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賢文化」助力 上海奉賢新城脫胎換骨(2021.10)

發布日期:2021-11-01

☉文/顏菁 香港鏡報高級記者

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上海奉賢區南橋鎮楊王村黨委書記孫躍明在發言時,習近平總書記問到了他「奉賢」的含義。

孫躍明從楊王村的基層治理問題引入,告訴總書記,村裡特別重視文化建設,「賢文化」在家家戶戶代代相承,以家訓帶家風,以家風樹村風,以村風揚民風。總書記說,這也是「奉賢」的含義吧?孫躍明回答是的,敬賢愛賢的傳統根植在每一代奉賢人的心中,要見賢思齊。

這便是總書記的「奉賢之問」,有關奉賢的故事便在這片歷史悠久、文化蓬勃發展的土地上,在新時代的舞台上徐徐展開……

文脈賡續,絃歌錚鳴

提起奉賢,你會想到哪些關鍵詞?

濱海、農田、花果?可瞭解奉賢後,發現離不開一個關鍵詞──愛賢。

相傳,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中排行第九的言偃,晚年回到江南的家鄉布道講學,其最後一站即為奉賢古地,備受當地百姓尊崇。清雍正四年(1726年)奉賢設縣時,當地人為紀念這位人民崇奉的賢人,起名為「奉賢」,取「敬奉賢人」之意──這便是奉賢的歷史由來。

光陰輪轉,日月如梭,這片土地不變的是鍾靈毓秀,賢人輩出。2014年,奉賢區將奉浦四季生態園命名為「賢園」,意在將地區特色的「賢文化」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的建設中,意在以「賢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這既是一種精神願景,也是一種歷經千年的文化自信。

賢園裡的思賢印、頌賢牆、憶賢壁、言子像,記錄着奉賢從1726年設縣以來的歲月滄桑,也提醒着後人見賢思齊,永遠保持一顆積極學習、謙和向上之心。

因賢立縣,敬賢為風,奉賢也因為「賢文化」的力量而人才輩出──這是文化與土地的相互交融、相互成全。時間會抹去一座城市很多痕跡,而愛賢、敬賢、成賢的道路卻比時間更加漫長、比歲月更要永恆。

古今融匯,薪火相傳

來到奉賢,你會沉醉於她的美麗恬靜,流連於碧藍的天際、海岸的風光。深入探尋,你會發現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是歷史的印記,到處都是過往的回憶。

1928年6月21日黃昏,中共奉賢縣委第一位組織部部長李主一被槍殺於龍華獄中。犧牲前,他對前來龍華探監的妻子說:「人為革命而死是光榮的,要撫養好孩子,並替我在曙光中學操場後面買兩畝田,就把我葬在那裡,墓旁立塊石碑,碑上題『死得其所』四個字,這樣我雖死猶生……」

在今天的奉賢曙光中學背後,為李主一烈士所立的「死得其所」碑,仍熠熠閃着光輝。

位於奉賢區海灣園的上海知青博物館是上海首家以知青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由海灣園出資建造,展出有關上海知青歷史的文獻資料、圖片影像、生活工作物品等5000餘件。

2010年籌建時,許多上海知青踴躍捐贈相關資料和物品,有上海知青在農村勞作生產用的鋤頭、鐵犁、草鞋,有在簡陋環境下用以生活的臉盆、熱水瓶、煤油燈等,還有當時插隊落戶的通知書、乘車證、火車票等。這些老物件,收藏着一代人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日子裡滾燙的青春回憶。

古代、近代、現代時光交匯,文化、精神、自然和諧共生──這便是奉賢的魅力所在。她在用自己寬厚的土壤滋養着無聲的歲月,為上海人留住記憶,記住鄉愁。一代代人用一段段故事在奉賢鬆軟的泥土裡留下了足跡,等着後來人去探尋「賢文化」的遺產,也在靜默中醞釀着新生,賦予一片土地以時間的魅力。

敬賢引賢,生機勃發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奉賢這兩年的發展勢頭,那就是「破局精神」。

十里洋場的上海灘燈火太過耀眼,讓人很難注目於奉賢這片安靜的滬南土地,可也是這片土地,正在書寫着一篇充滿着包容、創新、銳意開拓的「上海故事」。自然方面,「一川煙雨」,是奉賢提出的城市鄉村空間蝶化戰略的集大成「品牌」,由「冷江雨巷」「良渚江海」「青春港灣」等項目組成,為上海奉賢塑造「新江南文化」吹響號角、開啟新局,在植入經濟體活力,促進「濱水街區、古鎮風貌、歷史文化」三者的融合,打造「可觀摩的歷史」「可觸碰的文化」。

經濟方面,奉賢依托自身區位優勢全力打造「東方美谷」,上演着8年從0到1000億的美妝神話。隨着美麗健康產業消費升級,座落於上海奉賢的東方美谷基於美麗健康產業鏈布局完整及優勢品牌,聚焦美麗健康產業打造城市名片。東方美谷已成為全國唯一的「中國化妝品產業之都」、全國和全球美麗大健康產業的先行先試核心承載區。

文化方面,深耕文創產業,建設長三角創意之都;以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為核心,發掘「賢美文化」,布局建設言子書院、「海之花」市民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設施,引入形式多樣的文化創意功能和文化研究機構,打造最特別的奉賢品牌,舉辦上海國際音樂周、燈光秀、花海美妝音樂嘉年華、東方美谷國際花展,辦好東方美谷藝術節,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用文化激發創新活力,促進文化與其他功能的融合提升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影響力,用創新帶動產業發展,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打造南上海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奉賢以「愛賢」為立身之本,以「敬賢」為發展之根,深知人才是創新的源泉,自2012年開始便啟動「濱海賢人」計劃,引人才「築巢」。

如今,一系列優惠、福利扶持着創新型的中小企業落地奉賢,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輕的人才來到奉賢。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通過政府人才引進政策的「毛細血管」源源不斷地湧流,讓奉賢的每個細胞都充盈着新鮮血液。他們作為「新時代賢人」,傳承着奉賢生生不息的「賢文化」。

千年風雨滄桑,奉賢這片美麗沃土,用她的安寧與恬靜,療癒着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喧囂;也潛默在浪潮的急流深處,不疾不徐,沿着時代的方向蓬勃發展、不斷前進,打磨出自己獨特的魅力、煥發着獨特生機。如今,距習近平主席的「奉賢之問」過去了近五年。奉賢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追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

答好「奉賢之問」,答案在哪裡?在奉賢新城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中,在「東方美谷」雄心壯志的百年藍圖中,在每個奉賢人厚積薄發、後來居上的堅韌勁頭中,在這片土地敬賢、愛賢、引賢的血脈基因裡。

這是對黨和國家的回答,更是對時代的回答。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