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封面特稿

經濟治港聚焦大灣區發展(2017.4)

發布日期:2021-02-03

☉文/劉瀾昌

香港必須從「政治折騰」轉軌到「粵港澳大灣區」重拾發展,筆者認為,這是中央對香港的新希望,也是對香港新特首的新要求。能否落實並使香港經濟發展在未來五年有一個飛躍,不但關係到香港市民大眾的福祉,也關係到香港政局的穩定,更關係到一國兩制能否繼續走下去。

香港當下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一個踐行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的十字路口。準確說,回歸已20年,再過5年,就是「50年不變」的中間點。因此,也可以說,一國兩制實施,也到了「中期階段」。無疑,過去20年,是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以及廣大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由不知到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一個過程;也是踐行一國兩制的矛盾逐步暴露的一個過程。如果這樣客觀辯證的看回歸20年的進程,就可以從容不迫的看待香港的轉軌。

「香港不能再折騰了!」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繼續全面準確貫徹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他強調,「港獨」是沒有出路的。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主管港澳工作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兩會」多個場合就香港事務講話,包括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和人大香港代表團組會,以及做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有評論指其為香港劃了三條線:選舉新特首標準線,「港獨」紅線,以及香港發展規劃線。其實,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話:「香港不能再折騰了!」

張德江特別提到,去年香港的經濟總量為2.3萬億港元,深圳為1.9萬億人民幣,再過兩三年深圳極有可能超越香港,「你還不着急啊?還不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你還成天去玩政治?」「香港再也經不起政治爭拗的拖累」。張德江表明,政治不是不能討論,但是不能泛政治化,不能把街頭政治當作社會生活的一部份。他明確提出要將「發展經濟放在首位」。

去年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利馬見梁振英也提出「綜合施策」:着力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堅決維護國家統一,保持社會政治穩定。也是將發展經濟放在首要位置。

事實上,文革後,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論斷後,北京將「一心一意謀發展」放在治國大政方針的首要位置,認為國家出現的種種問題,都只能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尋求解決;貧窮必然社會矛盾激化,富裕才有本錢緩解差異。

筆者認為,無論從香港的現實層面還是從中央治國理政的理論層面及大政方針,都可以判斷到中央治港政策轉軌為聚焦經濟民生的決心。

最大失誤是在經濟民生

從去年張德江訪港,會見泛民人士,着手處理「回鄉證問題」,說明北京已在調整政策。至少說明北京已經清楚,香港政治內耗加劇,阻礙了經濟發展;而經濟徘徊,增長低速,也影響了民生,反過來也激發不滿,使到社會更加撕裂。而「港獨」思潮的產生,也是離不開這個土壤。固然,「港獨」領袖的理念是其深思熟慮的結果,但政治不成熟,青年人的思潮則很受自身生活和發展環境的影響。當回歸20年,香港人的普遍生活水平沒有明顯的改善,又如何令人增加對回歸的認同感。

回顧香港回歸20年來走過的不平凡道路,也可以看到經濟基礎反過來阻礙民主政治進步的教訓。到底為什麼會出現2003年的大遊行?筆者認為,應該說,此一役是香港社會撕裂和泛政治化的開端。無疑反對23條立法,有着香港內外敵對勢力的反對作用。但是,從社會層面看,還是可以從經濟上找到根源。自1998年金融風暴,禽流感和沙士襲港,樓市重挫,過百萬家庭負資產,香港社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此時此刻,特區政府的執政重點,應該放在經濟民生之上。貿然啟動23條立法,其實是不具備政治實力基礎。雖然田北俊等自由黨人的「反水」帶有偶然性質,但實際上社會力量泛民大於建制派的政治格局比現在強化很多。那時的建制派實際被稱為保皇黨。即使到了回歸20年的當下,也仍然缺乏「水到渠成」的條件。2003年之後,北京對香港的關注主力依然放在政治議題,經濟發展只是配合港府提出的自由行、CEPA等救急政策。對於香港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也只流於提點的層面,致使曾蔭權執政六、七年無造生地也無人問之。因此,只有時間表而沒有路線圖的選特首政改被迫倉促上馬,會產生「佔中」顯然就不是偶然的了。

回歸20年來,特區政府在政治議題上一波又一波的滑鐵盧,從根本而言,還是泛民大於建制的格局沒有得到改變。雖然香港立法會建制派議員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但強推政治議題因而受挫則是必然的了。所謂的「左」,既表現在忽視累積群眾政治基礎之上,更表現在不重視香港的發展,放任香港的經濟落伍,放任香港貧富矛盾激化方面。筆者認為,回歸20年來的最大失誤還是在經濟民生。試想,若然香港跟上國家20年的發展步伐,那會是甚麼一番景象?

未來五年香港政治格局新形態

在香港新一屆特首選戰,先政治還是先經濟民生,依然爭論不休。當特區政府施政重點轉軌到經濟民生,必然會讓一些難纏的政治議題放一放。例如,特首選舉中提到的政改和基本法23條立法,香港社會目前難以形成共識,越糾纏社會越撕裂;而搞經濟民生,也不是不要政治手段,至少要處理「拉布」。只是糾纏政治難題和發展經濟民生議題也需要政治解決,這是不能混淆。當下,香港迫切需要走出「過度政治化」陷阱。

李克強總理提出了香港管治與社會發展的方向: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和促進和諧。經濟民生是香港重建的關鍵點,是香港社會恢復活力、彌合分歧的重要抓手。在涉及普選政改的「民主」議題上,中央依然持「推進」的積極開放態度,但需要香港社會「重建」成功以及香港政治共識和國家認同進一步凝煉成熟,才可獲得穩固「推進民主」的可靠政治條件。

於是,預測未來五年香港的政局發展,新特首的執行力應體現在經濟民生,焦點則在土地房屋;至於政改和23條立法則是「靠邊站」。或許,新特首可以通過一個「圓桌」會議的形式,讓社會的各種政治勢力在「務虛」,在爭個夠,除非有共識否則不會拿上議事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缺乏政治議題的氛圍下,反對派的生存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通俗講,泛民主派如果依然行舊軌道,不思改變,可能會面臨「陰乾之井」,失去發展的方向。也許,民主黨、工黨很快找到位置,畢竟民生一直是其議政強項。在這方面,他們和工聯會應該是同一陣線。一些既得利益集團,則是他們的對手。走下坡路的自由黨,也可能反而成為反對派。

所謂建制派和反對派,或許要重新定義。林鄭月娥若能出任新特首,施政難點也許不應是對付泛民,而是在二次分配,在各種持份者包括大地產商與蝸居者的尖銳對立中尋找平衡點。因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際是香港各個階層的利益再分配,而各種持份者也從中角力和博弈,特區政府則是扮演平衡者的角色。這應該是未來五年香港政治格局的新形態。

發展之路在粵港澳大灣區

那麼,香港未來經濟發展路在何方?

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飛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這顯示,在經過多年的醞釀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已經蓄勢待發。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會是什麼概念?這是經濟的高層次融合,人流物流順暢流通的基礎,強大的金融支撐,創新科技的領頭羊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競爭力。世界公認的三大灣區,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就是例證。中國多年來發展區域經濟,一方面期望通過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和影響落後地區,同時更是期待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充分拓展各種資源,發展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經濟帶,參與國際競爭。從珠三角、長三角到環渤海,都在向大灣區城市群的方向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目前是中國所有區域城市群經濟帶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的地區。有歷史悠久的省城廣州,還有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得改革開放先機,成為矚目的後起之秀,再加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五大城市已經各具特色,再加上珠江兩岸崛起的中小城市,前景是無可限量的。

不過,筆者相信,香港面臨一個被內地拖着走的尷尬局面。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說,深圳的GDP比香港差一些,可能很快超越香港。那麼,我們香港敢不敢說,我們不能被深圳超越!我們不會被深圳超越!不可否認,深圳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奇跡」。從一個邊境小鎮,三十多年便演變成兩千萬人口的大都會,世界級的製造業中心,集裝箱運量已超越香港,現為全球第三大,還是世界公認的創新經濟「硬件的硅谷」。事實上,深圳的本地出口、消費亦已超越香港,只是以美元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還稍落後於香港。2016年深圳經濟增長9%,香港只有1.9%,若不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其實就超越香港。但是,香港的優勢依然是內地城市不可替代的,香港若然有不甘落後的決心,正如林鄭月娥所說的輸給新加坡「不甘心」,那麼,激發起香港的潛能,是否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獲得新的騰飛期呢?可能,香港當下需要的是克服自我菲薄的心態。

應該真正建設一個大香港

事實上,我們香港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有一個新玫瑰園大計,一個比現任政府的2030+更加宏大的計劃。2030+提出「三條發展軸心」概念,包括連接北大嶼山、洪水橋、屯門和元朗南的西部經濟走廊,連接古洞北、落馬洲河套區、蓮塘口岸的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以及涵蓋六個過境通道的北部經濟帶,同時在交椅洲和喜靈洲將進行大規模填海約700公頃,其規劃不能說不大,但規劃仍指出,即使按這個規模開發,本港將仍欠約1200公頃用地。因此,我們不能不問,為什麼不能增加填海面積,包括在南丫島到鴨脷洲之間。再多填1200公頃又何妨?

香港又為什麼不可以大膽設想,在填島後修兩條跨海大橋,一條從愉景灣到坪洲、交椅洲再到青洲,到域多利道;另一條則是經喜靈洲,南丫島連接大嶼山和鴨脷洲。再就是,在不大動郊野公園的前提下,修一條大嶼山的環島公路。於是,香港真是一個大香港。當下,各路資金湧港,但是香港缺地,不能如同深圳發展那樣可以充分利用外來資金。如果,香港政府有大量土地在手,香港當下的樓價高企,生意難做等困局迎刃而解。

再就是,香港要清醒認識自身在大灣區的位置。香港已經喪失了過往「前店後廠」的鋪面的位置,更失去珠三角龍頭地位。香港已不是珠三角的「龍頭」,但是我們還有強烈的「龍頭」心態。另一方面,回歸20年,香港習慣了向中央要「好處」,此時此刻不少人也許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時再多向中央要優惠政策,再叫內地鄰居城市讓利。於是,這樣一些不健康的矛盾的心態可能會模糊了香港的眼光,更不用說那些「為反對而反對」的聲音。大灣區的規劃如何去制定,還沒有出台,那些人就妄稱「被規劃」。他們不知道,如果香港被邊緣化才是可憐的悲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質就是融合,就是協同發展。無疑,相互也有競爭。例如,深圳港就是搶了香港的貨櫃量,而躋身全球三大,而香港則滑落至世界排名第六。對此,香港只能正視發展的現實,不必要做無謂的掙扎,那只是延緩香港物流被鄰近港口取代的進程,而不能改變這個趨勢,因為「物流就近」的原則是不可改變。香港只有放長雙眼,才能更清晰找到自身在大灣區的定位。筆者相信,服務大灣區,得益大灣區,應該成為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群合作的信條。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