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專訪北師大傑出心理學碩士車宣儀(上)(2021.8)

發布日期:2021-10-04

☉文/莫利亞

鏡報紐約分社社長

讓我們先瀏覽幾個畫面:

畫面一,2000年,北京,一位女士對身邊一個孩子說,今天穿新鞋子,真漂亮。是誰給你買的?是媽媽給你買的吧?是你跟媽媽一起去買的?是你自己挑選的?你喜歡這顏色嗎?今天早飯吃了嗎?吃的什麼?讓我猜猜……不管怎麼問,那孩子就是不理不睬,連看都不看她一眼,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遭此冷遇,那女士並不氣餒,繼續親切地跟那孩子說話。經過不懈努力,最後終於讓這個孩子擺脫了自閉症。

畫面二,2016年夏天,北京某游泳池邊,一位父親把孩子放進泳池,說:「不好好游,我不回來接你。」說完轉身就走,孩子望着遠去的父親站在水裡直哭。一位正在陪孩子游泳的女士追了上去,叫住這位父親,和顏悅色告訴他這樣對待孩子,以後孩子會怕水或者到水裡不開心,即使學會游泳了也不會喜歡游泳的。

畫面三,北京,一個生活在十分優渥家庭的孩子不但沉默寡言,還有咬手指的毛病,甚至把自己10個手指都咬破了,似乎還樂此不疲。眾人都覺匪夷所思,家長也束手無策。一位女士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最後迎刃而解。

畫面四,美國一家有百年歷史的頂級實驗室,要把一位工作表現出色的華裔志願者吸收為正式實驗員,卻被告知她的簽證是不能在美國從事有薪酬工作的,於是實驗室出面幫她申請改成工作簽證,成為這家實驗室的正式員工,做有關人類基因的研究,可謂機會難得前途無量。5年後她卻以要回到教育和心理學的老本行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實驗室。

畫面五,在美國馬薩諸塞州亞洲反家庭暴力工作組辦公室裡,一位華裔女士為她的「客戶」不停在電話上忙碌着——警察局、律師、懲教部門:反映情況、諮詢規定、瞭解可能的結果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她是這裡中文個案主管(經理),是馬薩諸塞州公共衛生部認證的團體輔導專業人士。

美國全國反家庭暴力聯盟的數字顯示,每4個女人中就有一個在一生中經歷過家暴;每9個男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經歷過家暴。在亞裔文化的家庭中,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對這些家庭暴力或者性暴力的施暴者;違反限制令的施暴者,有的被法院判決;有的被下令強制施虐者完成40週的親密關係訓練項目,並幫助他(她)們對人際關係中、性關係中使用暴力的行為負責,並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上面在不同畫面中出現的女士其實是同一個人,她就是車宣儀(CHE XUAN YI),她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學碩士。

莫利亞:請先談談你為什麼選擇北師大和心理學?

車宣儀:差不多高中的時候,家裡面到處書櫃裡面的書都讀差不多了。那時候,家裡來來去去父母的親朋很多。我就「讀」他們,慢慢覺得人和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而在長期的閱讀的書裡面,發現心理學的書可以讓我心中的問題找到答案。於是,跟着我特別愛買書的父親,流連於書攤書店買些自己喜歡的書,也去他大學的圖書館借書。我的大學就是在我父親的學校讀書,那裡成了我最喜歡去的地方。當時雖然還沒有想好要學習心理學這個專業。而我借閱最多的書還是心理學。

莫:什麼時候讓你徹底愛上北師大?

車:在讀大學期間,學校歷史系的學生畢業前要去北京見習很多歷史古跡,我沒去過北京,就跟着歷史系的同學一起去北京見習。到了北京,我第一次坐地鐵,我們住在北京師範大學。半個月的見習,讓我徹底愛上了北師大。於是回到學校後,我開始發奮圖強,想像着有一天可以去北師大讀書。

1998年,大學畢業之後,我說服了我的父母,來到了北師大,希望能夠在這裡攻讀碩士學位。一年之後,我被北師大心理系錄取,開始攻讀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的第一年主要都是各種課程,因為基礎薄弱,感覺功課的壓力很大。所以,基本上第一年專心讀書。

莫:北師大校訓對你起到什麼影響?

車:北師大的校訓一直牢牢印刻在我的心裡——「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想這是一種耳濡目染,是環境的影響。在北師大讀書的時候,就知道了做老師不是單單傳授知識,我們自己的品格和言行舉止都會在我們做老師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傳授給學生。我們是否能夠平等對待我們的學生?是否尊重和關心我們的學生?這都對我們的授課質量產生影響。

莫:你從四個方面講到北師大對你的影響,請具體總結哪些方面對你是終身受益的?

車:1.樸實和勤勉

我很喜歡北師大的校園,裡面的老師和學生都非常樸實和忙碌。你很難在北師大看到 「奇裝異服」的人,這裡的人都看起來很樸實。我想這和校訓「行為世範」是很有關係的。作為老師,着裝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因為老師要站在講臺上,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看到你,我還記得有一位老師給我們講課的時候曾經告訴我們,「我們上課是傳授知識,也是給學生做榜樣,所以,你需要盡量讓學生關注到課程的內容,讓學生們專心到傳授的知識上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從那之後,我會在出去上課的時候非常注意自己的穿着。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會努力幫助學生把注意力放在講授的知識上。

另外,在北師大,找上自習的座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你要起得足夠早,否則你去各個教學樓裡面,基本上這一天就別想有上自習的地方了。所以,在北師大的校園裡,你會看到形色匆匆的學生。日復一日,大家都會有早早起來去自習室的習慣。平時討論問題或者吃飯的時間也都盡量會簡化。這樣大家也都變得很高效率。

2.大量的交流

我讀書的時候,北師大校園的宣傳欄裡有大量的資訊,多是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或者知名人士來北師大的公開講座,這些講座不但公開,更重要的是免費的。這對沒有什麼收入的學生來講真的就是福祉。因為通過這樣大量的國際間的交流以及各種交流擴大學生的眼界。

我們自己的學院──心理學院和兒童心理研究所都是在英東樓裡面。在英東樓的一層進口處,會不斷地有公開講座的信息張貼出來,你會在這裡有機會接觸世界各國的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印象很深,我們的課程裡面,有一次是美國過來的心理治療大師來分享他的心理治療方法──居然是禪宗。這也讓我們反思,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對人的心靈的治癒方面的貢獻和積累。我們也更加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

3.兢兢業業,關愛學生成長的老師們

北師大的老師非常樸素,他們也非常勤勉和敬業。我的導師是孟慶茂老師,如果約他討論問題,他總是拿出時間耐心討論問題。他非常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方向。孟老師非常重視老師的素質和教育,我自己對家長的素質和教育非常感興趣,他總是說:「這很好,你研究家長,我做老師這塊。」他並不會把自己喜歡的領域推薦給學生,而是跟學生一起討論學生關心的問題。我對此非常感激他。

我讀書的時候北師大心理學院院長是車宏昇老師。我當時對他研究的人力資源領域也是很感興趣,跟他談過之後,他就給我機會,讓我每週參加他的小組組會,在那裡,我參與了一些人才測評方面的項目,也是在那個組裡面我開始參加國內最早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

我讀書期間,曾在北京的心理諮詢和訓練機構做學生實習之類的工作,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大量的問題。我會認真記下這些問題,在課間請教老師們,這樣,這些看似棘手的問題都是在北師大心理系以及兒心所裡面很多專家、教授和老師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

我非常感激這些老師,他們很多人是一個領域的專家、權威。北師大有很多這樣的老師,他們都印在我的腦海裡,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關愛學生、關愛生命。

4.豐富的學生活動

北師大有很多的學生社團,你來到這裡,一點不會感到孤單。因為有很多社團和活動你都可以參與。

我比較喜歡音樂,我喜歡動。所以,我就選擇加入了舞蹈團。跟大家一起訓練和學習,感覺非常開心。

不僅北師大校內學生活動豐富,校際之間的交流也很多。有很多其他大學的學生過來跟北師大學生開展聯誼活動。也有其他大學的學生,過來在北師大有一些表演。我記得水木年華組合在最早建立的時候,也到北師大有過表演。當時,應該是在學生食堂,他們是學生樂隊,更容易受到同是莘莘學子的歡迎。

對我來說,北師大一直是一個樸素而安靜的校園。在北師大官網如此論述:「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北師大的前輩師長不求煊赫、但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人生信條,激勵着北師大學子,勵精圖治,勤奮務實地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的崗位。我非常感激我的母校,感激我的老師們,也思念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我想我的身上依然有很多北師大人的影子。

莫:請談談你的成長軌跡。

車:我出生於1976年,從小生長在一個「五好家庭」,我們一家七口人,有我的奶奶,我的父母,我的老姨(我媽媽的妹妹),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從小每天就生活在一起。我還記得小的時候,常常有「五好家庭」的獎狀。不管是爸爸的親戚還是媽媽的親戚,整個家族都是非常團結互助。

我的奶奶,爸爸,媽媽和老姨都是山東人,都在山東長大。因為我的爸爸是牡丹江師範學院留校的大學生,所以,我從小在黑龍江長大。在我的記憶裡,他們都非常想家,想山東的吃的,朋友,鄰居。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家成了大學生的週末聚集地,我媽媽當時在這個大學做會計,週末的時候,他們會讓很多大學生來我們家,我媽說,他們都離開家,天天吃食堂的飯,應該是都很想家,所以,週末讓他們來我們家,我媽給他們做飯吃。所以,我從小,家裡就是來很多人。我呢,就是一個小服務員,給大家端茶倒水,而且,沿襲了我媽媽家的習俗,就是客人先上桌,客人吃完了,我們這些孩子才可以去吃飯。那個時候,家裡養雞,養豬,種很多的蔬菜,這樣,大學生來我們家的時候,就有足夠的吃的。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小的時候,最漂亮的衣服,最好的蔬菜和水果結出來了,媽媽都讓單獨放好,讓我送給周圍的很多鄰居和朋友。這時候,我媽總是會說一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家對你的幫助,你一輩子都不能忘記。」

處人要長久,寧可自己吃虧,不可以讓朋友吃虧。我的父母雖然都在大學工作,但他們工作之餘都會做更多的事情。我的父親通過與各個地方政府合作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和升職的培訓;我媽是生意人家長大的,工作之餘做一些小的生意。我的父親和母親都與人為善。他們對待朋友和合作夥伴的原則就是,寧可自己吃虧,不讓朋友和合作的人吃虧。所以,有的時候,他們就是白忙活,但是他們寧可自己白忙活一場,自己賠錢,也不讓朋友的利益受損。

給予。我母親是他們家族裡面最有威望的人,她的家庭教給她愛別人,團結互助。她非常樂意付出,她一生幫助了無數的人,從陌生的乞丐到親人到周圍的鄰居還有很多的大學生。我記得小的時候,那時候有乞丐來討飯,想要一個饅頭,我媽把家裡能找到的饅頭都給討飯的人,然後另外還讓那個人揹走至少半袋子的麵粉。我媽真的是讓他揹一個大面袋的東西走,讓來乞討的人至少一個星期全家都有飯吃。她還一頓問長問短,詢問人家什麼情況等等,時不時跟着淚流滿面。

母親極其重視教育,我的母親是在山東長大的,她常常講,她小的時候,都是天不亮就起來去學校去上早自習,差不多上兩個小時的早自習之後,回家吃早飯,然後再回學校上課。她一直希望所有的小學都是這樣上課。她覺得這樣孩子才不浪費時間,才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為了讓我們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我們家除了大年三十大家一起看春晚,幾乎從來都不開電視。家裡面有非常多的書。我的母親希望我們樸素,勤勞,不要講吃講穿,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我母親對待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她常常說,你得到這個工作是領導信任你,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所以,時常晚飯之後,當萬家燈火的時候,我的母親帶着我們三姐妹去她辦公室加班,她繼續她的工作,而我們三個人在她辦公室裡學習和看書,然後,很晚才跟着她回家。

我的童年,青少年,就這麼長大了。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