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萍踪

首頁 > 最新文章 > 海角萍踪

拉威爾與《波萊羅舞曲》(2021.12)

發布日期:2022-01-03

☉文/沈大力 法國

筆者接觸拉威爾(Maurice RAVEL)的音樂,是從上世紀末在巴黎聖母院廣場聽到他的《波萊羅舞曲》開始的。舞曲的節奏讓人聯想到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里吉卜賽女郎艾絲美拉塔在彼翩翩起舞的場面,似乎感到作曲家描繪的正是那個自由放浪的埃及流浪女子。一日,跟法國女漢學家維奧萊塔.彼薩女士談及這首曲子,她印象最深的是德寇佔領法國時,自己曾見一群納粹官兵在一座院落裡踏着該舞曲的旋律恣意騰躍,因而對拉威爾心生惡感。當然,《波萊羅舞曲》引起黨衛軍共鳴與音樂家的初衷並無什麼直接聯繫。

拉威爾故居位於蒙弗爾-拉莫里鎮。1921年他開始在此居住,直至1937年逝世。拉威爾正是在這一簡陋屋舍裡譜出他最後的傑作《波萊羅舞曲》、《茨岡》,以及跟女鄰居詩人高萊特合作的《孩童與魔法》。

「創作靈感的源泉」

屋後坡上有個小花園,蹊徑通幽,引人遐思。作曲家生時曾想把那邊的池塘改建成一座佛寺,表達他的東方情懷。據斯特拉文斯基說,這成了他「創作靈感的源泉」。拉威爾稱此處為「眺望亭」,常跟友人在樹叢中野餐,遠眺朗布依埃森林的浪漫景致,或者到林子裡散步,採擷野花,聆聽鳥鳴,從大自然中汲取音樂靈感。從1934年開始,拉威爾不斷受腦創傷折磨,加上庸醫誤診,於1937年盲目手術,被奪取了寶貴的生命。本已異常靜謐的蒙弗爾亭閣人去樓空。現今,該屋舍由「蒙弗爾旅遊與遺產署」統轄,負責接待遊人。

拉威爾1875年生於法國大西洋比利牛斯省巴斯克地域的希布林鎮,主要作品《西班牙狂想曲》、《波萊羅舞曲》以及《茨岡》都描繪巴斯克自然景物,具有深厚的西班牙風格,但他的祖籍卻是法國。巴黎樂壇確認拉威爾為法國最富有吉普賽即羅姆人風格的民族作曲家,《波萊羅舞曲》就是弗拉明戈舞蹈的化身。該舞曲是拉威爾應女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之請譜寫的芭蕾舞曲,於1828年11月22日在巴黎大歌劇院公開演出。

這首西班牙式的舞曲描述一個年輕的吉普賽女郎在巴賽隆納一家咖啡館昏暗的燈光下跳舞。起始管弦樂迴旋縈繞,舞者似乎毫無生氣地在給聽眾催眠,但一個主旋律,兩個擊節拍持續反復伸延,逐漸強化,最後音調達到高潮,整個樂句強烈的節奏扣人心弦。全曲從樂句開始就包含幾個連環因素。首先是用中提琴和大提琴撥弦伴奏,表現十八世紀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者擊掌、敲手鼓的強烈節拍;然後發揮西洋音樂的特長,起用長笛獨奏,吹出第四拍旋律,與鼓聲的節奏組合,同時讓單簧管舒緩地重複第一節主旋律。這時,用鋼琴輕度擴大音域,以巴松管獨奏主旋律第二節,讓長笛再發尖聲,結束第一節拍。下邊的每段一節拍均以AABB的形式顯露。主旋律第一節拍反複表述,第二節拍亦然。

全曲第二部份是由雙簧管開始吹奏出來的,第二提琴跟中提琴和大提琴聯合伴奏,維繫氣氛。在第二部份,作曲家引入小號,尤其是爵士樂器薩克管主導,讓聽眾感覺自己是在一個咖啡館裡吸煙,高談闊論。第三部份,作曲家動用鋼片琴、號角和短笛,突出樂曲的多音調特點,彰顯出摩爾人的野性,直至尾聲爆發成譫妄,讓聽者莫衷一是。《波萊羅舞曲》首演後,家家戶戶的留聲機、廣播電台紛紛掀起波萊羅的滾滾聲浪。不過,《波萊羅舞曲》乍聽很新鮮,但拉威爾自己說「不幸,波萊羅是個音樂空洞。」

法國最後一位古典派作曲家

比起這首曲調,筆者更欣賞的是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顧名思義,它更富於西班牙色彩,更接近阿爾貝尼茲的《西班牙之歌》,薩拉薩蒂的《哈巴涅拉》和埃.夏布裡埃的《西班牙》節奏的風格。特別是,它讓筆者想起自己在西班牙度過的風生水起、短暫而憂鬱不安之夜。

《西班牙狂想曲》共分四個樂章,其中第三樂章《哈巴涅拉》最為中國西洋歌劇愛好者所熟悉。因為比才的歌劇《卡門》正是以此舞曲揭幕的。《哈巴涅拉》系由非洲黑奴帶到古巴,又流傳到西班牙,為薩拉薩蒂等西班牙風格的作曲家採納,其中包括拉威爾。

拉威爾生時交友甚廣,在巴黎蒙馬特爾高地上的「黑貓」咖啡歌舞廳與一群窮困潦倒的藝人為伍,形成了崇尚自由、不從流俗的意向。拉威爾曾說:「人如其文風」,還說:「其實,我唯一的情人是音樂」,更強調:「藝術家不應有其它索求」。1920年,作為「自由射手」(la Boême),他斷然拒絕接受當權派授予他的「榮譽軍團」勳位。1903年,他成了一個以印第安部族命名的藝術家群落的「形象標識」,鄙夷對既立秩序的恭順。1912年,拉威爾應俄羅斯芭蕾舞團編導加吉列夫之邀譜寫了一幕三場的歌劇《達菲尼與克羅埃》,在巴黎夏特萊劇院公演。首演並不成功,甚至被迫撤回。但隨後卻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芭蕾舞歌劇。

拉威爾1889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弗雷學作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音樂創作達到高峰,不少作品引入了他認為氣息本能自然的爵士樂。1928年,他到美國巡迴演出,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受到聽眾熱烈歡迎,管弦樂《波萊羅舞曲》引起的反響尤其大。但是,拉威爾並不留戀維也納、倫敦等歐美大都會,尤其感到繁華之地的飲食淡而無味,始終覺得在法國自在,故鄉有親切的精神安慰。他其它富於色彩的作品,除早期《古典小步舞曲》外,天方夜譚夢境的《山魯佐德序曲》、《山魯佐德旋律》和《西班牙時刻》、《唐吉訶德》,還有《夢》(鋼琴組曲)、《鏡》(包括《晨曦》)、《夜之幽靈》以及向約翰.斯特勞斯表示敬意的舞蹈史詩《維也納》和《華爾滋》。作曲家1919年譜寫的《在庫泊蘭墓前》則流露了他自己預感到的人生苦楚。果不出所料,1932年,拉威爾乘坐的計程車與另一車輛相撞,他頭部受傷,不久開始激烈頭痛,乃至失語,不能再從事他熱愛的作曲創作。每日,他被迫呆坐在蒙弗爾的「眺望亭」上,或由人攙扶到朗布依埃森林憩息。1937年12月8日,法國這位最後的古典派作曲家在經受了四、五年日漸嚴重的大腦麻木折磨後離世,留給後人的《華爾滋》仿佛在為他安魂。

據逝者知己瑪格麗特.龍女士說,拉威爾是死於醫療事故。她堅稱,克洛維斯.萬桑醫生為作曲家做的所謂腦瘤摘除手術是完全不必要的,那位醫生在自己離世前曾向她坦白說,自己是「想看看一位天才的大腦結構」。

拉威爾在患病期間已長久身處蒙弗爾的亭閣,與世隔絕。他下葬時,「曲終人散」,致哀者寥寥,只有欣賞他才華的生前好友斯特拉文斯基在場。此景甚為淒涼,逝者的在天之靈未必得悉自己的身後之事。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