不開產品及服務,當然最重要的是科研。大灣區有數千萬人醫療服務的市場,內地與香港有很多合作空間,無論是服務、管理,中國都在嘗試制度化。中國人口開始踏入老齡化,因此高質素健康服務對經濟發展很重要。除了着重生產什麼產品外,如何提升人民健康,減輕醫療服務負擔,這對經濟發展很重要,否則將成為很大的包袱。這也牽涉到保險業,因為全民都需要健全的醫療保障制度,中國不同的地區存在着差異,要建立具全民地區特色,這需要全國及地區增撥資源,醫療、養老、保健、儲蓄都十分重要。因為大家若對未來前景感到不確定,年輕時便不願花錢,只願儲錢。中國在2 0 0 8年後將消費的型態增加,中國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形態是走向增加消費的,尤其是現在全球國際關係比較緊張的環境下,應要建立一個內需的消費面,就需要市民願意花錢。市民願意花錢就一定要儲存少些錢,儲存少些錢就要將來保障好一些,才會願意儲存少些錢,否則會不斷儲蓄,也就是要國家有補貼、保險公司有補貼,令到醫療的費用受控。整體來說,這對於中國全國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周伯展:這個就牽扯到我們的民族性,我們中國人比較重視儲蓄,外國人則慣於先用未來錢,不怎麼儲蓄錢的。我們要取得一個平衡的時候,也要鼓勵國民,正如王教授所講的國家會補貼的話,鼓勵他們消費,這樣經濟便能活躍起來。


周伯展:我們說完經濟宏觀(marco),現在說說微觀(micro),今天的香港您有什麼貼士給我們呢?應持物業、股票、黃金、債券還是其他投資產品?


王于漸:我不是投資專家,所以不敢說。人怎麼儲蓄要視乎自己的條件和需要,不同的年紀、有沒有子女、是否結婚等等,總體來決定,單獨講一個投資項目的確很難。年輕人最重要做的是投資在自己身上,學習、健康這些最重要,年輕人最有價值的就是自己,所以健康和教育一定是最重要的。希望在年輕時候投資教育與健康,到年紀大了,30到40歲的時候要找到一個地方住,因為需要住很長時間,所以房屋是重要的考慮。至於其他股票和黃金,在有餘錢時自己可以選擇,沒有一個很科學的方法去挑選和分別的。每個人憑藉自己的判斷作決定。


很多時候30至40歲的人要找到一個地方住,因為需要住很長時間,所以房屋是重要的考慮。(中新社)


周伯展:Cash is king,很多人覺得不要持這麼多投資了,多儲備一些現金比較重要,這個您怎樣看呢?


王于漸:這件事,我覺得現在很多人認為有很多不確定性,不知道投資什麼好,就只持着現金。但如果你知道什麼好就不用拿着現金了,就可以投資了。每個人的判斷不相同,我自己也不知道。有的人覺得自己的公司很好,就一直投資自己公司,收購自己的場外的股票,如果你知道什麼是好的,我覺得投資就可以了。


周伯展:有的人連cash都不信的,擔心會崩潰,想拿着黃金,這個您怎麼看呢?


王于漸:拿實金,這是短期的行為,如果世界要打仗,很恐懼,那就需要最安全的方式,黃金是一種。通常稀有的東西,供應量固定的東西,如果你可以持續持有是有價值的,有限的東西隨着世界人口增加,經濟進步,一定會升值的。人口和經濟增長可以帶動稀有資產的升值。

周伯展:另一個話題,您提過的大灣區教育,您作為副校長,請談談教育和經濟的關係是什麼?


知識型社會一定要有教育
王于漸:進入了上世紀80年代後,全世界有一個基本共識,尤其是先進和富裕的國家,認為經濟推動全部靠人才和知識,如果農業社會可以靠工業化,工業化社會則需要走向知識型。知識型社會一定要有教育,教育是最主要的,現在越來越多人讀書時間長。以前唸完小學、中學已足夠,現在連高級文憑、大學都不夠,所以教育最重要。教育重要是合理的,因為人的壽命變長了,教育回報時間也長了。教育除了讀書外,教育機構都要讓人可以學習到多方面知識,增加其創新能力。其中最大競爭不僅是學習更多的東西,還要發現和創造新的東西。因為知識淘汰太快,以前知識可以用很久,現在知識的壽命變短了,所以除了讀書教學,更要不斷提供新的創新。


知識型社會一定要有教育,人的壽命變長了,教育回報時間也長了(政府新聞處)


周伯展:今天用了王教授很多時間,最後王教授有什麼貼士給觀眾?


王于漸:貼士不敢講,但是疫情日子裏面,保持身體和精神都健康,渡過疫情,等到健康安全環境出現,才有進一步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現在這段時間,健康、精神面貌怎麼維持平衡是最重要的,心情要舒暢。人是社會動物,應該有往來,現在因為疫情,人在很多時候要隔離(social distancing),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不要待疫情之後自己都不行了,精神面貌的保持是最重要的。


周伯展:是的。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很重要,沒有健康就什麼都沒了。大家都看到我們都沒帶口罩,第一我們是相隔1.5米的,第二我們的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市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今天的訪問到此為止,各位觀眾一定要訂閱鏡新聞。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