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中國「新城市化運動」的走向(2022.5)

發布日期:2022-06-27

◎金晶

肇始於上世紀90年代的城鎮化1.0版,可謂波瀾壯闊。經過三十年的高歌猛進,中國城鎮化率從1949年的22%提高到2018年底的59.58%。城鎮人口由2.54億增至8.31億。當前,中國千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已達至6個,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16個,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140個,為全世界規模以上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

城市化1.0版

中國城鎮化的規模和速度,不僅超過1880年至1950年間的美國,亦超越1950年至2010年間的日本。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城鄉發展卻極不平衡,檢視中國城市化1.0版,求量不求質、粗放型發展備受詬病。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城市化1.0版亟待升級。

一、人口迎拐點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人口總量已從建國時的5.4億人,增長至2018年13.9億人,人口總量近達14億。但自2018年開始,人口負增長拐點已至。由於人口增長勢能減弱,勞動年齡人口緩慢縮減,加之伴隨深度老齡化、鄉村空心化、中等收入比例人群持續擴大等多種現象,人口流動步入調整期。

如果說城鎮化率達到40%-50%,意味着城鎮化進入中期發展階段,而當城鎮化率達到60%以後,城鎮化就已經進入後期階段。進入下半場的城鎮化,人口拐點將對城市化運動產生關鍵影響。

二、不平衡加劇 中國第一輪城市化進程中,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上升為國家戰略。但經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大規模投資和轉移支付後,這些地方雖有所發展,但速度明顯落後。特別是東北地區,GDP增速常年墊底,人口增速更是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近年來,中國北方地區人口和經濟佔比雙降,沿邊地區人口淨流出明顯,產業基礎和互聯互通基礎薄弱,南北差距逐步擴大。伴隨要素資源稀缺爭奪期的加速到來,中國區域不平衡問題將進一步加劇。

三、發展新階段 當前,中國產業發展趨勢發生重大變化: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實現產業服務化,製造業逐步向中西部擴散;服務業經濟貢獻度逐步超過第二產業;科技創新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功能等級進一步提升。

在產業發展迎來新階段的同時,中國城市基礎設施日漸完善,資本性、一次性支出需求逐漸減緩,大拆大建時代成為歷史。

四、三元社會 雖然中國城鎮化率到2018年底已達至59.58%,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3.37%,兩者相差16.2個百分點。意味着仍有2.2億的存量農業轉移人口,尚未在城鎮定居落戶,在就業地城市處於「漂」的境地。

龐大的農民工隊伍身份未能轉化,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三元社會」:城市居民、農民、農民工。城市化1.0版雖然波瀾壯闊,但城市人群發展不平衡、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不高的問題亟待解決。

五、外部環境變化 目前,中國進入了外部巨變衝突凸顯期,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外需受創背景下,如何啟動內需已成當務之急。

而啟動內需,城市化可謂重中之重。但當前,1.0版城市化所強調的投資驅動、擴張驅動,無法有效拉動內需。加之農業增量轉移人口數量越來越少,中國區域發展和人口流動分化現象不可避免,提振內需可謂知易行難。

城市化2.0版粉墨登場

當前,粗放發展的中國城市化1.0版已無以為繼,面對經濟內外逆風,推動中國城市化邁入2.0階段,已是當務之急。與1.0版城市化相比,城市化2.0版將強調「新」字當頭,在改革、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消費、促進要素和人員流動、行業協同等方面均會有所不同。

一、五大超級城市群

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發生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事實上,目前中國已形成了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等主力城市群。摩根士丹利認為,至2030年,過半數居民將選擇在這5大超級城市群(平均人口規模在1.2億)居住。由單一發展、獨立發展的點狀城市,向互相連通的城市帶轉移,是中國城市化第二階段的主力模式。借助這些中心城市和超級城市群,中國經濟將由點狀拉動轉向帶狀拉動。而未來不能融入這些超級城市群,或面臨收縮型城市命運。

二、高流動性

當前,中國已形成近3萬公里「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大大縮短了物理空間上的交通時間。在城市化2.0時代,將有大量人口在中國不同城市間自由移動和切換。

數據顯示,在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1小時通勤圈內的城市人口,加上南京和杭州的城市人口,已接近長三角城市人口的半壁江山。在京津冀地區,北京和天津城市走廊之間的城市人口已佔地區內城市人口的70%。到2030年,高速通勤列車、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技術等均將有效縮短出行時間,高流動性將成為城市化2.0時代的突出特徵。

三、智能化

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化、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化1.0版相比,未來中國新型城市化將以「智慧」為主題。發揮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槓桿作用的智慧城市,將大幅提高中國城市民眾生活品質。

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將投資8000億美元用於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一代技術應用,促使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速維持在1.6%。城市化2.0時代將提振中國生產力,助中國步入高收入國家之列,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均年收入翻倍,從當前9450美元增至17800美元。

新城市化亟待翻越「四重山」

中國開啟的史無前例的城市化1.0版,在促使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亦產生了諸多副作用。啟動新城市化運動,中國需提前籌謀,做好功課,翻越橫亙其前的「四重大山」。

一、用地粗放

中國第一輪城市化中的粗放發展,導致基礎設施戰線被人為拉長,民眾出行不便,服務業和基礎設施成本水漲船高。與此同時,受城市粗放用地影響,農村耕地緊張,糧食安全問題突出。因此,在新城市化運動中,規避粗放規劃、粗放發展,可謂重中之重。

二、城市化泡沫

隨着中國人口增速下滑,城市化進程放緩,城市化泡沫問題已逐漸浮出水面。在城市化1.0時代,數百城市提出興建「國際大都市」,大馬路、大立交,大草坪、大廣場,以大為美,貪大求全的「大規劃」之風蔓延。「城鎮化泡沫」凸顯了地方政府官員急功近利、貪大求快的政績觀。一些地方政府用於城市開發改造的資金過多,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三、大城市病

在中國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諸多城市出現資源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嚴重制約城市競爭力提升。

中國不少大城市在城市規劃時低估人口增長,導致用地、公共服務及交通設施等規劃不足。在當前國際碳排放壓力空前加大,能源和水資源結構性短缺持續加劇,城市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加劇情況下,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將進一步加重城市負荷。

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增強核心區域及都市圈人口承載力,已成新城市化運動的當務之急。

四、樓市震盪

城市化1.0時代,熱衷造「新城」是不少城市通病。在中國數以千計縣市中,絕大多數均有所謂的「新城」「新區」「開發區」,而這些新區由於配套設施不完善、地理位置偏遠而變成大量無人居住的「空城」「鬼城」。

因此,「二次城市化」將給中國樓市供給、市場分布、價格體系、產品體系帶來顛覆性變革。在樓市開啟震盪模式下,政府經營城市模式如何從賣地的一次性收入變成可持續收入,亦將是城市化2.0版亟待解決的問題。

城市2.0何去何從

中國城市化運動進入下半場,2.0版城市何去何從,告別低水平、粗放式發展,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從GDP騰飛轉向城市民眾生活品質的提升,大刀闊斧推進城市體制改革,均是題中之義。

一、內需加創新

在城市2.0時代,適應後工業化時代城市發展趨勢,全面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加快改善城市治理,已是勢所必需。

相對與城市1.0版,新城市化運動,更需建立更高效、健康、可持續經濟內循環模式,確立新經濟發展目標。

將經濟發展模式切換為內循環軌道,建立內需加創新驅動型模式,降低對賣地等「殺雞取卵」式收入的依賴,通過向知識與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實現新一波黃金增長,才能逐漸降低對外部依賴,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精細治理

城市2.0時代,將有近5億流動性就業人口和農業待轉移人口進入各類城鎮定居,不僅會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出需求,亦會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給出高期待。

補齊公共配套設施短板,推動戶籍、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保和住房等領域的配套改革均已是箭在弦上,只有配套、管理提速,才能容納更多人口進城就業創業,並減少其後顧之憂。

實現精細化治理,亦須推進城市行政管理體制扁平化改革,實現「小政府、大社會」。

三、高級城市化

經歷了第一輪城市化的高速發展,中國多數城市僅完成「大馬路、大廣場、大高樓」的初級擴張。如果說,中國城市化上半場是追求GDP的初級城市化,那麼下半場,則應轉向以人為本的高級城鎮化。

各地應對自身資源稟賦有清晰認識,構建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城市經濟布局,防止低層次重複建設。與此同時,應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引導鼓勵資金投入到綠色經濟,持續降低單位GDP能耗,增強城市彈性,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水平,如果說,上半場是「灰色」的城鎮化,那麼 「綠色」應是下半場城鎮化主色調。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下臺階,過去的低水平、粗放式發展已難以為繼。當此情勢下,城市化2.0時代,重心應從大規模建設轉向高品質建設,從「整體快速粗放擴張」,轉向「分化發展、集約發展」,惟有以「品質優先」提升城市宜居環境和城市競爭力,才能在降速增長環境下,為中國經濟突圍內外逆風提供助力。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下臺階,過去的低水平、粗放式發展已難以為繼。當此情勢下,城市化2.0時代需要有新思路、新走向。重心應從大規模建設轉向高品質建設,從「整體快速粗放擴張」,轉向「分化發展、集約發展」,惟有以「品質優先」提升城市宜居環境和城市競爭力,才能在降速增長環境下,為中國經濟突圍內外逆風提供助力。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