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聚焦

首頁 > 最新文章 > 國際聚焦

美國對拉美「後院」掌控無力(2022.7)

發布日期:2022-08-10

◎胡后法

拜登雖然在會上提出了「美洲經濟繁榮夥伴計劃」,但計劃並無實質性內容。美國既沒有對振興拉美經濟出臺什麼措施,也未就幫助拉美國家克服貧困和落後提出什麼想法。可見,只知道輸出民主,而不從根本上促進拉美國家的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這是美國對拉美「後院」掌控無力的深層原因。

政治作秀,是西方民主政體司空見慣的現象,是政客們粉刷政績、糊弄選民的重要手段。但是,像拜登總統這樣將一場國際峰會作為政治秀場的做法卻並不多見,這場峰會就是6月上旬由拜登總統作為東道主的第九屆美洲峰會。縱觀國際媒體有關此次峰會的報道和評論,充斥着批評、質疑和嘲諷,分析人士甚至認為本屆美洲峰會是美國的一場「外交噩夢」。8個拉美國家的領導人抵制出席峰會。對美國拉美政策的批評充斥會上會下、會內會外。一些拉美領導人認為,美國在峰會過程中的表現不是在團結、凝聚美洲國家,而是在分裂、歧視拉美國家。

充滿血淚的美拉關係

歷史上,拉美曾經是歐洲各國爭奪的目標,英、法、葡、西班牙等歐洲列強先後佔領拉美或進行殖民。美國獨立後,拉美的重要戰略地位便引起美國的高度關注。1823年,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將整個美洲宣布為美國的勢力範圍。根據門羅總統的宣言,今後歐洲任何列強不得對美洲大陸的獨立國家進行殖民,不得對美洲國家進行任何干涉。如出現這種行為,美國將予以干預。從此,拉美便成為美國「獨佔」的勢力範圍。

門羅的宣言聽起來似乎是在保護美洲國家,以防止歐洲列強對美洲的入侵。然而,十多年後,美國就開始了對拉美國家的入侵。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科羅拉多等美洲國家領土先後被美國吞併。美國領土面積由此擴大到近900萬平方公里。墨西哥原來領土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被美國掠奪後只剩下197萬平方公里。

100年來,美國對拉美國家進行了殘酷的資源掠奪、軍事干預和武裝鎮壓。為了控制拉美,美國可謂不擇手段。從策劃軍事政變,到鎮壓反美左派勢力;從推翻民選政府到扼殺民族經濟。美國極力扶植親美勢力,推廣自由民主等價值觀,培植美國利益的代言人。美國憑藉其強大綜合國力,極力對拉美進行資源掠奪和經濟控制,使拉美成為美國原材料的加工生產地,拉美的大量人才和資金被美國所吸納。

自從將拉美作為自己的「後院」以來,美國實際上對拉美實行的是「政治殖民」和經濟掠奪。美國介入拉美事務,完全是服務於自身利益,並不是為了拉美國家的福祉,因而從根本上違背了拉美國家人民的利益。美國的拉美政策主要有三大戰略目標:一是地緣上脅迫拉美國家與美國保持一致,成為美國的附庸國;二是經濟上將拉美打造成美國的資源供應地、商品輸出地和產品加工地;三是政治上培植親美政府,打壓不服從美國的政治家,鎮壓以反美為口號的政治改革運動。

美國的門羅主義堪稱美國對外政策史上最經典的篇章,也是美國對外實施政治干涉和軍事控制的重要開端。美國對拉美的極端自私和稱霸行徑,使拉美深受其害。許多拉美國家長期陷入經濟落後、社會動盪、政局不穩的惡性循環。可以說,美國介入拉美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血與淚的歷史。

掌控拉美力不從心

美國首次舉辦美洲峰會,是在1994年。那時正是美國霸權處於鼎盛時刻。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綜合國力,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大獲全勝。美國極力推廣的新自由主義理念盛行於整個拉美,民主政體也在美洲廣受青睞。當時,意氣風發的克林頓總統發起了首屆美洲峰會,並完全主導了會議的基調和議程。34個拉美國家領導人親臨會議。會議提出了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等一系列振興美洲經濟社會的計劃,給拉美各國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希望,美國也顯示了在拉美「至高無上」的領導力。

然而,美國舉辦美洲峰會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實施對拉美的控制與壓榨,一般都是由美國確定基調、明確方針,然後舉辦一個峰會,由美國總統在峰會上進行宣布,迫使拉美國家貫徹美國的意圖。這種關係模式,實際上是美國把自己的政治意圖強加於拉美國家,而把拉美打造成可以自由支配的地緣政治板塊,一直是美國拉美戰略的核心目標。

伴隨百年變局的大幕逐步拉開,世界力量對比的變化隨之加快。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維持世界霸主地位與內外行動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日趨明顯。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上臺執政,至今都沒能找到解決這一矛盾的「良方」。而近年來拉美與美國關係的漸行漸遠為美國對外戰略的兩難矛盾提供了極好佐證。作為美國霸權地位衰弱的體現,拉美國家對美國的不滿和反感日趨上升,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不斷式微。拉美國家對美國不滿的加劇,倒不是美國對拉美的忽視造成的,門羅主義的核心恰恰是將拉美作為美國地緣政治和外交政策的重點,不得讓其他國家染指拉美事務。

本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九屆美洲峰會,遭到多個拉美國家抵制,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會議不僅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反而遭到拉美國家的廣泛批評。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峰會是對美國霸權的一次打擊。

本來,作為牽頭召開地區峰會的東道主,美國應該敞開胸懷,團結各國,廣迎賓客,但美國卻偏偏不是這樣。美國拒絕邀請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三國參會,激起了其他拉美國家的強烈批評和反對。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據說是因為這三國與美國價值觀不同,或是與美國有矛盾。拉美國家紛紛指責美國的做法,認為這是分裂拉美的行為。有的國家首腦乾脆抵制參會,有的國家只派較低級別的代表出席。據報道,美洲國家組織35個成員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國家領導人出席了這次峰會,成為峰會創立以來出席人數最少的一屆。

拉美國家對美國的不滿,主要是因為美國推行的拉美政策只是為了配合美國的稱霸需要,違背了平等互利的原則。美國雖然也給拉美國家提供了一些援助,但這些援助往往都附帶政治條件。由於不符合拉美國家的國情,沒有給受援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促進作用,甚至加劇了貧困,造成了內亂。

由於長期以來推行錯誤的拉美政策,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明顯下降。美國不顧拉美國家的具體國情,將提供援助、開展合作與推行自由主義、建立相應的政治制度相掛鈎。美國的這些附加條件,並不符合所在國家的國情,致使一些國家不僅沒有實現經濟社會狀況的改善,反而出現了倒退現象。事實讓拉美國家感受到,美國的很多承諾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減少貧困、促進發展的作用,甚至給一些國家造成了內亂動盪、貧困加劇的後果。

例如,美國的一些援助項目旨在幫助親美的右翼政治盟友選舉獲勝或贏得連任,這實際上破壞了民主選舉的公正原則,必然導致所在國家的內亂。美國的這些做法事與願違,激起了拉美民眾對美國的反感,致使左翼政黨紛紛在很多拉美國家上臺執政。這實際上是對失敗的自由主義的「撥亂反正」。這些左翼政權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反美情結,不願接受美國對本國內政的干涉,因而更願意與中、俄和其他新興國家發展關係。政治上,拉美國家普遍不願與美國保持一致。例如,俄烏戰爭爆發後,沒有拉美國家回應美國對俄制裁的號召。至今,拉美國家沒有一個公開譴責俄羅斯,或者對俄提出制裁。

冷戰期間,拉美曾是美蘇爭霸的重點之一,隨着冷戰的結束,拉美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明顯下降。近年來,拉美與美國關係的疏遠成為美國對外關係的薄弱環節。這與美國維持霸業力不從心的現實是分不開的。由於實力對比的變化,美國難以按住全球的脈搏,歐洲、亞太、中東和拉美不可能都成為美國的戰略重點。特朗普執政期間,甚至推出了以「退群」為特點的戰略大收縮。

拉美對美國無疑依然很重要,但美國當前的頭號戰略重點無疑是亞太,其次是歐洲、中東等。但是,作為全球頭號超級大國,稱霸是美國難改的本性。如果對拉美「不管不顧」,有失超級大國的「身份」。尤其是針對中國近年來在拉美影響力的不斷上升,使美國產生了焦慮。因此,阻止中國與拉美關係的發展勢頭成為美國外交的緊迫任務。

去年,中國與拉美的貿易總額超過4000億美元,而美國與拉美的貿易額僅為2950億美元。自2005年以來,中國向拉美各國總共提供了1400多億美元貸款,超過了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的總和,中國用實際行動促進了拉美各國的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除了經貿關係快速發展外,中國與拉美各國的政治關係也不斷加強。中國堅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外交方針,得到了拉美國家的歡迎。事實讓拉美國家認識到,中國才是真正幫助他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夥伴。中拉關係迅猛發展的勢頭讓美國感到不安,防止「後院」被拱手讓給中國的緊迫感油然而生。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不顧內政外交上的成堆難題,也要舉辦這次美洲峰會,其深層目的就是遏制中國在拉美的影響,拉攏美洲國家抵制中國的攻勢。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美國雖然很想主宰美洲事務,但卻面臨「野心很大,力量有限」的困境。拜登雖然在會上提出了「美洲經濟繁榮夥伴計劃」,但計劃並無實質性內容。美國既沒有對振興拉美經濟出臺什麼措施,也未就幫助拉美國家克服貧困和落後提出什麼想法。可見,只知道輸出民主,而不從根本上促進拉美國家的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這是美國對拉美「後院」掌控無力的深層原因。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