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下屆特首應能破解香港四大難題(2021.9)

發布日期:2021-10-04

☉文/成一

本月19日,香港新形勢下的三場選舉將完成第一場:選委會選舉。選委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選出下屆特首。

自從7月1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鄭重其事地提出,「治港者」應是「立場堅定」、「擔當作為」、「為民愛民」、「有感召力」、「有責任心」的愛國者之後,香港各界紛紛表示贊同,並對「治港者」,尤其是下屆特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刊上期也發表文章,認為下屆特首除了具備「夏五條」的要求之外,還需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還需「熟悉、了解、掌握和運用《基本法》」、還需有「神聖的使命感」、還需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還需是「學貫中西的精英人士」。

此間輿論界普遍認為,今後的五年至為關鍵。在《香港國安法》保駕護航之下,香港首次翻開「愛國者治港」全新的一頁,特首不再為各種政治紛爭而疲於奔命,依法施政有了最大的「用武之地」。這種情況下,「誰做下屆特首」將比任何時候更加引人關注,其能力、水平、眼界、膽識、決斷和政績也更加令人期待。

能否破解香港四大難題?如何破解香港四大難題?可看作「下屆特首」施政綱領的試金石。

一、破解香港「房屋」難題

香港的「房屋」問題長期存在,一是樓價之高,冠絕全球;二是兩級分化嚴重。富人住豪宅,窮人住「劏房」、「籠屋」。

今年兩會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表達了對香港「房屋問題」的關注,並希望「總有解決問題開始的時候」;7月中旬,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也在正式場合發表的講話中,對香港的「劏房」、「籠屋」感到「揪心」。

香港回歸後的第一任特首董建華立志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推出並實施了著名「八萬五」房屋政策,很可惜,多種原因之下,「八萬五」很快被打回原形。

現任特首林鄭月娥認為香港的房屋問題是土地問題。她上任伊始,搞了個為時數月的「土地問題大討論」。之後,她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耗資7000億、耗時15年的填海造地計劃,名之為「明日大嶼」。但遠水難解近渴。

表面上看,香港樓價高,窮人住「劏房」、「籠屋」,是由於缺乏土地。土地供應不足,房屋自然就蓋得少,房屋少,樓價就高。「寸土寸金」就成了香港房屋問題的真實寫照。但實際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香港缺地」其實是個假象。

香港地政總署和規劃署的統計數據十分清楚地表明,香港不僅有地,而且還有很多的地。香港總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除了40%的面積用作郊野公園外,開發利用的土地只有24.9%,其中用於住宅建設的土地7%,高密度的樓宇佔約4%。香港的土地開發利用率不僅遠低於新加坡和深圳,而且,目前現有的荒蕪農地就有1000多公頃,棕地1300多公頃。

有論者指出,如果特區政府真心實意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除了填海之外,至少還有四種辦法增加土地供應:一是加大土地的開發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二是撥出少量的郊野公園面積改變土地用途,用於住房建設;三是將低矮稀疏的房屋重建,增加房屋的密度和高度;四是給大量的荒蕪農地和棕地鬆綁,釋放土地。這些辦法在時間上和速度上都要比大規模填海造地更為簡捷。

其實,香港「房屋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政府,在於港英時期以來一以貫之的「土地政策」。政府限制賣地,每年不超過50公頃,聯手地產商搞「飢餓營銷」,最後逐漸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政策、法律法規、環保、規劃等一整套繁瑣而又完整的運作體系。在「房屋和土地」問題上,政府絕對處於與民眾「爭利」矛盾與糾纏之中,政府限制賣地,自然推高樓價,樓價高了,反過來又推高地價,如此一來,政府的稅收和財政就有了保證,高官和公務員的高薪高福利體系才得以支撐。

增加了土地供應,平抑了樓價,解決了房屋問題,又可能會導致政府收入大減,財政入不敷支。這才是「難題」的關鍵所在,也是「土地財政」之弊。如何在兩相平衡中,破解這個難題,是對下屆特首的考驗。

二、破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難題

香港產業結構不平衡,經濟發展後勁不足,尤其現代科技產業競爭浪潮中的缺位,已經引起了中央和各方面的關注。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可以看作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再振雄風的大好平台。次日,上任不久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港報章發表專文,她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下的重大舉措,也是在『一國兩制』方針下的實踐創新」。她還表達了心中的興奮和激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提供一個再創輝煌的黃金機會,期盼香港抓住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

然而,時至今日,這個「黃金機會」和「重大機遇」在香港並沒有實質性的重大進展,政府投入最大的精力似乎就搞了個推動「香港青年大灣區創業」計劃,感覺上卻像是為了解決香港青年人的就業問題,與發揮香港在大灣區城市群中的龍頭地位關係不大,與大力發展創新科技、培育新興產業也沾不上邊。

事實上,香港回歸以來,從開始提倡的「大珠三角」概念,到「9+2」城市發展,再到「粵港澳大灣區」,問題看到了,方向也非常正確,但就是成效不彰。這其中有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也有「三個海關、三種貨幣」、「稅務制度不同、法律體系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人」的原因。觀念上的隔閡是最大的隔閡,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親近國家、親近大灣區的兄弟城市,才能交流無礙,攜手前行。「水溝油」式的互動,終究難以成事。

三、破解香港「教育」的難題

香港要保持繁榮穩定、長治久安,「人心回歸」無疑是首要的問題,而人心回歸的重中之重,就是下一代的問題,就是「教育」的問題。

香港回歸祖國以後,香港的所有大學、中學和小學理應面向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推行、推廣國民教育,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學生認識祖國、了解祖國、認同祖國、親近祖國,提升大家的身份認同和愛國情懷,以此帶動全港的「人心回歸」,確保「一國兩制」順利實施,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擁有9萬多名會員、全港最大的教師專業團體「教協」,幾乎壟斷了香港教育界的話語權。他們不僅頑固地堅持港英遺留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而且大面積煽動學生抗拒了解祖國、親近祖國,抗拒「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為達其反中亂港的政治目的,甚至不惜在教科書和考試題目中,故意歪曲歷史,美化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罪惡,淡化日本侵華的血債;不惜鼓動數以萬計的學生上街,冒着違法犯罪、入獄坐監的危險,充當「黑暴」的「馬前卒」。教育的淪陷,實為香港之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盤踞在香港教育界的龐然大物「教協」雖然在國安法的威懾下轟然解體,但也只是為解決香港教育「人心回歸」的難題提供了好的契機。難題之「難」,難在香港龐大的師資隊伍根深蒂固的西方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難在一代青年學生受其荼毒之深,變得難以理喻;難在特區政府長期示弱,積弊甚深。

四、破解香港「司法」難題

香港法官每每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荒腔走板,判案準繩出現明顯偏差,社會各界對此十分不滿,甚至非常激憤,但卻又無可奈何。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解決了行政和立法兩大方面的「愛國者治港」問題。但在由於各級法院、法庭和審裁處組成的司法機構,其法官並非從選舉中產生,而是實行聘任委任制。「愛國者治港」仍然是司法界一個待解的「難題」。

目前,香港的法官主要由外籍法官、外籍本地法官和本地法官構成。在終審法院,尤以外籍法官居多。曾經有特首一次性委任17名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和非常任法官中,外籍法官就佔了15名,中國香港籍的法官只有兩名。此事,曾一度引起熱議。

「司法」也是「治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這就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香港是否難以培養自己的本地法官?本地法官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一定比不上外籍法官?減少聘用外籍法官是否一定會損害香港的法制聲譽?當然,還有最根本的問題:香港「司法界」需不需要「愛國者治港」?「司法界」怎樣才能落實「愛國者治港」?這對下屆特首的政治智慧也是一個考驗。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