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中國強力拱衛「供應鏈鋼鐵長城」(2022.7)

發布日期:2022-08-10

◎白雪冰

在外部亂局和內部困局雙重挑戰下,保衛供應鏈安全不僅關乎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更關乎中國經濟安全。當前,中國經濟欲實現高品質和穩增長雙重目標,必須抓住全球價值鏈、供應鏈重構窗口期,完成開放、升級和轉場的三重艱難爬坡。惟其如此,中國經濟才能披荊斬棘,邁向安全地帶。

進入2022年年中,世紀疫情遠未結束,戰爭烽火亦未止熄,全球正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演變為「百年未有之大亂局」,甚至「百年未有之大危局」。

鐵幕降臨

經歷了漫長疫情封控陷入停擺的上海,讓原本已脆弱無比的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

據報道,豐田宣布,5月,其位於日本本土的14家工廠將停產9家,原因是「疫情擴散等導致零部件供應不足」。由於零部件運輸在海路和空路均出現延遲,馬自達在廣島的總部工廠業已停工,三菱汽車亦關停了主力車廠。

美國蘋果公司遍布全球的200家主要供應商,約半數在上海、蘇州地區。《日經新聞》調查顯示,在蘋果產品零部件及組裝供應商中,70餘家在蘇州和昆山及附近,上海市約有30家,這些名單覆蓋蘋果採購98%的金額。

數據顯示,上海市GDP約達4.3萬億,佔中國114萬億的3.7%,在國內城市中規模最大。作為中國的出口大市,上海佔中國出口額比率為6%。無論是對於國際企業,還是國內供應商而言,上海均是連接全球的關鍵性節點。這座城市不僅站在中國供應鏈的金字塔尖,更堪稱全球高端供應鏈的樞紐。

有數據顯示,在全球汽車零部件top10中,其中9家中國總部均在上海,上海汽車僅零部件產值便達8000億。同樣,上海工業機器人、汽車產量均佔國內10%左右,晶片產業規模佔全國1/4、集聚超過700家行業重點企業。

上海受疫情影響封控停擺,直接導致依靠上海供應鏈的諸多企業同步停產,供應鏈鐵幕正徐徐落下。數據顯示,上海封控期間,有161家中國台灣地區公司出現停工情況。

疫情之外,俄烏戰爭硝煙密布,原油和糧食價格持續飆升,亦從上游原材料端對整個供應鏈、價值鏈產生嚴重擾動。加之各國貿易戰、卡脖子、相互制裁等不確定性頻仍,全球供應鏈更是雪上加霜,多重因素交織下,正演變成一場席捲全球的「核爆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不確定性指數(World Uncertainty Index, WUI)顯示,隨着烏克蘭戰爭的展開,全球不確定性激增。研究發現,世界不確定性指數的增加往往預示着全球產出的大幅下降。根據IMF估計,第一季度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使全球2022年的增長減少0.35%。

目前,供應鏈安全保衛戰已被視為繼扶貧、環保、風險三大攻堅戰後,中國將面臨的第四場重大戰役。2022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亦罕見提出,「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供應鏈產業鏈穩定」。

風向轉變

借全球化東風,中國一直牢牢佔據「世界工廠」霸主地位。從規模看,中國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市場看,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市場,在中國投資建廠會將極大降低企業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運輸成本、行銷成本等。

新冠疫情前期,中國憑藉完備產業鏈、強大生產力填補了海外供需缺口,推升中國出口佔全球比例一度達到16.7%的歷史新高。

但新冠延宕近三年,供應鏈多元化和「近岸外包」,對中國供應鏈鋼鐵長城正形成嚴重腐蝕。

當前,各國已將維護供應鏈安全作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基礎。越來越多全球價值鏈從離岸布局向近岸布局轉變,產業鏈導向亦已開始從疫情前的追求品質和效率,轉為疫情後的追求安全和穩定。

各國已強烈意識到,在實現供應鏈環節本土化的同時,加大對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投資,唯有建立起足夠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在兼顧供應鏈效率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有效抵禦各種外部風險挑戰。

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後是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的新一輪博弈。

中美貿易戰大背景下,美國政府提出要重塑供應鏈(Reinvent the Supply Chain)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統拜登簽署了關於美國供應鏈的第14017號行政令,明確指出美國需要韌性、多樣化和安全的供應鏈,以確保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

日本政府則提出補貼方案,號召日本生產企業在國內擴大醫藥原料產能,鼓勵在中國生產的醫藥企業將生產線從中國遷回日本,或轉移至東南亞、南亞國家。德國政府出臺名為《德國—歐洲—亞洲:共同塑造21世紀》的印太指導方針,試圖在未來世界政治和經濟重心所在地打造德國全球價值鏈新高地。

產業外遷

今年以來,深圳、上海、北京等中國特大城市相繼中招,在中國「動態清零」的嚴格封控中,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正遭遇來自其他新興國家的嚴峻挑戰。

有跡象顯示,中國出口在美國市場份額下降快於預期,其中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有相當一部份已向東盟諸國轉移;伴隨着中美貿易戰,美國近鄰墨西哥亦擠佔了諸多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防範新冠疫情正成為加速產業鏈外遷催化劑。

採購軟體公司Jaggaer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公司從墨西哥工廠採購的化學品、生產和建築材料是2020年的6倍,而從亞太地區採購的總量下降26%。在年收入超過300億美元的30家美國公司中,向中國的製造供應商發起的訂單數量下降9%。

總部位於倫敦的採購和供應鏈諮詢公司Proxima Group對2000名美國和英國CEO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5%的人已將生產轉移到離本國更近的地方或從附近地區的供應商處採購,26%的人正在考慮這樣做。

與中國對美勞動力密集型、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份額減少相對應的是,東盟對美出口的勞動密集型商品份額出現明顯上升。以箱包為例,美國來自東盟的進口份額從2015年的16%升至2019年33%,四年翻了一倍。

2022年一季度,越南GDP實現921.75億美元,同比增長5.03%,高於同期中國(4.8%)經濟增速。當季越南貨物進出口總額達1763.5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其中出口885.8億美元,超過深圳,同比增長12.9%。越南一季度貿易額,相當於同期中國的12%、廣東的61%、江蘇的90%。

數據顯示,20年間,越南進出口規模增長17倍。伴隨全球產業轉移,越南外貿仍在提速。這其中,美國是越南最大的買家,收入為256億美元。而近期嗅覺靈敏的首富李嘉誠在越南投資基礎設施,亦將徹底改變越南落後面貌,從而大大強化其供應鏈節點能力。

拱衛安全

在過去數十年裡,全球供應鏈不僅驅動全球貿易增長,且重塑了國家和企業生產、貿易和投資方式,成為全球貿易基石。

但遭受疫情、戰爭等多重衝擊後,構建韌性供應鏈幾乎成為全球共識。中國如何全速拱衛供應鏈鋼鐵長城,打贏這場事關國運的重要戰役,可謂至為關鍵。

若產業出現大規模外遷,則中國將陷入目前諸多國家「製造業和經濟空心化」之境地,不但經濟增長受損,製造業與經濟大國地位亦將岌岌可危。

中國經濟要順利完成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構建新發展格局,須抓住全球價值鏈、供應鏈重構之機有所作為。

其一,擴大開放

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並不意味着供應鏈放棄海外布局的全面本土化,而應通過更富有前瞻性、穩定性的對外開放政策,對沖風險。

應對產業鏈外遷的現實挑戰,中國需深化對外開放格局,繼續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鞏固和拓展海外市場份額,形成強大跨國經營和國際貿易及資本運作能力,在亂局危局中繼續有效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除了持續加大開放外,還應加碼改善營商環境,減少外資限制,採取競爭中立原則,減少民營企業准入限制。此外,增加政策透明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加大金融開放均有必要,將有助於吸引投資、贏得更多跨國企業合作,為應對逆全球化爭取更廣泛支持。

其二,「客場」轉「主場」

在貿易戰大行其道,國家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等思潮盛行的大語境下,中國供應鏈應逐漸實現從「客場」轉「主場」的轉變。這其中,加快核心技術研發,成為關鍵技術的主場;深化市場改革,成為市場需求的主場,均為題中之義。

有觀察家指,抓住從客場全球化向主場全球化轉場的重大歷史機遇,將國內價值鏈與全球價值鏈進行整合,構建內需主導型全球價值鏈。以建立獨立自主、安全可控、開放的現代工業體系為目標,通過發揮產業鏈集群內部的產業集聚和技術外溢效應,中國可更好提高產業鏈國內覆蓋率,進而提高供應鏈的自主可控程度、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節點位置,實現從簡單全球價值鏈網絡向複雜全球價值鏈網絡的升級。

其三,向高端進發

在中低端市場遭遇多重夾擊情況下,中國通過尋求轉型升級,出口向附加值更高商品轉型,不僅將部份抵消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壓力,亦將帶動國內製造業跨越式發展。

無論從效率、效益、乘數效應,抑或對海外市場的吸引力,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等多維度而言,高端產業對產業鏈的支撐均將產生巨大作用。隨着高端新興產業發展提速,中國製造業將實現中高速增長,中國將保持製造業大國和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

在外部亂局和內部困局雙重挑戰下,保衛供應鏈安全不僅關乎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更關乎中國經濟安全。當前,中國經濟欲實現高品質和穩增長雙重目標,必須抓住全球價值鏈、供應鏈重構窗口期,完成開放、升級和轉場的三重艱難爬坡。惟其如此,中國經濟才能披荊斬棘,邁向安全地帶。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