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指揮中心破功 防疫神話破滅(2021.7)

發布日期:2021-10-04

☉文/陳培文

由於一年多的防疫成功,民進黨不斷的把疫控功績作政治吹捧,使得指揮中心愈變傲慢,經常自詡「超前部署」,在購買疫苗事務上卻異常滯後,就是民間也欲捐無從,唯一辦法似乎就等本土研發的疫苗派上用場。難怪外界批評,疫苗本該救人,但本土疫苗彷彿是犧牲國民性命等出來的。

過去一年多,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鄰近地區斷續爆發疫情的情況下,台灣一直能拒疫於外,曾經締造連續八個月本土零感染的成績,儼然是抗疫模範生,創造另一個台灣奇蹟。

在全球瀰漫新冠病毒陰影下,台灣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大部份時間都能正常進行,縱有零星個案發生,但最終都能快速清零。大中小學學生照常上課,各行業照常上班,各階層的社交活動基本如常進行。甚至本土旅遊、宗教活動、運動比賽、演唱會等大量群聚活動也能持續舉行,一直安然無恙。

但今年母親節後,台灣本土卻有多處傳出疫情,桃園機場防疫旅館、萬華茶室、苗栗電子廠移工等群組相繼爆疫,短短數天神話破滅,疫情持續升溫,長時間被稱許的防疫指揮中心,在短時間內破功,能力備受質疑。

五月初,民眾還抱着隔岸觀火的心情來感歎印度的疫情,但中旬以來,每日超過兩百確診病例,台灣已經實施所謂三級警戒措施,包括強制戴口罩、限制群聚、娛樂場所停止營業、限制食肆內用、學校暫停上課和鼓勵在家工作等,距離「封城」的四級警戒僅一步之遙。

花一年多建立起來的防疫神話,為何在一週之內破功?台灣人曾引以為傲的防疫指揮中心,為何到頭來被民眾唾罵?為甚麼台灣新冠疫情的防治破口會瞬間出現?

指揮中心 自欺欺人

不少評論以「龜兔賽跑」來比喻,台灣就像前段跑得飛快的兔子,結果因為驕傲而輸掉比賽。疫情在大陸出現之初,台灣斷然採取封關措施,入境人士除檢測外,更需隔離。境外防堵措施做得異常成功,防疫物資如口罩等物資充裕,民眾表現自律,自主維持社交距離。防疫措施看起來嚴謹,零星的確診者多被視為境外輸入,境內縱有確診也因為嚴格的疫調和足跡調查,通常也快速地切斷傳播鍊,民眾經過一年多的如常生活,情緒從戰戰競競,逐漸放鬆起來,在這一波疫情初起之時,依然抱着鬆懈的態度應對,彷彿疫情每次皆能一如過往,會自動嘎然而止。

民眾態度變得鬆懈,原因離不開指揮中心的傲慢。過去不少地方都從台灣來的旅客篩檢出陽性反應,指揮中心都以偽陽或檢測誤差等搪塞過去;又或已入境台灣半年的旅客,在篩檢中得出陽性結果,指揮中心照樣可以說早在入境前已經感染。因為後續沒有疫情,這些說法非但讓指揮中心自欺欺人,也同時讓民眾以為台灣境內很安全,在防疫上已做得夠好。指揮中心愚民,民眾又昧於暫時的安全,居然對明顯的疫情提示輕輕放過。

防疫造神 態度傲慢

由於一年多的防疫成功,民進黨不斷的把疫控功績作政治吹捧,使得指揮中心愈變傲慢,原來是牙醫的指揮官陳時中更被「造神」,其他公衞專家提出專業意見,不單難以挑戰指揮官,甚且更會被揣測居心,「逆時中」的建議或批評,似乎都成了大不韙。像普篩、快篩,以至盡早購買大量疫苗等意見,不過屬普通常識,指揮中心居然直至疫情不可收拾,才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開展。

世界各地都有疫情,指揮中心本有一年多的時間來吸取別人的抗疫經驗,如何抗疫已是普通常識,篩檢、隔離治療、施打疫苗,一般民眾也說得上來。指揮中心不喜快篩、普篩,當社會沒有疫情,民眾也不能說甚麼,但疫情已經漫延,卻仍然對快篩、普篩猶豫,沒來由的拖慢截斷傳播鍊的機會。

篩檢不足是一端,疫苗不足爭議更大。不少專家早已指出,就算防疫成功,最後能解決問題,讓各地重啟邊境,只有普及施打疫苗一途。鄰近的日、韓、星、港都早已開打,但經常自詡「超前部署」的指揮中心,在購買疫苗事務上卻異常滯後,採購欠缺透明度,指揮官慣常用語言暗示彼岸阻撓台灣在國際市場購買疫苗,甚至明言不會接受彼岸的提供,全不避諱在防疫上有意識形態的考量。在六月以前,不單自身買的不多,就是民間也欲捐無從,唯一辦法似乎就等本土研發的疫苗派上用場。難怪外界批評,疫苗本該救人,但本土疫苗彷彿是犧牲國民性命等出來的。

只有隔離 沒有治療

台灣這一波疫情,疫情高峰期長,反映傳染源頭可能有多起,而指揮中心遲遲沒能切斷傳播鍊,慣用的疫調方法緩不濟急,快篩普篩仍未發揮最高效能。此外,不少輕症病患在短時間內孤獨地死在隔離的家裏,又有不少人至死仍不知身染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死亡率偏高,院外死亡率也偏高,死後確診率也同樣偏高。這樣的死亡「三高」,反映在指揮中心的指揮下,台灣除了篩檢不足,就連治療量能也同樣不足,有的人只獲隔離,而根本沒有得到適當的監護和治療。隔離治療,本是應對大規模傳染病的基本概念,似乎只因為類近「方艙」,而成了指揮中心的忌諱。

當日沒有疫情,防疫功夫備受吹捧,蔡政府也曾企望藉此能重返世衛。奈何指揮中心在一年多的安逸日子中,絲毫沒有吸取外國經驗,到疫情爆發,又遲遲未能作出因應措施,除了每天照樣作他的疫情報告,宣布了一個三級警戒外,指揮中心的所作所為,不論有無疫情,幾乎都沒甚改變,絲毫沒展現出一點應變能力。台灣防疫在陳時中的指揮下,無篩檢、無疫苗、無病床,陳時中跌下神壇事小,民眾居然成了三無階級。

沒疫情之時沒準備,發生疫情之時沒應變,防疫策略牽扯意識形態多於公衞概念,疫苗接種捨主流而就本土,等無疫苗的民眾只有為國捐軀,執政黨無視疫苗奇缺,卻專事檢舉民眾偷步打的情況,不過轉移防疫失敗的視線,口說「同島一命」,實則黨同伐異,在拯救全民健康的節骨眼上,依舊不忘撈取政治利益!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