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人心回歸須克服的四大障礙(2022.7)

發布日期:2022-08-10

◎文軒

愛國教育須軟硬兼施,既有大量實踐,也有潛移默化。什麼時候社會上若能形成正面風氣,讓愛國成為主流,人人以愛國為榮,賣國為恥,將叫囂勾結外國者變作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人心回歸才算成功。

今年七月,香港回歸至今恰好25個年頭,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完善選舉制度的落實,香港社會止暴制亂,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穩中向好的局面。然而,從非法「佔中」到修例風波,一次次激烈的社會動蕩,無不顯示人心回歸的情況不容樂觀。如今新一屆特區政府班子要開新篇,凝聚社會共識,如何推進人心回歸的進程,則成為了不容迴避的問題。

小孩在他人家裡生活多年,父母接回後,讓小孩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平時對其行為一概不干涉,只在需要幫助時提供支援。類似的情節常常出現在電視劇裡,金錢帶來的滿足取代不了互動式的關愛,所以這種小孩往往充滿了叛逆,對家庭有很強的離心力。

香港回歸中國後的情況也十分類似,最初為了穩定人心,中央許下「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讓港人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實際操作上,由於自上而下都過度嚴格地執行這一承諾,導致香港出現「管不得,管不了」的局面,一管就說中央干預香港。就連每次香港法院遇到爭議性問題,需要人大釋法時,香港社會上也總會有不滿中央干預的聲音。

前些年香港政治形勢惡劣,反對派奪權已經從背地裡轉到明面上,中央意識到這「管不得」的香港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時候,所以才一再強調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之前只是「不管」,而並非「管不得」。

如今「玩過火」的反對派徹底出局,沒有人在煽風點火,人心回歸的阻力大大減少,但仍有一部份人貌服而心不服,就像九七回歸之時一樣,雖然表面上接受香港回歸,但心思搖擺,伺機而動,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穩定因素,如果將來不能加快人心回歸的進程,難免會重蹈覆轍。

去殖民化與去中國化

香港被英國人統治近百年,回歸後理應去殖民化,以達至人心回歸,但香港去殖民化的工作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例如法律中至今依然有「女皇陛下」、「聯合王國」及「國務大臣」等殖民地字眼的條文。又如香港法官依然保有戴假髮這一英國留下來的傳統,可笑的是,英國早在2008年就取消了一些法官必須戴假髮的規定,甚至從前被英國殖民的牙買加等地區也逐漸廢除了這一陋習,唯獨香港法官頭上的假髮卻遲遲摘不掉。

而令人擔憂的是,香港不僅沒有去殖民化,反倒出現了去中國化的傾向。在學校教育方面,中國語文科二十六篇範文被取消,中國歷史變成世界歷史的一部份且非必修,導致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掌握嚴重弱化,對中國歷史的認知逐漸碎片化甚至一無所知。

在社會上,反對派逢中必反,凡是有關兩地合作的政策和措施,必定竭力阻撓。例如反對新界東北發展、反對高鐵,打出所謂「反赤化」等譁眾取寵的口號,將中央形容成「洪水猛獸」。這樣的抹黑和污衊並沒有被及時制止,反而任由在社會上持續發酵,並生出一批支持者。再加上對內地情況的不了解,對部份港人而言,對內地的恐懼可謂刻進了骨子裡。所以「反送中」那麼無稽的口號,在修例風波中竟有超乎想象的號召力。

殖民化不去,被殖民的心態就依然存在。修例風波之後,仍有部份港人將英國視為退路,哪怕持BNO護照在英國被視為二等公民,哪怕在英國生活艱難,也要攜家帶口地過去,可見去殖民化的必要性。去殖民化說難不難,因為掌權者大權在握,只是在於是否有魄力去推進,較之更難的是,如何掌握社交媒體的控制權。

掌握社交媒體的主動權

在如今網絡化的時代,社交媒體從方方面面影響着市民的生活。港人慣用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媒體,但這些社交媒體均屬美國公司,輿情導向全由美國掌控,平時不見危害,但關鍵時刻就會弊端叢生。就連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競選之時,其在Youtube開設的競選賬戶就被停止使用,理由竟是李家超被列入美國的制裁名單,其賬戶涉及違反「出口和制裁政策」。

在大國博弈之下,社交媒體公司必定以本國利益優先,一言不合,說封就封,哪怕是未來特首,也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特區領導者在社交平台的使用上尚且會受人掣肘,更何況普通市民?其實早在2019年黑暴期間,美國的這些社交平台就暴露了其雙重標準。當時有媒體及市民在Youtube、Facebook上發布暴徒殘忍毆打市民、打砸商舖等揭露黑暴真相的影片,但這些影片被下架,賬戶被封殺,對於宣傳黑暴勢力、攻擊特區政府的影片卻安然無恙。後來黑暴愈演愈烈,少不了這些社交媒體的一份「功勞」。

未來的大國博弈,輿論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社交媒體的主導權在對方手上,無疑會令自己陷入被動。而且社交媒體推送什麼,不推送什麼,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着每一個用戶。當用戶以為是「偶然」刷到的內容,實則都是經營方有意為之。不掌握社交媒體的主動權,就等於給自己留下隱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危機。

說到具體功能,內地的微信、抖音、新浪微博等都不比Youtube、Facebook之類的差,但一來是使用習慣的問題,二來後者更為注重本地化和國際化,前者與之相較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在推廣內地社交媒體方面還需再下功夫,例如特區政府主動開設相關賬號;加速推進大灣區建設,讓市民更容易接觸到相關信息等等。

及時糾正社會上的不正歪風

人心回歸當從年輕人着手,年輕人可塑性最強,也最容易受輿論影響,有「從眾」的「羊群心理」。還是以修例風波為例,初期參與暴亂的年輕人不多,很多人都在觀望,結果發現暴亂不僅沒什麼後果,而且網上輿論鋪天蓋地都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甚至是每次行動的具體攻略,才讓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深陷其中。如果從一開始就該抓的抓,該判的判,將不正歪風扼殺於萌芽,相信獄中的年輕人會大大減少。

要及時壓制歪風,便需令懲惡揚善的正確價值觀成為輿論主流。最近在內地掀起了一場教材風波,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教材當中的插圖畫風詭異,有人吐槽教材裏的學生像得了「唐氏綜合症」,圖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大腦袋,而且吐着舌頭,眼神也格外奇怪,插畫師還在圖片中加入了很多所謂的「西方元素」,學生直言看這些圖片就像在看「恐怖片」。

插圖在網絡上曝光後引起軒然大波,網民一致聲討出版社、插畫師和監管機構,認為這是對學生的荼毒,並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隨後國家教育部回應稱,責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組織專業力量繪製教材插圖,確保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將組織專家團隊進行嚴格審核把關。與此同時,還立即部署對全國中小學教材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是教材內容、插圖等,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確保教材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符合大眾審美習慣。一場教材歪風就此平息。

愛國教育各國有之

香港人心回歸還有一大難點,就在於愛國教育難以推進。愛國教育在各個國家或地區都不是新鮮事,唯獨在香港成了異類。20世紀90年代,香港教育界曾短暫提出過民族主義教育,但回歸之後迅速變為詞意較為中性的「國民教育」。到了2012年,香港爆發「反國教風波」,「國民教育」一詞被迅速污名化,彷彿是「洗腦教育」的代名詞,隨即教育界乃至社會都對其避之不及,不少教育機構更進一步將「國民教育」更名為「國情教育」,「愛國」在香港備受打壓。

如何讓「愛國」變得光明正大、理所當然?我們不妨看看外國的例子。美國的愛國教育體系系統完善、注重效果、潛移默化、滲透進日常生活中。美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學習畫國旗、唱國歌,進入小學後,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是反復渲染「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先進的國家,做一個美國人最值得驕傲」的觀念,內容涉及到華盛頓、林肯、愛因斯坦等傑出人物。

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並不是孤立的,同時還將「愛國」與崇尚民主自由、維護社會公平、勤勞誠實等正面的元素相結合,讓「愛國」成為良好品質的一種。

法國注重通過歷史來凝聚人心,比如在歷史課上着重介紹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對人類歷史思想史,甚至對教育、政治體制的影響。令學生對名人肅然起敬的過程中油然而生對國家的愛戴。與之相呼應的,法國到處都是博物館。從巴爾扎克博物館、雨果博物館到酒博物館,凡是能展覽的東西都會收集展覽。這種潛移默化、滲透在生活中的教育形式讓人們在不經意間充滿愛國情懷。

韓國則直接把「愛國」寫進了法律。在韓國《教育法》的七項規定中有兩項直接講民族精神,如第二項:教育要培養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的精神。為維護和發展國家的自主獨立進而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第三項:教育要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為創造和發展世界文化而努力。韓國法律規定,無論是中小學任課教師或校長,最起碼的學歷必須是專門師範大學或教育大學畢業生。學校會定期帶領學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由此可見,愛國教育須軟硬兼施,既有大量實踐,也有潛移默化。什麼時候社會上若能形成正面風氣,讓愛國成為主流,人人以愛國為榮,賣國為恥,將叫囂勾結外國者變作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人心回歸才算成功。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