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封面特稿

施政報告面面觀(2021.11)

發布日期:2021-12-09

☉文/區漢宗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月6日發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橫跨新界北部的「北部都會區」,構建港深「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既為香港謀劃新的發展機遇,也與國家的發展大局相互契合。施政報告有突破,但需要合理的開支表和時間表。

一、中央希望社會各界對施政報告多提建設性意見建議

國務院港澳辦認為這份《施政報告》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致力於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體現了擔當作為的精神,受到社會輿論廣泛好評,港澳辦發言人希望,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施政報告的討論,多提建設性意見建議。

香港中聯辦認為施政報告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期望在施政報告執行過程中,更好地回應社會各界關切。香港中聯辦發言人希望社會各界對報告多提建設性意見,也期望在執行報告過程中更好地回應社會各界關切。

10月11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與20家香港媒體座談交流,盧新寧介紹,「落區聆聽、同心同行」活動於9月30日至10月10日舉行。這期間,中聯辦從駱惠寧主任,到各級幹部員工,深入基層、深入社會,進社區、看住房、訪商舖、入校園,傳遞中央對香港的關心關愛,深入了解惠港利民政策的落實情況,直接聆聽社會各界聲音和訴求。盧新寧指出,通過此次活動共收集到6347條意見、訴求和建議。對此,駱惠寧主任已明確要求「每一條都不放過」,要「詳細記錄、匯總造冊、分類處置」,屬於中聯辦職能範圍內的,馬上依規辦理;屬於特區政府施政範圍內的,梳理清單轉交。

施政報告是在香港中聯辦「落區聆聽、同心同行」活動背景下公布的,因此有必要將社會各界對施政報告的聲音和訴求,從不同層面作面面觀。

二、跨越港深兩地的策略綱領

作為報告重點的「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並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

北部都會區是具規模的城市空間,將成為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將與支撐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港都會區互補;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林鄭月娥說這兩個都會區將並駕齊驅,互相輝映,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在香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的時刻,「北部都會區」別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義,將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地區。

特區政府同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林鄭月娥表示,《發展策略》是「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港府編製在空間觀念、策略思維上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綱領,並充分考慮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有消息指,政府將建議增設政務司副司長,負責發展新界北。

「北部都會區」是具規模的城市空間,將成為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

「北部都會區」既回應了中央和香港市民的要求和期望,也符合新形勢下強調治港者要擔當問題解決者的角色。房屋土地問題是香港當前最大的難題,《施政報告》將重心放於此上,踏出了正確的一步。

三、「雙城三圈」概念別具突破性和前瞻性

施政報告又提出與深圳構建「雙城三圈」的戰略發展藍圖,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雙城」指香港和深圳;「三圈」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發揮強強聯手的效益。

「雙城三圈」其中深圳灣優質發展圈位於香港西北面,包括洪水橋至天水圍等地,可與前海等地連成一線,有助於兩地高端企業進駐發展為核心商務區;港深緊密互動圈位於北部都會區的中間位置,主要包括香港古洞北及港深創科園等地,可連接蓮塘互聯網產業集聚區等,提高兩地創新及發展動力;位於東部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包括八仙嶺等地,連接深圳的大鵬半島,可優化為保護區。

從創科產業布局的角度分析,「雙城」(港深)存在不同的產業合作空間,強強聯手能達至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地理優勢上,新界北的西面連接深圳前海,特區政府在新界北聚焦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數字化經濟;中部包括落馬洲河套區,則發展生命及醫療科技產業,呼應深圳特區的產業;而東面大鵬灣印洲塘一帶則主攻環保、保育、綠色旅遊等產業。

在數字化經濟方面,香港本身是國際金融中心,有發展金融科技的基礎;在醫療科技上,香港幾所大學的醫學科研水平都在世界前列,例如中大教授盧煜明參與研究的血漿DNA診斷技術,對無創產前診斷有重大意義,盧更被業界形容是最接近諾貝爾醫學獎的香港人;至於生態旅遊業,則是本港多年重視環境保育的成果。

古人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雙城三圈」改變了過往將新興商業區連接傳統核心區的舊思維;二是將深港邊界模糊化,摒除深港兩地分隔的固有想法;三是與深圳政府共商發展計劃,彼此緊密合作,跨越了深港的行政界限。

四、施政報告願景雖好但緩不濟急

然而,願景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最重要的始終是解決市民的「安居樂業」問題。香港民意研究所於施政報告發布當晚發表初步民調結果,顯示市民對施政報告的評分為34.2分,分數在回歸以來的施政報告中排倒數第三。

施政報告中的「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發展極具策略性意義,但相關政策局似乎只停留在發展「概念」,未能讓社會覺得這是一份可以解決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一份滿意答卷。港府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亦承認,《施政報告》提出的只是一個「方向、策略,並非藍圖」,更指出打造北部都會區最快需要20年時間。

在土地房屋方面,《施政報告》貫徹特首「長遠謀劃」的思路,仍未見明確的短期方案解決房屋短缺的燃眉之急。新界北多個新發展區的公營房屋大部份仍是2030年之後才能入伙,僅僅是「精簡程序」能將造地建屋速度加快多少呢?目前,保守估計,香港仍有50多萬人在輪候公屋,22萬人居住在劏房(這兩個數字或有重疊之處);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2049年香港要「告別籠屋、劏房」的要求,特區政府決不可做「deadline fighter」(只有在死線之前才開始工作的人),最後一刻才解決。

施政報告提出的願景無疑是彌補香港發展不均衡的良好方案,但要二十年才見功效,則未免太久,反映政府仍缺乏「只爭朝夕」的逼切心態,還有着讓下一代解決的拖拉習氣。

與香港「龜速」前行相映成趣的是深圳河對岸的速度,在深圳河對岸的羅湖區、福田區和南山區,已經成為了內地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反觀在深圳河的香港一側,只是一片荒蕪,以及毫無產業和生機的新市鎮(天水圍甚至曾被稱作「悲情城市」)。

實現施政報告的願景,必須解決大量的問題和克服大量的困難;特區政府必須從此刻開始坐言起行,而不是像某些官員所說,要等二十年才見功效,世界發展一日千里,若香港繼續「龜速」前行,二十年後將慘不忍睹。

五、「北部都會區」要避免紙上談兵

施政報告最矚目的內容是北部都會區,當被記者問到這麼大規模的計劃涉及多少預算支出,特首沒有正面回應,只是重申這是一個願景。

這個願景容納250萬人,另一個在研究中的「明日大嶼」填海造地願景,預料可容納70至110萬人。特首堅持,發展北部都會區不會替代明日大嶼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她強調計劃一如既往。

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水深火熱,明日大嶼也好,北部都會區也好,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土地供應不能只談長遠願景,更要放眼當下。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過渡房屋、向等候上樓基層市民提供津貼,僅屬減輕痛楚措施,政府必須爭取短期內顯著增加土地供應,不能空談長遠。

明日大嶼的建造工程造價由5000億起至過萬億的說法都有,疫情反復連帶經濟受挫,人人勒緊褲頭,政府仍聲稱明日大嶼計劃一如既往,哪有錢?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教授早前聯同綠色和平發表研究報告,就指即使以最樂觀的公共財政狀況計算,明日大嶼恐11年內便掏空庫房。北部都會區土地房屋加交通基建,料需遠逾一萬億元,超過明日大嶼。單是「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的成本就有機會掏空庫房,兩個願景同時進行的話,政府財政負擔令人憂慮。

中央希望香港告別「劏房籠屋」,解決居住難問題,特區政府應制訂明確路線圖及時間表,說清楚未來10年、15年可解決到什麼,定下明確目標和時間表。

房委會公布截至2020年9月底,約有15.64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36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6萬宗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創下21年來新高。

明日大嶼計畫最快要14年後才入伙。「北部都會區」涉及的土地更廣、持份者更多、工程更浩大,卻連詳細的時間表也欠奉,市民什麼時候能夠入伙遙遙無期,更重要的是,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大計無助即時解決房屋問題,意味公屋輪候冊繼續大排長龍,逾20萬劏房戶依然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房屋問題水深火熱之際,特區政府仍然不敢向地產商和新界鄉紳開刀,而選擇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此類不得失既得利益者的「和稀泥」做法,令人匪夷所思。

截止2020年,棕地及荒廢農地所佔土地面積合共6700公頃,是明日大嶼方案的四倍。當局寧願「搾乾」大部份的庫房,亦不願收回被囤積的土地。香港民意研究所2021年5月28日發表「我們香港人」研究報告,發現7成多支持收回新界棕地重新發展,5成多人反對「明日大嶼」計劃,有專家提出多項土地發展建議,作為大嶼填海的另外選擇。

「明日大嶼」或成明日黃花,北部都會區更要避免紙上談兵。特首任期已到尾聲,北部都會區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僅前期工作已包括公眾諮詢、土地勘探、收地賠償等等,以港府慣性拖拉,要耗費多少年才完成可想而知,何況還要解決財政問題。加上耗資動輒上萬億元的「明日大嶼」堅持如期展開,即使港府坐擁金山銀山,也難有能力同時兼顧兩項宏圖大計,這不是紙上談兵嗎?

難怪市民批評《施政報告》並無關顧基層,一味畫餅充飢,卻對眼前困境置之不理,這樣一份《施政報告》是否合格,市民心中有數。

要解決房屋問題,必須多管齊下,既要有長遠政策,亦應顧及短期及中期措施,否則遠水不能救近火,市民還要繼續捱「住屋難」之苦。只要是有助增加房屋土地的方案,社會都應該持開放態度討論及研究,這樣才有望能解決問題。

六、深港合作是北部都會區成功的關鍵,要撤除障礙

林鄭月娥日前在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深圳和香港在整個國家的宏圖大計裏扮演着重要角色,應該發揮「港深所長、國家所需」,而非以前常說的「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往後的『香港所長』可能是要和深圳一起做的 。

「北部都會區」和「雙城三圈」在空間上要拓新,觀念上要更新,在政策上要創新。由於這兩個策略宏大且涉及跨境,要成功做到,特區政府一定要加強與深圳和大灣區的合作。如果把香港與深圳和大灣區的智力、制度、環境、社會資源按照強強聯手、優勢疊加的方式重組結合,將產生巨大的變革力量。但是,港深合作要撤除障礙。

特區政府把大量厭惡性設施放置在香港與內地交界的濱河地區,港方邊境的厭惡性設施有「超級殯葬城」、堆填區、廚餘處理廠等,使本來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資源被浪費,而且嚴重影響港深合作。

兩地輿論均批評港府此舉缺乏同理心,盲目將厭惡性設施設置於鄰近深圳市中心的香港邊境位置,未有顧及對岸深圳居民的感受,也反映官員在處理深港兩地融合問題上欠缺前瞻性,缺乏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與深圳的城市發展有機結合的觀念。

堆填區及其他厭惡性設施均屬「己所不欲」,而僅僅把垃圾堆放在城市的邊境地帶,無論字面上以至實際上都是「自掃門前雪」的行為,不但影響港深之間的友好關係,對大灣區的協同發展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可喜的是,特首林鄭月娥最終在10月初改口,表示殯儀館已毋須興建,火葬場則可通過科技或其他方法解決需求。特首撤除香港融入大灣區障礙,不僅香港建制派深感鼓舞,相信深圳居民也喜上眉梢,港深終於達至雙贏。

特首撤除了香港融入大灣區的障礙,建制派議員提出不興建沙嶺超級殯葬城的替代方案,包括擴建現有和合石的殯葬設施,以及改變粉嶺第四十八區何家園村一帶,原本用作公屋規劃用途的土地,興建高樓式龕場取代目前沙嶺擬建的龕場。何家園位置遠離民居,形同孤島,目前仍處收地階段,有改變規劃空間。若將整個沙嶺殯葬城與何家園的規劃互換,則可做到雙贏局面。

特區政府以心存國之大者的格局,跳出狹隘的本地和界別利益框框,以智慧凝聚共識,妥善處理濱河地區厭惡性設施,平衡香港的歷史包袱和大灣區發展所帶來的時代轉變,使港深合作掃除了障礙。

七、特區政府必須以人民為中心訂出減少劏房的時間表

中聯辦駱惠寧主任日前在探訪「籠屋」住戶時表示:「20萬人居住條件如此的艱苦,絕對讓人感到心裏面很沉重。」他說:「住房問題已成為最大的民生問題,這確實是老百姓的煩心事,一直牽動中央的心,中央很關心的!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加大力度來解決住房問題。」

駱惠寧主任「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論述,其實就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延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表示:「我們要着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在今年7月中的講話中,明確具體地指出,香港住房問題必將得到極大改善,將告別劏房、「籠屋」。

特首6日出席《施政報告》傳媒論壇時,被問到可否於2049年「告別劏房」,她回應稱「不會用這些形容詞」,並指「每個人住什麼單位是個人選擇」,又說自己也參觀過一些劏房,「其實冇乜問題」、「單位很大」,「有啲後生仔鍾意多啲私隱就住」。毫不意外,林鄭月娥的言詞,激起了市民熱議。

特首劏房「其實冇乜問題」之言,明顯是回應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要求告別劏房「籠屋」和探訪「籠屋」的行動。

不少香港市民疑惑,為何香港劏房問題都惡化到了近乎荒唐的地步,特首卻好像事不關己一般,面對基層市民的長期焦慮,說出這番話。

特首說住劏房是「鍾意私隱」的「個人選擇」,但這並不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而是高企樓價、離譜租金逼迫得人「沒得選」的苦果,是基層市民生存艱難、渡日如年的社會悲哀,絕不是什麼「豐儉由人」的租房偏好。時間不等人,特區政府必須貼地去認識住屋問題對基層市民有多麼大的傷害性。

長期以來,土地與房屋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社會,居住問題最讓人詬病。持續的土地供應不足,輪候公屋的時間越來越長,結果是低收入及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不斷惡化,而劏房、「籠屋」的盛行正是其集中和突出的體現,是本港住屋貴、住屋難、住屋細的畸形產物。現時全港有超過11萬戶基層家庭、逾22.6萬人蝸居在環境惡劣的劏房斗室內,在逼仄的房間裏過着沒有尊嚴的生活,與香港高度發達經濟體的形象極不相稱,可謂香港之恥。

有政黨14日舉行圓桌會議,批評政府未就「告別劏房」制訂明確時間表。社會各界批評本屆政府不論在公屋供應或整體扶貧計劃上都有所欠缺,認為整體表現不合格,並促政府盡快覓地,制訂「減劏」時間表,爭取在未來10年告別「籠屋板房」。

八、施政報告有突破,但需要合理的開支表和時間表

整體來看,施政報告展示了建設新界北都會區和「雙城三圈」的宏圖,以及銳意推動創科、解決住屋問題的雄心,令人感到政府改轅易轍,敢於突破框框,以新思維解決沉積已久的經濟民生大難題。

過往政府不想惹起本土主義抗拒情緒,加上內部也存有「分隔」意識,對與深圳連成一體並不重視,故思考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時,捨近圖遠定出「明日大嶼」填海計畫。這種思維在新時代下有了改變,中央提出特區首務是解決民生難題,香港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兩大要求促使政府重定規劃方向,最後出現上述突破。

但施政報告需要合理的開支表和時間表,北部都會區沒有預算支出的金額,發展所需的時間又怎樣?同樣沒有具體答案。明日大嶼的造價粗略計算超過六千億元,北部都會區土地房屋加交通基建,料需一萬億元。兩個願景同時進行的話,難以斷定下屆政府會否繼承這份遙指未來的施政報告。

施政報告短期土地供應欠突破,空有願景難告別劏房。「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是遠水,難紓土地房屋近火。中央希望香港告別「劏房籠屋」,解決居住難問題,特區政府應制訂明確路線圖及時間表,說清楚未來10年、15年可解決到什麼,同時亦要為大幅壓縮造地程序,定下明確目標,過去要10年完成的事,應縮短至5年甚至3年。當局不作強而有力的承諾,市民豈會相信香港真的能夠告別劏房。

中央希望社會各界對施政報告多提建設性意見建議,本文對施政報告作面面觀,掛一漏萬梳理清單,謹供參考。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