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孟晚舟歸來 中美關係能否再「掛鈎」(2021.11)

發布日期:2021-12-09

☉文/閔之才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正式為其在加拿大溫哥華近三年的軟禁生活劃上句號。這場官司落幕,使得中美加三國行將墜入谷底的關係得到及時「止損」。雖然這一事件的圓滿解決有助於緩解三國的關係,特別是促使近期中美關係明顯轉圜升溫,但專家提醒,孟晚舟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美國阻撓中國崛起的一個縮影,美國遏華之心未變,大國博弈本質已現,中美要長期共存,不僅要避免極端的做法,更需要多做出互利共贏的努力。

因為中美角力被加拿大扣押1028天的孟晚舟走下飛機的那一幕,通過直播感動全中國人心,截至9月25日晚11時,央視新聞的《總台獨家直播|晚舟,歡迎回家!》直播總觀看、點讚量達至接近4.3億,超過美國、加拿大人口總和。

孟晚舟在中國政府的包機上感慨「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我今天的自由」,抵達寶安機場後,她更動容地說,「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公民,遭遇這樣的困境,滯留異國他鄉三年,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黨、祖國,還有人民的關愛與溫暖。」期間在場人士時有歡呼,士氣激昂,可見孟晚舟回國對於中國普羅大眾的標誌性意義。

孟晚舟事件的終結

1028天的非法扣押、30餘次出庭以及無數次激烈博弈,這一起以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為目的,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最終以孟晚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暫緩起訴協定(DPA)結束。根據協定,孟晚舟既未認罪也未接受罰款,而美國將在14個月後放棄指控,加拿大的引渡程序也因此終止。

孟晚舟順利回國所發出的信號,震動了世界。首當其衝的是遭遇過被美國打壓的「東芝事件」的日本,不僅有多家媒體這一事件進行了全程報道,還有不少日本網友在評論區感歎「日本的東芝就沒有(華為孟晚舟)這待遇。」

「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日半導體爭端中,日本企業被(美國)打得落花流水,而日本政客們卻視而不見,沒有一個人發聲,這就是『日美聯盟』的真相——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是朋友。」

香港《南華早報》關注到民眾歡迎孟晚舟回國的熱情,引述中國媒體報道稱「(這是)祖國強大及中國在外交上打了場漂亮仗的標誌。」台灣《聯合報》發表題為「孟晚舟安返 美長臂式微」評論文章,稱美國長臂管轄的模式或許對一些國家還有威脅性,但孟晚舟安抵國門就是式微表徵。在全球戰略象徵意義上,美國回來了但不再是老大,難在四處伸臂管事,至少「中國不吃這套」。

美國彭博社25日發表題為「美國付出代價結束華為問題有助於中美關係」的文章,稱孟晚舟回國意味着美國執行了中方關於改善兩國關係的一項關鍵要求,儘管美國會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但孟晚舟回國將為中美關係的改善「鋪平道路(paving the way)」。

俄新社報道稱,加方法院釋放孟晚舟之舉意味着「一場持續了兩年多的災難(debacle)」的終結。報道還引述中國官方態度稱,加方對孟晚舟的扣押是「美國捏造的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

中、美、加誰贏誰輸

這場官司落幕,美國宣布雙方達成延後起訴協議,說明美國沒有告錯,加拿大沒有抓錯,孟晚舟沒有承認犯罪,看似是三方都有體面的下臺階,但從美國從來沒有向任何國家服軟的背景下,中國憑國家實力,將人質救回來,實質上是中國的勝利。

對中國而言,首先是愛國情懷的勝仗。雖然孟案仍存未來的陰影,但孟晚舟畢竟已經回歸祖國,不再面對被美國及其盟友扣押的風險,而對全中國來說,此次外交勝利的情緒,就更令國民沐浴在喜悅之中。

相較於此前法國國寶製造企業阿爾斯通高管被美國司法部無理逮捕,阿爾斯通被美國憑藉長臂管轄的《海外反腐敗法》起訴,致使整個公司遭到肢解,核心業務被美國企業購買,如今孟晚舟、華為和中國的情況,明顯是天壤之別。

不誇張地說,孟晚舟回國成了中國萬眾參與的愛國主義大課堂。就衝着這一效果,中國政府為孟晚舟回家所做的種種努力都有了物超所值的回報。何況孟晚舟雖然承認美方對她指控的「事實陳述」,但並未認罪,也沒有繳納罰款。中方創下冷戰後打破美國長臂管轄的罕見先例。

其次,此次孟晚舟事件顯示,中國已經有足夠實力應對美國的政治陰招,孟的獲釋也被視為中國在中美角力中獲勝的一大標誌,是中國強大國力的一次展示。

而對世界觀眾而言,各國也清晰地認識到,中國已經完全有能力以「硬碰硬」的態度面對美國的陰招,完全不介意以「政治交易」的手段解決政治鬥爭;而加拿大也因協助美國而承擔了嚴重代價及後果。今後其他各國在未來面對美國「對華施壓」的境況時,也會思量再三。

當然,美國在孟晚舟事件中也並非全無所獲。孟晚舟事件讓美國拿到某些華為違反美國長臂管轄法律的證據,為進一步打壓華為埋下伏筆。不過,就算沒有這些證據,美國也不會對華為客氣。美國不僅要把華為徹底趕出美國市場,還會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打壓華為。孟晚舟事件只是美國打壓華為的結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的原因。

在這個意義上,有評論者面向中國社會的提醒頗有價值:破解一次美國的長臂管轄固然是中國的勝利,但對於美國來說,不起訴孟晚舟,「未必是什麼重大失敗」。美國經由此案,同樣展現了其不容忽視的國家實力與盟友影響力。更何況,在過去幾年,通過操弄孟晚舟案並結合一系列的遏制動作,至少在華為問題上,美國已經達到了遏制中國5G等高科技發展的目的,華為的晶片供應鏈已經被美國控制,海外市場也損失慘重,為能生存下去,不得不把部份高端手機業務剝離,在專利技術使用上也和美國公司達成了很多交易。

在整起事件中,加拿大在國家層面付出了最多代價,尤以中加關係惡化為甚。加拿大拘押孟晚舟不久,康明凱和斯帕弗就以間諜罪遭中方逮捕。此後,加拿大政府不僅長期承受讓中方放人無果的壓力,加中關係也陷入低谷。儘管孟晚舟獲釋也讓康明凱和斯帕弗順利回國,但其間的政治博弈讓加拿大司法獨立和官方說辭受到質疑。

在孟案之前,特魯多本來一直積極推進中加貿易協定,他在孟晚舟被捕前一個月還稱《美墨加貿易協定》中隱形針對中國的「毒丸條款」不能阻擋中加自貿協議。但特魯多最初將美方的引渡要求視為單純法律問題的政治幼稚改變了一切。孟晚舟及兩位加拿大公民先後在加拿大和中國被捕,致使中加自貿協議的可能性迅速蒸發,加拿大與中國的貿易及政治關係也隨之墜入低谷。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中國與加拿大的互相放人,對於國際社會有重大的啟示意義:在中美的競爭與博弈中,如果有國家像加拿大一樣毫無保留地站隊某一方,最後只能落一個處處被動甚至「頭破血流」的結局。

包括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內的國際媒體亦援引學者的觀點指出,「加拿大應該是領悟到了一個痛苦的教訓,即不能捲入到超級大國的爭鬥中去。」

中美關係轉圜窗口

隨着這場涉及中美加三國的法律和地緣政治紛爭以「孟晚舟回國」為結局,輿論普遍認為中美、中加關係有望緩和,特別是中美甚至可能會在氣候等領域進行合作。

《紐約時報》評論稱,孟晚舟事件幾乎成了美中之間「冷戰氣氛」的象徵,這起歷時近三年案件的結束表明,兩國領導人能夠在重大爭端中達成某種和解。

《華爾街日報》稱,雖然中美兩國在很多方面處於「對立狀態」,但孟晚舟免於被起訴消除了中美之間的一塊「絆腳石」,亦展現出兩國關係中「鮮為人知的務實層面」。

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認為,美國與中國有關的五個政策信號值得關注:

一是米利將軍的「電話門」。美國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新書《危險》中披露,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分別在2020年10月30日(即美國大選4天前),以及今年1月8日(即特朗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山兩天後)私下向美國的競爭對手中國透露,美國不會攻擊中國;同時還向中國保證,如果美國發動襲擊,他將發出預警。米利將軍的這番談話雖然存在政治背景,但美國對中國的實際態度,立刻被世界當然也包括中國所解讀並理解。大家都意識到,美國對於中國實際上存在「公開」與「非公開」的兩種態度。

二是海頓將軍的講話。約翰•海頓將軍是美國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副主席,他在布魯金斯學會組織的視訊會議上公開而清晰地強調,美國的戰略目標應當是「永遠不要與中國開戰」!他堅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海頓還呼籲,中美雙方應該以對話促溝通,不開戰是雙方的共同目標。此話一出,舉世皆驚,簡直顛覆了過去所有冠冕堂皇的美國戰略政策。

三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講話。在當選美國財政部長之後,耶倫就對特朗普時期的中美貿易協定表達了不滿,此外她還多次公開表達了準備訪華的意圖。作為美國政府的財政部長,耶倫理解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作為著名的經濟學家以及前美聯儲主席,她極為可能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世界形勢,因而推動美國與中國的接觸,加強雙邊關係。

四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講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最近稱,她將尋求改善美國與中國的商業聯繫;在中美兩國在國家安全和人權問題上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之際,她認為兩國依然可以互利互惠。毋庸解釋的是,這又是一個明顯的政策信號。

五是孟晚舟事件的解決。從中立角度看,這一事件拖延已久,在地緣政治中的地位開始明顯下降,如果耗下去,最多拖累了加拿大特魯多的政治影響力。不過,美國在這件事情上打開了閘門,實際釋放了對中國現有政治格局的無可奈何,顯示出美國渴望以此交換中國改變立場,開始新的中美談判。

此後,雙方一連串的互動可以看出,中美關係已逐漸回到傳統的外交關係,彼此試探性、多多少少地釋出一些善意,「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而且不論結果如何,特朗普時期高唱的「中美脫鈎論」,已不再是選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不久前對「脫鈎」問題的回答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停止與彼此的貿易是不現實的。再一次,現實與務實主義又出現。

隨着戴琪在對中貿易政策的演說中提到「再掛鈎」(re-coupling)等軟性用語以及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兩度通話,中國輿論多對中美關係改善持樂觀態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時殷弘提到近期中美關係緩和的信號,還包括美國降低對新疆人權議題批評的聲量、近期較少將新冠肺炎病毒源頭指向中國,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會面。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中國國慶前夕發表聲明,稱尋求與中國合作共同解決面臨的挑戰。

這一系列事件顯示,華盛頓和北京在經歷過攤牌式的激烈碰撞後,正步入冷靜、務實的接觸階段,雙方更加清楚彼此的底線,也明白種種矛盾都是必須要啃的硬骨頭;若不這麼做,可能會走向慘烈的「火星撞地球」。有學者也指出,在北京的新疆政策調整、香港的政治和法律措施到位後,中美因中國內部事務產生的矛盾在接下來一段時期會減少,給兩國關係帶來緩和的機會。

美國遏華之心未改

與過去幾個月的劍拔弩張相比,當下的中美關係勉強稱得上是一個「小陽春」。但據此判斷中美關係將峰迴路轉,恐怕還為時過早。台海問題以及美國近期與英國、澳大利亞組成的三邊戰略聯盟(AUKUS),就已是兩個擺在眼前的矛盾點。

專家認為,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構成的競爭,雙方由此發生對抗,是很難避免的事實,「小陽春」能持續多久,會不會很快又來一波「倒春寒」,還得看北京和華盛頓有多大意願繼續釋放善意、化解困局。

一些學者認為,孟晚舟事件凸顯出中國和西方國家互不相容的兩套話語體系和價值法治觀。孟晚舟紛爭雖暫告落幕,但基於競爭本質和體制差異,中美兩國未來的新較量,恐將持續且不斷升級。

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學者趙通說:「中國和西方的民主國家之間在根本意識形態、價值觀問題上存在根本的分歧。所以,孟晚舟事件是其中一個代表,因為它體現了雙方對於法治等等不同的理解。那麼,香港也是同樣的,因為雙方對於民主根本性問題上面的巨大的差異,所以,這些新的戰線,以後,我覺得也還會不斷地出現,不可能因為孟晚舟事件就獲得了根本性的解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表示,孟晚舟引渡案的終結,對於兩國關係的繼續惡化,會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於雙方關係的徹底好轉,作用非常有限。他說:「因為中美關係中的摩擦點太多了,消除了一個摩擦點,並不意味着中美關係就能夠出現所謂的『拐點』,這個觀點過於樂觀。中美關係的不穩定是由諸多摩擦點引起的,目前只能說,當減少一個摩擦點的時候,中美關係趨向穩定的可能性在增加,有可能呈現比原來要更穩定的狀態。」

外交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帆指出,美國政府通常還會採取「雙軌並進」的策略,一方面恢復對華接觸,另一方面又會在南海、台灣等問題上製造事端,目的是在國內政治中對強硬的對華輿論氛圍「有一個交代」。其本質是,美國仍然以競爭和對抗來界定中美關係。因此,中方在蘇黎世會晤中強調,中國不接受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

王帆認為,中美關係未來發展需有四個防止:

其一,防止顯性競爭變成隱性競爭。美國慣用兩手政策,一方面搞合作型施壓,一方面搞軍事威懾。所以,中方提出要有清單和底線,同時要有危機管控。

其二,防止國際制度層面的不當競爭。美國在國際制度層面經常採取多重做法,在制度層面以美國為標準制定市場競爭規則,以不公平不合理的方式打壓競爭對手。

其三,防止高科技競爭外溢到更多貿易領域。高科技競爭會波及諸多企業,也會對貿易關係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貿易掛鈎是局部的、有限的,科技脫鈎也是難以避免的。

其四,防止階段性動盪衝擊中長期共存。如何防止因階段性危機的失控以及局部軍事區域的戰術性誤操作,引發的戰略性失控,是中美關係長期共存的嚴峻課題。

「我們希望中美關係能夠找到新的磨合相處之道,然而也不要抱有過高的幻想,中美關係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和複雜性。不能稍有緩和,就想當然地認為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也不能因為中美關係出現階段性困境,就認為中美關係會就此一路下滑。中美要長期共存,不僅要避免極端的做法,更需要多做出互利共贏的努力。」王帆說。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