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賣豬仔」騙局何以「借屍還魂」(2022.10)

發布日期:2022-11-07

◎文軒

一百多年前的「賣豬仔」騙局之所以能夠借屍還魂,仍是因為人們心中的貪念,應了那句「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如果不想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務求把罪案扼殺於萌芽階段。

最近關於「賣豬仔」騙局的消息不絕於耳,香港保安局接獲逾40宗「賣豬仔」求助個案,當中僅有25名受害者順利逃出生天返港,仍有十多人分別被困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地。除了香港,內地、澳門、台灣、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或國家亦都發生「賣豬仔」騙案,且手法殘忍、狠辣,團夥有組織有計劃,規模之大、涉及範圍之廣,無不駭人聽聞,更被形容為本世紀最嚴重的人口販賣案例。在資訊發達的21世紀,大批人如「豬仔」般被賣來賣去,有人甚至被一賣再賣,實在難以想像。究竟為何會讓這本已沉寂百餘年的騙局借屍還魂?

近月本港不斷爆出有市民被「賣豬仔」到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被迫從事詐騙,更過着非人生活。有受害者事後回憶說,當時從Facebook上看到招聘廣告,「是做寫字樓文職,月薪逾4萬港元,主要做網上宣傳,有佣金拿,月入可以很可觀。」亦有人說,在網上偶然間見到某東南亞國家的賭場招聘荷官廣告,月薪高達20萬港元,即使對廣告內容有懷疑,但仍抱着不妨一試、大不了就當旅遊的想法。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一抵達當地就立刻受到詐騙團夥控制,要求支付數萬至數十萬不等的高額贖金,否則便被強制工作,誘騙更多同鄉到當地,如傳銷組織般不斷擴散。

令人驚訝的是,「賣豬仔」騙案並非一宗兩宗,除了香港之外,亦有多個國家及地區出現大批受害者,其中又以台灣為甚。據台灣傳媒報道,當地已有數千人被騙到東南亞當「豬仔」,情形較香港嚴重得多。據台灣「外交部」數字,從6月21日至8月10日,接獲222人報告在柬埔寨被限制人身自由,其中僅51人返台。在緬甸,4月13日至8月5日有40人報告落入騙局,僅7人返台。如今估計還有數千名台灣人在東南亞失聯。

逾十萬「豬仔」被禁錮

有救援組織估計,現時超過10萬人被禁錮在柬埔寨,一旦反抗或「業績」不理想,便遭到酷刑:用槌仔或電棒施刑,性強暴、活摘器官、抽血抽精子販賣……直到完全沒有利用價值之後就丟入公海。也有「豬仔」在當地不斷被轉賣,贖身價成倍數增長。個別人士可能獲家人提供贖金而獲釋,極少數人士能夠自行逃出生天。形形色色的「賣豬仔」騙局令人咋舌,同時也不禁令人深思:為什麼「賣豬仔」團夥能夠如此猖獗,又有那麼多人上當受騙?

說起「賣豬仔」,不少人的印象還停留在百多年前的晚清時期,當時清政府被迫簽訂種種不平等條約,允許西方在東南沿海招募華工。因為應募者要訂立契約,名為「契約華工」,俗稱「賣豬仔」、「當苦力」。當時洋行、公所通過僱用「客頭」(豬仔頭),將貧民誘至「豬仔館」,簽訂契約,以出國後的工資為抵押,換取出洋旅費,也有使用欺騙、綁架手段掠賣華工的現象。數十年間,被賣的「豬仔」數以百萬計,僅東南亞地區就有大約200萬華工前往,主要集中於中南半島的種植園和印尼等國礦山。契約華工深受「豬仔館」和船主的非人待遇。直至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禁止販運「豬仔」與保護華僑的法令,苦力貿易才告終結。

如果說當年人民生活窮困,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資訊也相對閉塞,資訊真偽無從辨認,才落入圈套,如今這些不利條件均不存在,為何「賣豬仔」騙案還不斷發生?據報道,從救回的「豬仔」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受害者被不法集團誘騙出國,並通過合法途徑入境東南亞國家,護照和所有相關檔案都齊全;二是受害者不知道自己將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仍願意非法入境;而另一部分受害者則是早已知道自己將從事非法詐騙,但仍為高薪所吸引。綜合最近之騙案,「賣豬仔」之所以猖獗,至少包括兩大原因。

原因一:跨國網絡騙案難執法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而成本小、利潤大,正是「賣豬仔」騙案的最突出特徵。有關騙案手法大同小異,大多是通過網絡招聘,以高薪誘騙,實施犯案時已在異國他鄉,即便警方「放蛇」,亦很難在本港做到「人贓俱獲」,而跨國辦案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這些案件不僅涉及港澳台地區,還涉及東南亞的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多個國家,情況十分複雜,只靠港澳台的地方政府和警方的單方面努力,是很難迅速營救出受害者。如此一來,騙徒自然大行其道,肆意妄為。

原因二:長期疫困 病急亂投醫

正所謂「病急亂投醫」,當一個人身染重病而又苦無良方之時,對事情的分析能力就會變弱,而恰好此時有人開出藥方,承諾「包治百病」,許多人就會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姑且一試,以為收益大於風險,結果落入圈套。近年經濟環境欠佳,持續兩年多的疫情令部分人失業或開工不足,面臨巨大財政壓力,從而容易產生要「賺快錢」的投機心理。騙徒正是看中這一點,才開出「高薪厚職」的「毒方」,請君入甕。

其實,要識破騙局並不困難。以往多數是東南亞人士來港謀生,做家庭傭工,甚少聽聞港人過去泰柬緬找高薪工作,如今為何會顛倒?以作為騙案中主要「豬仔」販賣地之一的柬埔寨為例,一個東鄰越南,北靠老撾,西北近泰國的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小國,憑什麼毋須工作經驗卻可享受比香港還高的工資?有些招聘廣告打着大機構旗號,以圖增加可信度,其實只要向有關機構查詢,不難戳穿把戲。

柬埔寨的政治歷史、管治狀況、投資機會,平均收入水平,上網都搜查得到。而且「賣豬仔」騙局並非一時三刻突然冒起,柬埔寨當地媒體早在2019年就意識到有類似的犯罪在發生,西港甚至有數十個詐騙園區,負責報道的記者更受到詐騙集團、地方官員和警方恐嚇,以致不敢報道。如此惡劣的環境,還怎麼會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

「賣豬仔」背後的隱憂

網絡騙案是近年增長最迅速的罪案類型之一,現代「賣豬仔」案,本身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港去年整體罪案數字是64428宗,較2020年的63232增加1196宗,增幅1.9%。當中詐騙案錄得顯着升幅,達到24%,有19249宗,其中又有超過七成是與網絡騙案有關。由此可見,網絡騙案已經成為香港最主要的案件之一,如何進行有效打擊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許多騙案中,騙徒之所以能夠輕易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於騙徒能夠準確說出受害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等個人信息,顯示個人資訊已經被洩漏,而這些個人資料的源頭,無非就是銀行、金融機構、電信商等經常會被市民使用到的生活服務供應商。例如八達通公司 (Octopus) 於2010年曾公開承認出賣客戶私隱謀利,包括在8年間向6間公司出售客戶資料,共獲利4400萬港元。國泰航空亦曾於2018年外洩940萬名乘客個人資料。

另外,港人常用的YouTube、Facebook以及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亦有洩露私隱的風險。私隱專員公署早前曾指出,這些社交媒體會收集用戶的12至19種個人資料,包括所在位置、電話號碼、甚至用家年齡等,這些個人資料隨時會被轉移到網絡巨企的附屬公司,當事人可能面臨遭「起底」、「網絡欺凌」或「網絡釣魚」的風險。

面對騙徒五花八門的詐騙手法,一方面特區政府須完善有關法例法規,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通過團夥挖掘、溯源分析,增加風險識別能力,並針對不同犯罪場景作出預案,及時發現、制止罪案;同時應修訂私隱法例,清楚列明企業在什麼情況下可取得何種資訊、什麼資訊可保存、如何保存及銷毀等,並列明若企業洩漏了用戶資料,須向當事人及相關部門通報。另一方面,政府當局須強化公民防騙意識,多就騙徒慣用伎倆向市民解說。而市民亦須提高警惕,即便對方能詳細說出個人信息,亦不要輕易相信,應當多方求證。

正所謂「貪字得個貧」,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一百多年前的「賣豬仔」騙局之所以能夠借屍還魂,仍是因為人們心中的貪念,應了那句「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如果不想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務求把罪案扼殺於萌芽階段。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