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孫中山特輯

首頁 > 最新文章 > 紀念孫中山特輯

傳承愛國精神 共圓振興夢想

發布日期:2021-10-15

文/徐新英(鏡報執行社長)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孫中山先生主張「振興中華」,如今國家已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成績,說明我們的國家現在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作為香港人,應該多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將民族復興的情懷薪火相傳,並且為國家貢獻所長。


以史為鑑 以知興替

1911年10月10日這天,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全中國,辛亥革命由此開啟。孫中山先生猶如開天闢地的巨人,擎起民族復興的大旗,推翻了清朝帝制,開創了中國社會的新時代。


辛亥革命有着非凡的意義,但由於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它沒有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任務,其局限性在於沒有真正走進人民,沒有發現人民群眾的巨大潛力。而辛亥革命先賢們追求的民族復興夢,能夠在當下的中國穩步實現,其原因是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共建黨百年的歷程和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無不顯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情懷,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回首歷史,香港人對國家統一、民族強盛的感受應該最為深切。1895年,孫中山先生與一眾志士於香港成立興中會,到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香港籌劃和組織廣州黃花崗起義。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空前構想,香港於1997年回歸祖國,絕對是「振興中華」舉措的重要一步,為兩岸實現和平統一起到了示範作用。香港回歸後經歷了沙士和多次國際金融危機,由於香港已回歸祖國懷抱,受惠於中央制定的國策支持,使經濟民生得以強勁反彈,迎來長遠發展的契機,國家是香港最強大的依靠。


祖國統一是歷史大勢所趨,「台獨」勢力無法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雖然歷史總是跌宕起伏,但大家始終堅守「一個中國」原則。有了這個共識,兩岸和平統一總有一天必然會實現,全國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目標也是指日可待。統一是雙贏,不僅有利於實現民族復興,對於台灣更是利好,有祖國的支持,台灣才能夠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因此,台灣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期待。


辛亥革命精神要薪火相傳

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提到孫中山先生倡導「振興中華」,也提到中國飽受列強凌辱的歷史,兩個因素都激勵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連續發動武裝起義,推動了革命大勢的形成。直到今天,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經超出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所提出的規模,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輕視中國。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我們為處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的同時,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始終不忘「振興中華」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共同夢想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台灣與中國大陸分離長達七十多年,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錐心之痛。台灣始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休戚與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能缺少台灣。台灣問題正是復興大業的重要內容,完全統一是復興大業的標誌性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香港過去幾年,「港獨」分子反中亂港,將香港社會搞得烏煙瘴氣,所幸在國安法和新選舉制度的保駕護航下,「港獨」分子紛紛作鳥獸散,受到法律的制裁。「台獨」分子亦如此,台灣問題必須解決,作為中華兒女,都應擦亮眼睛,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民族振興正逐漸實現

撫今追昔,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偉大夙願,辛亥革命先驅對中華民族復興的美好憧憬,正在漸漸實現。這110 年來,中國從積貧積弱到繁榮昌盛,從飽受欺凌到自立自強,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從啼飢號寒到安居樂業,今日的中國實力和地位不言而喻。110 年來風雨兼程,中華兒女砥礪前行,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每一位中華兒女也都不會缺席。


展望未來,當今世界正經歷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將繼續迎難而上,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更美好的明天。


將振興中華之重責扛在自己的肩上

孫中山先生在一個多世紀前首先提出振興中華,今天,我們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就必須全面把握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進行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把責任扛在肩上,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推向前進。


1977年8月,已故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區大紫荊勛賢徐四民先生和海外僑胞、港澳知名人士創辦了以政論為主的高質素綜合性月刊《鏡報》,辦報宗旨是:振興中華 誠實敢言。徐四民先生始終堅持愛國愛港、為國為民的立場,44年來,《鏡報》與國家和香港同行,支持國家的改革開放,支持「一國兩制」、香港回歸,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鏡報》願與海內外中華兒女,從辛亥革命汲取歷史養分,全面和深入地認識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民族、偉大的中華文化、偉大的復興使命,秉承辛亥革命先輩的遺志,將振興中華之重責,扛在自己的肩上,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共享祖國完全統一和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榮光。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