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宋志偉:中歐科技交流合作的「推手」(2022.7)

發布日期:2022-08-10

◎德永健

在不太友善的大環境下,身居比利時的華人計算機專家宋志偉「以誠相待」力促中比、中歐科技合作。在他看來,只要是為了讓「地球村」變得更好,只要彼此平等「同在一個高度」,這樣的國際交流永遠不會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88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這一重要論斷,指明科學技術在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第一位的作用;30多年來,這句話在中國家喻戶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是中國堅持至今的一項基本國策。

鄧公為科學技術「一錘定音」之時,內地正有數萬留學生在國外求學,當中多數是理工科留學生。作為當時改革開放和出國大潮的「弄潮兒」,他們或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或就此紮根異國他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勤勉耕耘,打拼出一片天地。

比利時華人計算機專家宋志偉是後者中的一員。自1986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留學,宋志偉旅居比利時已有36載,其間於1997年加盟IBM(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現任IBM合夥人,統領IBM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的軟件測試業務,是這家跨國巨頭在歐洲地區為數不多的華人總監。

繁忙工作之餘,宋志偉致力推動中比和中歐科技交流合作。2016年,中國科協設立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宋志偉出任基地主任,負責徵集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力爭幫助中國地方政府「廣納賢才」,吸引海外人才及團隊赴當地創新創業。

從水利「跨界」到計算機

現年62歲的宋志偉生於北京,可說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幼時求學,宋志偉對物理情有獨鐘,後考入天津大學水利系,1983年大學畢業拿到水利工程學士學位後,分配至水利部工作。

當年一路騎車40多分鐘,從北京東四的家中趕到白廣路二條的水利部上班,至今仍留存在宋志偉的記憶裡。大到長江黃河、小到北京永定河的防洪工作,宋志偉都參與其中,特別是七八月份進入汛期,「是我們最緊張的時候,都要去部裡值夜班」。

1986年,中國政府和比利時政府開展交流合作項目。作為當年國家部委「年輕一代」,27歲的宋志偉爭取到了獎學金名額,赴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灌溉工程碩士學位,自此人生掀開新的一頁。

留學伊始,宋志偉就要適應學術研究的變化。雖然都與水利有關,但國內研究的水利工程圍繞防洪展開,「是大家不喜歡水」,轉而研究灌溉工程,變成了「大家都喜歡水」,兩者其實差別很大。

碩士畢業之際,因自覺「搞農業灌溉不是專長」,繼續在魯汶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宋志偉再度做出調整,轉而研究海洋模擬,目標是通過改善算法提高計算效率,縮短計算機模擬海洋時的運算時間。至1995年博士畢業,宋志偉交出一份相當亮眼的成績單,不僅發表10多篇國際論文,還多次受邀擔任國際會議和國際雜誌評委,有關「並行計算」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

宋志偉介紹,為了研究「並行計算」,自己在魯汶大學水利系和計算機系「兩頭跑」,學術生涯由此從水利「跨界」到計算機。1997年,宋志偉入職IBM,先從最基本的程序員幹起,其後逐漸從技術崗位轉向管理崗位。2005年,因率領團隊順利交付一項銀行軟件測試重要項目,宋志偉不僅獲IBM表彰,比利時媒體還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反映出宋志偉過硬的業務能力和領導才能。

2018年,宋志偉升任IBM合夥人。他介紹,按照IBM內部的管理架構,成為「合夥人」標誌着自己進入了IBM高級領導層,此後開始「獨當一面」,負責IBM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的軟件測試業務。

中歐科技交流合作「推手」

宋志偉常常說,可能因為在北京出生長大的緣故,自己喜歡廣交朋友。旅比30餘載,宋志偉先後擔任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輪值主席、旅比華人專業人士協會主席等職。2016年,中國科協設立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宋志偉出任基地主任,致力推動中比和中歐科技交流合作,為海外人才及團隊赴中國創新創業搭橋架樑。

他的內心深處,還有那份難以割捨的「中國情結」。「我從中國來到比利時,雖然在這裡工作這麼長時間,其實一直都和中國心心相通。」宋志偉說。

比利時雖為小國,但科技創新能力很強,素有「科技小巨人」之譽,1100多萬人口已經出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醫藥健康、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智能製造、食品農業等均為其科研優勢領域。而中國內地自改革開放一直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建設科技強國,中比科技合作蘊涵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帶領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15位同仁,宋志偉力爭開啟一扇科技交流合作的窗口。2016年至今,他先後牽頭組織9次中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歐洲賽區預賽,累計收集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1000多個,其中外籍選手參賽項目192個,向國內推薦項目130多個,落地項目32個,另外還建立了兩個外籍院士工作站。

宋志偉表示,幾年的接觸下來,他能感到比利時乃至歐洲科研人員對於赴中國創新創業的「渴望」。一個原因是他們對歐洲市場和經濟態勢不甚滿意,另一個是對歐洲人做事的冗長程序也不滿意,「某種意義上覺得中國人做事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很想到中國來」。

如今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在中歐兩邊都有了一定名氣。宋志偉介紹,2019年9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訪問比利時,就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科技型企業發展等舉行座談會,他和基地同仁應邀參會;在比利時和歐洲科研圈,宋志偉已兩次受邀參加歐洲知名商會組織的圓桌會議,就涉華議題發表看法;與此同時,過去基地徵集項目是「我們找他們」,現在變成「他們找我們」,很多海外人才非常希望基地幫忙對接,推動自己的科研項目在中國落地。

這也意味着宋志偉和他的團隊必須付出更多努力。由於各有本職工作,他們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兼顧基地的工作。記者約訪宋志偉時,每每都是夜裡兩三點才收到回覆,開始以為是「作息規律」使然,後來宋志偉才告知現在他很少能在夜裡兩三點前睡覺,第二天還要正常上班,「確實很忙」,但做成一件事的滿足感促使他不斷前行。

以誠相待應對壓力

受當前中國所處國際環境影響,中國科技對外交流合作遭遇「逆風」,不時面對西方國家的無端猜疑和幹擾。比利時號稱「歐洲心臟」,既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首都布魯塞爾又是歐盟總部和北約總部所在地,在此推動中比和中歐科技交流合作,可謂把自己放在「聚光燈」下。

面對外界疑慮和壓力,宋志偉給出的答案是「以誠相待」。對於有意赴中國創新創業的海外人才,宋志偉強調要秉持「服務」意識,遵照「專業」和「透明」原則與之交往,進而建立互信。

宋志偉舉例,當初自己「母校」魯汶大學一位院士有意與中國合作,但接觸伊始對中國能否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頗有疑慮。對此宋志偉以誠相待,一方面講明自己身為華僑華人,可以和中國相關機構做好對接,另一方面強調自己身為專業人士,會對項目在中國何處落地進行遴選,而且會負責到底,不會中途對項目撒手不管。

這名院士被宋志偉的誠意所打動,表示宋志偉非常專業,同意赴中國參賽,其間對「中國人渴望做事的心情」印象很深。目前相關科研項目不僅在山東落地,還與河南、安徽等地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以加快項目進展。

至於不太友善的大環境,宋志偉的應對之策是「找准定位」,即超越「比利時人」或「中國人」的定位,而以「國際人」定位自己,否則「怎麼定位都有問題,所作所為和言行都會受到拘束」。

他特別援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表示如果出發點是想讓「地球村」變得更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福祉服務,就會很有底氣,因為這樣的「國際交流永遠都不會錯」。

「做任何事情別人都會有不同解讀,他們要說什麼我們沒有辦法,但只要本着透明和專業原則,真心地去做,至少你自己覺得很舒服。」宋志偉說。

他透露,到目前為止,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尚未遭遇比利時媒體的負面報道。他自己和基地同仁也反復表示,作為純粹的科技交流團體,他們的目標是「合作共贏」,讓世界變得更好。當然,每次組織比賽發出通知前,基地都會請法律界的朋友幫忙把關,保證不出現問題。

總結自己36載旅比歷程,宋志偉說,當年走出國門,因為對外面的世界不太了解,大家抱着「向別人學習」的心態,想努力證明「中國人比別人強」。如今隨着中國飛速發展,已然感覺應該讓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和中國人的做事之道,向外界表明,在國際舞台,無論是主導還是配合,只要彼此平等「同在一個高度」,中國可以和任何人進行交流合作。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