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國民黨大陸政策走向及困局(2021.11)

發布日期:2021-12-09

☉文/莫能御

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困境是:如繼續反對「台獨」、維護好與大陸關係,則被視為「遠離主流民意」,仍難避免選舉不利問題;如不再反「獨」、惡化與大陸關係,則又背離政黨價值,失去「基本盤」支持。

朱立倫當選為國民黨主席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朱覆電表示感謝。雙方就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增進彼此互信,加強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等達成共識。島內藍營人士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眾,也對通過加強國共兩黨交流來化解兩岸關係僵局、降低台海戰爭風險、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抱有很大期待。未來國民黨大陸政策將朝哪個方向發展,值得高度關注;兩岸關係複雜嚴峻態勢會否如兩岸同胞所願而出現改變,恐不容過於樂觀。

一、朱立倫當選的大陸政策因素

「正常倫」(諧音「正常人」)是朱立倫在國民黨內的自我標榜,意在彰顯其「中道理性」「不走極端」,作為「正牌接班人」,能帶領國民黨擴大政治版圖、振衰起敝走向美好前景。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中,朱再次打出「正常倫」口號,並在競選主要議題——大陸政策表述上,也力圖展現這一點。換言之,朱的大陸政策主張既不如張亞中那樣「左」,也不像江啟臣任黨主席時那樣「右」,而是「走中間」,屬典型的黨內「建制派」。

例如,在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上,朱立倫明確表示接受「九二共識」,但基於「中華民國」立場,凸顯「一中各表」和與大陸交往的「對等尊嚴」。一方面,這不同於張亞中過去主張的「一中同表」,躲避「中共同路人」標籤。另一方面,也不同於江啟臣「憲法九二」說法。朱在競選中表示「不要創造新名詞,對兩岸關係並非好事」,指出「兩岸論述要一貫一致,不能變來變去」,有助於取得大陸信任,進而修復國共關係。

再如,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朱立倫推崇「胡連會五項願景」,主張立即恢復兩岸交流平臺,積極開展相關交流合作,但不願碰觸涉及兩岸政治關係的「深水區」議題,更避談統一。一方面,這不同於張亞中主張的簽署「兩岸和平備忘錄」、結束敵對狀態,旨在形塑朱「兼顧理念和現實」的印象。另一方面,也不同於江啟臣任黨主席時在兩岸交流上畏手畏腳、懼怕「抹紅」的保守做法,有助於展現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的擔當和作為。

事實證明,朱立倫在大陸政策上「左批張、右打江」的策略確實達到預期效果,迎合了島內多數人既希望兩岸和平穩定、保持交流合作,又不願與大陸建立更密切政治聯繫的想法,自然也贏得相對多數國民黨員支持;特別是他給聲勢躍起的張亞中扣上「急統」大帽,稱「我們是在野黨,如果不強,誰跟你簽什麼約」「國民黨的路不要愈走愈窄,更不能變成小紅跟着共產黨走」「如果國民黨自動送上『紅統』的禮物,民進黨就是躺着選,甚至放鞭炮」等,激發起黨內實力派危機意識,產生「棄江保朱」效應而當選。

二、朱立倫就任後國民黨大陸政策走向

基於此次黨主席選舉中和以往的朱立倫大陸政策主張,可推斷朱就任國民黨主席後,該黨大陸政策將具有明顯的兩面性:

對兩岸關係相對正面——一是繼續承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其中一個亮點是,朱近期多次表態「向『文化台獨』宣戰」。未來,該黨將更重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二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未來,該黨將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爭取恢復國共兩黨高層交往管道。三是一定程度上批判民進黨兩岸政策和對外政策。未來,該黨將繼續抨擊民進黨「反中、抗中、脫中」和對美西方「一邊倒」,有助於改變島內民眾一些錯誤認知。

對兩岸關係負面——一是繼續強調「各表」,突出兩岸固有政治分歧。未來,該黨將繼續秉持「台灣主體意識」,主張「求同尊異」,要求大陸「更加尊重台灣人民的想法和決定」,甚至可能在兩岸關係重大問題上迎合島內「民粹」。二是延續「維持現狀」基調。未來,該黨仍將「不統、不獨、不武」「只經不政」作為大陸政策核心內容,更不會與大陸展開民主協商、推進政治商談。三是更為重視發展與美西方的關係。朱本就被視為「親美派」,選舉期間多次稱「上任首日就籌備駐美代表處」。未來,該黨恐將「親美友日」位階置於「和陸」之上,與民進黨一樣迎合美印太戰略,服從其戰略需要。四是強化對「民主自由」的宣傳。未來,該黨礙於島內氛圍,恐對大陸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多有指摘,重彈「台灣給大陸民主化作表率」舊調。

目前看,朱立倫主導下的國民黨大陸政策應基本不超出馬英九執政時的範疇,但包括朱在內的藍營頭面人物已沒有馬那樣的「中國情結」「終統意識」,再加上台灣內部詭譎的政治形勢和惡劣的政治生態,該黨大陸政策的兩面性恐難避免,消極面將更為突出。

三、朱立倫須面對的大陸政策困局

基於當前台海局勢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民黨大陸政策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困難。對此,朱立倫無法迴避,如不能妥善處理,恐將影響該黨生存根基。

(一)國民黨要不要當「台獨剎車皮」。長期以來,國民黨基於政黨理念和「與民進黨形成區隔」的選舉考量,保持了較為堅定的反「獨」立場。但這些年來,在民進黨和「台獨」勢力的影響下,島內逐步形成「拒統容獨」社會心態,「反中」「抗中」氣氛也愈加濃厚;國民黨在多次重要選舉中遭到嚴重「抹紅」,遂失過去擁有的「兩岸牌」「安定牌」優勢,頻頻慘敗,民進黨於2016年5月首次實現「全面執政」、於2020年1月再次「雙贏」。鑒此,藍營內部不少人基於選舉利益,要求國民黨改名以進一步貼近本土,發出「國民黨不要總扮演兩岸關係和事佬角色」等聲音。在此,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困境是:如繼續反對「台獨」、維護好與大陸關係,則被視為「遠離主流民意」,仍難避免選舉不利問題;如不再反「獨」、惡化與大陸關係,則又背離政黨價值,失去「基本盤」支持。

(二)國民黨要不要堅守「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立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過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的精心構建,「台灣主體性」已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政治正確」,「台灣主體意識」已深入多數民眾內心,由此形成「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想像和概念。尤其在深受「去中國化」教育影響的台灣青年中,絕大多數均認為「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要求「台灣前途應由台灣人民來決定」。部份民調也顯示,縱使在國民黨支持者中,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者也不佔多數。更不利的是,2020年「大選」中民進黨利用香港修例風波,較為「成功」地在島內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在此,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困境是:如繼續承認「九二共識」,只要島內大環境沒有根本改變,就很可能在選舉中繼續被「抹紅」;如拋棄「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立場,則自身將成為「山寨版民進黨」,造成「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的窘境。事實上,江啟臣提出「憲法九二」就是意圖擺脫這一困境的一種嘗試,但他的最終失敗反過來更凸顯這一困境。

(三)國民黨要不要增加攻擊大陸的強度。民進黨再次執政後,兩岸關係不斷惡化,兩岸敵意升高,民間對立情緒增強,「小S事件」「張鈞甯事件」頻發;同時,大陸加大遏制「台獨」力度,人民解放軍機艦對台灣島進行常態化巡航,在台灣周邊進行常態化實戰演練。對此,國民黨既批評大陸「對台施壓無助和平穩定」,又抨擊民進黨「推動『台獨』造成兩岸緊張」,本想體現自身「客觀公正」,但效果並不理想,往往被民進黨和「台獨」勢力反過來指責「不能團結一致對外」「在同胞中製造敵人」,導致國民黨更難撕下「通共」標籤。在此,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困境是:如像民進黨般攻擊、污蔑大陸,將損及國共兩黨關係,造成兩岸關係更加「兵兇戰危」;如像現在「各打五十大板」,囿於島內「反中」「政治正確」,仍無法改變在兩岸議題上被動挨打的局面。

(四)國民黨要不要跟民進黨比賽「親美」。近期,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稱,「面對美國當局,朱立倫須清楚表態是否參加『美國隊』一起對抗中國」「這沒有模糊空間」。確如此言,面對中美戰略競逐加劇的態勢,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困境是:如像民進黨那樣「倚美媚日」,不僅遭致黨內「深藍」勢力強烈反彈,而且會使台灣進一步淪為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和「棄子」;如想實現「親美和陸」的戰略目標,但由於外在環境變化,國民黨很難如馬英九時期在兩岸關係和台美關係中保持平衡,同樣面臨是否選邊站的問題。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