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民眾性命放兩旁 政治利益擺中間(2021.8)

發布日期:2021-10-04

☉文/陳培文

民進黨抗疫不力,缺檢測、缺醫療、缺疫苗,應對措施不是盡力改善,反而推搪塞責,行動上只為打擊政治對手,處處着跡地操弄政治,反而對天天有民眾染疫而亡無感。所云「同島一命,團結抗疫」,對照現實疫情,誠屬諷刺,早已淪為文青式口號,徒惹民眾反感。

從前台灣每逢大災難,政治人物總得喊一聲「天祐台灣」,一句祝禱語,誠懇之餘還有潛台詞,彷彿災劫降臨,不要責難為政者,只怨老天爺沒保庇。爆疫之初,為政者照樣喊一句「同島一命」,台灣人未必能彼此相顧,也要先行相互加油。但疫情較之地震洪澇火災等更無情,更易於使人疏離。萬華、板橋、中和等爆疫嚴重地區,始終也被外界貼上標韱。染疫除了關乎政府的防疫措施,也關乎個人的生活衞生習慣,誰染疫誰就可能丟命,同命之說本就虛妄,當大家看到民眾為搶打疫苗殘劑而拼個人仰馬翻時,同島一命的說法,怕只剩下諷刺!

讓民眾恐慌的,當然是沒有足夠疫苗施打,原先說好的自家生產疫苗,因為無法取得老美的食藥局(FDA)認證,要落實施打變得遙遙無期。慣性自擂超前部署的指揮中心,花一年多時間,不是下了單沒到貨,就是以市場缺貨來搪塞,民間要捐,居然要直接向蔡英文喊話。

民間捐贈 政府卡關

民間企業捐贈疫苗,蔡英文政府有沒有卡關?行政院發言人說「這講法很卡通」。「卡通」是時下年輕人用語,意指不真實。但政府有政府說法,民眾自有看法,民間智慧不可欺,所謂「卡通」,民間最常的解讀,蔡政府對民企捐疫苗,顯然是先卡後通。

郭台銘要捐疫苗,一開始政府已經潑冷水,先是「市場」卡關,陳時中說不太可能買得到,再來便是「法律」卡關,要捐贈者遞交大堆繁雜文件,後來是「條件」卡關,要求所贈疫苗屬「原廠」生產、「原封」無加工、「直送」台灣。蔡政府一直吹噓自家生產的疫苗,偏又買不到疫苗,如果民間買到了,不獨顏面無光,也益顯政府無能。

先前沒疫情,民間沒疫苗需求,卻連一向強調超前部署的指揮中心,也對疫苗需求掉以輕心,及至疫情爆發,民間幾無疫苗可打,疫情破口一下子成了綠營的民望破口,蔡政府才驚覺原來無疫苗不行。過去一段日子,無論日本捐阿斯利康,美國捐莫德納,指揮中心例必在每日記者會上感恩戴德,今回郭台銘和台積電共捐一千萬劑復必泰,指揮中心卻遲遲未有表態,綠營政客更強調這是政府與民企協力達成的成果,沒政府的介入幫忙,就是郭台銘也買不到,彷彿人民有疫苗可打的責任盡在民間,政府不卡關已屬大恩大德。

圍剿柯P 幾近瘋狂

五月以前,台灣防疫異常成功,就算偶有零星個案發生,都能迅速阻截,未嘗有大規模爆發。防疫有功,指揮官陳時中民望急升,由於無甚疫情,指揮中心每次記者會,都不忘自我嘉獎,彷彿台灣之所以防疫有成,惟指揮中心便已足夠,民眾的衛生自主管理,地方的防疫措施配合,從來不屬指揮中心考量之列。

但五月中旬以後,疫情大爆發,熱區幾乎集中雙北,台北、新北輪流佔據疫情前列。沒有疫情的日子,指揮中心不曾提及雙北有何貢獻,可疫情一旦爆發,雙北卻成了眾矢之的,執政的民進黨不來究責指揮中心,卻來指責地方政府,特別是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醫生出身,加之能說會道,每能戮破指揮中心的疏漏,爆疫初期民望不降反升,居然成了綠營的攻擊重點。

究其實,新北人口最多,地理上又環繞整個台北市,兩市自多民眾工作與居家交疊。而台北是台灣政經中心,上下班人流眾多,商務交際、工餘消遣也勢必遠多於其他縣市,病毒透過人流接觸感染,雙北在防疫上較難預防,一旦爆疫也較難阻斷,民眾普遍明瞭其中因果。

只是疫情爆發以來,綠營民望接連下跌,藍營民望也無甚進展,唯獨柯文哲的民眾黨節節上升,柯P成了疫情的大贏家。柯P的防疫政策與措施,固有可批評之處,但綠軍圍剿柯P的程度幾近瘋狂,除了攻擊台北市府的措施如偷打疫苗、疫調失準之外,更動員無論中央或地方官員、民代,乃至側翼網軍肆意攻訐,似乎台灣爆疫,柯文哲的罪咎還遠大於疫情防控指揮中心。

同島一命 誠屬諷刺

綠營策略,要把防疫破口由機組人員隔離管理措施失控,轉嫁為萬華的地區猛爆,是意圖將中央、指揮中心、陳時中的責任,推卸於地方,推卸於台北市府,推卸於柯文哲。陳時中帶同地區民代林昶佐到環南市場開記招一幕,看來就是別有設計,也難怪柯文哲有綠營設局之想。沒料要嗆柯P的林昶佐,竟被在地民眾嗆得灰頭土臉,刺客居然遇刺,顯見民進黨藉疫情操弄政治,民眾早已洞察,在人命悠關的關口上仍玩弄謀術,民眾更是憤怒。

民進黨打柯,主因是柯的民望如持續上升,勢必影響綠營未來的政治布局,得先除之而後快。民進黨抗疫不力,缺檢測、缺醫療、缺疫苗,應對措施不是盡力改善,反而推搪塞責,行動上只為打擊政治對手,處處着跡地操弄政治,反而對天天有民眾染疫而亡無感。所云「同島一命,團結抗疫」,對照現實疫情,誠屬諷刺,早已淪為文青式口號,徒惹民眾反感。

三級警戒實施約兩月,幾近封城,民間小商戶早已叫苦連天。七月中旬,疫情稍趨緩和,陳時中遂有「微解封」之舉,宣布部份行業可以有條件重啟,但在宣布後的隔天,各地方政府包括綠營縣市都未表態跟隨,造就一個集體「逆時中」的局面。除了重啟的條件繁鎖矛盾,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已看穿,陳時中手握措施解封大權,卻從不為疫情負責。防疫有成,功必在指揮中心,一旦地方爆疫,責任卻全屬地方官員。衡量政治利益,不是民進黨專利,更不是只有民進黨會計算,只是鮮有執政者如民進黨,在疫情熾熱當下,依然把人民性命放兩旁,把政治利益擺中間。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