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首頁 > 最新文章 > 社評

反思「港人治港、高度自治」(2021年3月號)

發布日期:2021-05-03

春節過後,香港的疫情防控成效漸彰,第四波疫情反彈也進入尾聲。隨着政府採購的新冠疫苗抵港,市民接種疫苗很快會大範圍展開。若沒有特殊情況發生,新冠疫情大概率會在上半年得到基本控制,香港各方面將逐步恢復正常。

接下來,熱點轉移,今年下半年的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委員會」的產生必然會成為香港社會政治生活的重要話題。香港回歸,再過幾個月就是24年了。回顧和反思這24年走過的路,許多有識之士將一個個問號訴諸自己的筆端:20多年裡,究竟誰主香港?香港的司法回歸了嗎?香港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香港的管制權之爭如此激烈?

撇開一些皮相之論、枝葉之說,追根溯源,我們可以看到,「港人治港」確實舉步維艱。第一任特首是「商人治港」,董建華注重民生,實施居者有其屋的「八萬五」政策,最後在50萬人大遊行的衝擊之下,沒能完成第二屆任期;第二任特首是「政務官治港」,曾蔭權八面玲瓏、無所作為,離任後,官司纏身,焦頭爛額;第三任特首是「專業人士治港」,梁振英剛強果決、殫精竭慮,但方方面面掣肘太多,未能連任;到了第四任特首,又回到了「政務官治港」,林鄭月娥在「黑暴」和新冠疫情的連環衝擊之下,好一段時間裡,暈頭轉向,完全找不到北。

有分析家指出,相形之下,當年的英國何其瀟灑,遠隔重洋,委派一名「港督」過來,不僅完全擺平了香港各方面的事務,還能為英國輸送大量的利益。其實,這恰好說明了問題的本質:當年的「港督」位高權重,如同封建帝王時期的「欽差」,在香港的權威至高無上,行政、立法、司法大權獨攬,權力運行暢通無阻。而我們在「港人治港」之下產生的「特首」,上任伊始就是「跛腳」的,權力來源不夠權威,把控大局的經驗不夠,說是行政主導,但實際上根本「主導」不了立法和司法,廉政公署的掌控權也不在手上。再加上國外反華勢力與本港的「戀殖守舊」的亂港勢力相互勾結,明目張膽地扇眾奪權,「跛腳特首」如何能夠招架得住?

關於「高度自治」的問題,中央政府從始至終一直表現出最大的誠意。無論是50萬人、百萬人大遊行,還是「佔中」、「黑暴」,儘管中央對香港發生的事情極為關注,但也只是用新聞發佈會的形式,希望香港特區政府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自己的問題。然而,「攬炒派」卻大肆煽動市民,渾水摸魚,把「高度自治」,直接與「港獨」劃等號,在街頭、在校園利用一切手段鼓吹「香港獨立」、「癱瘓政府」,肆無忌憚地破壞交通、打砸縱火。使香港籠罩在一片烏煙瘴氣之中,廣大市民飽受其亂港、禍港之苦。

香港回歸之初,「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無疑是穩定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良策,也體現了中央支持香港、相信和信任港人的良好願望。實踐證明,香港「一國兩制」取得了成功,在本港、內地乃至海外,「一國兩制」都得到高度的共識和一致的認受。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模式,卻使香港長期陷入「選戰」和管制權爭奪戰的漩渦。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該好好地反思了。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