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綠三黨與孫中山衣缽(2021.12)
發布日期:2022-01-03☉文/莫能御
10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長期以來,國民黨也自奉為孫中山的信徒,強調擁護三民主義,在內戰中失敗退踞台灣依然打着「中華民國」旗號,但它在大陸既未真正實現民族獨立、民權進步、民生改善,在台灣又甘心偏安一隅,不敢高舉統一大旗。民進黨則將孫中山視為「威權象徵」甚至是「外國人」,一旦執政就想「去孫」「去中華民國」,夯實「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社會基礎。紅藍綠三黨對待孫中山及其思想的態度存在差異,自然也會帶來不同結果。
一、民進黨:完全拋棄,然「台獨」大夢恐成空
(一)不遺餘力:強推「去孫」「去中華民國」
民進黨成立前,台灣黨外人士強烈反對國民黨「一黨獨大」,多數已將孫中山視為「威權象徵」,並無「崇拜領袖」情結。該黨成立後特別是兩次執政期間,為清除國民黨長期執政遺留下的影響,切斷兩岸歷史、文化、法理等方面的連結,為構建台灣「新國家」創造條件,在各領域推動「去孫」「去中華民國」便成為其必然選擇。「去孫」舉動有:刪除教科書中「國父」稱謂,減少個人崇拜,避談辛亥革命;成立「促轉會」,拆除各地孫中山銅像,默許急「獨」勢力暴力污損銅像;取消領導人就職時遙祭中山陵儀式,提議更換貨幣上孫中山肖像、公職人員不必向孫中山遺像宣誓、公共場所不掛孫中山遺像等。「去中華民國」舉動有:「中華民國」加「台灣」或Taiwan尾碼,彰顯「台灣主體」;修改基於「中華民國」立場編纂的歷史、地理教科書;裁撤「蒙藏會」,終止「台灣省」、「福建省」運作,清除「中華民國主權象徵」;推動「修憲」,蠶食「中華民國憲法」基礎;提議將「民國紀年」改為西元紀年等。
期間,民進黨曾出現兩次「擁抱中華民國」的反復,但無論「台灣前途決議文」還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論述,均是採取「策略性接受中華民國」的權宜之計,旨在淡化該黨「台獨」色彩,彰顯其具有穩定兩岸關係能力,瓦解藍營支持群體,擴大對中間選民的吸引,通過奪取政權為推進「台獨」積累能量。更何況民進黨頭面人物常用「台灣」來稱呼「國家」,特別是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提法已明確表露該黨「用中華民國借殼上市」的意圖。
(二)作繭自縛:「去孫」「去中華民國」反使台灣更為被動
民進黨「去孫」「去中華民國」舉動確實達到其想要的效果。一是「中國認同」大幅下滑。台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長期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已由上世紀90年代的多數降為現在的少數,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比例逐年下降。二是「國家認同」出現轉變。「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成為「主流民意」,「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是其一個地區」的認知成為另類。三是台灣青年對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的認識普遍膚淺,對孫中山、黃興等革命先烈知之甚少,僅對台灣歷史和地理有所瞭解,「台灣認同」進一步強化。
在這表面「成功」的背後,卻可能導向另一種結果。當前,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日趨穩固,「一個中國」原則已成國際社會普遍共識。雖然隨着中美戰略競逐加劇,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加大對華打「台灣牌」的頻率和力度,部份政治人物公開表示對民進黨當局的支持,呼應其「台灣應參與聯合國體系」等各種訴求,但這些國家並沒有正式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而與之「建交」,更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事實。民進黨罔顧這一現狀,千方百計「去中華民國」而彰顯台灣,確屬「自甘墮落」,實際上放棄了對「中國代表權」的主張,不像國民黨那樣與大陸爭奪「中華民國」的定義權,其客觀後果只能是更加坐實「台灣只是一個省、一個地區」的定位,讓「被統一」的前景愈加明朗。
二、國民黨:部份繼承,難免價值混亂、方向迷失
(一)背信棄義:已非孫中山正統繼承人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孫中山將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強調反帝反封建、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孫中山逝世後不久,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將屠刀對準共產黨人,走上與西方列強和國內大資本家、大地主聯合鎮壓革命的道路。歷經20餘年,孫中山的理想在國民黨統治下很大程度上落空。民族主義——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受盡屈辱,在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取得抗戰勝利後,又與美國簽訂多個不平等條約,美、英軍艦依然可在中國內河橫衝直撞。民權主義——蔣介石崇奉軍事獨裁,堅持「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箝制民眾權利和自由,濫捕、槍殺共產黨人和民主人士。民生主義——戰亂頻仍,物價飛漲,多數人尤其是農民掙扎在饑餓與死亡的邊緣,而極少數人佔據中國絕大多數的土地和財富;陳誠、蔣經國等雖試圖推行「土地改革」「幣制改革」,但因既得利益集團反對而很快失敗。
退台以後,國民黨依舊標榜自己是三民主義的信仰者。一方面,自1950年10月起開放縣市長選舉,形式上落實「地方自治」;實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因台灣地主與國民黨軍政要員幾無利益聯結而順利推進,島內多數農民通過贖買方式獲得土地。但另一方面,國民黨將在大陸的高壓統治帶到台灣,以「反攻反共」為由製造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長期剝奪台灣民眾基本政治權利;為確保台灣「復興基地」安全,國民黨當局與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允許美在台駐軍、在台灣海峽巡弋。換言之,國民黨對孫中山的思想和理念長期未認真落實,甚至某些方面還與之背道而馳。
(二)抱殘守缺:在民族主義上徘徊迷茫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國民黨當局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着重發展出口加工業和科學技術,台灣經濟起飛,躍升「亞洲四小龍」之列,民眾生活水平實現跨越。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着「戒嚴」解除和「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台灣逐步走上西方式民主道路,基本取消對民眾權利和自由的種種限制,「選舉民主」得到較大發展。然而,在李登輝帶領下,國民黨在民族主義上立場步步倒退,一度將「特殊兩國論」寫入黨代會通過的文件。連戰接任黨主席後,雖將李登輝及其擁躉開除出黨,但他和以後歷任黨主席均未徹底革除該黨理想信念淡薄、統一價值模糊的深層弊端;相反,在選舉利益至上的指揮棒下,「不統、不獨、不武」成為黨內建制派在大陸政策上的最大公約數。更何況「黨名去中國」「放棄『九二共識』」「包容『台獨』」等言論在黨內不絕於耳。在此情形下,國民黨能守住「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底線已殊為不易。
最近一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參選人均打出「中山牌」,以吸引「深藍」選票。朱立倫、江啟臣細數國民黨在台灣貫徹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取得的成果,但他們有意無意間忘記三民主義中排在首位的是民族主義,忘記國民黨這一名稱就充分體現着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國民」在當時指「民族」,該黨意譯為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近期,針對習近平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講話,國民黨續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反對『一國兩制』」「大陸實現自由民主」的舊調,言辭中充滿着偏安、保守心態,繼續將意識形態置於民族大義之上。未來,如該黨仍不能找回「中國民族主義」的核心價值,恐將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和民族復興大業中難以留下百年大黨應有的歷史定位。
三、中國共產黨:真正繼承,必將實現民族復興
(一)篳路藍縷:實現孫中山的抱負與理想
習近平說,「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他的遺願,同一切忠於他的事業的人們繼續奮鬥,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民族主義——徹底擺脫「次殖民地」(孫中山所提概念,指當時中國連殖民地都不如)的悲慘處境,廢除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和在華一切特權,實現港澳回歸;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中華民族以昂揚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權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展,法治體系不斷健全,制度優勢愈加顯著,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民生主義——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消除絕對貧困;創造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變化。孫中山當年描繪的藍圖早已實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當今中國的許多成就已遠遠超出他的設想。
(二)繼往開來:在民族復興中推進國家統一
孫中山在長期從事民主革命的歲月裡,多次到台灣宣傳革命思想,領導人民開展鬥爭、擺脫日本殖民統治。1912年元旦他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明確表示,「中國如不能收復台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但中國積貧積弱,直至逝世他也未能看到台灣回歸。1945年10月光復後不久,台灣便因國民黨敗退、美國強力干涉而再度與大陸分離。1949年以後,中國共產黨秉持孫中山統一國家和光復台灣的遺願,把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70多年來,大陸已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動權和主導權,「陸強台弱」的實力對比更趨固化,大陸日益增長的綜合實力、更為顯著的制度優勢已不斷轉化為對台灣的影響力和塑造力,也為遏制「台獨」分裂、嚇阻外來干涉提供強力保證。台灣問題既因民族弱亂產生,必將隨民族復興解決。屆時,孫中山期盼的——中國成為「世界上頂富強的國家、世界上頂安樂的國家」,中國人民成為「世界上頂享幸福的人民」——終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