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邁向統一兩岸人民的「相互融合」應是基點(2022.3)

發布日期:2022-04-14

◎邵宗海 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一本書名為《台閩社會與文化的融合》,集結了24位在大陸的「台灣人」、以及在台灣的「大陸人」,他們對在地生活「親歷感受」的專書, 已於2022年2月中旬在台北正式出版。

作者本人作為出版此書的整個策劃角色,最初的構想就是因為在生活周遭不時會看到陸配努力為生活打拚的身影,思考起她們是否被台灣社會所接納?或她們是否與接觸到的台灣族群有文化的衝突?這些疑惑遂讓作者想到孫中山先生曾說過的「文化融合先,再來是社會融合後」這段話,以及這些在台的陸配到底會是如何適應、以及到底會是如何克服他們在台灣的生活挑戰?加上「兩岸的文化融合是否一定能達到社會融合」等思考,因此最後決定要投入這本書的編著,希望能完整地來描述「若以孫中山的文化融合及社會融合的理論為本,是否對兩岸最終是否能融合,能提供一份可供參考的版本。」也因此是否以此來解釋兩岸群體的一些人生經歷,就成了本書的中心思想。而且作者也特別認為在「新冠病毒」疫情阻斷兩岸人民相互來往的此時,這本書的出版也應剛好可作為兩岸交流另外一個層次現象的範本。

接下來,作者先在台北禮聘了兩位嫁到台灣的陸配,她們同時也是台灣一所高校研究所的碩士生,姑且稱之為「編輯助理」,希望以她們二人的「自我論述」為主,然後她們再去訪談其他與她們身份相似的受訪者,並要求她們兩人訪談的文字記錄,能限制在10萬字左右,而主題就在探討陸配,或陸商、陸生,是否能融入台灣的社會,可以符合孫中山所說的「文化融合先,再來是社會融合後」的結論。

這項策劃在邀請到陳榮霞、吳靜君二位來自於大陸的研究生前來協助之後,並在一名中國科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賴榮偉指導之下,就開始進行了與榮霞、靜君同性質族群的專訪,並記錄下對他們的訪談。

在台北訪談工作進行了四個月之後,作者透過在漳州閩南師範大學任教的趙任民副教授的協助,找到了二名可在福建當地擔任「編輯助理」的何雅芬與朱天奇,前者是一位台籍博士生,後者則是來自台灣在廈門工作的台籍人員。而且與台北的情況有點巧合對比的,就是她們二人均來自台灣,目前已在泉州與廈門當地就讀或工作,而且訪問的對象也比台灣更為廣泛,包括了台生、台商、台配、甚至已準備長期留在大陸生活的台胞。

同樣的,作者也是希望以她們二人為主的「自我論述」,以及她們再去訪談其他與她們身份相似的受訪者,並要求她們倆人的文字記錄,也都能在10萬字左右,而主題就在探討台配,或台商、台生,以及台胞是如何融入福建這樣的社會,是否也符合「孫中山所說的文化融合先,再來是社會融合後」。

所以,書中曾深度訪談了12位在大陸的台灣人,包括台商、台生、台師;以及12位在台灣的大陸人,包括陸配、陸生、陸商,了解他們作為異鄉人在當地適應、融入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加上再邀請相關領域的學者來解讀,全書共計約40萬字。

這樣的訪談輪廓定案之後,作者也曾了解過,當整本書全部訪談的對象只有24位被訪者時,會不會導致樣本數不足,進而影響到整個訪問內容是否也會有「不可能反映出全部事實」的完整性?但我還是有過這樣的堅信:當自己不可能在台灣設計一次全面性的民調來彌補這樣的缺憾時,有這樣雖簡單但也有一些規劃的訪談之後,即使不十分完美,但至少得到一些基本了解的架構,可提供給兩岸有關單位或研究機構作為參考。

是為了使得整個訪談內容不完全限在「訪談」中由訪問者去解讀,作者也邀請了在台灣當地對「孫中山的文化融合及社會融合理論」有深入了解的學者,包括元智大學前社科院院長劉阿榮、政大國發所副教授彭立忠、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莊明哲,文化大學國發所副教授李孔智,以及甫自台南昆山科技大學退休的副教授馮國豪等。當他們在讀完在台灣與福建各四名「編輯助理」共計廿四篇訪談稿內容之後,就以分工的方式來解讀「兩岸是否有融合的可能性」。他們的解讀重點可能都放在「融合的可能性」,而沒有考量到「樣本數是否不足」的憂慮,畢竟這只是對一種現象的觀察,而不是對整個心態進行「量化」的統計,進而也讓我終於卸下了「是否要重全面民調」的心頭負擔。

真的非常感謝這位對「靜涵孫學和平論壇」因他捐款得以成立的李顯光先生,願意再次地對出書一事向我伸出援手。他建議我可向「極忠文教基金會」提出申請方案,而且他也會捐款給極忠作財務上的援助。他告訴我說:長期以來「極忠文教基金會」是台灣民間做兩岸交流機構少數中的少數,現在的執政當局在大陸政策無法有突破的情況下,加上新冠病毒又使得兩岸交流無法順利推展,逐使極忠的推動受到限制。不過李顯光先生也說:兩岸交流不是只有開學術研討會一種模式,我們還可以摸索開創新局面。而這本書得以出版,不正好也是另一種兩岸交流的範本。

至於這樣的編輯安排最後到底得到了什麼樣的結論?在本書中曾提到,雖然在台灣的大陸人,他們最在意的是台灣媒體,以及台灣政策對陸配、陸生的不友善和不公平,但他們在「生活融入、文化融合」都大致覺得沒有很大問題;訪談中也發現,待在台灣的時間與生活的滿意度,會影響其文化認同與文化融合。

另外,在福建參與訪談的台灣人,則對於融入當地生活都認為沒有困難,有些在高校任教的台師認為不要處處用台灣的標準,更能入境隨俗;也有台商直言,懷着「戒慎恐懼」的心態在大陸生活;有意思的是,有些台生會說,融合不一定是好事,應該要接受不同聲音,「不一樣也是一種美」。

兩岸現實的諸多紛擾必須「存異求同」

作者於書中整合了一些訪談後認為,兩岸現實的諸多紛擾,必須「存異求同」,尋求最大公約數,而孫中山思想正好是兩岸都可接受的共識,尤其在平等、博愛、繼承中華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指出兩岸融合應放眼歷史長河,勿被短期時空所囿限。

但更進一步的認知,特別在兩岸邁向統一目標之前,更需要深刻地了解是:兩岸人民的「相互融合」應才是基點。如果沒有這種認識,便要強硬把兩岸推向一統,那真的就只有「武統」一途。但是我們很慶幸到目前為止,北京當局的決策者,儘管對台政策在目標上是不脫「國家統一」、但在實踐上則強調「實現持久和平」,所以應仍是在追求「和平統一」的基調。譬如說新華社在2022年1月19日引述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曾經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進而形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在其中,新華社特別對習近平所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指出有五組關鍵詞,包括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結束政治對立、實現持久和平;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反對台獨;融合發展、共同市場;文化傳承、心靈契合。

兩岸現實的諸多紛擾,必須「存異求同」,尋求最大公約數,而孫中山思想正好是兩岸都可接受的共識,尤其在平等、博愛、繼承中華文化傳統等方面;兩岸融合應放眼歷史長河,勿被短期時空所囿限。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