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論壇

首頁 > 最新文章 > 青年論壇

身份認同與社會責任(2021.7)

發布日期:2021-10-04

☉文/孔令鷳

最早學習到「恕」這個字是在小學,對它的認識就是「寬恕」和「饒恕」,二年級的我被要求用這兩個詞造句時,總覺得寫出來的句子不倫不類。原因有二,一是兒時的我,沒有經歷過什麼風波需要我去寬恕別人或得到別人的寬恕;二是不解,好像用上了「寬」和「饒」這兩個字,句子中的主句和賓語之間天然有了高低上下之分,怎麼看都覺得不對,但當時我想不明白是哪裡出了問題。不求甚解的我就糊里糊塗地拋下這個疑問,繼續愉快地長大。

第二次學習到「恕」字,大約是十年後了。孟子的一句話:「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給我醍醐灌頂的感覺。因為這句話中,恕的主語和賓語都是我。但還是因為生活經歷有限,沒有很多感同身受的體會。

時間繼續往前走,我開始了歐洲的大學生活。這是我第三次接觸到「恕」這個字。著名文化學者杜維明先生在他的一系列的著作中,反復講到的「恕」的概念,終於清晰解答這個被我放任了15年的困惑。他曾受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的邀請,起草《世界文明對話原則》,他把「恕」字放在所有原則的前面。

為了「體學」書中的「恕」的概念, 我在歐洲生活的前五年,主動搬了14次家,並從中得到了人生重要啟示——從文化認同到身份認同再到社會責任認同的必由之路。在這期間,我與許多不同種族、階級、職業、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活:有上流社會的家庭、古巴移民家庭、非洲穆斯林家庭、超級金領家庭、極端環保主義者等等。與他們相處難免會有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和困惑,但平等而真誠的交流讓我真切體驗到訓練自己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恕」的能力(絕不是「寬恕」的能力)是何等重要。

何為恕?我們可以借用一個同心圓來理解。同心圓中間的點是不具備「恕力」的自己,「恕力」越強,同心圓就越大,從中心向外延展,有一條漫漫長路。走完這條路,要靠「恕力」環環突破。第一環是小我,走出這一環需要突破自私自利,「誠於己」就是訓練「推己」能力的基礎,繼而樹立「大我」的志向,在「大我」中實現「小我」的價值。第二環是家人和朋友,需要突破親情和人情社會的關係束縛,培養「天下為公」、與天下人同憂共樂的情懷;第三環是同胞和同族,需要突破狹隘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種族主義,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開放的心態擁抱世界;第四環是自然萬物,需要突破人類中心主義,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同心圓能有多大,取決於我能在多大程度上突破自我局限。

從這樣的角度理解「恕」,小學時遺留下的不解就自然化解了。因為「恕」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出現在生命中的每一個他(它)者。因為正是這一個個鮮活的他(它),構成了我的自我成長之路。「恕」是一種主動的修身選擇,「恕」的主語和賓語都應是我,「恕」的目的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我想I am because you are也許比I tolerate you更適合用來解釋「如心」「恕」的精髓。

這14次的搬家經歷,讓我深切感受到,突破任何一環都何其不易。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如果我想突破大國文化沙文主義,除了瞭解本國的文化,還需要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初心去真誠地去瞭解其他文明的沉澱,注重不同文明間的對話,才能擁有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胸懷和眼光。

之後,我秉承這一理念從事傳統文化的海內外推廣和傳承工作。推廣方面:我們在意大利的美術館舉辦廈門美協藝術家和意大利攝影師的藝術交流展;邀請國外知名時尚攝影師MOJA來福建,透過他們的鏡頭向世界展示中國衣的美;將漢服、佘銀、木雕、粗陶等手工藝品展示在法國坎城電影節;傳承方面:我們在小學開設《學會選擇》創新國學系列課,在武夷學院建築系開設《東方工程倫理學》,並於2019年被教育廳評選為省級一流線下本科課程。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上述工作按下了暫停鍵,但交流和對話不能停。2019年6月,在香港的「修例風波」中,參與違法暴力事件而被捕的青少年學生佔所有被捕人士40%,其中18歲以下佔了45%。這組數據深深震驚到了我,同時也讓我開始思考我能做什麼?於是,我和著名愛國愛港媒體香港《鏡報》共同策劃了《閩港青少年社會責任推廣大使評選》的活動。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堅定文化自信,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共生。我想,這些話固然對國家、民族的宏觀發展戰略非常重要,但在微觀上也是指導我們個人在「恕之路」上走得更遠的不二法門。所以我們精心挑選了100句體現「恕」的精神的古文經典結合聯合國制定的17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印製大賽參考用書,鼓勵閩港兩地的青少年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往來互鑒。共同用實際行動來關注貧困、環境、健康、教育等議題,突破「小我」局限,朝更好的自己邁進,同時履行社會責任。

這些是我在我的「恕之路」上踐行我所理解的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但這是一篇大文章,我深知我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需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因為身份認同問題絕不僅是香港青少年的獨有問題,更是所有中華民族炎黃子孫都會面臨的普遍問題。如何引導他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獲取智慧,環環突破,畫出個人最大的同心圓,需要家庭、學校、企業、政府、全社會的參與。因為基於文化認同的身份認同是自覺的、是堅不可摧的。如果說年輕人的身份認同是他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選擇,那麼引導他們走向這一歷史的自覺則是包括我們大家在內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擁有更多同行人的「恕」之路,才會更加寬廣且長遠。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