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來風

首頁 > 最新文章 > 八閩來風

愛國愛鄉福建女傑陳聰聰(2017.10)

發布日期:2021-02-18

──記「福佑香江」千人齋宴

☉文/德恩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也是普陀山「千人齋宴」第六次在香港舉辦。香港福建同鄉會會長、千人齋宴總指揮陳聰聰陪同道慈大和尚主禮祈福儀式。到場嘉賓與鄉親全體起立,面向觀音,雙手合十,為香港祈福。一直以來,陳聰聰無不關心着香港的繁榮穩定。她表示:「香港需要和諧團結,舉行這次活動就是為了團結更多愛國愛港力量,同時發揚觀音的大愛精神。香港的和諧需要更多愛國愛港的力量,大家應一起積極參與香港社會事務,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攜手把香港建設得更加美好!」

承傳厚重深遠的佛教文化

8月26日,由香港福建同鄉會、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普陀山佛教協會聯合主辦「福佑香江.普陀山南海觀音庇護祈福千人齋宴」。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陳榮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道慈大和尚,並聯同陳聰聰主禮,逾2,000名各界友好、鄉賢歡聚一堂,共沐佛恩,場面莊嚴盛大,令在座嘉賓十分感動。陳聰聰稱,今年的千人齋宴規模較往年大,她笑說:「籌辦如此大型活動,要付出相當多的精力和時間,但讓我最感開心的是,此活動深受廣大閩籍鄉親歡迎,成為具香港特色的品牌活動。」她稱,活動弘揚佛教慈悲、平等、智慧等核心精神,增進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香港是大家共同的家園,希望通過千人齋宴活動,承傳厚重深遠的佛教文化。」

榮獲星章 不忘初心

有這樣的說法:晉江人骨子裏流淌着「愛拼才會贏」「輸人不輸陣」的熱血。「巾幗不讓鬚眉」,這對於祖籍晉江金井的鄉賢陳聰聰卻是最貼切的形容。陳聰聰就是這樣一位用服務社會、奉獻愛心詮釋人生意義的傑出女性。今年陳聰聰榮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分享獲獎感受和服務社會經歷,坦言對這份榮譽感到很高興,並指:「我會不忘初心,繼續努力,未來會投入更多時間服務社會,為香港社會和諧、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與陳聰聰初次接觸的人,都會感受到她身上閩南人特有的爽直,對社會服務工作的熱情、凡事親力親為的氣質。陳聰聰為人和藹可親,與大家打成一片,身邊的人都親切地直呼她為「聰聰」或「大姐」。翻看陳聰聰的履歷和公職:福建省政協委員、香港福建婦女協會創會會長、香港福建同鄉會會長、福建海外傑出女性聯誼會顧問……都與「福建」二字有關,她一生與福建結下不解之緣。從福建省政協,到踏上全國政協的大舞台,陳聰聰坦言,最大壓力來自如何做好委員工作。「全國政協委員的平台很大,我們應該把群眾的訴求反映,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移居香港多年的陳聰聰,鄉音不改,鄉情不變。她憶述,昔日她在有「小福建」之稱的東區北角,每逢區議會、立法會選舉,在北角酒樓、街道、社區等地方,總帶領一眾鄉親積極為愛國愛港候選人助選。說起難忘經驗,她笑稱:「在街頭助選,有時站得連腳都腫起來了。真的很辛苦很累,但見到我們心目中的候選人勝出選戰,這種勞累卻是值得的。」

當前,福建正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尤其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陳聰聰指出,香港福建同鄉會作為香港創會最早的閩籍社團之一,走過了光輝而非凡的78年,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香港社會一起茁壯成長。它始終秉承「聯絡鄉誼、服務鄉親」的創會宗旨,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密切閩港交流合作、促進家鄉福建各項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為家鄉的發展培養更多人才

陳聰聰一直關注國內貧困地區教育,歷年來用於建設幼稚園、學校、敬老院、架橋鋪路等慈善事業的捐款累計達數百萬元。陳聰聰告訴記者,在就讀中學時,她每月僅依靠12元助學金生活,「每當上完課之後,我就不敢回宿舍,因為一天只有一餐飯,三餐不繼。但是舍友們對我很好,每個人分給我一點飯,每日生活就是這樣度過的。」這份昔日同窗情誼,令陳聰聰一直銘記於心,也促使她建立那份助人自助的愛心。

「家鄉的事就是我的事。」這話時常掛在陳聰聰嘴邊,也流露了她對家鄉的拳拳深情。雖然離鄉背井,但對於故鄉的一草一木,陳聰聰依然熟稔親切,對於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她的心始終牽掛着。近年來,家鄉晉江的發展迎來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市委、市政府在引進和打造精品教育上不遺餘力。畢業於福州大學的陳聰聰得知後即着手牽線搭橋,幫助推動福州大學與晉江合作開展辦學項目。她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服務和奉獻。晉江與福大的校地合作,能為家鄉的發展培養更多人才,為本地企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撐,促進轉型升級,意義很大。」

打造青年人亮麗的名片

曾經在菲律賓經商的陳聰聰,對地方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今年8月初,陳聰聰遠赴菲律賓出席世界福建青年聯會菲律賓分會慶祝成立暨首屆職員就職典禮。陳聰聰說,青年人是社會的一張重要名片,如何積極引導旅菲青年融入主流社會,為僑居地社會民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團結和諧,成為新一代世界福建青年的楷模,這是她們上一代人責無旁貸的。

陳聰聰常說,青年人是香港未來的棟樑、國家未來的希望,「中國夢」更需要青少年去實現。然而,香港經歷了150年的殖民統治和殖民教育,模糊了很多年輕人的國家觀念及民族意識。陳聰聰認為,「開展國民教育已迫在眉睫了。」為了加強香港青少年對於國家歷史的了解,香港福建同鄉會組織「紅色之旅」,帶領青少年到內地各個省去參觀交流。她說:「只有更好地了解國家歷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談到香港未來的教育發展,陳聰聰建議可在教育內容方面,加強推廣中國元素。她深信,只要「國民教育」工作到位,假以時日,青年人的國家身份認同感將能提升起來。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