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信步走向國際的中國第七代導演高峰(一)(2022.1)

發布日期:2022-02-25

☉文/莫利亞 鏡報紐約分社社長 龔文謨

☉圖/高峰 提供

我們與多才多藝的旅美青年音樂家劉芳是忘年交,有音樂教育和古典鋼琴表演兩個碩士學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她很忙很忙,真不知道她是如何應付那麼多頭緒工作的:演出、創作、擔任多個音樂比賽的評委,香港歌星來紐約演出請她當表演嘉賓——在歌星演唱會中作串場表演,這可不是輕鬆的活,要求演出水平與歌星旗鼓相當,既要讓歌星有休息的機會,又要保持現場觀眾熱度不降;應邀為科教片和專業活動譜寫主題曲;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為體育比賽開場和社區重大活動開幕獻唱國歌;教學生——培養新一代音樂人才。其中當評委和演出有的地點不在美國,得滿世界跑,不知道她是如何把時間掰成碎片,然後駕馭它。她的正常作息時間是晚上10點半下課,即使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不論一對一面授,還是一對一上網課,都是這樣。然後吃點水果之類填填肚子。她和當下年輕姑娘一樣怕發福,不敢吃飽。之後還要處理白天留下的事:查看並回覆電郵、微信,撥通必須回覆的電話;籌劃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等等。因此,我們雖然住得很近,輕易不忍心打攪她,但各自心中都有對方存在。只要她有在紐約地區的演出,一定不會忘記邀我們去觀看,演出前安排她父親駕車來接我們,演出結束,她要留下處理善後,讓她父親送我們回家休息,為不要父親太累,不讓她父親再回去接她,掃尾工作結束她獨自召出租車回家;凡有新作或得意的即興演奏,會錄製視頻,傳給我們分享。

最近,她傳來一個音樂錄像,是她的學生演唱她創作的一首歌曲。這個錄像帶可不一般,一是選擇紐約人熟悉的三個景點——其實有一個算不上什麼景點,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地鐵站。幾個7至11歲的男女學生不斷變換隊形,又唱又跳,又有武術拳腳棍棒,熱熱鬧鬧,讓人目不暇接,身穿一襲白色長裙的劉芳彈奏一架租借的白色鋼琴為他們伴奏,有時卻不見身影只留鏗鏘琴聲烘托小演員的勠力表演,鏡頭不斷在淡出淡入、虛實遠近中切換,特寫和全景不斷變換。整個片子銜接緊湊,流暢自然,畫幅飽滿,用光自然,視角構圖無可挑剔,看得人熱血沸騰。還沒有來得及數清楚有幾個學生參加演出,就在高潮中戛然結束了。興猶未盡,我們打電話問劉芳一共幾個小朋友參加演出,她的回答讓我們大吃一驚:4個,唱的是3個人,一個表演武術的只施拳腳和舞弄棍棒,不唱。是誰給你拍的?是國內來的一位電影攝影師、也是導演,姓高,單名一個峰字,是他幫我拍的。拍了多久?不到3天。高手啊!

網上搜索到高峰,陝西人,1982年出生,10歲開始學習油畫,後來改學電影攝影,再後來像張藝謀一樣攝而優則導,當起了導演。不到40歲就拍攝和導演了多部影片,還獲得過不少獎項和榮譽。

在劉芳協助下聯絡上了高峰

第一次通電話就留下深刻印象。他說話沒有陝西口音,卻有老陝的爽直、健談,沒有客套。問他為何來到美國,答曰:旅遊。怎麼住下來了?答曰:正要回國,突然爆發新冠疫情,飛機停飛了,後來通航了,回國又必須按規定隔離,不想浪費時間,等候疫情消失。你一個人?和我愛人一起。接着他談了滯留美國後跌宕起伏的經歷,為生活奔波折騰,其中他平生第一次冒大風雪開車送貨,半路發生車禍的故事聽得人直冒冷汗。

我們約定時間進行了專訪。話題從他給劉芳拍的錄像開始。

筆者問(以下簡為問):我們看了你給劉芳拍的錄像,很好。在沒有燈光設備的條件下,拍出這樣效果,不容易。你嫻熟地運用電影技巧,使整個節目充實飽滿,激情奔放,童趣橫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奇效。你一共拍了多少時間?

高峰答(以下簡為答):不到3天。劉芳把它和另幾首原創兒童歌曲一起編成專輯《Shape of Crowns》,報名參加格萊美獎競賽,她報的項目全世界只有5名能進入決賽,雖然劉芳最後沒有得獎,但她的作品得到評委們高度評價,決定聘請她為格萊美獎評委,有投票權的,不容易啊。

問:疫情當下,天公留人。我們有幸在紐約採訪到你,經過一年多熟悉和觀察,你作為中國電影人,想必對美國電影產業與中國電影人在海外的交流發展有所思考,有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話題。不過,讀者們首先想知道的一定是你曾經拍攝和導演過哪些作品?

答:我2006年進入電影行業,起初的時候是擔任副攝影。14年的時間裡,拍過不少片子。這裡跟大家介紹幾部讓我深有感觸的幾部電影,也是對我轉型導演具有啟發意義的。

2012年,我和陳建勇導演合作拍攝了電影《香火》,那時候我擔任攝影指導。影片講述一個四川小城的貧困家庭裡一對姐弟的故事。弟弟是家裡的獨生子,姐姐為了給弱智的弟弟找一個媳婦,情願去當小姐賣身,只想為家裡能蓋個大瓦房,給弟弟娶媳婦、生個侄子,延續香火。不曾料到弟弟在醫院檢查的結果出來猶如晴天霹靂——她弟弟的生命週期快結束了。驚慌失措中荒唐事發生了:在父親的苦苦央求下,姐姐為了給家裡延續香火,與弟弟發生了關係,希望能藉此懷孕留下子嗣……

我最初看這個劇本的時候,被震驚到懵了。這可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而來的,這也是我第一次接手拍攝這種尺度很大的影片。在此之前拍攝的都是戰爭片、動作片和一些歷史題材的作品,這部電影拍完之後,我心裡還是堵得難受,久久不能從陰影中走出來。我深深地反復思考,為什麼會有這麼荒謬的事情發生?

那時候我就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作為電影的主要創作人員,我們應該肩負起責任,讓更多的人醒悟,祛除傳宗接代的舊觀念和迷信思想。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我才有了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收集的一些故事表達出來。這也是我們導演轉型的啟蒙。

後來,這部電影果然不負眾望,入圍第66屆德國柏林電影節。

2013年,我與方曉罡導演合作了《漁舟唱晚》,這是一部關注農村寡婦生活的小成本電影,講述喪夫之後的寡婦水蓮,遵循農村傳統守舊的思想,為了所謂貞潔牌坊,在喪夫之後的多年裡,即使生活遇到諸多困難,即使有心愛的人出現,卻因為守舊思想的禁錮,最終錯失了一生的幸福。這是譴責傳統觀念的一部電影,同樣,這部電影最終也是獲得多項大獎。

2016年,我開始轉型做導演,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我連續拍攝了多部商業片,例如《臥底毒龍》《賭神之神》等,這些影片在商業市場都比較成功,但是在導演的表達上我始終覺得很不夠。不能把我心中萌動的東西抒發出來。

直到2019年,我找到了《老爺保號》這個題材。這是一部關注當下年輕人夢想與家庭關係之間矛盾衝突的電影。我想《老爺保號》是我導演生涯的一個轉捩點,相比起古裝片和動作片,我更傾心於現實題材的作品,展開對人生的探討。我覺得,人一生永遠不能拋棄兩樣東西:家庭與夢想。而這兩樣東西常常互相牽制,互相糾纏,甚至互相侵蝕。很難有人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的點,往往顧此失彼,要麼深陷夢想難以顧及家庭,要麼深陷家庭無法實現夢想。兩頭為難。

在《老爺保號》裡,我就深入探討了母子關係和年輕人夢想之間的矛盾。一生擔任潮劇花旦的母親,總想讓兒子繼承自己酷愛的潮劇,讓潮劇在她兒子這一代繼續傳承,繼續發展,她以為這是把最美好東西的給兒子了,卻不知那並不是兒子所需要的。熱愛歐美嘻哈音樂的兒子,為了迎合母親、成為母親心中的好兒子,經常要違背自己的心願,做很多並不情願做的事情。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又常常得不到長輩的認可和支持,這是很多中國家庭根深蒂固的矛盾。然而這一切的核心,都是源於愛,這些有負擔的「愛」只是因為方式不對,常常造成誤解,甚至讓我們遺憾終生。這塊寫着大大的「愛」字的遮羞布,雖然掩蓋了矛盾,卻悶死了本來可以茁壯生長、開花結果的幼苗。所以我希望電影能像一面鏡子,我們能從中看到彼此,引起反思和換位思考。

這部電影在2021年,獲得了無數的國際電影大獎以及提名。

問:可以具體介紹一下你的作品獲得過哪些獎項和榮譽嗎?

答:好的。擔任(攝影指導)的電影所獲榮譽有:

《一個人的戀情》獲第四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製片獎。

《漁舟唱晚》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優秀影片;第九屆美國聖地牙哥國際兒童電影節入圍;第十屆洛杉磯美國世界民族電影節入圍影片;第二十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入圍影片;2015年海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女體宴》入圍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華語片單元。

《老爺保號》獲第九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最佳導演(處女作)大獎;第11屆印度達達.薩赫布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2021年拉斯維加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第24屆美國薩克拉門托獨立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2021年加拿大多倫多諾萊塢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華語影片提名獎;第8屆三藩市國際新概念電影節最佳電影提名;和第六屆金童象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影片。

《致命隔離》獲第17屆拉斯維加斯國際電影節最佳Trailer提名。

問:祝賀你!一個在電影界摸爬滾打14年、不到40歲的電影人能獲得那麼多榮譽,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實在不易,堪為後來者榜樣。在中國常說某某人是第幾代導演,論資排輩你算第幾代導演呢?

答:第七代。

問:你開始的志向是當一名畫家,而且為此苦苦努力與追求,怎麼後來毅然一改初衷,更換跑道,一腳踏進了電影圈?           

答:上世紀80年代初,我出生於陝西渭南的一個小鎮,此地背靠巍巍秦嶺山脈,面對八百里關中平原,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有着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這裡流傳着秦腔、老腔、眉戶、花鼓、弦子、道情、碗碗腔和信天遊等戲曲和民歌,或高亢激越、氣衝霄漢,或柔和清麗、百轉迴腸。大人能吼會唱,兒童能哼哼會模仿,唱遍全國,唱響世界,躍上銀幕登上春晚,我從小就在這濃得化不開攪不散的文化氛圍中成長,又受各種皮影戲和露天電影薰陶,是一個看過《古惑仔》,看過西遊記的典型80後小鎮青年。我從小就活潑好動,什麼都想學,尤其喜歡藝術,思維天馬行空。上學起就展現出了「狀元」的天賦,一直就是家長嘴裡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從全縣第一考到全市第一,再到高考的藝術類全省「省狀元」。如果說人各有命,我認為是你的興趣永遠是第一位的驅動器。我在讀初中時就很幸運,跟隨著名油畫家郭勝利先生習畫。他是一位非常具有人文關懷的大師,關注小人物,關注自然與人,關注牛羊百姓,在他的畫裡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和自然情懷。這些對於藝術作品的表達,以及油畫色彩訓練,對我的攝影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後來就以全市第一的成績考上了陝西省藝術學校,開始繪畫專業訓練。

藝校的藝術氛圍非常的濃厚,也開始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原以為以我的成績,可以順利保送進美術學院深造,畢業之後成為一個畫家,一輩子與畫布調色板為伴,僅僅生我養我的陝西大地,古往今來,英雄輩出,從南到北,山河壯麗,隨手一搜,就有取之不盡的創作題材。用畫筆塑造在陝西大地上留下深深腳印的人物,用畫筆再現曾經陝西出現過的可歌可泣的歷史畫面,用畫筆記錄勤勞刻苦的老陝們留下的智慧結晶,用筆刻畫陝西壯麗山河,讓紅艷艷的山丹丹永不凋零。一生可以浸沉在藝術創作的享受中了。

問:多麼美的憧憬。那你怎麼又換了跑道了?

答:命運總是在關鍵的時候給我們一些暗示。

1999年,張藝謀帶着他的電影作品《我的父親母親》在全世界拿獎,同時也在西安首映,擔任這部電影美術指導的曹久平是我的老師。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就感到我被一塊巨大磁鐵吸住了,一連反復看了很多遍。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我爺爺奶奶的故事,當時我的想法膚淺而簡單:我也要拍一部這樣的電影。從那一刻起,電影就在我心裡播下了種子,我的人生道路就這樣拐彎了。畢業之後我沒去曾經夢寐以求的美術學院,毅然決然向完全陌生的電影圈奔去,順利考取了浙江傳媒學院,學的是導演專業。畢業以後又得到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的機會,跨進了該院攝影系的門檻,當走出校門時,我感到身上好像被插上了翅膀。

2006年開始,我開始正式從事電影工作,時年24歲。

問:你是因新冠疫情而滯留美國一年多了,可算是「天留人」吧。美國是非常現實的地方,除了腰纏萬貫的人,不管你是剛離開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合法移民還是偷渡客,只要踏上這片土地,首先面臨的就是吃和住的問題,接着便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你是怎麼挺過來的?(待續)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