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拓展港人灣區發展機遇 政府需及時對症下藥(2022.10)

發布日期:2022-11-07

◎黃元山博士  立法會議員


特區政府連番喊話要「搶」人才,吸引全球頂尖創科人才匯聚香港。誠然,香港要達到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地位,必須吸納大灣區及世界的高端人才,令香港成為灣區中的人才高地。香港產業結構單一,新興產業未能創造足夠職位,大灣區更大的市場規模能為青年上游及發展提供機遇;另外,香港在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八大中心之時,人力供應未能趕上發展步伐,需引入人才以滿足需求。可見,大灣區人才流通對香港可謂有雙重意義。

為研究大灣區人才流動的情況,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合作,並委托嶺南大學,早前共進行了三項研究,分別探討居於大灣區的港人生活狀況、在港內地高學歷人士的情況以及香港普遍大眾對於外來人才的看法,並集合成《促進灣區人才流通 拓展港人發展機遇》報告於8月發布。以居住大灣區的港人為例,研究團隊共走訪全部九個城市,得出2499個有效樣本,可以說是目前對於大灣區資料搜集最大型及最齊全的報告,為未來大灣區相關的研究提供借鑒。

報告顯示市民對於引入外來人才持正面態度,受訪的本地居民中多達66%同意在全球化環境下引入外來人才屬無可避免,並表示外來人才有助發展新興產業;而在大灣區生活的受訪港人中,超過一半對其生活狀況感到滿意,他們自評移居內地後的社會經濟地位亦有所提升,可見大灣區能為港人提供上流的途徑。上述反映了香港市民普遍理解灣區人才流通的必要性;不過,調查同時反映無論是內地人才來港,還是港人北上發展都面對不少挑戰。

審視入境政策 吸引更多人才來港

為招攬世界各地人才到香港就業,港府先後推出了不同人才入境計劃,現時內地人才可通過四項入境計劃來港就業,不過立法會的文件反映這些計劃的成效未如理想。例如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中負責甄選申請者的入境「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並非常設機構,只會每三個月舉行一次會議,因此,審批時間會多於六個月,需時比澳洲和英國的類似計劃時間更長。

此外,以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在2018年推出,旨在羅致從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網絡安全等13個科技範疇的專才,與本地其他計劃及新加坡同類計劃相比,儘管審批時間較短,但其對人才、學歷、職業限制及附帶本地僱員聘請要求帶來更多不便,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近三年來,科技人才的入境申請數目僅約250人,少於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數目的1%。因此,港府需審視現有人才計劃的申請準則、配額、計分方法及審批流程等,以更有效地吸納高端人才來港。

改善生活配套 吸納內地頂尖人才

吸引人才的下一步是留住人才。上述提及的調查發現,約60%持工作簽證來港的內地高學歷人才傾向不打算長期(超過五年)留港發展,當中超過六成指出居住環境不佳是離港的主因。放眼內地,深圳和杭州等均已落實針對人才的住房優惠政策。以深圳的「孔雀計劃」為例,該計劃為全球高學歷人才提供房屋租金補貼、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險等方面的便利,令專才更放心在深圳發展。反觀香港,現時只有科學園的「創新斗室」人才公寓項目為外來人才提供住房福利一個,但其500個宿舍僅供予園區內或潛在的合作企業使用。港府可考慮擴大人才公寓的服務範圍,以低於市價的租金租予重點產業的專才,以改善其居住環境。

除了房屋政策,人才在社區的融入度及歸屬感亦影響他們長遠留港發展的意願。但是,在港工作的受訪內地人士中,有61%幾乎沒有或只是偶爾會與居住社區的本地人交往,由此可見,他們的社會融入度普遍較低。港府有空間為新來港人才組織更多文化課程及活動,協助他們融入本地社區。

優化灣區生活支援 提升生活保障及信心

人才流通並不是一個單向的概念,香港除了要吸納頂尖人才支持本地產業,亦要支持及便利港人到大灣區發展,協助他們拓展多元出路。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在選擇定居城市時,高達85%受訪者表示衛生醫療是選擇定居城市時的重要因素,然而卻有67%的受訪者對內地醫療服務評價為「不滿意」或「一般」。為提升針對港人的醫療服務水平,港府近年推動多項跨境醫療融合項目,如資助港人到港大深圳醫院覆診,「港澳藥械通」則容許大灣區內指定的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醫療儀器。上述因素已構成未來深化合作的基礎,香港未來可通過「醫健通」實現病歷跨境互通、擴大「港澳藥械通」互通範圍等措施,讓香港的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整個大灣區。

此外,雖然中央政府已推出約40項針對港人就學、就業、創業的便民政策;然而報告中顯示約半數受訪者仍對這些政策不甚了解。港府可結合自身的資源和各團體豐富的地區經驗,為更多內地港人提供適切支援。港府同時可加強與內地港人團體的溝通,了解內地港人的政策需要和生活疑難,增強他們在大灣區發展的信心。

提升競爭力 開拓多元發展

調查亦發現在內地發展的港人中,過往已有內地工作經驗的受訪者其自評社會經濟地位更高,這深刻反映出對內地市場及文化認識較深的人才在當地發展有相當優勢。就此,港府應深化與內地的交流活動,涵蓋各類的實習、就業創業計劃以及交流團。持續與內地相關機構合作,透過及早、具深度的專題導向式活動為參加者累積生活與工作經驗。與此同時,鑒於大灣區仍缺乏統一的學術及專業資歷架構,各行各業的「打工仔」仍難以憑自身資歷到大灣區發展。港府應繼續推動兩地合作,積極研究兩地資歷框架對接,設立機制系統化資歷認可。

要充分釋放大灣區發展對香港之利,人才流通是重中之重。港府需進一步在各項政策上給予支持,提升香港對於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時為港人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