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疫情爆發之後 第三勢力再次冒起(2021.9)

發布日期:2021-10-04

☉文/陳培文

過去的第三勢力,幾乎都從藍綠陣營中分裂組黨,再試圖從藍綠基本盤中囤積支持度。但柯文哲卻憑個人之力,利用網絡積累聲量,在連任台北市長之後才來組黨,最大的分別是柯P沒有深挖藍綠的基本盤,反而在中間選民和淺藍淺綠中找到支持者。表面看,柯P是藍綠通吃,實際支持度卻如履薄冰,柯P能否走出藍綠之外的第三條路線,關鍵還得看接下來的地方選舉和大位之爭。

暴旱之後,八月的台灣卻爆發水災,蔡英文下鄉視察災情,沒有預備接受公開採訪,只敢讓特定媒體報道。蔡英文公開發言一向倚賴讀稿機,口才笨拙不是甚麼秘密,只是每況愈下,似乎不只攸關口才,愈發的爭功諉過心態才是重點。「總統」以降,都只期望媒體問喜不問憂,疫情擴大後,「行政院長」蘇貞昌最會神隱,只有推出所謂三倍券、五倍券時才願意面對公眾。疫情防控指揮官陳時中雖然每天主持記者會,同樣報喜不報憂,遇友邦捐贈疫苗時喜不自勝,遇尖銳問題時則慣性地答非所問,顧左右而言他。

民主政治,最終一切關乎選舉,民進黨防疫荒腔走板,原因是藉防疫來作政治操弄,所作所為,民眾有目共睹。疫情爆發以來,民調急轉直下,明年底的地方選舉不被看好。疫情帶出政治局面的丕變,民進黨整體支持度不足三成,國民黨卻沒嚐到甜頭,支持度和爆疫前相去不遠,最大贏家竟是柯文哲的民眾黨。

疫情讓柯P聲量回升

在三級警戒的兩個月內,民眾黨支持度大概躍升五至十個百分點,約有兩成支持度,已經貼近國民黨,而民進黨則從高峰回落至不足三成;如民調可靠,則預示選舉局面已起變化。過去選舉的兩黨對決,基本盤佔優者便佔上風,蔡英文連任,民進黨顯然更得新生代選民支持,之後雖然遇上新冠疫情,但全民警覺防疫,一路沒疫情,民進黨的支持度也能一路領先;沒料疫情爆發,全民驚覺實情是檢測、治療、疫苗三不足,「超前部署」瞬間成了笑話,還讓柯文哲聲勢回升,得到更多中間選民支持,支持度雖沒超越兩黨,但選舉時藍白兩股勢力如合流或發生棄保效應,則絕對有力搞垮綠營。之所以民進黨見柯P民望大幅上升,便如芒刺在背,必欲除之而後快。

兩黨選舉對決,在馬英九卸任後,綠藍兩陣營的基本盤都有所萎縮,只是藍營萎縮更快,形勢上已被綠營超越。而更多的選民則流向中間路線,成為中間選民,每次選舉投藍投綠不一定,或選擇兩陣營以外的候選人,甚或不投票。中間選民的基數,更有超越藍綠基本盤的可能,鼎足三分之局形成,似乎不光靠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努力,更大原因是選民的選擇使然,長期的藍綠惡鬥,早讓選民感到厭煩,不少選民期望新興力量的興起,柯P自詡的白色力量,正好適逢其會而已。

民眾黨的支持度和柯文哲網絡聲量也急升,似乎不因台北市的防疫措施做得有多好,很多評論認為只因為柯P放手打綠。但打綠的不只柯P,藍營同樣打綠,為何聲量打不起?當然,柯P的醫師資歷讓他點評中央防疫措施時更能有力地打到痛處,但民進黨防疫議題幾乎不打藍營,而只打台北市的柯P,作針對性甩鍋,和選擇性攻擊,政治操弄程度明顯,中間選民顯然看不下去。綠營的盤算,柯文哲對民進黨的威脅,更甚於國民黨,但尷尬的是愈打壓柯P,柯P聲量愈隆。

測試民眾黨的支持度

柯文哲說過:「不參與未來的大選才需要公布。」可見柯P參與2024大選勢在必然,而明年底地方選舉,則會是柯P爭大位的上台階,除了選舉結果,相信柯P更看重選舉過程,簡單說,以柯P為首的民眾黨,必須在明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呈現起碼的競爭力,在地方選舉的支持度,必然影響爭大位的決心。

副市長黃珊珊出選台北似乎順理成章,抗疫期間,台北市政府由柯P應對媒體,制訂防疫策略,而由黃珊珊執行措施,二人檯面上的刻意分工,已為黃珊珊打造出實幹形象,讓人想起任新北副市長時候的侯友宜。當然,黃的聲望未必有能力挑戰藍綠陣營的候選人,但如藍綠的選情吃緊,黃所得的支持度絕對會影響大局。另一可能是高虹安出選新竹市,原民進黨籍市長林智堅將兩任屆滿,新竹乃資訊科技重鎮,柯P本屬新竹人,高虹安本就科技人出身,和郭台銘關係密切,又是現屆立委,問政詞鋒犀利,出選新竹更有政治人物對應地方與產業連繫的特色,對藍綠候選人都會帶來不少威脅。

對民眾黨而言,明年底地方選舉有兩重意義,其一關乎大選布局,不僅台北、新竹,出選的縣市應是愈多愈好,重點未必是選舉勝負,而是實實在在地測試民眾黨在地方上的基本支持度,考量點不是贏得多少地方,或多少市議員席位,而是透過參與地方選舉,穩定民眾黨的基本盤,為柯文哲在2024鋪路。其二則關乎民眾黨的前途,如支持度低得離譜,則莫說大位之爭,就是民眾黨的存亡也成問題!

長期經營需政治理念

民眾黨的出現,或許有人會以新黨、親民黨或台聯、時力來比較,定位為附屬藍綠兩陣營的小黨,全屬剎那光輝,最終難免黯然。過去的第三勢力,幾乎都從藍綠陣營中分裂組黨,再試圖從藍綠基本盤中囤積支持度。但柯文哲卻憑個人之力,利用網絡積累聲量,在連任台北市長之後才來組黨,最大的分別是柯P沒有深挖藍綠的基本盤,反而在中間選民和淺藍淺綠中找到支持者。可以說,民眾黨的支持者,多是不滿藍綠惡鬥的中產階層,又或在藍綠之間未有既定取態的年輕人。表面看,柯P是藍綠通吃,實際支持度卻如履薄冰,柯P能否走出藍綠之外的第三條路線,關鍵還得看接下來的地方選舉和大位之爭。

過去的第三勢力,多在政治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下衍生出來,論述上無法擺脫兩大陣營的主張,也無法長期維持基本的支持度,最終難免泡沫化。因此,民眾黨如要長期經營,不僅是建立政治上的第三勢力,而是要提出清晰的政治理念,建構出政治上可行的第三條路線。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