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劉國勝:深耕中德絲綢之路(2021.4)

發布日期:2021-06-03

☉文/彭大偉

在德國漢堡生活30餘年,劉國勝致力於中德旅遊觀光和文化交流。在他看來,德國是對絲綢之路研究最深的西方國家,儘管仍對中國存有偏見,但只要中德雙方保持溝通和交流,就不難化解誤會和消除刻板印象。

「漫漫新絲路,悠悠中德情。」這是旅德華人劉國勝的微信簽名,也是他過去三十多年人生的寫照。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劉國勝和他的漢堡中國之旅公司幫助了十餘萬德國人赴華旅遊觀光、商務考察。除了深耕旅遊業,劉國勝還創辦德中交流協會,以及德國當地華人首份全德文報紙《德中彙報》、德文《北德中國》雜誌。他曾專訪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與德國前國防部長沙爾平、德國著名媒體人索默等各界精英成為好友。

近年來,劉國勝傾注最多心血的項目大多與絲綢之路相關:從跨越近13000公里、自漢堡到上海的「文化使者跨越歐亞新絲路」大巴行活動,到德中新絲路老爺車拉力賽,再到長跑愛好者自漢堡徒步至上海的絲路行……劉國勝告訴記者,他與絲綢之路的不解之緣,其實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啟。

從河南到廣州再到新疆:德語串起的絲路緣

劉國勝出生於河南省的一個小縣城,到內地恢復高考時,他從未離開過老家。出於對大千世界的憧憬和嚮往,在同齡人都熱衷學理科的時代,他卻想要報考英語專業。

「我就覺得想走得越遠越好,於是報考了廣州的一所學校,也就是今天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當時我選的專業是英語,結果對方學校來老師說,我們英語都報滿了,你讀德語行不行?」劉國勝笑稱,自己當時覺得德語比英語「更神奇」,「我說學,當然學了!」

在遙遠的南方完成學業後,劉國勝再度遠行。1984年,他來到新疆,在自治區旅遊部門工作。「當時響應國家號召,去支持祖國建設,我和另一個人就報名了,整個廣外就我們倆。」這次決定也成為劉國勝後來從事旅遊業的緣起。

據劉國勝回憶,當時中日兩國合拍了一部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著名音樂家喜多郎的音樂搭配絲綢之路迷人的景色,如夢如幻,讓全球各國無數人陶醉,也吸引了大批德國人來新疆旅行。

在新疆工作的四年多時間裡,劉國勝足跡遍佈各地,也通過閱讀深入瞭解了絲綢之路的文化和歷史淵源。二十世紀80年代末,他萌生了去德國的念頭。後來陰差陽錯,在他接待過的一位德國客人邀請下,來到了德國一個小山村裡學習啤酒釀造。

住在小山村裡,主人家有許多關於中國文化的藏書,劉國勝越讀越覺得心潮澎湃,「我好像突然頓悟了,發現了中國文化的美好。一下子覺得不能學釀酒,我應該去學漢學。」

當時,德國大學漢學專業很少招收中國學生。幾經波折,劉國勝申請到位於德國北部海港城市基爾的基爾大學漢學系。

回顧這段經歷,他感觸最深的是,德國其實是西方各國中對絲綢之路研究最為深入的一個國家。據劉國勝介紹,中國國學大師季羨林當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過吐火羅文,而吐火羅文事實上就是古代日爾曼人使用的一種語言,「這表明德國和中國新疆的交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日爾曼人曾經是絲綢之路上最活躍的群體之一。」

後世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他首先提出了「絲綢之路」(德語:Seidenstraßen)一詞,成為這一概念進入西方公眾視野的濫觴。

深耕絲路 讓德國精英近距離感受中國發展

截至2019年,劉國勝創辦的德中交流協會和漢堡中國之旅公司通過與德國主流媒體《時代週報》下屬的《時代》旅行社合作,已連續多年每年組織52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文化使者們乘坐兩輛豪華大巴從德國漢堡啟程,沿古絲綢之路前往中國上海。

曾經踏上過這一旅程的德國著名媒體人、《時代》週報前發行人特奧.索默早在1975年就到過中國。他當時隨摯友、時任德國總理的施密特訪華,到訪了北京、南京和烏魯木齊等地。

特奧.索默告訴記者,2016年當他乘大巴從上海到西安,一路目睹的中國巨變令他深受震撼。回到德國後,他出版了一本新書,名為《中國爭先》。

「和今天相比,1975年的中國可以說還是『石器時代』,但僅僅40年後,中國已成為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國家。」特奧.索默表示,西方用了三百年時間才完成工業革命,來到今天的數字化革命,「中國人只用了30年左右就實現了這一進程」。「站在一個歷史學家的角度,我要說,這樣一種發展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是沒有過的。」特奧.索默表示,短短幾十年裡,中國不僅幫助八億人擺脫貧困,更有四億人步入中等收入群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他舉例指出,198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僅為1910億美元,2018年中國的GDP已達到約13萬億美元。同時,中國經歷了高速的城鎮化,在1975年,只有約18%的中國人生活在城市,如今中國的城鎮化率已超過50%。

特奧.索默說,中國如今有着一流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更是令德國鐵路相形見絀。給特奧.索默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在中國的飛速應用更令他稱道:智能手機保有量超過12億、網民數逾8億。

在劉國勝看來,與英美海洋文明不同,德國更多的是一個「陸地民族」,其從神聖羅馬帝國、十字軍東征到近現代的歷史變遷大多是發生在陸地上。「實際上德國人很早就開始在絲綢之路經過中亞開展貿易,近代重新發現絲綢之路的也是德國人,因此向他們介紹『一帶一路』倡議,會帶來一種歷史和現實意義上的雙重親切感。」

劉國勝坦言,直到今天,德國主流媒體和政壇上關於中國的負面聲音和偏見仍不在少數,但越是這樣,越要鼓勵雙方開展交流,通過長期交流,以及積極發聲,逐步改變這種局面。

劉國勝對兩國年輕一代建立更加緊密的友誼感到樂觀。他說,他的兒子曾和德國同學們一起去中國旅行,回來之後,孩子們都對中國有着非常積極正面的印象,「這也說明媒體如果一味地灌輸陳舊的刻板印象,下一代是不會買賬的。」

「在德國要理直氣壯地發聲」

劉國勝還記得,剛到德國時,德國人普遍不瞭解中國。「有人以為中國還是幾千年前的樣子,人們綁着辮子,或者要麼都穿中山裝。」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飛速發展,德國社會開始越來越多地接觸和瞭解中國,媒體上關於中國的報導也越來越多。然而遺憾的是,近年來,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往往喜歡給其國內願意在涉華議題上仗義執言的友好人士扣上「滲透」「統戰」等帽子。

面對這種氛圍,華人應當如何自處?長期與德國主流社會打交道,劉國勝一個突出感受是,在涉及到中國、中德合作的問題上,華人不應該有太多顧慮,而應該理直氣壯地發聲。

「比如我工作居住在漢堡,雖然我拿的仍然是中國護照,但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那麼我就已經是一個漢堡人了。這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政策的制定,是對我和我的孩子有具體影響的。而漢堡作為一個歷來以商貿為主的開放城市,中國是漢堡在全球最大的交易夥伴,因此宣導德國人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中國,無疑是符合漢堡利益的。那麼作為一個漢堡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符合漢堡利益的事,為什麼不去做呢?」劉國勝如是闡述他的邏輯,「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且也確實應該去負責任地講這個話。」

在他看來,觀點不同、存在分歧不是問題,正如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和而不同」:「就像索默博士,他對中國的評價有時並不都是積極的。但他告訴我,他願意跟我討論問題,儘管我們觀點不總是一樣,但是我們能談得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要能夠保持一種相互尊重和樂於交流的態度。哪怕和自己的觀念有很大反差的人,也要去聽取他的看法,去和他進行交流。」

期待後疫情時期重啟面對面交流

2021年3月1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2019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整一周年的日子。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滿一年,劉國勝以跨境旅遊為主的事業也受到了巨大衝擊。

「特別是疫情剛開始的階段,一下子就懵了。但慢慢穩定下來,經過思考,我覺得或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劉國勝說,自己最大的心願當然是一切都能儘快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但與此同時,他覺得世界各國的人們應該從疫情中吸取很多經驗教訓。

「我們旅遊行業也應該反思。旅遊是主要為了相互瞭解,為了愉悅身心,為了學習和體驗文化,但是疫情前這種滿世界跑的大規模團隊遊,不斷地打卡各個景點,我覺得這是沒有太多意義的。應該靜下心來,感受旅途中的一切。」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