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視野

首頁 > 最新文章 > 文體視野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探究(2021.4)

發布日期:2021-06-03

☉文/尹宏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浪淘沙•北戴河》這首詞,從公開發表到現在已有大量評論、賞析的文章問世。其中,最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一種觀點,主要說這首詞是寫景抒情之作,即描繪大風雨中的海上景象,抒寫懷古頌今的豪邁心情。當然,對同一首詩詞,見仁見智,也屬正常現象。但為了弄清這首詞的原意,我認為對這種說法,似有商榷的必要。大家知道,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毛澤東,他的詩詞從總體來說,無不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都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或重大事件相連的,可以說是他革命生涯的寫照。他的詩詞都源於活生生的鬥爭實際,出於真實的生活感受,從沒有即景閒適之作。同時,這首詞是他最早公開發表的十八首詩詞之一,可見是作者看重、看好的一首。如果僅是一首即景抒情的詞作,恐怕他不會同意率先公開發表的。從這首詞的整體來看,如果說上片是寫景的,下片是懷古抒情的,那麼,這首詞上下兩片的內容既互不連屬,又缺乏必然的內在聯繫,這對於獨領風騷的詩人毛澤東來說,是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的。

再從對該詞某些字句的解說來看,也有不少難以講通的地方。比如,有的把「打魚船」解釋為「帝國主義海盜的艦隊」,這未免有點牽強。有的把「打魚船」解釋為敢與驚濤駭浪搏鬥的漁船,這種說法也不夠恰當。因為,毛澤東一貫講究科學,提倡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怎麼會去讚美和鼓勵漁民在「白浪滔天」的大海裡冒死捕魚呢?有的把「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解釋為在滂沱大雨和滔天白浪中,漁船都隱沒了,誰知道它們隱蔽到哪裡去了呢?這種解釋,也難以讓人信服。漁船究竟去到哪裡,我想答案並不複雜,作為睿智過人的毛澤東還用問「知向誰邊」嗎?還有的認為,用這一疑問句,反映出作者對漁民的安全特別擔心、掛念。我認為「知向誰邊?」只是作者從內心裡暗自發出的疑問,如果把它解釋為對漁民安全的關心是欠妥的。還有對「蕭瑟秋風」的解釋,我認為也不夠妥帖。有的認為,「蕭瑟秋風」是從曹操詩句「秋風蕭瑟」變化而來,其目的是說明中國的地理氣候沒有變化,同過去大致相同,所以用「今又是」來加以說明。果如此,作者為何不用「洪波湧起」呢?這樣不是也能表達相同的意思嗎?再者,對於已經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新中國來說,又怎能說「蕭瑟秋風今又是」呢?同時,把秋天寫得如此蒼涼也不符合作者一貫的思想。縱觀毛澤東詩詞,有好幾首寫到秋天,而且大都寫在建國之前的革命戰爭年代,卻把秋天寫得很美。就是在作者青年時期,儘管他「獨立寒秋」,而看到的卻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以及「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蓬勃景象。還有諸如「不似春光」卻「勝似春光」、「萬木霜天紅爛漫」等,緣何把1954年的夏天卻寫成「蕭瑟秋風」呢?由此看來,這決不是作者隨手從曹操詩裡拈來一句那麼簡單。

對這首《浪淘沙•北戴河》的賞析,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令人生疑的地方呢?我認為,主要是沒有弄清這首詞的「本事」,僅僅拘泥於字面上所表達的語意,作一些機械的理解而己。

要正確把握這首詞的「本事」,深刻理解其豐富的內涵,就要首先明瞭該詞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心理背景。《浪淘沙•北戴河》一詞寫於1954年夏,在此之前的1953年下半年,「正當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需要全黨團結一致地領導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時候,共產黨內出現了高崗、饒漱石陰謀分裂黨、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利的嚴重事件。這是毛澤東所沒有料到的」(《毛澤東傳》上卷276頁)。(對高、饒事件的定性是否確當,應由史學家研究。)這一事件的發生,「對毛澤東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觸動」(同上283頁)。當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是認為在黨的高層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出了這樣的問題,說明建國後,我們的一些幹部,尤其是一些高級幹部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們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開始爭權利、爭地位了,這使毛澤東在震驚之餘十分惱怒。二是他過去一直十分相信高崗(當時就有「五馬進京,一馬當先」之說),可是高崗卻在背後搞活動。出現這種事情,毛澤東自己也感到,他是有一定責任的。三是儘管對高、饒的問題非常氣憤,但出於對幹部的愛護之心,仍對其採取「治病救人、等待覺悟」的方針,極力挽救他們。但高崗卻於1954年8月17日自殺身亡。當時,正在北戴河的毛澤東,當天就得知了這一消息,並於兩天後即8月20日返回北京。現在看來,毛澤東在北戴河寫這首詞時,高、饒事件尚未作最後處理,這一鬥爭還正在進行當中。有鑑於此,我認為,這首詞的「本事」,是寫高、饒事件的。若按這個思路去解讀它,一些難於說通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這首詞,以鮮明的形象、凝練的語言,抒發了毛澤東揮鞭(作者寫於1965《七律.洪都》中,有「立馬曾揮北地鞭」的詩句。)平息高、饒事件的革命豪情,展現了作者戰勝黨內外任何干擾,克服一切艱難困苦的英雄氣概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體現了他殷切希望高、饒等人迷途知返、不遠而復的期待心情,表達了他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充滿着必勝的信心。同時,也隱含着作者一種無法明言的複雜心情。這種認識,是否貼近這首詞的主意和作者的初衷呢?那就讓我們再對該詞作一番具體分析吧!

先從詞牌說起。從己公開發表的毛澤東詞作來看,使用《浪淘沙》作詞牌的僅此一首。我琢磨,這是作者根據這首詞的詞意,經過縝密思考而命名的,並以此表達他那種「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情懷。

再從詞的內容來看。這首詞之所以難以理解,主要難在作者並沒有採取通常的曆敘高、饒事件的方式,而是將這一事件幻化為一幅幅各自獨立的象徵性圖景。這些圖景既具有形象的鮮明性和豐富性,又具有內涵的抽象和朦朧的特點。這種筆法(毛澤東所喜愛「三李」之一的李商隱在其《錦瑟》一詩中就採用過。),既是該詞整體構思的一個根本特色,也是該詞不同凡響的地方。因此要把握這首詞的深刻含意,就必須弄清詞中的「大雨」、「幽燕」、「滔天」、「秦皇島外」的「外」字、「打魚船」以及「蕭瑟秋風」等字詞的確切寓意。大家知道,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善於運用典故和比喻、生動而形象地表達他深邃思想的語言大師。先就詞中的「大雨」來說,作者常以「雨」作喻的事例就很多。比如,1971年9月13日,周恩來彙報林彪出逃的情況,當有人請示是否派飛機攔截時,毛澤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同時,以「雨」作喻寫入其詩中的就有「聞雞久聽南天雨」、「憑欄靜聽瀟瀟雨」等。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把「大雨」比作高、饒事件這場政治風雨了。再說「幽燕」一詞,這只是泛指而已,其實指是高、饒事件的始發地首都北京。這種說法,也是有例證可循的。比如,毛澤東1927年所寫《西江月•秋收起義》一詞的「匡廬」,首次發表時原作「修銅」,「瀟湘」原作「平瀏」。這樣以兩個縣名入詞顯得比較平直,作者將二者修改為「匡廬」、「瀟湘」,以當地的名山秀水代指地名,更富有詩情畫意。同樣,用古語「幽燕」代替「北京」會顯得更加典雅。再說「白浪滔天」,此句似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載潭州衡嶽寺奉能禪師之語:「須彌頂上,白浪滔天」。須彌,是佛教傳說中的山名。作者運用這一典故,既暗含中央高層,又極為形象地描繪了高、饒事件的嚴重性。「當時,正在準備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醞釀党和政府領導機構的調整和人選問題。個人野心急劇膨脹的高崗、饒漱石以為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利的時機己到,便加緊進行陰謀活動,集中反對在黨內地位僅次於毛澤東的劉少奇、周恩來。」(《毛澤東傳》上卷277頁)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高、饒集團所掀起的這場風浪,豈不是已經「滔天」了嗎?再說「秦皇島外」的「外」字。我揣猜,這個「外」字是有講究的。如果說是指眼下漁船所在秦皇島以外海上的位置,作者何不明寫「茫茫海上打魚船」或「**海上打魚船」呢?又何必用一個範圍極大,又難以確定的「外」字呢?依我看,「秦皇島外打魚船」應理解為「來自秦皇島外的打魚船」一語的縮寫。從地理位置上看,秦皇島鄰近遼寧省西部,而當時東北局(高崗長期任該局第一書記)所在地就在瀋陽。這樣,就可以說高、饒(長期任華東局第一書記)集團只不過是從秦皇島外來的一條小小漁船罷了。再說「打魚船」一詞。打魚船即是漁船,古時也稱作釣船。北周庾信《和靈法師游昆池》詩之二:「密菱障浴鳥,高荷沒釣船」。而釣者,常被引申為施以隱匿謀詐手段,取得非法利益。明代王世貞《釣台賦》中就有「渭水釣利,桐江釣名」之說。毛澤東也曾用「釣魚」作過比喻(限於篇幅不再列舉)。同時,毛澤東還曾經把林彪集團比作「賊船」。例如,1971年3月30日,毛澤東閱《劉子厚同志在大會上作檢查》,批示:「上了陳伯達賊船,年深日久,……真是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毛澤東年譜》第六卷375頁)。再如,1970年9月19日,毛澤東同陳先瑞、吳德談話時說:「陳伯達是船上的老鼠,看見這條船要沉了,就跑到那條船上去了」。在這首詞裡,作者把高、饒集團比作「打魚船」是非常生動和貼切的,僅用這3個字,就把他們要打中央高層權力之「魚」的動機及其四處撒網、倡狂活動的氣勢勾畫得惟妙惟肖。我認為,只要把以上這些語意雙關的字詞弄清楚,對整首詞就比較好理解了。

這首詞的上片,由寫景入手,先造出一個切合主題的環境,然後因景生情,依景敘事。這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採取暗喻手法,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巧妙地結合起來,用具體景象含蓄而形象地表達詩意。「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起句突兀奇拔,聲勢逼人。這看似寫眼前的風雨,實際上是暗喻高、饒掀起的一場政治鬥爭的風雨。同時,也指明了這場風雨並不一般。它不是發生在基層某一區域,而是發生在首都北京的中央高層。並且它事發突然,來的猛烈,大有「吞天沃日」之勢。接着,作者用先揚後抑的筆法,寫出「秦皇島外打魚船」。這一詞句含意頗豐:一是作者指出了掀起這場政治風浪的,不過是從秦皇島外來京不久,由高、饒剛剛拼湊起來的一條小小漁船而己。二是運用「打魚船」這一特定物像,揭示了他們妄想撈取更高權位的圖謀。三是表達了作者對他們藐視的心情。「一片汪洋都不見」,是說他們這條偷偷打「魚」的小船,一經被發現、被揭露,便一朝傾覆。「知向誰邊?」,是說作者面對已經消失不見的「打魚船」,不免陷入沉思:通過對高、饒事件的揭露和批判,他們那條船雖然不存在了,但這條船上的人現在的狀況如何呢?是否幡然悔悟,與這條船徹底決裂,真正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重新回到黨中央這條船上來呢?還是仍在這條沉船上作垂死掙扎呢?但不管如何,作者都一貫堅信:一切犯錯誤包括犯了嚴重錯誤的同志,除極少數人以外,在一定條件下,積以時日,總是可以改變的。因此,「知向誰邊?」這一飽含深情的問語,不僅使我們感受到人民領袖的博大胸懷,感受到他對犯錯誤同志的大力挽救、十分關心愛護,迫切希望他們重新走上正確道路的期待心情,而且還使我們看到,他對從思想上、組織上奪取這場鬥爭的徹底勝利、進一步增強全黨團結所抱有的堅定信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這首詞的上片,作者以奇妙的構思,總是「內意欲見其理,外意欲盡其像,內外含蓄」。而且寫景也是實中見虛、虛實結合,以達到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境地。這樣,他僅用短短27個字,就把高、饒事件從產生、發展到暴露、處置的複雜過程,描寫得淋漓盡致,真可謂是藝術上的點鐵成金,神來之筆。同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絕妙之處。

這首詞的下片,是上片的一個發展、一個跳躍,也是一個轉合。作者在對揮鞭平息高、饒事件的沉思之中,不免浮想聯翩,很自然地想起一千多年前的曹操揮鞭東征烏桓以及登臨碣石山觀海賦詩的歷史往事。這樣,以一句「往事越千年」作為這首詞的「過片」,既有異峰突起、峭拔剛勁之勢,又承上啟下,筆斷而意不斷。「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是由「過片」拓展而來,以更廣闊的視野雄視古今,使作者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抒發。「蕭瑟秋風今又是」中的「蕭瑟秋風」4個字,在這裡不是實指秋天的季節,而是說反對高、饒集團的鬥爭與曹操平定烏桓的戰爭,儘管性質不同、時代不同,但都不免帶有一種秋風般的肅殺之氣,所以才說「今又是」。「換了人間」,是全詞的結句,也是點睛之筆。它不僅以千鈞之力振起全篇,而又極大地擴展了詞的意境空間,深化了詞的思想內容,昇華了詞的主題意蘊,發人深思,餘味無窮。這一結句是說,千年之前的曹操所處的時代與當今的時代相比,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千年前的曹操雖然

取得了征討烏桓的勝利,但那種封建割據、戰禍頻仍、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混亂局面並沒有改變;廣大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封建專制制度也沒有改變,仍然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而當今的新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人民做了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煥發出蓬勃生機,新中國到處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即使出現像高、饒這樣的事件,也絲毫動搖不了我們党的堅強領導,阻擋不了全國人民沿着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的步伐。即使在以後,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不管遇到多大的艱難險阻,都會把它踩在腳下,不斷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偉大勝利。

這首詞,不論從思想上和藝術上去看,都是一首耐人尋味的絕妙好詞。雖然60多年過去了,至今讀來仍令人耳目一新,感人肺腑。尤其是「換了人間」這一警句名言,將隨着歷史的發展,不斷的以更新的含義,鼓舞我們戰勝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更加充滿信心朝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乘勝前進!

作者為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著有詩集《寸心集》。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